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需要知道的事:優秀的員工,為什麼往往最先離職?

2021-01-09 王曉芳聊職場

你知道我們老闆什麼時候最被動嗎?不是市場競爭,不是對手太強,而是公司一位骨幹成員拿出一封辭職信的時候。

雖然我們表面上風輕雲淡,但內心已經在默默思考,公司哪裡虧待了他?錢沒給到位,還是職位沒給到位?

這應該也是公司hr最頭疼的時候,你掏心掏肺地對他,但他轉過臉就要走了,是不是覺得沒有比這更抓狂的事了。

1.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優秀員工當然要走

公司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人來人走,優秀員工離職,我發現這3個原因最多:

第一種情況是,沒有成就感,感覺被限制。

往往越優秀的員工,越在乎自身的成長和提升,體現自己的價值感。他們喜歡挑戰,不安於現狀,提升知識的渴望如果被困住了,這是對他們的限制。

這個時候,說明公司給不到他想要的了,離開就變成了早晚的事。

一些優秀的員工,把公司作為跳板,始終遵循著自己職業生涯的走向。

第二種情況是,員工關係問題。

職場無外乎兩件事,做事和做人。

員工之間的相處、上下級之間的相處,如果出現矛盾,優秀的員工更有選擇權,因為有能力,很容易在外面找到工作。

第三種情況,公司制度、理念不相符。

有些公司制定的制度,專注維護公司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員工的感受。長此以往,就在慢慢消耗員工的工作興趣。

打個比方,有些公司的制度,對待員工就是一視同仁,但這對優秀員工來說,就代表著不管自己工作成果多麼好,待遇和其他人都是一樣的。

優秀的員工,往往也更有奮鬥心,覺得受到怠慢的他們,更容易快速離職,尋找新的工作。

以上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優秀員工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離職,成為他們的必選項。

留住優秀的員工,是我們管理者和老闆都想解決的問題。

怎麼做?

2.瞄準關鍵點,抓住優秀員工最想要的這點

留住優秀員工的方法,讓我想到了自己以前講過的一節課,裡面說到了蔦屋書店的人才留存方法。

增田宗昭是我比較佩服的一位企業家,他的蔦屋書店把書和百貨商店相結合,形成了書、貨一體的商業模式,書店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體驗館。

但我也更佩服他吸引人才的方式,增田宗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要讓蔦屋書店成為一家『被選上』的公司。」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蔦屋書店留住優秀員工的方法有三點:

1.每個方案的誕生,團隊必須有進步。

蔦屋書店有這樣一條最高法則,即使一個方案再好,並且能夠帶來利潤,但如果不能讓團隊有所突破,有所成長,那這個方案是要被打掉的。

以前在修建代官山分店的時候,一位外籍員工希望用一種玻璃鋼筋混凝土做成鑲嵌板,他不確定公司允不允許,因為這種新材料,沒有用過,按照國際慣例,人們第一反應肯定是不予批准的,但增田宗昭第一時間就同意了這個方案。

效果很好,設計很美。

2.讓優秀的員工相互學習。

越優秀的人,往往越在意自己和誰一起工作,能不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東西。蔦屋書店裡有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他們長期相處一起做項目,能夠開闊眼界,學到到很多東西。

比如,他們有遊歷過上百個國家的背包客,有開過200多場音樂會的設計師,有創立過自己品牌的化妝師....

