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戰爭給了全世界深刻教訓,美國高度重視,緊急採購古老雙翼機

2020-12-23 百戰刀防務觀察

在前不久結束的納卡戰爭中,亞塞拜然軍隊依靠鋪天蓋地的無人機獲得重大軍事優勢,以至於這場戰爭被稱為「無人機戰爭」。

在亞塞拜然裝備的眾多無人機中,最奇特的就是使用古老安-2雙翼機改裝的一種大型自殺無人機。這種在低空緩慢飛行的無人機看似很容易被亞美尼亞的防空系統擊落,卻能在犧牲自己的同時將敵方防空火力點位置暴露給蜂擁而至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和巡飛彈,然後予以定點清除。除扮演誘餌之外,這種安-2無人機還內置一枚炸彈,在沒被擊落的情況下可對地面目標實施俯衝攻擊。

據統計,戰前亞塞拜然在耶夫拉克斯機場共部署了62架安-2無人機,到10月初就已經只剩下26架,嚴重損耗正說明該機在戰場的活躍程度。不得不說,亞塞拜然的安-2無人機具有很高性價比,蘇聯時代遺留在該國的大量老舊安-2運輸機被認為毫無用處且嚴重過時,與誘騙亞美尼亞防空部隊開火獲得的回報相比,該機的損失可以說微不足道。

這種將老舊飛機改為無人機的戰術應用也引起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高度重視,給了全世界一個深刻教訓,近日根據美國政府合同網站上發布一份招標,陸戰隊正尋求採購一架安-2雙翼機,作為假想敵裝備亞利桑那州尤馬海軍陸戰隊航空站的第一陸戰隊航空武器和戰術中隊(MAWTS-1),該中隊是陸戰隊專門的高級戰術訓練和教官培訓單位。

和安-2一起招標採購的還有1架俄制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或米-17「河馬」運輸直升機,陸戰隊要求這兩架飛機都能安裝兼容戰術空戰系統訓練場的跟蹤吊艙,以便實時在計算機系統上顯示其飛行姿態和軌跡。

使用安-2真機進行假想敵訓練將能更加了解這種飛機的飛行特性、能力和限制。儘管安-2是一種誕生於二戰之後的古老雙翼機,但其優秀的低空低速性能和龐大保有量使其仍非常適合執行特種作戰和低空滲透任務,納卡衝突也證明該機也是一種優秀的無人機平臺,成本低、航程遠、載重量大,軍用民用潛力都堪稱無限。

正是因為上述優秀特點,安-2的國產型運-5在我國至今仍未停產,並被改裝為鴻雁100、飛鴻-98、FM-15等大型無人貨運飛機活躍在民用航空領域。這種無人機可滿載1.5噸貨物以極低成本持續飛行1000公裡,並在國內任何一個民用機場起降,這種性能是其他無人機拍馬難追的。

