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圖為北京朝陽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做疫苗接種準備。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做好預防王鵬作新華社發

隨著各地學校陸續復學,學生們也將結束這「史上最長假期」回歸學校。然而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了高發病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且聽專家怎麼說。

關注: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三倍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該病多發生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2—10天,病程一般為7—10天。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少數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者病情進展快,易導致死亡。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數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現在是時候關注除新冠肺炎以外的傳染病了。」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近日舉辦的2020首屆《知足常樂 「依」路平安》手足口病防控徵文暨防控衛士評選活動上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其他原因讓一些家長對疫苗接種產生猶豫,然而夏秋季節是疫苗接種的關鍵時刻。

「如果3個月不接種疫苗,則爆發流行風險將逐漸加大,麻疹病毒傳播係數是12—18,百日咳是12—17,新冠病毒是1.4—2.5。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曾光認為,如果忽視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種,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數可能將明顯高於目前水平。

研發:中國手足口病疫苗領跑全球

2008年3月,安徽阜陽地區出現了多名以發熱及手足口臀皮疹為特徵的手足口病患者,短時間內出現了集中爆發,經調查是EV71病毒所致,病毒迅速蔓延至全國26個省份。

據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協會疫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雲濤研究員介紹,我國手足口病(EV71)疫苗於2008年開始研發,歷時9年獲批上市,領跑全球,在技術上做了許多突破。

張雲濤表示,在EV71疫苗的研發過程中,中國科學家們還建立了EV71抗原綜合抗體等一系列國際標準,並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認證。

現狀:手足口病整體疫苗接種率仍偏低

在幼兒階段尤其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因此家長要更加重視起來。易發於夏季的手足口病,不僅傳染性強,最可怕的還是重症比例大。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唾液傳播、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和消化道排洩物傳播等。年齡小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喜歡用小手接觸嘴巴,病毒通過唾液傳播,進而使其致病。

相關研究表明,手足口病需要在免疫接種率達到78%以上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目前各地EV71疫苗接種率從10%—50%之間不等,遠低於形成群體免疫的要求。

如何提高EV71疫苗接種率?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究員陳曉琦認為,在新冠疫苗的防控常態化中,聯合接種優勢格外明顯。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完全平復的前提下減少去醫院的次數,一次就診,多種保護。其次,在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區,減少往返門診的次數也能節約時間,減少出行成本。

為此,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EV71疫苗與B肝疫苗、麻風疫苗、流腦疫苗的聯合接種。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論EV71疫苗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種,還是分開接種,其安全性相同,免疫保護作用也是一樣的。

辨別:「三個四」揪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通過飲食、飛沫、接觸等傳播,患兒玩過的玩具、餐具、奶瓶、毛巾、被子、內衣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細菌和病毒,健康的小寶寶接近或接觸這些被感染的東西後,可能會讓細菌和病毒有機可乘。另外,還有一部分孩子是通過看護人而接觸到手足口病病毒(EV71)並發病的,而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EV71)後一般不會發病,也無任何症狀,但會傳播病毒。

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臨床上容易與皰疹性咽頰炎混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胡冰提醒,家長應該掌握辨別小技巧,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皰疹性咽頰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腔咽頰部皰疹,少數病例會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病發症,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爾延至兩周。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發熱,一般為38攝氏度左右,有咳嗽、流涕、影響食慾、噁心、嘔吐等表現。1—2日後,手掌或腳掌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皰疹也會出現在臀部和膝蓋處。

區別手足口病引發的皮疹須要記住「三個四」。「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徵」: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胡冰強調,保護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尤其對於6個月-3歲的孩子來說,要儘早進行疫苗接種。此外,還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淨水、加強鍛鍊、開窗通風、少去人群密集場所。(記者 喻京英)

原標題: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健康直通車(第19站))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5月29日 第09 版)

