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髖術後康復鍛鍊怎麼做?

2021-01-19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骨科文根

專家簡介:於曉巍 醫學博士,博士後,骨科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骨科主任。2013年獲全國中青年骨科醫師手術視頻爭霸賽上海賽區第一名,2018年入選上海市衛生計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早期便開展了保髖、促膝手術,具有豐富經驗。擅長:人工關節置換術;股骨頭壞死,關節及關節周圍損傷、骨盆髖臼骨折診治;骨不連、骨髓炎等併發症治療。

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創傷骨科、修復重建外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擅長四肢複雜骨關節創傷修復;關節疾病的保關節治療;複雜四肢組織缺損的保肢與功能重建;骨缺損,骨不連,慢性骨髓炎的修復與重建;四肢先天及後天畸形矯正等。

股骨頭缺血壞死是指各種原因引起股骨頭血液供應受損,導致股骨頭細胞缺血死亡。對於股骨頭尚未塌陷的患者,目前髓芯鑽孔減壓術(包括與之配合的鉭棒植入、植骨等)是保髖主流術式。術後康復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重要舉措。

0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就是大腿前面肌肉群的繃緊練習。肌肉收縮時,長度不變,不會產生關節的運動,只是肌肉內部張力增加,所以又叫做靜力性收縮。是最常用的傷病和手術後早期的肌力練習,可以保持肌肉的張力,維持肌肉的力量。

具體的練習方法∶

仰臥在床上,患病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大腿肌肉繃勁再放鬆。可以在膝關節下面墊一個小毛巾卷,這樣在收縮肌肉的同時有個伸膝向下壓毛巾卷的動作趨勢,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肌肉收縮的感覺。

02臀中肌訓練:

側臥位,患肢在上方,直腿向上抬起。

03踝關節背伸、蹠屈訓練

04髖關節屈曲、外展、旋轉訓練

(屈曲)

(外展)

(旋轉)

05扶拐下床行髖關節鍛鍊:

股骨頭缺血壞死患者行保髖術後12周之內不能負重,術後使用雙拐和單拐行走。

扶雙拐站立位:

(1)整個下肢直腿向前伸,每遍5秒鐘,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2)整個下肢直腿向外側伸,每遍5秒鐘,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3)膝關節向後屈,每遍5秒鐘,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扶雙拐行走: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患肢先下。

專家提醒,早期康復鍛鍊代替傳統先制動後康復,有助於促進患者關節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全面恢復。

