日本史:日本侵略朝鮮

2021-01-13 HM韓梅天下聞

日本統一後,把侵略的矛頭對準了鄰國朝鮮。公元1592年—公元1597年,在歷時六年的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結束時,無論在陸地上,還是海洋上,日本侵略軍都遭到徹底的失敗。壬辰戰爭的勝利,使日本統治集團數百年不敢入侵朝鮮。那一系列威武雄壯的海戰,在朝、中海軍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歷史證明誰妄想奴役一個民族,就必然遭到應有的懲罰。

為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日本處於封建割據的「戰國時代」。那時各大名(即諸侯)之間不斷發動內戰,島國的經濟、文化也停滯不前。16世紀後期,本州中部封建主織田信長崛起。他在部將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輔佐下,用西洋槍炮武裝了一隻精銳部隊,歷時30年,掃平諸侯,統一了大半日本領土。織田信長於1582年被刺死。豐臣秀吉繼承他的統一政策,徵服了日本西南部地區。日本統一後,豐臣秀吉侵略野心更加膨脹,他部下的武士們叫囂:「把琉球、呂宋、臺灣、朝鮮都變成日本屬國,然後利用朝鮮做跳板,侵略富庶的中國大陸。」其後三個半世紀,日本統治階級的傳統國策就是這一狂妄的口號。

日寇的燒殺淫掠,激起朝鮮人民憤怒反抗。朝鮮義兵紛紛而起,倭寇陷入人民抵抗運動的燎原烈火中。在朝鮮民族抗戰中,湧現出最傑出的海軍將領李舜臣。他自幼熟讀兵書,深通韜略,頗有志向。李舜臣根據日本水師己廣泛使用火槍和小口徑火炮的現狀,精心設計了龜船加以對付。龜船是原始的裝甲炮艦。長10餘丈,寬丈餘,幹舷低。甲板上有堅固外殼,木殼上覆有鱗狀鐵葉,因酷似龜背而得其名。龜船在近海作戰機動靈活,火力很強。李舜臣刻苦操演水軍,激勵將士愛國殺敵。

1592年,豐田秀吉組成九路遠徵大軍,氣勢洶洶地渡過朝鮮海峽,在朝鮮半島釜山、慶州一線登陸。那個時候,朝鮮的李氏王朝統治無力,宮廷內政變迭起,朋黨矛盾十分尖銳。王朝以徵稅代替服兵役,朝鮮軍隊只有紙面上的數字,邊防要塞和海防設施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豐臣秀吉威脅李氏王朝:「借道朝鮮,攻打中國。」遭到朝鮮政府斷然拒絕。日本武士見威脅失效,揮動軍隊大舉進犯。壬辰年(朝鮮歷宣祖二十五年)朝鮮衛國戰爭爆發了。朝鮮政府的國防力量已經不堪一擊,在日寇一擊之下,頓時傾覆。不出三個月,京都漢城、開城、平壤相繼淪陷。朝鮮國王李昖逃到鴨綠江邊的義州,接連派遣使者向明朝政府告急。

明朝知道豐臣秀吉的目標不僅僅在於徵服朝鮮,而在進一步侵略中國,遂決定援朝抗倭。同年秋,派遣以李如松為東徵提督的5萬餘大軍赴朝抗倭。翌年1月,朝鮮愛國官兵在明軍的支援協同下,一舉收復西京、開城,直指京城。用遊擊戰術切斷敵人供應線,同時展開海陸兩路反攻。朝鮮水軍龜船隊在朝鮮名將李舜臣指揮下,在玉浦、唐項浦、泗川、閒山島、釜山等海域連創倭軍,掌握了制海權。廣大民眾競相奮起,打擊敵人,迫使侵略軍官兵疲憊,潰不成軍。日將小西行長率殘部南逃至釜山沿海一帶。朝鮮人民在「滅倭救國」的旗幟下,很快形成強大的義兵運動,對抗倭救國作出了重大貢獻。日本侵略軍處境十分狼狽,遂於1593年8月被迫接受「議和」,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認識錯誤,而仍然找機會準備再犯,談判拖延3年,未能達成協議。

豐臣秀吉於1597年2月,又出兵14萬人入侵朝鮮,東西兩路並進,連佔要塞。明朝再次出兵援朝。同年9月,朝中聯軍在稷山、青山等地重創日軍,迫其退守蔚山、泗川、順天。1598年初,明軍分道向釜山進兵,展開了援朝逐倭決戰。朝中聯軍全力進攻,連戰連捷,朝中軍民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促使日軍內部矛盾加劇,士氣消沉,軍力大衰,不得已,日本再一次要求停止戰爭議和,並撤離朝鮮。1597年8月,豐臣秀吉因侵朝戰爭失敗積鬱而死。其部將德川家康遵其遺命於10月下令撤軍。在戰爭的末期,影響最大的是露梁海戰。露梁海戰是整個朝鮮壬辰衛國戰爭中最大、最壯烈的海戰,在世界海戰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大海戰。

