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 功 大 略 ——李虎 逸之

2020-08-28 儒商禪心123

樁 功 大 略 ——李虎 逸之

一,平步樁(渾圓樁):兩手輕鬆上抬環抱頭前,雙腳分開與肩略寬,兩膝微屈,髖部橫向拉開比膝要寬,肩甲橫向拉開與胯同寬,雙手十指自然撐開高與眉齊,全身放鬆。


意感:脊柱放長垂地、並橫向延伸寬於肩胯手腳,猶如一塊長方形「木板」,謂之形體結構「後部」;脊柱以外所有整體與脊柱前後分開,合成一個長方形「木箱」,謂之形體結構「前部」。前部與後部之間有空隙,眼之餘光內視此空隙,呼吸調動空氣在此空隙往來。前後兩部相撐相吸,有即排斥又吸引的磁性能量。方箱的後一面向前撐,方箱的前一面向後抱,使方箱有立體感的變形而還原。


二,側步樁(技擊樁):按平步樁的內容,轉向一側,分成前後步和前後手即可。前步腳跟離地,前手高於後手。

相關焦點

  • 大成拳功法的核心——李虎 逸之
    間架擰控撬撥敵方,神意攪動空氣擊發(調動周身皮層之力「小天星」樁架,是「栽錘」的過渡「蓄勢」,同時將來的是「神意攪動空氣」的「爆發」。 (李虎逸之
  • 淺釋控制打法——李虎逸之
    淺釋控制打法——李虎逸之小圈為向心力,大圈為離心力,兩力「開合互為」,發放一般是小圈引化大圈發放,即小圈合大圈分。大圈與小圈互為其根,相互為其支點作用。全身要有多處「雙螺旋」,綜合相助,撬控其內外,使其形成拔根之勢而發放。
  • 拳學之「本能」——李虎逸之
    拳學之「本能」——李虎逸之當你初次去新的之地時
  • 對明師講拳的要求——李虎逸之
    對明師講拳的要求——李虎逸之
  • 「夢中授拳」的確是真——李虎逸之
    「夢中授拳」的確是真——李虎逸之波折如水湧,形成「之」狀錯撬的槓桿性能,敵我六方,根據對方形體勁力,可隨意安放,有豎、有橫,有斜、有縱,有重疊、有反行,根據感覺而行使。目的是讓對方「拔根」而起,接受於多方槓桿與支點的限制和挫打。
  • 大成拳(意拳)之技擊樁:鍛鍊抵抗和進攻能力、臨敵不懼之精神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約半步距離,兩腳呈丁八型,身體微斜,臀行下坐,身往後靠,兩腿略曲,前腳跟略離地面,膝蓋前頂上提,後腿的大腿根部微向裡裹,兩手抬起,曲肘環抱,肩松肘橫,左手五指分開,高度與眉相齊,右手在後指尖向前,五指分開,略低於前手,兩腿用力,前腳三成,後腳七成,兩眼向前平視(圖1)。
  • 絕世武功之樁功篇
    動樁是要我們知道什麼是「拳形」!這是我們「武者」一定要知道的東西!加「」以區分武者與養生之區別!先說「靜樁」,靜樁,各式紛雜,千奇百怪,但大多都以渾圓樁為主,為什麼呢?這是我們武者必須保持的一個好習慣,每一個動作都要這樣問一下,這樣才能精進不糊塗!
  • 大成拳的內外之力
    王薌齋在繼承郭老功夫的基礎上,為適應現代「高姿勢搏擊」的需要(尤其拳擊),把間架抬高,手部護住頭部,步伐縮小變活,形成立體撐抱之勢。意感方面:在整體如「大」形氣球的基礎上,雙手之間抓撕一個氣球,使上肢形成如「遊泳圈」的勁感,從而使上肢連結到一起,下肢與上肢意感相同,再變化成「側面夾馬樁」,形成擰裹式的「六合架」。
  • 九宮絕殺十八腿之「踏罡步鬥九宮樁」
    踏罡步鬥九宮樁,是武當派九宮門訓練反應敏捷與腳步穩健的秘傳功法。持久練習,身法輕盈似狸貓,步履靈巧勝猿猴。功成之後,身法手法配合極佳,出招擊敵如探囊取物,人若取我則無法捉摸。與少林派的「梅花樁」有異曲同工之妙。武當九宮樁的詳細練法步驟是按: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鬥、八卦、九宮(圖2-1~2-8)。
  • 武術樁功漫談
    馬步樁,是長拳的樁功,主要是練腿功的紮實與屈腿的平衡;夾馬樁,是馬上功夫的樁功,古時騎兵騎馬打仗需要兩膝內合,人馬合成一體,只有這樣馬上功夫才能施展,如人馬不成一體便無法施展功夫;三才樁,是形意拳,練的是三才、三節之妙;混元樁,原本是道家功夫,但現在各家功夫均有借鑑。混元樁當然是練混元一炁(氣)。不同的樁功有不同的功用,不同的功用又有不同的身法要求。
  • 養生樁需注意
