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生在大學的情況怎麼樣?壓力之下,他們可能出現這些心理問題

2020-12-15 穆迪老師

大學生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家庭無法支持每年高達6000元的教育支出,他們大多來自貧困的農村,他們被稱作貧困生。那麼這些學生的所思所想必須引起高校的重視,各位老師、父母應該關注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況

01貧困大學生自我評價偏低

讀大學是體驗群體生活,同學們來自全國各地,同學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家庭經濟情況又不一樣,所以同學們的消費觀念也不一樣。家庭條件好的同學,購買化妝品、購買電子產品等都會花費較多,這些都是貧困的同學無法做到的。所以,在於同學、同伴交往時,貧困生覺得自己的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學,從而產生自卑心理,更嚴重的是封閉自己的內心,於是他們就越來越不想跟人交往,越來越自卑,就會惡性循環。

02貧困大學生人際關係較容易出現問題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高中時期不一樣,高中時,大家都集中在高考上,很少關注其他的事情。但是大學中,同學們的交集越來越多了,交際人群越來越廣,大家都喜歡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學交往,形成了小團體,小圈子。如果貧困生這時候不能融入到同學們中,就會自我孤立,如果貧困生這時不能與不同的同學交往,就會越來越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人際交往困難,出現交際問題。

03貧困大學生容易受焦慮、 抑鬱等心理困擾

不僅有經濟壓力,讓他們為學費和生活費發愁,而且貧困大學生大部分是家裡的希望,面對父母的期盼,作為家庭的唯一的大學生,他們會感到內疚,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能幫助父母,只能花父母的血汗錢。貧困生想著自己能夠改變家庭的命運,而他們又想在學業上不輸給其他人,這些有形的、無形的壓力讓他們長期面對心理壓力,他們內心長期存在不良情緒。而這些壓力和不良情緒不能很好地化解,日積月累下來就會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有些貧困生能把這些壓力轉為動力,在學習上表現很優秀,但也有人頂不住壓力, 產生嚴重心理問題。

貧困生一直是高校關注的群體, 而父母和老師應該更多地做心理疏導,不能讓負面情緒持續,貧困生你們自己有什麼問題,可以給穆迪說說,我會為你排憂解難,幫你分析。

感謝各位閱讀,作為對我的鼓勵,感謝點讚。我是穆迪,歡迎您的關注!