1597年11月19日,日本侵略軍萬餘官兵乘500餘艘艦船撤退。日本水兵緊張地搬運武器,上萬名陸軍也陸續登船。日本艦隊急急趕路,走到慶尚南道南海郡露梁海面時,日本觀測兵驚叫起來:「強大的朝中聯合艦隊把我們包圍啦!」李舜臣統率的水軍在露梁津灣截住了500多艘企圖從朝鮮運走殘餘部隊的日本軍艦,朝中水軍與侵略者展開激戰。這次海戰異常激烈,海戰中,朝中海軍共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多人,日軍徹底戰敗。在這次海戰中,李舜臣擊斃日軍大將,打退多艘包圍明軍的日艦。明軍70歲的老將鄧子龍戰艦起火,李舜臣在前往援救時身中流彈。李、鄧兩位名將都在這次海戰中壯烈殉職,他們的事跡為中朝人民的戰鬥友誼增添了光彩。

喜歡小編寫的文章可以點讚評論轉發收藏哦!謝謝大家的支持小篇會寫出更好的文章呈現給大家。

相關焦點

  • 都聽說過日本侵略朝鮮,但你知道朝鮮也曾入侵過日本嗎
    作為與日本隔海相望的鄰國,歷史上的朝鮮可沒少受日本欺負。而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每次朝鮮被日本欺負時中國自然都會替朝鮮出頭。無論是唐朝幫助新羅抵抗日本、百濟聯軍的白江口之戰還是明朝萬曆年間中朝聯合對抗日本的萬曆朝鮮之役,因為背後有中國老大哥的存在,受了欺負的朝鮮總是有機會能還手打回去。
  • 勿忘國恥—日本侵略中國的根本原因!
    誓死抵抗的中國軍民日本。太平洋北部一個由四個大島和無數散碎小島組成的島國。而吉田松陰給日本幕府提供的治國方略卻是皇化四海和武力擴張。他建議從距離日本最近的朝鮮半島登陸,然後橫掃整個中國。從竹島(韓國稱獨島)作為直入中國的跳板。就是由吉田松陰最早提出的。一旦君臨滿洲,朝鮮竹島是最好的落腳點,他是日本將來進軍大陸的基地和雄略航海的浮城。
  • 日本為何對外侵略?一個日本人提出了這個解釋
    19世紀後期、20世紀前半葉,日本對外擴張、侵略是客觀的事實。日本為什麼要這樣做?是因為其本土為島嶼,生存空間狹小,感受憋屈,於是想對外擴大生存空間嗎?還是自身不斷強大之後,需要找人練練,亮亮自己的肌肉呢?
  • 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對延邊地區的侵略活動
    ·黨史資料·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對延邊地區的侵略活動——以龍井事件為中心的考察趙 崧 傑一、歷史背景與問題的提出1927年日本田中義一內閣成立後,武力侵吞滿蒙的計劃日漸清晰。駐紮在南滿鐵路沿線的日本關東軍控制著旅順口至奉天之間的交通線路,從朝鮮鹹鏡北道進入中國延邊地區則是日本侵華的另一條路線。
  • 不為人知的英雄:萬曆朝鮮之役中潛伏於日本的大明間諜
    早在中日開戰爭之前, 旅居日本的明人許儀後等人,就已經將豐臣秀吉企圖侵犯明朝的情報書送呈福建巡撫。 得到消息的東南沿海開始戒嚴,但沒想到日本的侵略戰爭在朝鮮爆發, 中日兩國在朝鮮的地盤上開戰。但是此時,大明朝廷對於日本的了解太少,還停留在昔日平定東南倭寇時的認知。
  • 為何古代日本總是打朝鮮,朝鮮卻總打不贏,原來都是因為中國
    歷史上日本曾多次入侵朝鮮,而朝鮮基本上沒有侵略過日本。同時,日本入侵朝鮮的時候,每次朝鮮都顯得不堪一擊,最終都是在大陸中原國家的幫助下,朝鮮才把日本打敗,把日本趕出朝鮮半島,解除危機。這樣的情況,歷史上有三個時期最典型。
  • 萬曆朝鮮戰爭,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鮮派了多少兵?傷亡多少?
    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戰國以後,強迫日本天皇賜名賜官,野心開始膨脹,遂萌發了要依次徵服朝鮮、明朝、印度等國,建立一個包括日本、朝鮮、明朝、印度、東南亞在內的亞洲大帝國。豐臣秀吉在一次會議上對家臣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 日韓的千年恩怨:原來朝鮮也曾入侵日本!
    "一衣帶水",這個成語使用最頻繁的用法,大抵就是形容我國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關係。而對於朝鮮和日本的關係,我們最熟悉的也是日本侵略朝鮮。畢竟侵略朝鮮,在古代日本甚至算是一項長期"國策",相關事件多不勝數。但你可知,被日本當成"軟柿子"的朝鮮,也曾主動向日本發起入侵?
  • 二戰時,日本侵略了那麼多的國家,為什麼不敢佔領中國這一地區?
    這其中,作為法西斯成員之一的日本,它侵略的國家和地區可謂不少:在戰爭前夕,它先吞併了朝鮮和中國臺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徹底撕下了遮羞的面紗,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對中國的領土進行了赤裸裸的軍事侵略。在戰爭中,除中國外,它又先後侵略了朝鮮、韓國、蒙古、菲律賓、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印尼、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和地區。然而,日本卻始終不敢對澳門伸出魔爪。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據劉成禺猜測,日本之所以不敢侵略澳門,其實,是因為巴西的一個照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別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解一番。
  • 日本那麼小,為什麼總在對外侵略列國志
    從1592年到1945年,400年的時間內,日本在東亞地區先後發動了萬曆朝鮮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侵華戰爭等大規模兵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侵華戰爭等大規模兵爽,這一系列劍指東亞的侵略行動,從豐臣秀吉貫穿至今,究竟是什麼,令這樣一個面積僅有37萬平方公裡的島國如此瘋狂?,這些戰爭背後又蘊含著日本人怎樣的野心?
