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發!娃有這4種症狀,別猶豫,快就醫!

2021-01-09 百家號

前不久科大大剛跟大家嘮完EB病毒那些事,最近手足口病又出作妖,真是沒一個讓人省心的!

這不,廣西疾控部門發出了預防手足口的提醒,建議家長及時接種EV71疫苗,預防手足口病。但為啥子疫苗接種率仍舊很低呢?

雖說手足口病可以自愈,但從半年時間感染者達100.0000例的數據來看,只要家裡條件允許,疫苗應該打。

那手足口病長什麼樣?和皰疹性咽峽炎一樣嗎?家長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又有哪些傳言不可信?

別急,科大大今天就跟大家嘮嘮這「C位出道」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C位亮相

認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播途徑有鼻涕、唾液、糞便、接觸物等等。

最愛活躍在6月齡~5歲的寶寶之間,全年無定期出沒,常常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寶寶出現低燒不退,小手、小腳、小屁屁和嘴巴裡都長出皰疹,那十有八九得了手足口病。

還有些寶寶可能會咽喉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

在小兒常見傳染病中,有一種病的症狀和手足口十分相似,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區分 皰疹性咽峽炎

那就是皰疹性咽峽炎,如果寶寶得了咽峽炎,嘴巴裡也會像手足口病一樣起皰疹,但手腳上卻沒有。

其實「激活」兩者的病毒有所重合。

其中跟手足口最熟的是柯薩奇病毒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最易引起重症)。

如果把皰疹性咽峽炎比作是,只踏足過咽喉的「小將軍」,那手足口病則是走遍「大(shou)江(zu)南(kou)北(pi gu)」的「大元帥」。

別不相信,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區分兩者,科大大特意做了對比:

備註:

1.兩者都是病毒感染,屬於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2.柯薩奇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會出現脫甲蛻皮,自己可恢復。

很顯然,同樣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手足口更具威脅力。但別忘了,手足口再厲害,它也是一種自愈性疾病。

可控可防 不可怕

既然能自愈,就可以任由病情發展了嗎?當然不是!

有的寶寶可以靠生活護理和自己的抵抗力打敗壞病毒,但有的寶寶抵抗力還不夠強怎麼辦?

護理跟著症狀走

對於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該如何護理,鐵粉們應該都清楚,畢竟科大大已經嘮叨過千萬遍

簡單概括成表格,沒記住的家長建議保存下來:

不要小瞧早期護理,沒有做好很可能招來腦炎、腦膜炎、心肺功能衰竭等可惡又可怕的併發症。

症狀不減要就醫

如果該做的你都做了,但寶寶還是狀態不佳,尤其是出現以下4種情況時,就要去醫院了。

① 持續高熱39℃>48小時,吃退熱藥體溫下降不明顯。

② 咽痛喝不下水、吃不了東西,脫水嚴重(眼窩深陷,嘴唇乾裂)。

③ 體溫正常時,精神狀態很差,嗜睡、煩躁、很長時間不吃東西。

④ 出現肢體抖動、嘔吐、抽搐、面色蒼白等情況。

預防工作不能省

有研究顯示,腸道病毒 EV71 的家庭接觸傳播率達 52%。也就是說,大人成了常被忽視的傳染源!

成人的免疫力強,患病者一般較少或感染後不發病、沒有症狀,但仍有可能傳染給孩子。

而孩子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發病率和嚴重程度會遠高於成人。

因此在寶寶沒感染前,該做的預防工作不能少。科大大建議做好這7件事:

① 保持室內通風,可降低空氣中的病毒含量;

② 做好幼兒園晨檢,發現症狀及時隔離;

③ 飯前便後洗手,大人和孩子都一樣;

④ 多喝水,清淡飲食,每日正常排便;

⑤ 少吃熱性食物,比如芒果、榴槤、堅果、巧克力等;

⑥ 少去公共場所,易發生交叉感染,比如海洋球池、搖搖車。

⑦ 接種EV71疫苗,6月齡~5歲的寶寶,分2劑次間隔1個月。

秒破 手足口謊言

寶寶感染過一次後,不會再中招?

NO!手足口不像水痘、麻疹可以獲得終身免疫。去年中招今年也有可能再得。

因為引發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有很多,每次感染都可能不是同一種病毒。

板藍根+維生素B能治手足口病?

NO!科大大提醒,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事不可信。

成人不會得手足口?

NO!手足口是病毒傳染病,雖然6 歲以下孩子是主要易感染人群,但不排除抵抗力差的成人也會被感染。

寶寶患手足口一周後基本好了,就不用再隔離?

NO!手足口病的隔離期,應該是感染後的第14天左右結束,最好繼續隔離1周。

患手足口後指甲脫落,說明有併發症?

NO!科薩奇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會出現脫甲蛻皮的現象。

比較常見,不用特殊處理,可以靜待新指甲長出。

科大大嘚吧嘚:

簡而言之,預防手足口記住18個字:

勤洗手、勤通風、曬太陽、吃熟食、喝開水、打疫苗。

科學家庭育兒團隊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這段時間它也進入了每年的第二個高發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躲過,但有時候又會不小心「中招」。 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 手足口病的症狀重申一下,這種病別誤當作手足口病給娃治了
    截止2月份,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2.8萬例!不得不說,看見孩子嘴裡、身上長滿皰疹,當媽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來嘮嘮,這「磨刀霍霍向寶寶」的手足口病吧!揭開手足口神秘面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而跟手足口關係最要好的還是卡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後者更易引起重症!
  • 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明明是簡單的手足口病現在都快發展為重症了,你再晚兩天就完了!」在小陳概念裡,別的小朋友患手足口病也沒見有生命危險啊,疹子一退就好了。殊不知手足口病若只根據皮疹判斷嚴重程度,那只會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畢竟,有的孩子可能因幾個皮疹而喪命,有的滿身皮疹卻啥事沒有。
  • 手足口病高發,孩子有這幾種症狀,須馬上就醫!
    「萬獸回籠」,家長們一半高興一半焦慮,高興的是終於能有自己的時間了,焦慮的是小朋友們到了幼兒園接觸的環境變得複雜,不少疾病也會「找上門」來,「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日功課」,手足口病發病率有所下降,很多家長開始大意。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張又祥介紹,根據往年的流行趨勢判斷,廣東每年有兩個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7月和9~10月。一到4月份,手足口病的患兒就會急劇增加。今年門診接診病例的確明顯降低,但家長仍需保持警惕。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隨著夏季到來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高發期江蘇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所長鮑倡俊南京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田野提醒寶爸寶媽要多多留心,做好預防——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每年4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家裡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啦!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由於這種病毒適合在夏季環境下生存,所以每年的夏季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主要症狀是發燒和手足口三個主要部位出現丘疹樣的皮疹。主要症狀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3-5天,一般常見於5歲以下孩童,沒有明顯先期症狀,因此家長一定要時刻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嬰幼兒傳染病,在幼兒園的集體環境中,一旦有人染病就很容易相互傳染。
  • 嚴重可致死,手足口病高發季來了|手足口病|高發季|致死|疫苗|皰疹|...
    日前,已有多地政府提前發布提醒通知,4月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嚴格防控。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從去年國家疾控中心每月發布的法定傳染病數據可知曉,4月是控制手足口病的關鍵時期,從該月開始,全國病例出現猛增,防控不容忽視。
  • 手足口病出現了新症狀,有這些症狀出現要馬上就醫
    傳統手足口病的皰疹或紅疹往往出現在手足口部位,但近日一些手足口患兒中,症狀卻與傳統的手足口病有所不同。這種新型手足口病判斷為CV-A6型手足口病,和過去常見的手足口病明顯的差別是,它和風疹、藥疹、水痘有點類似,出疹子的面積更廣,而且疹子很密集,看起來很可怕。
  • 出皰疹、發高燒 快帶娃排查手足口病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 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12月9日,瀋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劉芳然介紹說,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糞便、唾液等傳播,孩子出現皰疹、發燒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防範手足口病。  糞便唾液都可以傳播  劉芳然說,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以5歲以內的兒童為主。患病兒童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可通過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皰疹液等傳播。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用品、衣物、水和食物都可傳播。
  • 手足口病又將進入高發期
    說起手足口病,很多有寶寶的家長應該也和奶爸一樣,「談手足口色變」吧?手足口病這個多發在5歲以下兒童的兒科疾病,發病除了發燒手上叫上長泡各種難受之外,嚴重的還容易導致腦炎等多種併發症,傳染性非常強。手足口病高發期已經來到,那麼,我們到底怎麼樣可以儘量避免或者預防手足口病呢?如果不小心傳染上了,應該怎麼辦呢?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
  • 手足口病高發期,早期症狀有哪些,新手爸媽不妨了解
    春夏季節是兒童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病毒可以藉助空氣飛沫等諸多的途徑進行快速的傳染,其中在5歲以下兒童群體之中發病率更高。由於5歲以下的兒童更喜歡與其他孩子親密接觸,其本身的傳播效率更高,因此需要家長更加警惕手足口病的發病情況,並且積極地進行預防和病後治療。
  • 別大意!手足口病冬季也「發飆」!
    近日 不少冬季節性幼兒疾病進入了高發期 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種 不少中招的家長表示 之前以為手足口病只是春夏季高發 沒想到冬季也是孩子手足口病高發期
  • 新型手足口病來了!比傳統更厲害,家長記住這18字口訣!
    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 家長們焦慮不已 生怕孩子患上了這種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傳染病 可最近出現了新型手足口 讓不少寶爸寶媽的心又提了起來
  • 孩子有這4個症狀,趕緊就醫!
    得了手足口一定要及早發現症狀 前面我們有說到 成人感染後的表現比孩子輕很多 但症狀還是差不多的 妞們可以通過以下症狀 判斷自己或者寶寶是否有手足口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別慌!家庭藥箱常備濟川蒲地藍和同貝
    春季氣溫回升,手足口病這種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又開始進入高發期,因其具有起病急、傳播快、範圍廣等特點,有效的預防、科學的治療至關重要。手足口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發病時在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出現水皰樣皮疹,同時伴有發熱、咳嗽、流鼻涕、食慾欠佳等症狀,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等併發症。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 手足口病夏季高發,正確選藥安全用藥指路蒲地藍
    進入夏季,手足口病這種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又開始進入高發期,因其具有起病急、傳播快、範圍廣等特點,有效的預防、科學的治療至關重要。一、選好藥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組方中四味中藥材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且蒲公英消癰散結、苦地丁活血消腫、板藍根涼血、黃芩瀉火燥溼,組合使用能夠清熱解毒、活血涼血、利溼透邪。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採用META分析顯示,與常規治療手段相比,濟川蒲地藍治療手足口病具有明顯優勢。
  • 手足口病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在眾多的傳染性疾病當中,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兒傳染病,近期,湖南省兒童醫院傳染科就接診了多例,因為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兒。「開始是發燒,嘴巴這裡長了幾個泡泡,一天的時間就發特別快,全身都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