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國軍閥首富,張作霖到底有多少資產?他死後資產流向何處?

2020-12-23 小成熟an

在民國時期,張作霖不僅是大名鼎鼎的民國軍閥,而且是家喻戶曉的大富翁,甚至是民國軍閥的首富,那麼,他究竟有多少資產?

根據張學良晚年的回憶,他說:「你們要知道我在東北有多大的家,我可沒說。那時候的錢,雖然算不上多少,但也算得上一筆五六千萬的財富。張學良認為他的家產,張作霖的財產,大約在五千萬到一億元之間。這當然只是一個估計數。

也許是由於家產太多,又分散,所以張學良對家裡的錢究竟有多少並不十分清楚。根據數據顯示,張作霖的資產總額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2850萬元。

一九二五年,郭松齡反奉,日本人乘機調查張作霖的家產:查得張作霖在奉天之外的地方,四百萬元現金,二百萬元正金,一千萬元在天津,一千萬元在上海滙豐銀行。"奉天'滿銀'、'正隆'兩家銀行所存奉票數當在一百萬、一百五十萬、一百五十萬",合計約二百八十萬。

這一數字,比張學良估計的最低限度少了一半。然而,這筆資產,只是張作霖個人名義下的一筆存款,在他生前,以親人名義存款的並不少,這筆錢又有多少呢?此外,張作霖還擁有大量價值不菲的房地產等財產。因此,2850萬元肯定只是張作霖龐大家產的一個縮影。

二:五千萬之說。

根據1926年《民視日報》公布的財產清單,在北洋時期,有71位官僚主義軍閥要人的私產總計達63000萬元,而張作霖本人就有5千萬,居首。這一數字,在張學良估計的最低限度。

但是,你們知道,《民視日報》統計出來的,肯定只是張作霖的公家財產,或者可以查到的財產,那些不知名的,又有多少呢?

第三條:三億元。

98年事變後,日本佔領了東三省,而張作霖在東北的土地則落入日本人之手。根據日本人的統計資料:從大帥府搜金八萬多根,共計二百五十萬兩;搜出的各種珠寶、古董不計其數。東北地區張學良票號、錢莊、地產等均遭日軍扣押。

僅256萬兩金條,學者估計,其價值就高達2.6億元人民幣。假如日本人的數字是正確的,張作霖的資產可能不少於3億元。另外有資料顯示,張作霖晚年,還能拿出五千萬元現金,可見,張作霖的資產,不是三億,而是一億多。

但是不管張作霖的資產是幾千萬還是上億,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張作霖是怎麼積聚了這麼多的家產的?於是不得不提到張作霖的資產構成。

張作霖的財產主要分為以下四部分:?

#第一,現金:張作霖工資收入。

身為民國東北王,張作霖的工資並不低,1921年,他與美國教授孟祿交談時,他提到自己的工資:「我的工資,東院每月1600元(省長工資,應為1600元),西院每月1800元(督軍工資),這些年累積的工資達500多元,全是官銀號,分文未動。」自然,作為一個草莽出身的軍閥,張作霖的鈔票收入,不包括地方官員和商人的「孝心」,但是這個數字是不能算的。

古董,珠寶等奢侈品.

九一一事件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大帥府,繳獲了各種各樣的珠寶、古董,究竟有多少?

有人說,抄掠大帥府邸的日本人中,有一位本庄繁與張學良交往甚密,打算歸還大帥府邸的古玩字畫等奢侈品。那時,張學良人在北平,本庄繁遂決定用火車把這些財產運到北平,只需裝上兩列。

然而,張學良並沒有接受這一資產,而是讓它回到原來的軌道。正如張學良所說,「我是個軍人,如果打仗是為了保護我的財產,那就等於侮辱我」。

第三類:房地產:房地產,田地。

房地產:張作霖生前非常喜歡置辦房地產,他最大的一套房子,自然就是位於瀋陽大帥府。大帥府始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九月,佔地面積三萬六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二萬七千平方米。隨後又不斷擴建,逐漸形成了由東院、中院、西院、院外建築四部分組成的建築體系,其中有大青樓、小青樓、紅樓西院等建築群。各種建築風格迥異,有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

