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運共同體」如何打造?

2021-02-14 央視財經評論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今天舉行,這是我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活動。50多個非洲國家領導人和非盟委員會主席率團出席峰會,聯合國秘書長作為特邀嘉賓、27個國際和非洲地區組織作為觀察員也出席峰會有關活動。

中國和非洲有著同樣偉大的古老文明,自上世紀中葉起,中國和非洲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鬥爭中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結下了深厚友誼,近年來隨著中非經貿越來越繁榮。此次峰會,是中非合作論壇繼2006年北京峰會和2015年約翰尼斯堡峰會之後,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相聚,也是中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

始於2000年的中非合作論壇迄今已走過18年。18年來,中非合作成績斐然,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積極、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8年之際,中非領導人再次在北京相聚,將攜手奏響怎樣的一篇中非合作新樂章?


今年6月,備受世界矚目的肯亞標軌鐵路--蒙內鐵路成功通車一周年,由中企承建的該項目已累計僱傭當地員工超過7.2萬人,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熟練工人和5000多名鐵路技術人才。26歲的多米尼克就是其中一員,他2015年2月起就職於蒙內鐵路第四標段測量室。

多米尼克·穆圖庫 肯亞內馬鐵路第五標段測量員:

 當蒙內鐵路通車時 ,我特別特別高興 ,因為那是我工作的成果 ,我知道我做了件好事 ,當內馬標軌鐵路項目繼續時 ,我堅信肯亞以及東非地區會因此得到發展 。

為幫助肯亞青年就業創業,中國提供融資、設備和教師,開展職教培訓項目,同肯亞科技大學等134所院校合作,每年為肯培養近3萬名機械工程、自動化控制等緊缺專業人才,達到「授人以漁」的效果。


坦尚尼亞是一個農業國,但是當地面臨耕作分散、粗放和品種不良等問題,糧食產量始終不高,農業收入比較低。而「中國農業技術惠坦行」項目的目標任務,就是通過建設兩國農業科研機構合作機制,進行農業科技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及產業鏈培育,從源頭解決當地的貧困問題。

蘇瑪 坦尚尼亞市場攤主 

在農業新技術方面 ,中國給我們帶來了新技術 新種子 ,讓我們收穫更多的農作物 ,得到更多的收益 。

薩赫勒 坦尚尼亞中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學員

 我已經看到了變化 ,收入的提高 ,讓我能有錢供弟弟妹妹上學 。

這家市場是加納首都 阿克拉 最繁華的地方之一,手機銷量在國內遙遙領先。在這裡,傳音是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每個月,這些小店總共能賣出50萬臺傳音手機。說到為何喜歡傳音手機,一些消費者給出了他們自己的理由。

加納消費者 

我喜歡自拍,我和朋友,同事,幾乎所有的東西一起自拍 傳音手機很好,當你拍照的時候,很清楚,任何時候,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很清楚。

傳音在2008年進入非洲,讓許多非洲人第一次認識到智慧型手機。為了滿足非洲消費者的需求,傳音專門提供了特別的自拍模式。

王海濱   傳音工作人員

 可能在非洲,(消費者)有其他的一些訴求。比如說,他們希望眉毛更濃一些,臉型更立體一些,鼻子更挺一些,再比如說他們希望(皮膚)更絲滑一些。這些點都跟中國或者說亞洲的(消費者)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

非洲多國大使:「一帶一路」倡議讓非洲國家更好地與世界相連 >>


在中非合作中,「一帶一路」倡議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採訪到的多位非洲國家駐華大使紛紛表示,非洲缺乏基礎設施,很多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因此受到局限。而近幾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為打開這樣的局面,推動非洲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姆西曼 南非駐華大使 


非洲是一個大陸,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大陸中最不發達的大陸。現在像一帶一路倡議這樣的事情必然會在南非迅速發展起來,它必然也會在非洲國家之間建立互聯互通,我們期待這樣的變化發生。



據非洲開發銀行估計,非洲基礎設施領域每年需1300億到1700 億美元的投資,但實際投入僅為930億美元。交通、電力、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嚴重阻礙了外資的進入和非洲工業化進程,成為制約非洲經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設施聯通,幫助相關國家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的現代化。近年來,中國企業對非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很快,在非洲建成了大量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橋、鐵路和港口項目,對非洲發展起到了有效的帶動作用。 


凱亞莫 納米比亞駐華大使 


如果我們要互聯互通,這意味著我們要加強基礎設施聯通,包括公路、鐵路、港口。納米比亞已經做得不錯,其港口和中國緊密合作,希望可以成為連接非洲國家的窗口。

馬格杜布 埃及駐華大使 


一帶一路倡議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對埃及和其他非洲國家以及參與倡議的其他國家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而且我認為這是國際合作的一個新方向。我們可以對一個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和有用的基礎設施,使得這些國家變得更加發達、更加工業化,更好地與世界相連接。  

