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道是一條連接從日本中部最大城市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到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的東海北陸高速公路的旅遊線路,因其走向形似一條龍而得名。
這條貫穿日本中部南北的線路,海拔高度不一而同,因此剛好可以從北往南欣賞中部楓葉紅彤彤的美景。而升龍道的中心,就是高山為中心的飛騨(Hida)地域。
整個飛騨地域古老而多山。強大的工藝傳統就是從這裡的商人宅邸、寺廟和神社中傳承下來的。飛騨地域最著名的是合掌式建築,最著名的食品是這裡的飛騨牛肉和蕎麥麵。
因為高山是這裡的中心,也是聯通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所以很多人將這個小城作為中部的停留點,銜接上至北陸金澤,東到松本、長野各個中部旅遊地區。
雖然很少有人將高山本身作為一個重點停留城市,但是在這裡的兩夜一天,給我極深的印象。去之前跟朋友戲言,我這次是走不尋常的路,要一頭扎進日本鄉村呢。
但是,高山並沒有一絲鄉村範兒。這裡的老式旅館、商店和米酒釀酒廠是之前多次日本之旅沒有遇到過的。它是一座21世紀的小城市,但卻保留了傳統日式美學。
熙熙攘攘的早間集市、山腰上的神社,和悠閒不忙碌的居民,與之前去過的較大城市比完全不同味道。
除了飛騨民族村,高山的主要景點都位於中心區域,步行高山,是個不錯的選擇。5-6個小時邊走邊玩,就可以把這裡逛遍,但是若想沉浸這座小城的安靜閒適,清晨和傍晚是最合適的。
之前看一個獨行姑娘寫道,傍晚時分走在高山街頭回民宿的路上,幾百米之內一人也沒有。遇到慌慌張張兩位歐美遊客,問她「where are the people」。
地廣人稀的金髮國度來客都不適應這裡的人口密度,來自天朝的我,的確也是慌張的。要不是一行四人同出同入,估計也會無聊且緊張咯。
看點:千年的銀杏樹與古剎的交相輝映
由於高山市的飛騨國分寺是聖武天皇(746年)建造的國分寺之一,因而被認定為「國家重要財產」。
飛騨國分寺內的三重塔旁,有一顆巨大的銀杏樹,據說已有1200年的壽命了。也就是這座千年銀杏,是讓我知道這座不大寺院的緣起。
我們入住的桑谷屋民宿,距離國分寺也就半個街區,半夜抵達,對方位一點感覺也沒有。但是第二日清晨,走入民宿女浴室,才驚訝的發現,那株著名的銀杏樹,就在窗外。從浴室的百葉窗,就可以看到那抑制不住的豔黃色。
楓葉正紅的季節,也是銀杏正黃十分。北京亮馬河使館區的銀杏,想必很多人都看過。但是這一株巨大的銀杏樹,完全是另一種氣勢。走進國分寺大門,你就忍不住想說「太棒了」。
古樹樹冠高大,與旁邊的三重塔 一般齊,樹根處的銀杏葉已經落滿地,厚厚的如同一條黃色地毯。
寺廟中見到一位上年紀駝背的老奶奶和一位稍年輕的老爺爺,一直不停地清掃飄落下來的落葉。一會地上竟然出現了黃葉拼成的「2015」字樣。非常別致的溫馨。
國分寺很小,但是日本的庭院尤其是寺廟中的庭院一定是精心設計的。銀杏下面有小株的紅葉樹,與石燈相呼應。各個房間的入口周圍不是有菊花就是有小景觀,看一看都是甚為獨特。
看點:與當地人一起買買買
宮川朝市開在流經山高山的宮川沿岸路邊。這個朝市其實就是國內的早市,但是高山宮川朝市的名氣可是不小,在日本境內與石川縣的輪島朝市、千葉縣的勝浦朝市並稱日本三大朝市,因此也是各地遊客來到高山都要去看看的地方。
對於遊客最重要的是,這裡天天都開,比起每周每月甚至每年才開那麼幾天的傲嬌名所,可是要好太多了。
清晨的河流邊,氣溫不高。 朝市的人氣卻很旺,一部分來自於本地人。近些年遊客多了,專門做遊客生意的店鋪也多了。
可能是因為習慣了不那麼熱鬧的生活,大部分店鋪不歡迎遊客拍照。但也有例外,比如賣烤棉花糖得老爺爺和賣牛肉串的大姐,都十分熱情的招呼我們,雖然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面對他們的熱情勁兒,我們只能一直點頭微笑。
同伴在朝市路邊咖啡店買了一杯咖啡外帶,結果後來一路找不到垃圾桶很是苦惱。
路邊沒有垃圾桶是日本特色,有的時候便利店門口或者自動販賣機旁邊會有垃圾桶,但也都是只能丟棄飲料瓶或食品包裝。所以路上產生了垃圾,多半是要背一路帶回入住的酒店才能處理掉的。
宮川朝市賣現做食物的店鋪不多,有年糕丸子串兒、牛肉肉串兒、飛騨牛肉包,都是很簡單,完全不夠滿足我們飢腸轆轆的肚子。牛肉肉串價格不便宜,不能像在國內胡同蒼蠅館擼串那番豪爽;牛肉包之前在高山車站便利店已經吃過,餡料是微甜的,實在吃不慣。