這不僅僅是一種靈感的碰撞,也是一種氛圍的搭建。

3.讓員工走出公司,去看外界的世界。

蔦屋曾經派員工前往美國,探訪「從農村到餐桌」運動的發起人,獲得農產品方面的經驗。這對設計師來說,是不是很好的機會。

當然,這些待遇都是給到優秀員工的,而不是平均的分配。

優秀的員工,他們不忠於公司,只忠於自己的職業。所以,我們想要留下優秀的員工,就要讓公司成為他們職業發展的託盤,讓價值觀相同的公司和員工,一起前進。

這樣,我們才能讓優秀的員工陪伴公司一起成長。

#職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公司裡,優秀員工往往最先離職?精明人都從這3點分析
    昨天看到一個人提問:「為什麼優秀的員工往往最先辭職?」剛看到這個問題時並沒有在意,但仔細想了一下,發現這種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員工的離職,最基本的原因,還是馬雲那句套話:一,錢沒給到位;二,心受委屈了。我在這裡還要補充第三點:欲望沒有滿足。
  • 為什麼優秀員工的離職常常出人意料?這4個徵兆,你最好提前知道
    離職,是一個員工選擇放棄公司的最後行為,也是最無奈的表現。有的人悄無聲息,有的人大張旗鼓,或是因為錢少,或是因為心受委屈了……優秀員工的離職常常會讓人出乎意料,因為平時表現優秀,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怎麼說辭職就辭職呢?
  • 優秀員工為何最先離職?難道領導心裡沒點數?原因主要有3點
    一般情況下,有很多員工不會在一家企業工作太久,有可能工作個三、五年,就會往那些願意給自己福利待遇更高的公司跳槽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然而,有些員工明明很優秀,只要肯安穩的幹下去,升職加薪,福利待遇更好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但是為什麼優秀員工為何最先離職?難道領導心裡沒點數?其實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一、優秀員工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 寧高寧:管理者把員工看成什麼,他就是什麼
    當我們面對「不喜歡」時,恰恰就是發現了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方面。4 把員工看成什麼他就是什麼有些管理者習慣給員工貼「強弱」、「敵友」、「勤懶」的標籤,自己怎麼判斷,往往最終真的就如所料。帶著標籤與員工溝通,自己的行為和舉止很容易被對方捕捉到,對方也會同樣為之,從而造成許多弄假成真的事實。對優秀的員工常包容和多鼓勵,對能力欠缺的員工喜歡批評和排擠,都是不正確的。其實,很多標籤都是管理者心裡所預判出來的,有些並不代表真實。
  • 年底,你的新員工為什麼離職?|一傑管理
    你的新員工為什麼離職? 文 | 黎子義 作者:黎子義,深圳市一傑早期教育科學研究院團隊建設研究員,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學士,心理諮詢師,14年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相關工作經驗。
  • 教培機構管理者如何留住優秀老師?
    學會留住優秀人才是機構管理者管理必備技能之一,否則當一位有潛力的員工在他的崗位上發揮不了價值,你不知道如何改進,那麼這位員工久而久之將會選擇離開;又或者當一位優秀的員工已經來找你談離職的事情
  • 聰明的員工是如何轉換身份,成為優秀管理者的?
    據統計,每個職場人的一生,平均會經歷5.5次晉升,從普通員工到基層管理者,從部門主管到區域總監,等等。每一次晉升,都意味著一次全新的挑戰,需要面對新的工作職責,新的人際關係,等等。在所有這些挑戰當中,難度最大,也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就是一生中的第一次晉升。
  • 為什麼走技術路線往往成不了管理者?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管理者?
    有人說:管理層不懂技術,就無法領導員工,而技術越強的人,卻往往成不了大領導。其實這個觀點有些偏頗,當然也道出了現狀。發展路徑、階段、職位不同,側重點就有所偏移,並非懂技術的人成不了管理者。
  • 優秀管理者的10個特徵
    你確定自己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嗎?如果不是,那你要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呢?這個研究最後的結果是,管理非常重要,而且總結出了一個優秀管理者的十項最重要特徵,這些特徵值得我們借鑑:一、優秀的管理者是一個好的教練研究表明,得分最高的管理者往往都是出色的教練。這一點在在其他行業也同樣適用。
  • 別人擔心裁員,最優秀的員工卻提了離職!領導你的離職挽留還好麼