相關焦點

  • 邁向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面對這樣的時代發展趨勢,中國領導人提出要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實現包括非洲人民在內的各國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積累,中國與非洲的友誼已經非常深厚,既是並肩戰鬥的好兄弟,也是共同發展的好夥伴。中非已經發展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 馬漢智: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是命運與共還是扎牢民族國家的藩籬?毫無疑問,置身其中的每個國家、每個大陸都面臨著抉擇。中國和非洲雖遠隔千裡,但命運與共,合作抗疫為中非命運共同體做了生動的詮釋。同時,「中非合作論壇」和「一帶一路」倡議等重要溝通紐帶也在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絕不是偶然,這與中非深厚的歷史友誼、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
  • 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中的民企力量
    20年前,迎著新世紀曙光,順應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高舉合作共贏的大旗,中非合作論壇宣告正式成立,在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徵程中,中非人民用真誠與大愛成為彼此「全天候的好朋友、合作共贏的好夥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20年來,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活躍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幟。」
  • 馬漢智:合作抗疫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進入嶄新時代
    是命運與共還是扎牢民族國家的藩籬?毫無疑問,置身疫情的每個國家都面臨著抉擇。中國和非洲雖遠隔萬裡,但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疫情將兩個大陸緊緊綁在一起,合作抗疫為中非命運共同體做了最好的背書。面向未來,中非雙方需牢牢把握中非友好大方向,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 每日一詞∣中非命運共同體 China-Afric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由中國承建的布拉柴維爾沿河大道斜拉橋。(圖片來源:新華網)   【知識點】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中國與非洲之間的相互聯繫更加緊密。2018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在中非關係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王毅:中非是休戚與共命運共同體 是兄弟間互幫互助
    中國網現場直播會上,有記者提問,「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已經過去一年多了,請問峰會成果的落實情況怎麼樣?新的一年,中非合作會面臨怎樣的問題?會有哪些新的進展?」王毅說,「中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之間的合作是兄弟之間的互幫互助。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不管世界經濟如何冷暖,中國支持非洲的力度都不會減弱。」
  • 攜手鑄就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結束...
    我同非方領導人和外長一致認為,要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努力恢復中非經貿往來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支持非洲國家穩經濟、促就業、保民生。三、面對當前複雜的世界形勢,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勢頭如何?非方有哪些新的期待?下一步有哪些合作思路?王毅: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克服種種困難,總體保持穩定,展現出韌性和活力。
  • 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凸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特殊意義 宣講家網評論
    2020年6月17日,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此次峰會由中國和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發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以及非洲多國政要參會發言。
  • 外交部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成果:加快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外交部介紹中非合作論壇成果:加快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時間:2020
  • 非洲疫情觀察丨中國賴索托合作抗疫 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
    在賴索托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落實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精神,對賴索托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賴索托首相馬喬羅、拉馬科阿外交大臣等賴索托政要及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由衷感謝與崇高敬意,稱讚中方對賴索托的抗疫援助是雪中送炭和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生動實踐。「沒有中國的幫助,賴索托將難以應對疫情」「中國是賴索托真誠可信賴的朋友」。
  • 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 習近平這樣闡述中非關係
    20年來,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活躍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幟。中非雙方始終秉持團結合作精神,共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學習繪本》為您梳理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中非關係的重要論述。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力地證明,『命運與共』『安危與共』極富現實針對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課題。」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林利民說,疫情造成了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在這場人類對病毒的戰爭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 「新冠肺炎疫情在較短時間內席捲全球,證明了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凸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和獨特魅力。」
  • 專訪:疫情和變局凸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訪中國現代...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專訪:疫情和變局凸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袁鵬新華社記者陳瑤 劉鍇 李家瑞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袁鵬日前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世界格局加速演變的局面凸現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
  • 同非洲兄弟姐妹堅定站在一起(和音)——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由中方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倡議舉行這一峰會,展現出中非深化抗疫合作的決心,展現出雙方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意願。「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公共衛生體系薄弱,幫助他們築牢防線是國際抗疫鬥爭重中之重。」
  • 望海樓:抗疫合作讓中非友誼歷久彌堅
    在粵非洲商人迪鮑查(音)與兩名廣州警察共同創作歌曲《命運與共》。歌中唱到:「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命運與共,我們一起抗擊新冠疫情,不針對任何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非洲留學生大明發起成立「鋼鐵俠」志願隊,配合學校每日為數百名各國留學生提供生活物資發放等服務。央視《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四強的非洲歌手瑪麗亞為中國抗疫募集善款,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並利用社交媒體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 中非經貿產教聯盟在湘成立
    聯盟第一屆理事長、湖南外貿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唐瑾坦言,目前與中非經貿相關的職業教育、行業企業之間缺乏有效對接,產教融合效益不高,聚力打造中非經貿產教聯盟,可以整合政、教、企多方面資源。「努力實現學校與企業、行業與產業、國內與國際的深度融合,助推中非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 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年見證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
    論壇機制下開展的中非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典範、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示範,發揮了推動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助力中非關係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作用。中非合作碩果纍纍中非合作論壇自成立以來,日益成為中非之間合作的重要平臺,中非關係也因此得到了全面提升。
  • 第四屆中非法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一帶一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強調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法治在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無論是貿易投資的利益保護,還是商事爭端的預防和解決,依靠的也是法律。 達瑪斯·恩杜姆巴羅在致詞時表示,坦尚尼亞和中國具有傳統友好合作關係,雙方有很多共同點,在教育、能源和基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合作。「一帶一路」建設也是兩國合作的重點。
  • 中非合作論壇20年:回顧與展望
    各個國家、不同文明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時代議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正在實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其核心是「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通過全方位開放合作、通過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與世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國內外重大外交場合多次提及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深刻闡釋了其蘊意。2017年2月,聯合國首次正式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決議。黨的十九大報告載明,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