相關焦點

  • 骨折手術後,鍛鍊好還是靜養好?告訴你康復怎麼做
    很多人在骨折之後通過手術來治療,不知道應該鍛鍊還是靜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或者諮詢醫生,否則身體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好,會讓身體的恢復速度變得緩慢。在骨折之後應該鍛鍊還是休息,應該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來判斷。手術完應該臥床靜養,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逐漸康復。
  • 肩袖修復術後康復鍛鍊
    肩袖損傷修復後再損傷的機率較大,損傷嚴重患者再次損傷的機率甚至達94%。由於康復鍛鍊的時機及強度不同,再次損傷與康復鍛鍊無直接關係。因此對於手術早期康復鍛鍊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主張早期高強度的功能鍛鍊以消除術後疼關節僵硬和疼痛;另一種觀點主張較為保守的康復鍛鍊以確保修復後的完整性不受破壞。
  • 椎間盤術後康復鍛鍊
    康復鍛鍊 椎間盤術後康復鍛鍊的主要目的是使腰低部和骨盆部等相關部位的軟組織具有足夠的柔韌性,與下腰部功能相關的肌肉獲得或恢復足夠的力量,在日常活動中有正確的靜態和動態的姿勢。.屈髖肌鍛鍊 (1)練習者仰臥,雙小腿垂於床邊,用布條把一側大腿固定於床上,另一側下肢逐漸、緩慢地屈曲,用力使其貼近胸前並維持5分鐘,這樣可有效牽拉被固定側的屈髖肌,5分鐘後反覆交替進行。
  • 2020日照保髖保膝學術研討會召開,醫學專家「華山論劍」共話骨關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斌 日照報導12月20日上午,日照市第四屆保髖保膝學術研討會暨日照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關節學組年會、日照市首屆保髖保膝專科聯盟學術會議、魯東南微創骨科關節置換培訓中心掛牌儀式在日照萬興源大酒店順利召開
  • 骨折後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骨折是一種常見的症狀,骨折後患者都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所以骨折之後怎麼進行康復訓練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骨折術後的康復如此重要?康復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最後,我們分階段介紹一下康復的具體細節。骨折後的康復訓練分為3個階段。這裡只講一下一般情況下的原則,對於個體化的細節,還需要患者自身和手術醫生、康復醫生共同溝通。1、康復訓練的早期,即傷後l~2周,這階段的訓練主要是促進骨骼的血液循環。
  • 膝蓋受傷怎麼做康復?教你康復訓練,幫你把膝蓋四周的肌肉變強
    這種支持可以減輕這些關節的壓力和勞損,從而減輕疼痛並幫助我們康復後依然可以很活躍。 需要加強膝蓋周邊的人,要麼膝蓋受傷,要麼受傷後要做康復。 因此,對現在的你來說,我首先建議要避免蹲便。
  • 半月板損傷手術後如何康復鍛鍊?
    半月板損傷後,最有效的方式是關節鏡修復手術,手術後,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膝關節如何恢復到最佳功能。今天我們邀請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康復中心的醫生為大家著重介紹一下半月板損傷的術後康復治療原則。
  • 脊髓損傷康復鍛鍊圖解
    脊髓損傷的康復在早期即應開始。只要病情穩定,無其它合併損傷,康復即應開始。當然早期活動範圍是不允許範圍太大,更不應影響手術效果。如果早期康復做的好,會為今後進行全面康復訓練創造良好的基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具體鍛鍊方法,大家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來學習鍛鍊。
  • 骨折患者如何進行康復鍛鍊?康復鍛鍊時要注意什麼?
    一般出現骨折後,常規的治療方法也就是復位加固定,保證不輕易出現移位,慢慢等待骨頭恢復。但是短時間內骨痂並不會生長出來,骨頭之間也並不容易連接,各種各樣的併發症也就容易隨之出現,那麼想要避免併發症,快速恢復骨折,就應該積極的進行鍛鍊。 骨折患者應該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及注意事項!
    但是膝關節置換後的康復治療您了解嗎?術後康復治療主要是為了患者能更好的恢復膝關節行走功能,減輕腫脹疼痛等症狀,所以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及康復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一下康復科對於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康復鍛鍊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 偏癱康復鍛鍊的幾個誤區
    中風偏癱以後,患者都會迫切的進行鍛鍊,對於康復鍛鍊的認識有一些常見的誤區,下面簡要的給大家談談。一,康復訓練是醫生的事這種錯誤的認識當然發生在醫院裡,康復科裡,治療師每天都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手把手的教患者進行適合患者的正確訓練方法。有不少患者缺乏主動意識,認為康復訓練是醫生或治療師的工作,這樣被動的接受訓練效果是很差的。
  • 骨科術後康復鍛鍊全指南,記得收藏!
    骨折癒合後的鍛鍊:骨折癒合後,增加前臂旋轉活動及用手推牆動作,使上、下骨折端產生縱軸擠壓力。 每隔1小時5~10次,每個動作持續3秒,手術後立即開始直到您完全康復。 轉動踝關節:由內向外轉動您的踝關節,每天3~4次,每次重複5遍。 健側肢體練習:屈髖、屈膝收縮健側下肢肌肉,每2小時練習1組,每組30次,每次持續10~15秒。
  • 中風後康復鍛鍊不是越用勁越好
    急性腦血管病發病後,由於損傷了有關中樞神經,可引起半身不遂、失語,甚至昏迷等一系列症狀。經過治療,一些患者的症狀雖然可以逐步好轉,但約有2/3的患者卻遺留有關節攣縮畸形、肌肉萎縮及智力降低等症狀,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有效地進行康復治療。
  • 運動神經元病該怎麼做康復鍛鍊?
    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現代醫學尚沒有有效的方法去控制其病情發展,但科學合理的堅持進行肢體鍛鍊對疾病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患者做家庭鍛鍊時應適當減量,不可過力,以自覺肢體稍感輕度疲勞為度,注意避免摔倒,切忌過度鍛鍊,因為強行性功能鍛鍊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臨床上我們遇到過很多患者因過度鍛鍊或者多次跌倒後加重病情的情況。
  • 藥球基本訓練怎麼做?4個動作帶你玩轉藥球並且鍛鍊身體
    藥球基本訓練怎麼做?4個動作帶你玩轉藥球並且鍛鍊身體 大家好,藥球是很基礎的鍛鍊工具,很多人可能在家中就有,但是使用起來好像並不是很如意,那麼下面就是一些基本的訓練動作,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告訴你藥球基本訓練怎麼做,4個動作帶你玩轉藥球並且鍛鍊身體
  • 腰椎間盤突出的預防和康復鍛鍊
    前邊我介紹了單槓懸垂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中的效果,不少網友都給予了關注和留言,看來這個腰突確實是給廣大網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所以我決定再寫一篇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文章:預防和康復鍛鍊。單槓懸垂基於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在前面就單獨介紹過,在預防和康復鍛鍊中仍然適用。現在介紹其它的觀點和方法,腰椎間盤突出和其它病症一樣,預防大於治療。 如何預防?
  • 韌帶損傷後應該怎麼做?及時治療以及功能康復訓練
    韌帶損傷患者若及時進行正規的治療以及做好康復訓練,是不會有後遺症的。所以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可能有些患者會覺得自己的情況比較嚴重,擔心會不會留下後遺症。韌帶完全斷裂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但也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修復的,所以嚴重病情的患者也無須過於擔心。保持樂觀的心態,對康復是比較有利的。
  • 一文解讀:腦梗偏癱後,進行康復鍛鍊時都可以使用哪些訓練設備?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為大家介紹很多適用於腦梗腦出血後偏癱患者治療性鍛鍊的訓練設備。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神經康復;在本篇文章中我還會為大家列舉幾種機器人輔助訓練設備,這些設備主要是在康復醫院以及康復機構中使用,而在普通的康復門診中是很少使用的。
  • 膝關節置換後即無憂?輕視康復,關節恢復可受阻,科學鍛鍊很關鍵
    術後忽略康復 關節恢復受阻礙或許是「無痛」的關節來之不易,範阿姨對手術後的膝關節倍加「珍惜」,抱著能不走就不走、能坐就不站的思想讓範阿姨的術後康復誤入歧途,原本「乖巧聽話」的膝關節,開始出現疼痛和活動受限,但是由於「新冠」疫情遲遲不敢至醫院複診。在術後6月,疼痛難忍的範阿姨來到了劉寧主任的診室。
  • 跟腱撕裂後發生粘連,如何康復鍛鍊,有哪些細節?醫生仔細告訴您
    沒有發生過肌腱斷裂後粘連的人,不會理解病人的痛苦 肌腱是肌肉將力量傳達到骨骼、關節非常重要的結構,一旦肌腱撕裂後發生了粘連,患者的粘連部位的關節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