    自己最看好的員工突然辭職,幾乎所有的領導都會選擇挽留,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換位思考一下,自己作為員工提出離職,領導連挽留一下的意思都不表示,我們還會以為領導也許內心裡早就巴不得我們儘早走人。但在這一層意思之外,如果還是特別不能夠理解優秀員工的離開,可能首先得:扭轉自己對離職這件事的看法:1、扭轉看法一:員工越穩定越好每家公司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想要留住優秀員工,很大一個原因是培養老員工的沉沒成本
  •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先規避這6種菜鳥行為!
    這不,前段時間,部門經理因個人原因離職了,公司考慮後決定讓吳來樹擔任部門經理。但HR部門對吳來樹還是有所顧慮,為什麼?可以看看吳來樹的日常行為表現,軟弱,爛好人,從來不得罪人,只管自己的工作。所以,雖然吳來樹是一個優秀的員工,但HR部門擔心,作為部門經理,吳來樹還是有所欠缺。所以HR部門決定對吳來樹進行崗前培訓。
  • 讚美是管理者激勵員工的一項重要技巧
    讚美是管理者激勵員工的一項重要技巧。其實,人們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有金錢和職位等方面的願望;除此之外,更加追求個人的榮譽。一份民意測驗顯示,98%的人希望領導給自己以好的評價,只有2%的人認為領導的讚美無所謂。當被問及人為什麼工作時,92%的人選擇了「個人發展的需要」。
  • 一個優秀管理者的自我修養
    懂得如何平衡和取捨,是管理者一生的必修課。—1 —時刻以身作則人生的第一個管理問題:員工能力不如你,這是經常會遇到的挑戰。當你把一件事交給員工來做的時候,你總覺得處理得不好,怎麼能弄成這個樣子?放著,我來。一旦你說出這4個字,你依然沒有跳出個人貢獻者的思維定式,無法躍升至合格的管理者。
  • 優秀的員工離職,要明白這三個道理,別在傻傻地挽留
    當優秀的員工提出離職時,很多領導最先想到的事情是挽留,而不去想員工要離開的原因;能夠被稱為優秀員工的人,工作完成和配合上來說肯定是表現良好的,工作的過程中多數是沒有不開心的;既然員工提出了離職,可能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在某件事情上已經失望了,要不然他們是不會在工作順利的情況下提出離職的
  • 優秀的員工離職,要明白這三個道理,別再傻傻地挽留
    ,很多領導最先想到的事情是挽留,而不去想員工要離開的原因;能夠被稱為優秀員工的人,工作完成和配合上來說肯定是表現良好的,工作的過程中多數是沒有不開心的;既然員工提出了離職,可能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在某件事情上已經失望了,要不然他們是不會在工作順利的情況下提出離職的;當升職加薪對於優秀的員工沒有任何吸引時,領導就不要做留人的事情了,儘快批准才是最好的選擇。
  • 「乾貨」解析:優秀管理者需要知道的團隊管理「七大核心準則」!
    除此之外還要清楚地知道團隊中的上下級關係和每個人所處的位置,避免工作中的交叉負責和任務分配的模糊,導致效率低下。04公平公正很多時候在日常的團隊管理中,公平原則往往會被忽視,而由此造成的人才流失和團隊凝聚力下降的情況也數見不鮮
  • 管理就是管員工?錯,真正的管理者從不管員工
    但我們知道多人聚集在一起,並不僅僅只有團隊這一個名詞,為什麼不叫群體呢? 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奧運會的男子籃球比賽是不允許NBA的職業球員參加的。在那時候,奧運會籃球比賽冠軍和NBA高手的差距有多大,沒人知道。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美國派出了第一支由NBA明星組成的夢之隊。結果那年奧運會的比賽幾乎被美國的夢之隊碾壓。
  • 中層管理者如何做好員工管理
    事實上,對於中層管理者來說,已經完全脫離「員工」層次邁入「管理者」層次,這時候講究的不再是個人能力表現,而是看團隊力量,所以學會授權,學會做評委,而不是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所以對許中層管理者來說,這是一段及其煎熬的經歷,但是究其原因就是對於自己的定位不明確,不知道幹嘛。所以這就要求中層管理者要進行流動式管理,從員工身找出發點進而影響團隊。
  • 優秀管理者,更擅長做人才生意
    但在企業中往往存在著這樣一種怪象:上級親力親為,下級唯唯諾諾,員工自己不思考,「領導說啥我做啥」,也不願意承擔責任。這是領導者沒有運用教練式管理的後果。教練式管理,主要提升全體成員的兩個能力:覺察力,責任感。所有人一起動腦,一起擔責,這是管理者對員工最好的培養。
  • 為什麼年輕員工可以「任性」辭職
    對於現在職場現狀總結,網上有個這樣的段子:00後,領導不聽話我就離職;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80後,有收入高就離職;70後,為什麼要離職?60後,什麼是離職?「留不住員工」,成為很多企業的口頭禪。企業管理者甚至開始抱怨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事實真的如此嗎?95後葉強一年內換了三份工作後,決定自己專門做自媒體。他在提到離職原因時,無奈地說道:「我三次辭職就為一件事,我們領導太自負,每次跟他交流,我還沒有說完就指責我。特別是我有好建議時,剛開了頭,他就打斷我,說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