農田:張作霖的農田產量很大。數據顯示,張作霖在北鎮有田1100多垧,黑山有田500多垧,通遼西有田12.6萬垧,遼河岸有田4.5萬垧,黑龍江邊坡有地近2萬垧,總價值高達1000萬以上。

企業股權結構:參股企業主要涉及銀行,紡織,船舶,煤礦等行業。

銀行業:張作霖生前持股最大的銀行,是徐樹錚1920年創立的邊業銀行。成立時,資本總額為一千萬元,分為100,000股,其中,官方認購30,000股,民間募集70,000股,直系軍閥曹錕是當時最大的股東。之後,由於曹錕在直奉戰爭中的失敗,邊業銀行被張作霖接管,張作霖出資五百萬以上,佔股份大頭,由張學良任董事長。98年的前夜,邊業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了6000萬元。

紡織業: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張作霖大獲全勝,將自己在天津恆源紡織公司的股產全部抽走,然後,在瀋陽建立了東北第一家紡織廠——奉天紡紗廠,由私人財產管家彭相庭管理。

船隻:1919年,張本政的政記船隻公司瀕臨破產,張作霖借了三十萬元,幫助公司渡過難關。此後,三十萬東北幣便成了張作霖的股金,直到他去世,公司一直給他分紅。張學良就任後,從政記輪船公司收回本金及利息,雙方合作終止,分紅也隨之停止。

煤炭:張作霖早年在黑山八道溝煤礦工作,曾任黑山礦長。隨後,八道溝煤礦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老闆劉甲山向張作霖求助,張作霖拿出巨額資金救活了他。但是,劉甲山卻無法償還越來越多的債務,只好將煤礦抵押給張作霖。張作霖接管煤礦後,先後委託閻廷瑞和王正福經營,使這個煤礦的日產量達到數十萬噸。

這麼大一筆財產,張作霖死後,流向何方?

在張作霖死後,張學良自然繼承了他的家產,九一八事變後,這一家產的流向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日本人劫掠。

98年之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東三省,而張作霖在東北的大部分資產都落入了日本人手中。

第二,遷往國外。

有人說,早在張作霖死後,張家就開始向海外轉移資產,可能是擔心國內局勢不穩定,想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晚年定居美國,張學良之所以還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是因為有了這筆財富。被張學良調往關內。

張氏家產並未放在東北一籃子,除海外轉移外,還部分分布於關內。在張學良駐紮陝西期間,由於中央資金長期不足,養兵費用,相當一部分由張學良自付,可見向關內轉移的資產,絕不是少之又少。

除支援東北軍外,張學良對紅軍也有很大的支援。一九三七年,張學良部糧秣處長張政枋找到紅軍駐西安辦事處,請其協助開出張學良臨時支取糧秣處周轉費所需的票證,共六百七十萬餘元,作為報銷憑證。

概括:張作霖的資產大概是上億元,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人佔多數,剩下的資產,一部分留在關內,供張學良過活、養活軍隊;另一部分遷往海外,成為晚年張學良定居海外的主要生活來源。

