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旅遊」已成趨勢,跨界融合新發展,促進文化全面發展

2020-09-05 小郭愛吹牛

尤其是2018中國體育文旅博覽會落戶廣州,輻射南國,再掀全民體育熱潮。厚植群眾基礎,承辦頂級賽事,中國體育打好國際交流「開放牌」。這使得我們國家在文體建設這方面,越來越走上正軌,也讓更多國內以及國外的朋友喜歡並且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世席說,世界羽毛球聯合會主邀請其他國家的人,來感受了解中國羽毛球運動產業,是怎麼運作的,不僅向他們展示中國,是怎麼實踐的,還要傳授中國開展大型聯賽的經驗,對他來說這是個非常棒的機會,這次獨特的機遇能夠體驗在中國舉辦賽事的文化。

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創始主席說,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智力運動的核心,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大家對智力運動的深刻理解,也看到了智力運動推廣的成功。


旅遊、文化、科技、教育,「體育+」促進多業態融合發展,有六大主題展區,一覽中國體育,拳擊、射箭等;還有九大民間項目,傳承中華體育魂;「北冰南展」「東擴西進」中國冰雪持續「升溫」;少兒冰壺進營運動等。冰雪項目尤其在南方更為吸引人,南方對冰雪少見,增加室內冰雪項目也是最好的選擇。

「新時代、新運動、新生活」,文化搭臺、產業唱戲、潤物無聲、展現軟實力。新中國首枚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稱:不光是競技體育要好,而是大眾體育,體育產業和體育文化同時發展。

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創始主席稱,隨著體育賽事的發展,我們不僅推動旅遊行業的發展,我們還能改變普通大眾的生活。香港奧運會主席認為,2022年冬奧會應該給全世界展現中國軟實力,特別是今天的文化跟體育、旅遊結合,冬奧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依託陽光海岸、夢幻沙灘,日照已經成為體育運動與休閒文化發達的健康之城,全民參與的中國日照國民休閒水上運動會,是競技體育和休閒體育相結合的創舉,全民水上運動的嘉年華。這項運動已經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喜歡和追捧,很多觀眾都非常熱愛和樂於參與到這些活動當中。

在海松花卷中燃情奔跑,日照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緊靠水上公園的特色小鎮,為這座「休閒之城」再添一份漁家風情。賽場就是景點,比賽就是旅遊,新的「體育+旅遊」模式,奏響了日照高質量發展的新樂章。近年來,廣西突出綠色發展,多地開發特色小鎮,又有自行車賽、馬拉松賽等賽事成功舉辦,吸引更多人來廣西旅遊。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文體娛樂這方面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還有觀眾的重視,其實很多地方省份已經越來越加大這方面的建設和發展,也非常重視這兩個方面的相互融合和協調發展,希望在未來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和地區,可以多多隨符合這種趨勢,讓更多的人見識到更多的體育類型和方式,把我們的生活變化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相關焦點

