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退出中國市場,急急忙忙清倉關店

2021-01-19 木易機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急急忙忙清倉關店

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人們的潮流趨勢和時尚趨勢換屆的速度都非常快。近幾年,國外的一些快節奏時尚品牌佔據了我國的服裝市場。Bershka、H&M、Zara、C&a等品牌以跟隨潮流時尚,以及價格優勢迅速打開了中國市場。而今年,隨著我國貿易格局的變化,以及國產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

2月,美國知名服裝零售品牌Old navy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並且在3月1日急急忙忙的清倉關店。其給出的官方解釋是為了專注於北美市場,然其中真實緣由不得而知。

這家零售品牌隸屬Gap旗下,已經在中國銷售了六年的時間。九十年代從Gap眾多門店中脫穎而出,成功在舊金山開啟第一家門店後,迅速蔓延整個北美市場。它的主推產品是一款名為Performance的衛衣,這件衛衣獲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隨後Old navy這一品牌迅速崛起,僅僅四年就創造了十個億的銷售額。而在二十世紀初,這匹黑馬以優秀的品質和優惠的價格進軍全球市場。它曾在加拿大一天開出12家門店,在巴黎一年賣出二百四萬條pixie褲,其實力可想而知。

而它的總品牌Gap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在國內各大商場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間已經有五十餘年歷史的美國品牌,其實力不容小覷。如今Gap已經在全球擁3000多家門店以及年營業額收入達到1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10億。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服裝企業之一。

有了如此之大的銷售能力和營業額,2014年,Gap宣布將Old navy品牌引入中國市場,其高管對中國市場的開拓充滿了信心,並且高價在上海開了近2000平米的旗艦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旗艦店。在經營初期,這家品牌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一年的銷售額達到了八十億美元。而除這些品牌外,其他快消品牌也在加快進入中國市場,例如優衣庫、Zara等,再加上我國本土品牌的崛起,Old navy的發展進入了停滯期。

是什麼讓曾經的服裝品牌黑馬走向衰落?其一,消費者的審美隨時代變化較快,而這一品牌在創新、營銷方面停滯不前。其二,快時尚品牌的行業競爭激烈程度,使得服裝服裝行業重新洗牌,轉型發展成為企業的重中之重,只有精細化運營才能贏得市場。