相關焦點

  • 誰是民國最有錢的人?張作霖、張學良、宋子文民國首富知多少
    富豪這個詞多少帶些銅臭的味道,但如果給「富豪」加上「民國」一詞做定語,則臭味就顯得不那麼純粹了,因為現代的符號只是財富上的佔有者,而民國的富豪基本上是左右歷史的英雄豪傑,給出一個「民國富豪排行榜」就給出了一個立體的民國史。
  • 張作霖父子到底有多少錢?九一八之後,大帥府光金條就損失八萬根
    北洋時期土匪出身的軍閥不少,但要論誰最有名,稱得上是亂世梟雄,恐怕非東北王張作霖莫屬。張作霖梟雄名氣大,廣受民間追捧,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他一生的經歷充滿了傳奇,二是他那個兒子太阿鬥,以至於把他映襯得很高大。
  • 民國四大軍閥:東北王是張作霖,那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誰
    滿清政府統治的清朝末年,激發了很多農民起義,同時也滋長了很多軍閥勢力的龐大,其中張作霖就是人們所熟知的軍閥勢力代表,並且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做「東北王」。如果按照方向區域來劃分的話,張作霖佔領了東北勢力,那麼西北、西南、東南又有哪些軍閥司令所佔據呢?
  • 民國最牛軍閥:不知自己有多少老婆,有多少錢,手下有多少兵
    袁世凱死後,各地軍閥名義上擁護民國,但實際上大都心懷鬼胎貌合神離,北洋系的這些軍閥們,慢慢分裂為了直系、皖系,奉系,桂系,黔系,晉系,滇系等一系列軍閥派,這些軍閥自立為王,覬覦著大總統的寶座,時不時的彼此互相爭鬥。
  •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哪個最強?他們各自有多少兵力?
    清末之後是民國,民國時期中華大地上出現了許多的兵災之星,他們每人擁地做王,成為了掌控一地軍政大權的軍閥,這些軍閥數不勝數、窮出不窮,兵力有強有弱、有大有小,所以我們暫且說一下其中最強大的幾位軍閥。前期的大軍閥我們暫且不說,我們就說一下民國後期的幾大軍閥吧。
  • 民國軍閥割據時代的銀元解析。
    民國時期,軍閥迭起,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足有數十個,有的在混戰中被消滅,有的則較長時間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縱觀這些軍閥,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勢力較大的有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川軍和西北軍閥等,而這些軍閥中,勢力最強的無疑是脫身於北洋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大軍閥。
  • 民國初期各軍閥的代表人物及控制範圍和兵力
    在民初的前幾年,一個官員擁兵數千都可以稱霸一方成為人們口中的軍閥,更別說擁兵幾十萬的大軍閥了。那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到底有多少個呢,他們的代表人物都是誰呢,分別控制的範圍有哪些呢?北洋大臣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之後成為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進而名義上統治中國,但其真正能控制的地盤只是北洋新軍控制的地盤,南方數省歸各地實力派新軍控制。
  • 張作霖張學良死後,張家的巨額財富最後流向了哪裡?
    張作霖作為東北一方軍閥,張學良死後,很多人都好奇他那一大筆巨額財富最終落入了誰的手裡。 奉天(瀋陽)皇姑屯爆炸,「東北王」張作霖身負重傷,於4個小時後去世。1928年6月18日,張學良喬裝乘車秘密返回瀋陽。第二天,他正式任職軍務督辦,並成立東北臨時保安委員會,任委員長。
  • 民國最強軍閥盤點
    手上有兵的,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在被分裂的三大軍閥中,因為各自的私利,軍閥們或聯合、或鬥爭的再度細分出了眾多的派系。而由於北洋軍閥不但實力最強,名義上還代表著當時的中央政府,因此鬥爭基本上是圍繞北洋軍閥展開的。
  • 李嘉誠隱形資產究竟有多少,為什麼他被認為是隱形的世界首富
    這是因為擁有龐大商業帝國的李嘉誠,在香港首富的位置上已經連續坐了二十年之久。甚至在他拆分家產給兩個兒子之前,亞洲首富都非他莫屬。 雖然近幾年來,李嘉誠在股票市值身家上,先後被馬雲、馬化騰、王健林、許家印等後輩超越,以至於馬雲還公開表示:這是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不再屬於李嘉誠了!
  • 民國軍閥割據時期,哪個軍閥實力最為強悍?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張作霖到底有多強?看看東三省和奉軍的實力就知道。東三省,作為張作霖和奉系的根本所在,張作霖深知只有東三省發展的好,他和他的奉軍才能與佔據中原、沿海地區的軍閥相抗衡,因此是不遺餘力地發展東三省的民生、經濟、商業與農業等各個領域。「要想富,先修路」,張作霖是深諳此理。
  • 民國軍閥眾多,而擁有抗日名將之稱的軍閥,只有此一人 !