  • 國家體育總局黃金:體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已成必然趨勢
    國家體育總局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黃金(右)接受記者專訪。「體育、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文化是靈魂、體育是支撐、旅遊是載體。」在17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國家體育總局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黃金這樣表示。這些年來,體育總局舉辦了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體育六藝」系列活動等,來提升體育的文化內涵,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在2019年通過成立體育旅遊與文化大數據研究中心,來加快推進體育文化旅遊領域的數位化和大數據研究,為我國體育文旅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 萬敏: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十四五」時期處於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衝擊和影響,市場結構、產業生態、競爭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產業邊界逐漸模糊,跨界融合加速,多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豐富旅遊內涵、提升消費體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路徑。
  •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激發新動能、形成新優勢、實現新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  一、深刻認識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  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結果。
  • 泰山區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高地
    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室內冰雪場館,這一項目的建成運營,不僅填補了全市室內冰雪運動項目空白,豐富了體育旅遊產品,活躍了體育文化市場,更為加快推進全區乃至全市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動能。總投資6億元的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項目,建設5個世界先進的氣承式氣膜結構為主體的冰雪館群,目前已建設完成素質教育中心、冰體館、冰上演藝中心三個氣膜場館,並成功舉辦了山東省「中國體育彩票杯」短道速滑錦標賽;總投資50億元的碧霞湖文化項目依託泰山碧霞湖水資源,建設集度假、休閒、運動、康體、娛樂為一體的都市風格旅遊度假片區,已入選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庫和省新舊動能重點項目庫;總投資20億元的國際文化大數據(泰山
  • 雒樹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激發新動能、形成新優勢、實現新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工作,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別是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作出組建文化和旅遊部,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作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必將開啟新時代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徵程,為繁榮興盛社會主義文化、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 全面優化經營環境 促進文光旅遊的融合發展
    原標題:全面優化經營環境,促進文光旅遊的融合發展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結合《商丘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精神,市文化旅遊局以建設中華文明傳承創新區為目標,著力完善文化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升級,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不斷深化「配送服務」改革,依法規範權力運行,積極營造規範有序的文化旅遊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經營環境
  • 以數位化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整合與發展
    文化旅遊產業數位化是利用數字信息技術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激活文化旅遊產業創新的一個全面、多角度、全鏈的轉型過程。在數字時代,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數位化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數位化是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起點。從產業發展的歷程和演變來看,技術是實現產業整合和創新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吉安市城投公司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項目提質和綠化提升上,在惠民利民民生工程和綠化環境提升工程積極作為,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提升了「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推動了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助力惠濟區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發展
    原標題:助力惠濟區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發展   昨日,惠濟區人民政府與河南鄧亞萍體育
  • 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先後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特色旅遊文化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臨澤縣促進旅遊業發展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制定出臺財政支持、稅費優惠、用地保障、招商引資等扶持政策和獎勵措施,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文化旅遊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旅遊新業態發展,為旅遊蓬勃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 「十三五」期間新疆體育發展再上新臺階
    體育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全民健身成為新時尚;科學訓練全面加強,競技體育頻創佳績;各方協同推進,體旅融合發展勢頭好……「十三五」期間,新疆體育發展再上新臺階。全民健身成時尚要奔小康,首先健康。朋友圈裡秀健身,全民健身漸成時尚。近年來,新疆因地制宜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打造百姓身邊的「15分鐘健身圈」。截至目前,新疆共有體育場地6.16萬個,體育場地總面積達4835.29萬平方米。
  • 發改委與體育總局:積極實施「體育+」,與文化、養老、體育、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
    計劃指出,要積極實施「體育+」工程,推進體育與文化、旅遊、養老、健康、教育、網際網路、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體育消費新業態。,大力實施《百萬公裡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把美麗鄉村串聯成集文化、旅遊、休閒、觀光於一體的體育綜合體。
  • ...打造沿線經濟帶、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歷經歲月洗禮的運河...
    原標題:百年運河 生機勃勃擴建河道增加通行能力、打造沿線經濟帶、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歷經歲月洗禮的運河,仍在不斷探索如何更好開發利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福沿岸人民生產生活蘇伊士運河不僅為埃及帶來經濟收入的增長,也為其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機遇。2014年,埃及提出「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發展戰略,次年設立蘇伊士運河經濟區,旨在全面發揮運河的通航能力,並計劃用10至20年時間在運河沿岸地區打造出集製造業、物流和商貿等經濟活動於一體的產業集群。得益於新運河的帶動作用,過去5年間,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內6個港口總收入約為6億美元,吸引超過170億美元的投資。
  • 發改委與體育總局:積極實施「體育+」,與文化、養老、教育、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
    計劃指出,要積極實施「體育+」工程,推進體育與文化、旅遊、養老、健康、教育、網際網路、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體育消費新業態。,大力實施《百萬公裡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把美麗鄉村串聯成集文化、旅遊、休閒、觀光於一體的體育綜合體。
  • 張克鎮:中醫藥跨界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
    新華網海南博鰲12月5日電(王坤朔)12月4日-5日,以「弘揚企業家精神 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省博鰲舉行。本屆論壇期間,舉辦多場平行論壇,其中,「2020健康未來峰會:構建跨界融合新生態」平行論壇在12月5日下午舉辦。
  • 深圳十佳健身步道揭曉 推動「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原標題:深圳十佳健身步道揭曉 推動「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黃文)6月30日,「深圳十佳健身步道」評選結果出爐,歷經初選、網絡票選和專家評審三個環節的選拔
  • 集聚各界智慧 共話體育發展 | 2020中國國際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高峰...
    論壇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中國體育博物館館長李靜主持。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以「厚植體育強國建設文化基礎,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主題作主旨發言,他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體育強國建設將進入新徵程,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抓住新機遇、貫徹新發展理念、完成新使命。
  • 旅遊業出現了哪些新發展趨勢?這場論壇告訴你!
    業內人士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休閒度假作為高頻次、低密度的消費模式,正在成為旅遊行業發展的重要發力點,鄉村旅遊、城市周邊度假、房車、體育+旅遊、康養、研學等熱度也持續上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至暗時刻已過 旅遊業出現了哪些新發展趨勢?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河南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
  • 面向未來的中歐體育融合與發展
    體育是人類千百年來智慧與力量的最好結合,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擴大,體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進步水平的一項重要標誌,也是國家間交往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代表著健康、陽光、發展的國家名片。歐洲在體育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而地處歐洲腹地的捷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