相關焦點

  • 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急急忙忙清倉關店
    推薦語:近些年,隨著國內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洋品牌看到了其中龐大的消費潛力,於是迅速進入中國市場。然而事與願違,因為各種原因,在中國的洋品牌大部分發展的並不好,隨後開始退出。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洋品牌,不久前正式宣布關閉中國區門店,正式退出國內市場,它就是Old Navy。
  • 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突然官宣退出中國市場,正急急忙忙關店清倉
    最近傳來一則消息,美國知名零售品牌OldNavy宣布於2020年2月15日起停止銷售產品,並將於3月1日正式關店,在這段時間售出的商品將不予以退換,但是在3月1日之前有售後問題還是可以諮詢客服的,這也就代表著這家洋品牌將在幾天後正式退出中國市場,回歸它的大本營美國市場。
  • 即將退出中國市場,知名服裝巨頭瀕臨破產,商品1折清倉甩賣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已經陸續有多個知名服裝品牌相繼告急。如今,繼GAP全球關店230家、拉夏貝爾「斷臂求生」關店4400家,兩度被列入「被執行人」之後,又有一知名服裝巨頭瀕臨破產。而即將退出中國市場的它,旗下商品已經開啟1折清倉甩賣模式。
  • 全面關店!又一巨頭退出中國!很多人都買過……
    其母公司思捷環球(00330.HK)不斷收縮戰線,退出中國,退出亞洲,只剩下無路可退的歐洲市場。ESPRIT官方商城公告依靠如日中天的ESPRIT,思捷環球曾在2007年達到1770億港元市值巔峰,並創下港交所服飾股的最高市值紀錄,直到12年後才被安踏體育(02020.HK)打破。
  • 知名國際品牌宣布關店1200家!很多人都買過...
    知名國際品牌宣布關店1200家!很多人都買過...不過,也有在折扣區選購的顧客表示,感覺ZARA在快時尚品牌中價格偏高,更適合歐美高瘦身形,「我們身材比較瘦小的,撐不起來,不過在季末清倉的時候買一些隨便穿穿,也比較划算,正價商品我買得比較少。」
  • 撤出中國市場!美國服裝巨頭宣布全面關店,亞洲其餘56家店也停業
    來源:金十數據據澎湃新聞5月14日最新消息,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退出中國,退出亞洲。據報導,從2月份開始,Esprit就開始對其中國門店、官網的產品進行1折清倉大甩賣活動,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在4月中下旬,擁有Esprit中國內地經營權的GXG母公司慕尚集團也表示,Esprit將關閉在中國所有門店。
  • 英國潮牌Superdry或在7月退出中國市場,目前正在清倉大甩賣
    記者 | 黃姍 編輯 | 周卓然 1 6月以來,微博、小紅書和大眾點評等多個網際網路平臺上傳出英國潮牌Superdry計劃在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
  • 又一時尚品牌凋零,Superdry即將全面退出中國內地市場
    圖片來源:Superdry財報截圖這個進駐中國內地才4年的時尚品牌,為何要匆匆「撤離」?目前,分布在全國多地的Superdry門店,是何狀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止Superdry,近年來,已有New Look、Foever 21、Esprit等多個大眾熟知的品牌揮淚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突發】香港GAP關店潮!清倉甩賣…大牌都難熬!
    社會事件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香港零售寒冬持續不退,國際品牌近期陸續爆關店潮。之前有國際珠寶品牌Folli Follie將全線撤出香港,其港營運因資不抵債申請自動清盤,旗下5間店舖將全部結業,並遣散約60名員工,再有知名女性內衣品牌Victoria's Secret最新於銅鑼灣京華中心的旗艦店外貼上告示
  • 關店1200家!GAP、Zara等快時尚品牌舉步維艱
    近日,GAP、Zara、H&M等知名快時尚品牌的海外公司相繼出爐近一個財報季的數據,盤點它們的情況,基本上可以用「比慘」二字來形容。這個品牌將關店1200家、那個公司巨虧66億元……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母公司PVH集團堪稱「最慘」,截至2020年5月3日的三個月內,該公司淨虧損約合人民幣超過77億元。
  • Gap旗下品牌Old Navy3月1日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商網 唐硯/攝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老海軍(Old Navy)即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近日,蓋璞集團旗下品牌老海軍的天貓官方旗艦店發出閉店清倉公告,稱其天貓旗艦店將於2月15日起停止銷售產品,於3月1日關閉。
  • 服裝巨頭退出亞洲,美國經濟動蕩
    來源:EMBA微金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退出亞洲。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創始於1968年美國的Esprit是由美國青年道格拉斯·湯普金斯創立,同時也是知名運動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的創始人。
  • 這一知名品牌宣布徹底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該集團在財報中宣布,接下來將繼續進行輕資產業務模式戰略轉型,將重點放在核心品牌業務,並徹底退出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市場的中高檔品牌實體零售業務,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銷售點。 在2020上半年中,該集團已經淨關閉132個銷售點,其中包括「達芙妮」、「鞋櫃」兩個核心品牌的67間店鋪,以及其他品牌的65間店鋪。目前,該集團剩餘店鋪數量為293間,全部為核心品牌門店,比2019年12月31日時的數量減少了19%。 由於業績連連衰退,達芙妮國際在2019年關店速度極快。
  •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咖啡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早幾年韓系咖啡在中國遭遇大挫,咖啡陪你、Zoo Coffee等韓系咖啡品牌紛紛隕落,退出中國市場。原本時尚小資的門店,如今桌椅沙發陳舊像個舊貨站,鮮少再有人光顧,就連創始人辛子相也退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席位。除此之外,英國咖啡巨頭COSTA也開始加入關店陣營。目前,COSTA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關店數量,約佔到全國門店的10%左右。其中,青島門店已全部關閉。
  • 這個服飾巨頭告別中國,很多大連人買過
    其母公司思捷環球(00330.HK)不斷收縮戰線,退出中國,退出亞洲,只剩下無路可退的歐洲市場。ESPRIT官方商城公告高峰時曾年賺60多億港元大多數中國人知道ESPRIT這個品牌,是源於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
    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品牌風格、定位或有不同,但它們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卻大抵相似,無外乎經營不善、水土不服。但時尚產業投資人楊大筠曾透露,退出之前,earth music&ecology市場萎縮就比較嚴重了,已經影響到品牌生存,如果在疫情期間再投入資金進行維持,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此外,據Honeys的財報數據顯示,該集團銷售額自2013年起也在不斷下滑。 對比優衣庫在中國門店數量仍在持續上漲便可知,疫情只是催化劑,這些品牌退市的最大原因還是要從「有沒有市場,能不能生存」談起。
  • 又一洋品牌敗走,谷歌、亞馬遜成先例,還會有外資巨頭離開中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的人口總量,勞動力旺盛,消費需求也很高。在外資眼裡,中國不僅可以實現產業經營,還可以發展品牌。因此,這些年來中國進入了大量的洋品牌,涉足的行業也十分普遍。就拿亞馬遜來說,作為電子商務的「鼻祖企業」,當初來到中國後想佔領市場。但是阿里巴巴、京東等本土企業抓住了國人的消費心理,領導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快,亞馬遜就因為沒有市場主動退出了中國。這樣的現象其實在中國很普遍,大量外企因為競爭不過本土的企業,或者是其所提供的產品服務不符合中國人的消費需求,也就不得不主動退出了。
  •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 品牌事件觀察:GAP宣布大面積關店,快時尚品牌是否走向式微?
    GAP計劃大面積關店,業界聚焦行業「洗牌」GAP計劃大面積關店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曾經叱吒一時的快時尚品牌近幾年聲勢漸弱,這是否意味著行業洗牌被按下了加速鍵?事實上,今年頻頻傳出快時尚品牌「關店」的消息。今年5月,快消時尚品牌ESPRIT關店在即,所有門店、官網通過打折促銷清理庫存;7月,Zara母公司宣布於2020年及2021年關閉1000至1200間實體分店;而此前已有Topshop、Forever21、Newlook等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 一知名美妝品牌撤櫃!很多廣州人第一件化妝品是它!
    「這是戰略轉型計劃從之前的百貨公司櫃檯渠道轉向線上線下聯動的體驗式門店」歐萊雅中國同時還強調稱確實根據市場情況關閉了一些門店但同時會開精品店和旗艦店這是美寶蓮繼退出超市大賣場渠道後在中國進行的又一次大規模渠道策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