    袁世凱一死,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各省各地實力派人物揭竿而起,都想入主北京,從而導致了各地軍閥之間的廝殺,史稱軍閥混戰。當時實力較強的有皖系軍閥,奉系軍閥,直系軍閥,還有一些各地的小軍閥。
  • 民國軍閥割據,為何閻錫山偏居山西,卻能力壓各路軍閥成軍閥之首
    那麼巨大的督軍,到底能有多少軍隊呢?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軍隊而言同樣如此,誰的錢多,自然軍隊就多。這就導致雖然同為督軍,但是卻旱澇不一。如閻錫山、段祺瑞、張作霖之流,不僅善於節流,更善於開源。將自己的地盤經營的有聲有色,還從外界得到列強的支持。手下的軍隊自然數水漲船高,一度都達到數十萬的規模。
  • 用地圖還原民國軍閥史,張作霖虎踞東北,龍虎狗中原內鬥
    我們常說,辛亥革命並不算一場徹底的革命,它雖然推翻了腐朽滿清政府,也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國民政府,但依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也沒能實現真正的民主共和,長達25年的民國軍閥大亂鬥就是辛亥革命失敗的最直接體現。
  •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哪個實力更強?
    歷史上民國時期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它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它是最惡的時代,不管怎麼說那個時代都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並且已經成為了歷史。而要說民國時期的一大特點,不得不說的就是軍閥割據的局勢,全國都陷入了混亂的局面。
  • 民國六大軍閥戰鬥力排名:張作霖墊底,閻錫山第二,第一讓人不齒
    六、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胡匪,因而被稱為「胡帥」。他戎馬一生,野心勃勃,懷揣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由一介草莽,受招安躍升民國新貴,升至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成為「東北王」,逐鹿中原,榮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的寶座。「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就是他自己的寫照。因而他能統治中國東北達十三年,成為北洋軍閥中別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 民國時期有多少軍閥,都有哪些大軍閥?
    曾經有歷史學者進行過統計,自從袁世凱病逝了之後,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軍閥有三千餘人之多。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也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混亂以及絕大多數百姓生活之艱難。何謂軍閥?軍閥之所以被稱為軍閥,他實際上首先就是一個將領,手中控制著一定數量的軍隊,然後擁兵自重或者說各自為政。這些軍閥之所以能夠控制並且養活一定數量的軍隊,那就在於他們各自為政,隨後瘋狂刮地皮。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奉系軍閥張作霖,這位草根出身的「東北王」,眼光也比同時代多少喜歡「竭澤而漁」的軍閥們高出一籌。外加他的身邊,更有楊宇霆、王永江等「建設型人才」。所以自他執掌東三省後,東北大地的經濟很快有了長足發展:耕地增長到2.7億畝,自建鐵路近1522公裡。
  • 民國時期一個省的督軍,權力很大,能擁有多少軍隊呢?
    民國初期是一個軍閥混戰的時代,由於當時整個國家缺乏一定的秩序。所以整個民國都是「槍桿子底下出政權」,誰手裡的槍多人多,誰就越有話語權。按照民國初期政治體系的劃分,督軍是省裡的二把手,一把手是省長。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省長更像是一個附屬存在的人物,一個省份的軍政大體都是要聽督軍的。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十大地方軍閥,他們到底有多強?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軍閥割據,各自之間混戰不休,不僅有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舊軍閥,還有以黃埔係為代表的新軍閥。很多軍閥割據一省乃至數省,兵力數萬乃至數十萬。這些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主要有十位,本文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民國時期的梟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