    最有名的乃引導之術,而目前落於文字的當屬《內經》一書,其雲「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這段專注於養生,於《黃帝內經》中視為養生之術。「獨立守神"說靜即打坐之法,"肌肉若一"說動的即為站樁之功。
  • 渾圓樁和無極樁之別
    有人問,練太極拳到底站哪個樁呢?有人說混元樁能出功夫,有人說站無極樁能得松靜。 無極樁渾圓樁是身體建構樁。建立身體基本筋骨結構,調理臟腑,經絡,氣血。總之用處很多。突出功效是在鍛鍊筋骨,身體建構上。所以很多拳都用它做初級入門樁。這都是對松靜要求不高的做法。搭個架子就上後面的東西的辦法。以筋骨功代替松靜純功的做法,實在不行還可以蠻力湊。這倒不是完全貶義。只能說是折中的無奈做法。說真的,純功出東西就是慢,在又有實用要求的情況下,這些折中選擇也是無奈之舉,或者可說是唯一選擇。
  • 武當內家秘傳正宗捲地龍功
    武當捲地龍功捲地龍功是專門訓練足部硬勁的一種功夫,用於技擊則稱為「捲地風」,主要攻擊敵人下盤,十分厲害。00全段分二步功法(一)擊樹功1.練功時,擇一大樹。雙掌下塌用蓄勁,雙掌合於胸前要略有停頓,隨後擊掌時方可用力。掌下塌時吸氣,踢腳時呼氣,均以鼻孔呼吸,抿唇閉齒,舌抵上顎,以腰之力而助腳。初練時不可用力過猛,力量應由小而大。每次練習50 次或數百次不限,應按體力而定。(二)踢木樁踢樹練習既久,可改為埋樁練習。
  • 矛 盾 樁
    大成拳樁法分養生樁和技擊樁,矛盾樁是技擊樁的第一重要樁法,不但以培養鍛鍊「內勁」見長,而且還具有獨到的技擊作用。矛盾樁包含了對立與統一兩個方面,樁勢中的後手為矛,前手為盾。矛有進攻之意,盾為防守之狀。該樁的站法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丁八步,兩腳橫向距離要適當,如果太小,重心不穩固,假如太大,則不利於重心的調配;上身似正非正,似斜非斜,後胯內裹,身體重心前三後七;兩臂抬起,左臂在前,左手食指與眼同高,掌心向內,與自身約距40釐米,左肘與肩基本同高,右手略低略下於左手。
  • 腳踢北海蒼龍的力源、獨立樁真意直解
    腿功的練習是習武者的必修課,大成拳的獨立樁就是訓練腿功腿法的極佳功法;也是諸多大成後學悉心求學的知名功法。筆者現已退休居家、學佛習禪書劍為伴,常感坎坷漸遠蹉跎不在;雖老之將至但少年之志尚存。歡喜只爭朝夕晨操暮練,人在山野之中誦經讀書亦不怠慢。近日在一篇文章中得知韓嗣煌先生是前國民政府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的第六子,河北霸州人氏,生於1933年,2000年去世。
  • 形意拳技擊樁的基本姿勢大全
    大趾向內抿,其餘四趾向外抿,腳脖子向裡擰,膝蓋向外擰、向上提、向前指,大腿根微向裡擰(練習健身樁者如求深造亦應有這些要求)。左臂伸出抬起略成半圓形,左手五指分開,掌心向後,高度約與眉齊。右手五指向前,對前手手腕,扭項面對前手手腕,兩眼向前波視(波視即目光斜向遠上方),但神光內斂,意如將光線收回,並不注視任何目標(凡站技擊樁均不可閉目,以下站樁式同)。
  • 歸一返元功初級功——自然通周天,練精化氣
    一、功理要略:初級功的目的在於疏通手足三陰三陽經,並激發下丹田之氣。隨著下丹田之氣的充盈,人身元氣便可自然形成小周天運行。這是練精化氣的過程。入身各部皆可分陰陽,凡對稱的體位如頭足、左右手等可視為陰陽的兩極。
  • 【發現】唐太祖李虎的五代孫子李興:隴西狄道(甘肅臨洮)人
    關係為:李虎—李亮—李神通—李孝逸—李璪—李興—李陶李虎(?—551年),贏姓李氏,名虎。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西魏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封爵唐國公。唐朝編纂的史書記載:今之稱門閥者,鹹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 功力樁臂力手
    臂力手功成之後可撕皮肉,碎筋骨。現以本人習練之法,整理成文,供喜愛武術真功者研習。  練習前,先活動熱身,如壓腿、踢腿,活動腰、胯,運活手臂、指及膝關節的習練,以求全身肌肉、關節松活自然,預防在練功過程中肌肉過早疲勞,關節僵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