選擇大城市打拼?還是小城市的安穩?大學畢業生的選擇,請收藏

最難就業季,畢業生出路在哪?考研能逃避就業嗎?不要隨大流

相關焦點

  • 985大學「貧困生」炫富始末,校友:給真貧困生一條活路吧
    985大學「貧困生」炫富始末,校友:給真貧困生一條活路吧前段時間,一則關於「南京大學貧困學生」的帖子引起諸多網友熱議。南京大學一位學生偽裝成貧困學生,向學校成功申請貧困學生名額。可能有的人想說,可能是在上大學後家境沒落了吧?據南京大學校友稱,這名女生平常的消費比絕大多數學生都要高,用著十幾萬的相機,光買衣服就是三四萬的買,還經常出入高檔餐廳就餐,這樣的條件,怎麼能稱之為「貧困生」呢?
  • 南京大學「貧困生」女孩炫富:求求你,請給真正的貧困生留條活路
    南京大學「貧困生」女孩炫富。近日有個帖子引來了熱議,這個帖子的內容主要是說:南京大學的「貧困生」女孩炫富。據知情人爆料,這個女孩家境殷實,父親是公務員,在高考後,還給她買了一部1萬多的手機。面對這件事,網友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的表示譴責;有的則表示理解;更多的則表示質疑:那樣的家庭條件,那樣的消費水平,怎麼就能成為「貧困生」呢?學校對「貧困生」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 怎麼樣才緩解心理壓力?自己如何解決心理壓力?
    也正因如此,知識型勞動力的增加導致市場就業競爭力大,人們就業的壓力不得不增加了許多。不僅在這方面,還有許多方面也如此,家庭,社會,學校等等。人們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人們怎麼樣才能緩解心理壓力呢? 1、尋找心理醫生 如果有著長期的心理壓力,那麼尋找心理醫生是最好的選擇。
  • 「貧困生」網上炫富,佔了便宜還賣乖
    理論上來說,這是給那些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的幫助,讓他們安心就讀,不至於因貧失學。很多學校的助學金的申請都是採用由學生自主申請,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的方法進行的。這就給了一些「聰明人」鑽空子的機會。他們也許家境並不貧窮,甚至還挺富裕,懷著「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理,也虛報家庭收入情況,玩數字遊戲,參加國家助學金的申請。
  • 出現這些心理狀況時,別大意,很可能是抑鬱症的前兆了!
    五種需要諮詢心理醫生的情況 心理問題其實非常常見,並不是發展為抑鬱症、躁鬱症這樣嚴重才叫做的心理問題,它是包含很多種的,輕微的症狀也屬於心理問題的一種,一般在此時尋求醫生幫助是最有效的,可以避免其發展為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 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會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應該認真對待,父母要收藏
    在這樣的壓力下,很多大學生都會產生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會讓他們一蹶不振。那麼這些畢業生會產生什麼心理問題呢?各位畢業生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各位父母、老師也要了解畢業生的心理,給他們最好的支撐。
  • 疫情之下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看看這些有沒有你正擔心的
    ZAKER 哈爾濱記者 朱虹疫情來襲,對於面臨考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突來的變化讓很多人心裡沒底,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易怒的情緒。日前,哈爾濱市心理危機幹預熱線心理專家們針對近期接聽的電話進行分類,總結出青少年及家長面臨的幾大心理挑戰以及應對方案。學生容易遇到的三大心理挑戰及應對方案1.
  • 網傳南京大學貧困生網上炫富 校方:正在調查,會給學生們一個說法
    有網友發帖稱南京大學商學院學生明某在微博上發布不少「炫富」內容,但其此前參加了學校只有貧困生才能申請的能力培訓課程,同時還在申請貧困生的德旺獎學金。紅星新聞記者在南京大學啟明網官方網站上,查到一份名為「雨花斑斕成長計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培養提升培訓課程」(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的文件,當中顯示有與明某身份信息相同的學生,曾經參加過的貧困生能力培訓課程。
  • 堅持匿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江蘇大學教師捐款10萬元資助貧困生
    12月9日,在江蘇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一名普通教師匿名捐出10萬元善款,成立「砼心」貧困生勵志獎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度過大學生活。9日當天,這名教師正式籤訂「砼心」貧困生勵志獎助學金協議書。根據協議,從2021年開始,這筆10萬元獎助學金將分5年實施,每年資助額度為2萬元,其中獎學金1萬元、助學金1萬元。什麼事情引發了這樣的凡人善舉?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周西安告訴記者,在12月3日的排查中,他們發現有一名來自貴州的貧困生沒有冬衣,穿的還是校服和軍訓時的解放鞋。
  • 心理疾病產生的十大誘因
    適當上網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時間上網,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誘發上網人群的心理疾病。如長期上網聊天、遊戲、網戀,極可能使上網者因長期處於虛擬狀態而影響其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