朝市除了賣農產品外,很多當地手工藝人製作的木製工藝品和毛線飛騨 猴寶寶都十分精緻。
看點:高山祭主社,金碧輝煌屋臺的存放地
櫻山八幡宮是距離中心區域稍遠的景兒,從宮川朝市要步行15分鐘抵達。
平時,這裡十分安靜,但是每年10月9-10日,櫻山八幡宮就是高山地區最為著名的高山祭的主社。這座創建於377年的櫻山八幡宮,依山而建,擁有祈求生意興隆的稻荷神社等五座小社 。
10月初的高山祭又叫八幡祭,那金碧輝煌的屋臺,平時就存放在櫻山八幡宮門前的高山屋臺會館。
說起這個高山祭,那可是與京都祗園祭、長濱八幡祭合稱「日本三大美祭」,春天櫻花盛開和秋天楓葉漸紅的時候各舉辦一次。
據說高山祭期間的高山住宿,也是要提前半年以上預定才有空房喲。無緣一睹其風採的,可以到高山屋臺會館參觀,隔空感受下。
看點:交錯時空下的小鋪商街
從櫻山八幡宮下來,一直往南走,十分鐘腳程就到了三町古街。在高山想迷路蠻難的,地面上總有標識會指出主要的景點方向。
三町古街類似於商業步行街,全場400米,分上三町和下三町。
據說這個三町古街就是頗為商業化遊客眾多的街巷。也許我們去的時候還是工作日,因此街面上的遊客並不是很多。
在高山古街上逛逛店鋪樂趣很多。首先說這條街巷,黑色木質的格子窗欞、古意頗深的店家、穿梭於巷弄間的人力車,營造了高山獨有的古意氛圍。
三町古街並不寬,兩側還有窄窄的水道,供人走的寬度,不超過十米。店鋪也各有特色,各大旅遊手冊上都安利了不少,我就不一一再說了。
日本的店鋪尤其是茶館咖啡廳都沒有華麗的門面,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木質的桌子椅子,安靜的氛圍,專業而傳統的甜品,發呆也舒服。
只是window shopping的話,也有美食可以享用,比如三町入口處的牛雜煮,或者是下三町的飛騨牛肉壽司,都是真材實料的好店。
我比較喜歡買一些使用的伴手禮,能登香鋪是此行的目標之一。各種獨特的花比如櫻花、植物比如竹子,都有對應味道的線香。
老闆看我們是中國遊客,還特地告訴我們他在中國語言文化大學留過學,很可愛店鋪很可愛的老闆。
高山地區,包括整個中部,經營者從民宿老闆到餐廳店員,除了個別的之外,英語普遍不太好,給他們看店鋪的英文名稱或地址對方是完全搞不懂的,必須日語!
手機下載個翻譯軟體會有所幫助。另外,古街附近有公共洗手間喲。
看點:江戶時代風格的行政衙門
從上三町古街進,下三町古街走出來,右轉、過朱紅色的「中橋」,便是進入建於大正十四年的「高山陣屋」。
歷史建築一定要述說一下歷史,高山陣屋」係為當年豐臣秀吉的家臣「金森長近」被分派到此地後所建立的行政官署,也是全日本現存幕府郡代時期唯一的奉行所(奉行所:掌管幕府直轄領地的行政衙門)遺蹟。經過擁有400年歷史的「高山陣屋」,擁有江戶時代的傳統建築外貌,十分吸引眼球。
高山陣屋可真大,裡面規劃了順行的參觀路線,進去的時候要把鞋子放在入口處領取的塑膠袋裡,一路帶著。建築裡面的門窗都打開,走在榻榻米上很是冰腳。
除了建築本身可以欣賞,這裡還有一個遊戲叫「找找看兔型的鉚釘」。給我們四個人印象深刻的,倒是陣屋後面的庭院。
陣屋的庭院稍顯荒蕪,感覺是無人打理多時,但是這種更貼近大自然的美麗讓人難有審美疲勞。尤其在光線明亮的廊下,從室內外拍人物剪影,非常美好。
有個插曲。參觀完高山陣屋出來,我又走到入口處還手裡放鞋的塑膠袋。這時候看到旁邊拴著一隻好可愛的狗狗,旁邊還放著水盆。我就跑過去逗它,狗狗明顯很不安,一直看著陣屋的門口。
不一會聽後面的大叔說了一句什麼什麼卡哇伊,我還以為跟我說狗狗可愛呢,一扭頭,發現狗狗的主人也參觀完出來了,是個年輕的姑娘。一邊跟大叔說「對不起」一邊跑過來,然後蹲著愛撫了狗狗半天,一直說著「對不起」。。。瞬間心軟掉了。
飛騨高山官網:
http://www.hida.jp/chinese2/index.htm
(中文網頁,可以查詢當地景點兒、活動、節慶信息)
桑谷屋網站:
http://www.kuwataniya.com/
高山旅館信息:
http://www.takayamaryokan.jp/
高山民宿信息:
http://hida-yado.net/
高山溫泉旅館信息:
http://hidatakayama-onsen.jp/
好了,高山的遊覽部分介紹完畢。
如果需要我的「升龍道逐楓」攻略,請留言郵箱。
80後北京妞,愛旅行愛美食愛攝影,以做攻略並寫旅行體會為樂趣,善於從生活的細節發現美好,也擅長從歷史人文的角度探求各地特色。
誰說工作與愛好不能兩得?當你愛上行走,就不會有任何可以束縛你的事情。最大的夢想就是努力賺錢,成為遵從內心的獨立旅行家與美食家,走遍世上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