相關焦點

  • 納卡衝突無人機大放異彩,美國高度重視,緊急採購古老雙翼機
    隨著其他熱點地區的局勢升溫,已經結束一段時間的納卡衝突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是這場戰爭帶給全世界的影響,卻還在持續發酵著,尤其是在這場衝突中大放異彩的無人機,讓各國對無人機戰術的應用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如今,這種戰術連美國都高度重視起來了。
  • 納卡戰爭啟示:美國,俄羅斯軍事專家談這場戰爭
    #納卡衝突地區# 美國,俄羅斯等國軍事專家談納卡軍事衝突不久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爭奪納卡地區發生的一場局部軍事衝突,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並達成了俄羅斯,亞美尼亞以及亞塞拜然三國停止停戰和平協議,納卡地區總算有了實現和平的希望。
  • 俄軍進駐納卡前線,隨軍記者拍下駭人一幕,親美首腦騙了全世界
    圖為納卡戰場近日,據媒體報導,俄軍維和部隊進駐納卡前線,隨軍記者拍下了屍橫遍野慘不忍睹的駭人一幕,對此有網友評論,亞美尼亞親美首腦騙了全世界,公布的戰果都是謊言?,認為他向美國學習了欺瞞民眾的做法,理應辭職謝罪,甚至還有一些過激的言論傳出。
  • 納卡停戰協議被撕毀,土耳其不依不饒,亞美尼亞向莫斯科緊急求援
    日前,俄羅斯國防部發出聲明,證實了納卡地區再次出現交火,這是自上月雙方籤署停火協議俄軍進駐維和後的首次交火。而對於雙方的再次交火,外界擔心納卡地區或將戰火重燃,因為亞塞拜然總理一直不滿納卡地區的歸屬,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想收回整個納卡地區。在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就得到了土耳其的大力支持,不僅向亞塞拜然軍隊提供武器裝備,而且還提供了大量資金援助,徵用了敘利亞的僱傭兵到納卡戰場,因此亞塞拜然才以巨大優勢戰勝了亞美尼亞。
  • 龍凱鋒:美歐挖的納卡戰爭這個坑,誰是輸家?誰是贏家?
    納卡戰爭是美國和歐洲聯合挖的一個坑,挖這個坑的目的是埋葬土耳其和俄羅斯,使俄羅斯和土耳其爆發戰爭。事實相反,俄羅斯和土耳其沒有上當,反而成了贏家。這場戰爭的真正輸家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01美國挖納卡這個坑,是想坑土耳其和俄羅斯,引發俄土戰爭。
  • 悲傷與仇恨籠罩納卡地區
    《大西洋月刊》稱,納卡衝突是世界上最棘手的領土爭端之一。上世紀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此大打出手,亞美尼亞宣布對納卡地區及周邊大片領土擁有主權。2020年,經過6周激戰,雙方在俄羅斯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亞塞拜然獲得菲祖利和阿格達姆的控制權。這兩處地區曾被亞美尼亞控制。
  • 納卡衝突重新定義戰爭,無人機戰爭時代到來了嗎?
    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衝突中,無人機表現非常搶眼,坐在後方打打遊戲,就能幹掉敵人,刷新了很多人對於戰爭的認知,這種造價比一臺家用車差不了多少的無人機,甚至能輕鬆幹掉6套價值上億美元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這交換比簡直不要太划算。
  • 納卡戰爭深夜再次打響!土耳其或暗中授意
    這不,剛停戰一個月的納卡戰爭又打響了! 據悉,在這起衝突發生後,俄羅斯維和部隊緊急前往事發地區進行調停,試圖阻止衝突進一步惡化。 對於俄羅斯的反應,亞美尼亞民眾表示十分不滿。他們認為,俄羅斯口口聲聲說要約束雙方的危險行為,保護納卡居民的安全,但衝突發生時俄羅斯人根本無動於衷,等維和部隊到達現場時交火早就結束了。
  • 納卡戰爭深夜再度打響,土耳其或暗中授意
    這不,剛停戰一個月的納卡戰爭又打響了!據央視援引俄羅斯國防部報導,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亞塞拜然軍隊和亞美尼亞軍隊再次發生激烈交火,這是自11月10日停火以來,雙方首次發生武裝衝突。對此,亞美尼亞方面指責亞塞拜然不宣而戰,突然對納卡南部地區兩個由亞美尼亞控制的村莊發起攻擊,造成多名士兵傷亡。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無人機及飛彈的作戰經驗和教訓
    這場衝突持續了44天,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傳統和現代化的空中打擊技術的應用,如常規的空對地飛彈和無人機,而衝突中使用的彈道飛彈年代更是跨越了幾代人,從蘇聯的「飛毛腿」和「託奇卡」地對地飛彈,到最新型的「伊斯坎德爾」和以色列的「蘿拉」飛彈。而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和兩國自己的無人機則承擔了炮火校射和飛彈攻擊的角色。