  • 日本為什麼總是喜歡打朝鮮
    也不知道做衣服,種莊稼也不會 尤其是種大米也不會,蓋房子都不行,古代日本受制於地理環境非常落後,好多這樣的文化都是朝鮮半島傳導日本的,坐船 通過朝鮮海峽,按照道理說日本應該感謝朝鮮,朝鮮的文明又是中國傳給它的,在唐朝的時候,尤其是在盛唐之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文明也特別的發,所以中國的文化傳到朝鮮,而且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中朝鮮又是中國的一個藩屬國,傳給朝鮮之後又通過朝鮮傳到日本,日本人忘恩負義
  • 日本為啥一直想侵略中國?國民黨元老解釋:與另外一個國家有關
    他草根出身,長相似猴子,卻一步步奮鬥,最後成統一日本,成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 本身很勵志的故事,在遇到中國時,成了人生敗筆。 統一日本後的豐臣秀吉躊躇滿志,提出「霸朝鮮、窺中華、圖印度」的野心,他說:「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版圖」。
  • 為何說沒有韓戰,就沒有日本如今的繁榮?那時日本已慘不忍睹
    但是,韓戰爆發,卻立即改變了日本瀕臨崩潰的經濟,改變了日本的命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二戰後的日本(來自網絡)二戰後瀕臨崩潰的日本二戰中,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不僅給被侵略的各國人民帶來災難,同時也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惡果。
  • 民國時瀋陽西塔街老照片:大量朝鮮人聚居 日本侵略計劃的一部分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以後,大量的日本人遷入中國東北。這裡面既有在政治上反日的朝鮮反抗志士,也有在經濟上遭受日本殘酷剝削的鈹銅民眾,他們為了生計而遷入中國東北。
  • 朝鮮半島古代史
    【朝鮮半島古代史】2016年,中韓關係成為兩國關注的焦點,從部署薩德到樸槿惠閨蜜幹政事件,中韓關係跌宕起伏,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韓國與中國的複雜關係,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從敵對到友好,從依賴到獨立,韓國的歷史,與中國密不可分。今天,《今日經濟》將介紹朝鮮半島的古代歷史。
  • 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把地圖倒過來看一下,汗毛瞬間豎起來了
    中國的實力是日本無法相比的,換成其他國家都沒有這樣的勇氣,那麼日本為何一定要侵略中國呢?把地圖倒過來看一下,我們就能夠明白日本的野心有多麼龐大,汗毛瞬間就豎起來了。日本古代不是沒想過侵略中國,各朝各代其實都有日本騷擾我國的記錄,但是想要侵略我國,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
  • 日本侵略我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遠沒有史書上說的那麼簡單
    從1931年開始,日本發動侵略真正,其中歷經十四年抗戰,日本終於戰敗投降。作為中國人,這一段苦難和屈辱的歷史人盡皆知,但是大家知道日本侵略我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嗎?歷史書上說日本想要把我們國家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從而侵佔我們的領土和資源,其實侵華戰爭的真正原因遠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除了銘記更應該好好反思。
  • 韓戰前美國有沒有侵略中國的計劃?
    韓戰爆發前的遠東形勢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蘇軍隊以北緯38度為分界線,分別進駐原來被日本侵佔的朝鮮半島的南方與北方。三八線以北面積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佔總人口的44%,南部面積佔總面積的43%,人口佔56%。
  • 中國因為日本的侵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日本為何要侵略中國?
    一直以來,日本侵略中國被視為二戰中東方戰場的一場戰爭,但實際上,所謂的二戰只是一戰的延續。甚至再極端一點,整個抗日戰爭只是中國近代史中被日本侵略的延續。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最後到抗日戰爭,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就沒中斷過。
  • 韓劇《陽光先生》:近代朝鮮如何淪陷於鄰邦日本之手?
    ▲「辛未洋擾」結束後,朝鮮東萊府使鄭顯德答覆日本方面的文書,堅持不與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立場。(《朝鮮國禮曹判書其他往復書翰一》,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B03030189200)只有朝鮮依舊沉浸在擊敗列強的虛幻勝利中,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