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骨科文根
專家簡介:於曉巍 醫學博士,博士後,骨科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骨科主任。2013年獲全國中青年骨科醫師手術視頻爭霸賽上海賽區第一名,2018年入選上海市衛生計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早期便開展了保髖、促膝手術,具有豐富經驗。擅長:人工關節置換術;股骨頭壞死,關節及關節周圍損傷、骨盆髖臼骨折診治;骨不連、骨髓炎等併發症治療。
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創傷骨科、修復重建外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擅長四肢複雜骨關節創傷修復;關節疾病的保關節治療;複雜四肢組織缺損的保肢與功能重建;骨缺損,骨不連,慢性骨髓炎的修復與重建;四肢先天及後天畸形矯正等。
股骨頭缺血壞死是指各種原因引起股骨頭血液供應受損,導致股骨頭細胞缺血死亡。對於股骨頭尚未塌陷的患者,目前髓芯鑽孔減壓術(包括與之配合的鉭棒植入、植骨等)是保髖主流術式。術後康復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重要舉措。
0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就是大腿前面肌肉群的繃緊練習。肌肉收縮時,長度不變,不會產生關節的運動,只是肌肉內部張力增加,所以又叫做靜力性收縮。是最常用的傷病和手術後早期的肌力練習,可以保持肌肉的張力,維持肌肉的力量。
具體的練習方法∶
仰臥在床上,患病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大腿肌肉繃勁再放鬆。可以在膝關節下面墊一個小毛巾卷,這樣在收縮肌肉的同時有個伸膝向下壓毛巾卷的動作趨勢,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肌肉收縮的感覺。
02臀中肌訓練:
側臥位,患肢在上方,直腿向上抬起。
03踝關節背伸、蹠屈訓練
04髖關節屈曲、外展、旋轉訓練
(屈曲)
(外展)
(旋轉)
05扶拐下床行髖關節鍛鍊:
股骨頭缺血壞死患者行保髖術後12周之內不能負重,術後使用雙拐和單拐行走。
扶雙拐站立位:
(1)整個下肢直腿向前伸,每遍5秒鐘,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2)整個下肢直腿向外側伸,每遍5秒鐘,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3)膝關節向後屈,每遍5秒鐘,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扶雙拐行走: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患肢先下。
專家提醒,早期康復鍛鍊代替傳統先制動後康復,有助於促進患者關節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全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