  • 為什麼抽動症兒童到了青春期,會出現更複雜的心理問題?
    還有的是情緒問題和行為方面,孩子情緒不穩定,沉迷手機網路遊戲......這些狀況的出現讓家長們焦頭爛額,無從下手,甚至有的家長想跟孩子面對面好好溝通交流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從跟家長們聊天的語氣中就可以直接感受到家長們著急的心情。青春期孩子正處於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不論身體還是心理上,都發生著這一些重大的改變,對抽動症孩子來說,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一些更複雜的心理問題。
  • 陸林院士:我國大多有心理問題的人都耗著 不知是病
    》:這一次您帶隊去武漢一個月,走了很多現場實地了解情況,武漢那邊疫情後的心理重建情況怎麼樣?像這樣就需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我們希望社區心理服務志願者,或者是心理治療師、心理醫生幫助解決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心理疏導或治療也要因人而異。如果這個人能夠認識到家人已經去世了,他還要活下去,就能接受現實,慢慢走出來,這時適當做一些心理輔導,就能夠見效。如果長期沉浸在悲傷中,就要在心理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心理治療,必要時還需使用藥物治療。
  • 【心理健康】「壓力爆棚」不是小問題,當心引發身體疾病 | 4種減壓...
    此前,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邱昌建教授介紹,在臨床上他遇到很多這樣的患者——患者出現了頭疼、胃痛甚至腸炎的軀體症狀,輾轉了多個科室,也做了大量檢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最終,卻在心理衛生中心發現了問題,多是由於不良的情緒導致的身體反應。
  • 臺灣貧困生考上名牌大學越來越難 階層固化嚴重
    貧困生考上名牌大學越來越難,階層固化嚴重  臺灣寒門難再出貴子?  針對農村學生考取一流大學的比例越來越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大陸46所高校今年啟動農村學生專項招生,錄取優惠分值最高可降60分;在海峽的另一端,臺灣也面臨相似的問題,在公立名牌大學裡,家境好的、都會區的學生佔大多數。相比,家境差的、農村學生往往只能念「後段班」的私立高校。
  • 抽動症患兒為什麼到青春期,會出現比較複雜的心理問題?
    青少年兒童正處於生命發展的重要階段,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生了這些重大變化,對於抽搐兒童來說,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了一些較為複雜的心理問題。我們來看看家長們都面臨哪些問題?1、家長提問:醫生海英:說到咬指甲,許多抽搐兒童的家長都說過類似的話。
  • 「壓力爆棚」不是小問題,當心引發身體疾病!華西心理專家教你4種...
    據四川日報報導,10月15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發朋友圈留下了一段文字,稱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了相關壓力,並疑似失聯。10月16日15:02,成都@平安溫江 發布通報稱已找到毛洪濤遺體,初步判斷為溺水身亡,排除刑事案件。又一起自殺事件讓人惋惜。壓力,有時真的可以成為壓垮成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 高三一年備考,孩子的這些心理壓力和異常行為,家長要尤為重視
    如今在高考大背景下,在家長的期待目光中,在社會「金榜題名」光環的渲染中,高三學生也要減減壓,高強度的備考氛圍就像是一個溫室大棚,看起來社會各界送溫暖;實際上,長在裡面的花花草草,早就熱的喘不過氣來,是時候,放放風,找到一個合適的姿勢,看看外面的環境,把那些緊張、焦慮、抑鬱等症狀,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的情況都斬殺殆盡
  • 提前做好防禦,了解和面對疫情下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
    總總跡象表明,入冬後新冠的情況也開始出現的波動,雖然國內控制的已經是讓人感動的程度,但是在世界村的今天,我國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很難不受到外面的影響。所以我也想為疫情做一些綿力,便想著從心理學出發,再寫一篇有關疫情下可能會發生的心理問題,以此來提醒我的讀者們。
  • 孩子啃指甲可能是心理問題,父母千萬別忽視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一旦有一點疏忽,他們就很可能養成一些壞的習慣,比如說啃指甲,吃手,這些行為可能是每一個小孩子都會有的,但是有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壞習慣就能夠慢慢的被改掉,但也有一些孩子直到成年之後這些習慣也依然保持著。其實啃指甲這個行為並不僅僅只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很有可能也暗示這孩子心理方面的一些問題。
  •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掛號量全院第二,兒童心理問題門診...
    可能都是心理問題所致!而在華西心理衛生中心,最小的抑鬱症患者才6歲。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蔣富貴、中級心理治療師梁潤回憶,他們接診的患者中,青少年兒童所佔比例分別為1/4、1/2,小患者們不同程度有著情緒問題,例如抑鬱、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