  • 對納卡戰爭的反思?亞美尼亞認為,失敗歸咎於俄羅斯賣的武器不行
    也不知道是對於納卡戰爭的反思還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陰謀論,最近,亞美尼亞人突然開始懷疑起俄羅斯,很可能是俄羅斯賣的武器導致了自己的失敗。根據俄羅斯媒體《航空新聞》在12月5日的消息顯示,亞美尼亞為納卡戰爭付出了慘重代價。割地賠款之後,亞美尼亞方面似乎決定將戰場上的失敗,歸咎於俄制武器上來。
  • 納卡戰爭不算完,繼美俄後又一五常國家介入,埃爾多安憤慨:荒謬
    法國是明斯克小組的共同領導之一,其他兩個國家是俄羅斯和美國,美國在卡拉巴赫問題上基本是一種視若不見的態度,在衝突期間,象徵性調解了一下,就再也沒管過,最終還是靠俄羅斯強行出兵,才讓亞阿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 本來事情已經告一段落,各方經過多次談判,達成了高度共識,沒想到法國會半路殺出。
  • 亞塞拜然攻入納卡前線,對面出現俄羅斯國旗,大批士兵緊急撤退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戰爭已持續了許多年,但是對於納卡地區歸屬權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還給雙方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可謂是得不償失。對於兩國的矛盾,聯合國曾協調兩國籤署停火協議,以和平談判的形式進行解決。然而就在兩國剛籤署協議後,雙方又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可見停火協議在他們看來僅僅是一張白紙。
  • 亞美尼亞對納卡戰爭反思了嗎?將失敗歸咎於總理,不如先檢討己過
    人們常說痛苦定思痛,也就是說在事情發生之後,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在2020年發生的最大亮點之一:納卡衝突,現在衝突已經結束,那麼亞美尼亞對納卡戰爭反思了嗎?如果簡單一點,現在許多亞美尼亞人將失敗歸咎於總理帕希尼揚,這屬於事後追究責任吧,其實呢,在這個時候追究責任,不如先檢討己過。
  • 納卡停火前夕,亞美尼亞埋下一伏筆,普京緊急介入
    隨著俄羅斯的緊急調停,持續了四十多天的亞阿納卡衝突終於暫時落下了帷幕。實際上,在這次停火協議籤署之前雙方也有過好幾次停火,但最後都是短時間內被撕毀,戰火重燃。因為這次有俄羅斯維和部隊的介入,所以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停火。
  • 納卡戰爭,大屠殺,陣亡的足球運動員,以及……卡戴珊
    而2018年,亞美尼亞反對派則在美國的幫助下發動了顏色革命,原本親俄的總理薩爾基相(後面我們還會提到他)被親美派領導人帕希尼揚取代,導致本次衝突中俄羅斯態度曖昧,也正是因為如此,亞美尼亞在這次面臨戰爭時非常緊張,以至於在9月底就動員所有55歲以下預備役,到了甚至連運動員都要準備參戰的地步。
  • 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到底輸得有多慘?
    經過俄羅斯前後三次的艱難斡旋,11月10日,持續一個半月的納卡戰爭終於硝煙散盡。這一成果的取得,使俄羅斯維護了南高加索的穩定,亞塞拜然收回了部分失地,土耳其也獲得了插手高加索事務的豐富經驗,可謂皆大歡喜。
  • 願不再有戰爭!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戰爭烙印之國揭開納卡鬼城面紗
    亞格丹位於納卡東南方,緊鄰亞賽拜然邊界。興盛時曾有15萬人口,在納卡戰爭期間被大肆摧毀,如今斷壁殘垣,已無人煙,是世界十大鬼城之一。對於當時正在外高加索旅行的我來說,想去納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今日,若要前往這個國家,從亞美尼亞進出,依舊是至今唯一可行的道路。
  • 納卡戰爭,屠殺,陣亡的足球運動員,和無所不在的卡戴珊…
    本次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是圍繞著納卡地區的歸屬展開的,「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戈爾諾是俄語「在山上」的意思,卡拉巴赫是突厥語「黑色花園」的意思。而亞美尼亞人稱這裡為「阿爾察赫」,這是一千多年前亞美尼亞王國時期這裡的名字,如今亞美尼亞人還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阿爾察赫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