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了,很多傳染病如約而至,最易發生的手足口更是躍躍欲試。截止2月份,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2.8萬例!
不得不說,看見孩子嘴裡、身上長滿皰疹,當媽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
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來嘮嘮,這「磨刀霍霍向寶寶」的手足口病吧!
揭開手足口神秘面紗!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而跟手足口關係最要好的還是卡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後者更易引起重症!
哪些症狀表明手足口找上娃?
手足口最愛活躍在6個月-5歲寶寶之間,常常全年無休,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寶寶出現低燒不退,小手、小腳、小屁屁和嘴巴裡都長出皰疹,那十有八九就是手足口了
像這樣
還有些寶寶,可能會伴有咽喉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區分「孿生兄弟」皰疹性咽峽炎
科大大每次提及手足口,就免不了要說說它的「孿生兄弟」——皰疹性咽峽炎。
兩者不僅症狀有相似,都會讓嘴巴裡起皰疹,就連引起疾病的病毒也有重合!
既然這麼相似,家長該如何判斷寶寶是手足口還是咽峽炎呢?貼心的科大大特意做了下圖,要保存好哦:
這樣看來,同樣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手足口威力更「兇猛」些。
但家長們也不必緊張,手足口再厲害,也改變不了它是自愈性疾病的現實。
制服手足口,這招不可信!
雖說是自愈性疾病,可看見孩子不舒服,家長心裡也焦慮啊!所以...就可以「有病亂投醫了嗎?」
利巴韋林+玉屏風顆粒?
科大大看到網傳用利巴韋林+玉屏風顆粒來治療和預防手足口:
但事實上,這並不靠譜!
首先,根據2014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相關建議,手足口病無特殊治療方法,除了對症護理,並沒提及抗病毒治療!
而且利巴韋林的說明書也有指出,適用於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和皮膚皰疹病毒感染。作為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手足口明顯不在其內!
最重要的是,利巴林韋副作用比較大,並且由於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如致畸、致癌等潛在的風險,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
其次,我國疾控中心關於手足口的預防控制建議中,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都沒有提到利巴韋林或者玉屏風顆粒。
最後,我們再看下玉屏風的說明書:
很明顯,這並不屬於兒童藥物,沒有醫囑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長,都不能給娃用!
不良反應和禁忌都尚不明確,這樣一款「益氣固表」,不解決根本問題的中成藥,科大大拜託各位家長,還是擦亮雙眼吧!
制敵還得對症護理!
再說一遍,手足口並沒有什麼特效藥!什麼利巴韋林、玉屏風、開喉劍、板藍根,統統沒!有!用!
唯有對症治療,方可破解「手足口」的陣法!
出現這些情況要就醫!
當然,一般情況下,手足口會在1-2周左右自愈。只有小部分患兒會發展成重症,並發腦炎、腦膜炎、肺水腫等。
因此,當娃出現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讓我們不安的情況時,請馬不停蹄的帶娃就醫:
①易驚、②無力、③嘔吐、④呼吸增快、⑤精神萎靡或煩躁、⑥持續不退的高熱,甚至超過3天等。
關於手足口,你可能還有這些疑惑
① 成人會得手足口嗎?
會,手足口是病毒傳染病,雖然6 歲以下孩子是主要易感染人群,但不排除抵抗力差的成人也會被感染。
還有研究顯示,腸道病毒 EV71 的家庭接觸傳播率達 52%。也就是說,大人成了常被忽視的傳染源!
成人的免疫力強,患病者一般較少或感染後不發病、沒有症狀,但仍有可能傳染給孩子。
② 患手足口後指甲脫落,說明有併發症?
NO!科薩奇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會出現脫甲蛻皮的現象。
比較常見,不用特殊處理,可以靜待新指甲長出。
③ 感染過一次,也打過疫苗了,還會再中招嗎?
有可能,手足口不像水痘、麻疹可以獲得終身免疫。去年中招今年也有可能再得。
疫苗是對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預防作用,但不能預防其他病毒的入侵。
而引發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有很多,每次感染都可能不是同一種病毒。
④ 除了勤洗手多通風還有什麼有效預防方法?
必須有!中國疾控中心建議:儘早接種手足口疫苗,最好在1歲前完成。
6月齡~5歲的娃要接種2劑,時間間隔至少一個月。
⑤ 接種一次疫苗可以預防多久?需要每年接種嗎?
打一次疫苗可以預防2~3年,要不要再打可根據情況分析,如娃1歲的時候打了一次,2~3年後是4歲左右,可以再打一針。
但如果過了2~3年,寶寶已經5歲以上了,就不用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