相關焦點

  • 能要命的手足口病,你了解多少?
    手足口病多發與5歲以下的小朋友,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發熱、出疹性疾病,因為其傳染性比較強,發病人群又比較集中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所以常常會出現一個班級多個小朋友發病的情況。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所以這種普通類型的手足口病,多數能在一個星期內痊癒,不會對患兒身體產生嚴重的或者遠期的影響。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 父母們必須知道的手足口病防護知識!
    氣溫轉涼,不少家長為小朋友可能患上手足口病而擔憂。 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甚至可以致命的幼兒傳染病! 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地,孩子們密切接觸,一旦有手足口病傳染源出現,很容易引發傳染病流行。
  • 手足口病的症狀重申一下,這種病別誤當作手足口病給娃治了
    截止2月份,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2.8萬例!不得不說,看見孩子嘴裡、身上長滿皰疹,當媽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來嘮嘮,這「磨刀霍霍向寶寶」的手足口病吧!揭開手足口神秘面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而跟手足口關係最要好的還是卡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後者更易引起重症!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
  • 手足口病沒那麼可怕,但碰到3種情況需立即送醫!
    每年的5月到10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家長們對此病也都多少聽說過,特別是全國手足口病大爆發時期,部分媒體就會報導有些患兒因手足口病死亡的消息,致使很多媽媽們談之色變。但其實,只要你了解了手足口病,你會發現這個病並沒有這麼可怕。
  • 2018是高峰年,「手足口病」究竟怎麼判斷?怎麼護理?
    在等待的時候,瞥見了醫院牆上關於手足口的宣傳報,就多看了兩眼。畢竟胖弟現在的年紀,也差不多是個高發年紀了,最近出去,我都會特別疑神疑鬼,害怕一不小心就被傳染。其實早在四月初,衛健委發布的關於手足口病的通報:全國手足口病呈現了隔年高發的特點,隔一年就會有一個高發。並預計2018年將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年,而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 嚴重可致死,手足口病高發季來了|手足口病|高發季|致死|疫苗|皰疹|...
    日前,已有多地政府提前發布提醒通知,4月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嚴格防控。 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一些地區開學時間基本明確,對低齡兒童來說,感染手足口病的風險隨之增加,容易引起託幼機構和小學發生聚集性疫情。基層醫師公社為大家整理了手足口病9問,歡迎收藏、共享。NO.1第1問:手足口病如何傳播?
  • 手足口病兒童、成人都會「中招」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嬰幼兒感染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近日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高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
  • 手足口病幾天能好?這樣做可避免感染此病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對於家有小朋友的家長來說,真的是聽到手足口病都會覺得害怕。如果不幸感染手足口的話,寶寶的口腔和四肢會長出很好的皰疹,嚴重的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對於家長來說真的很想知道如何才能避免感染手足口病,如果不小心感染手足口病的話需要多少天才能痊癒。
  • 寶寶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清淡營養易消化 緩解手足口病食譜推薦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於五歲以下嬰幼兒,而寶寶一旦患上手足口病之後,我們就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除了要選擇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外,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還要保持口腔清潔,多喝水,最好每天用溫淡鹽水漱口數次。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南京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田野提醒寶爸寶媽要多多留心,做好預防——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每年4目前,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柯薩奇病毒A6型(CoxA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較為常見,但導致重症和死亡病例以EV71多見。
  • 手足口病用什麼藥最好?
    首先得知道手足口病,屬於病毒性的傳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一大組病毒,包括EV71、柯薩奇A16等,它們都屬於病毒性的疾病。因為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手足口病是不可忽視的。這幾年以來,全國各地上報的死亡患者人數也不少,而且回顧性的分析,有很多例都是由於家長在初期疏忽導致的。
  • 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多久才能康復?注意這4點可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大多發病患者為孩子。那麼如果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其一般需要接受多久的治療才能夠完全康復呢?根據醫學表明,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於腸胃感染病毒而引發的病症,所以只需要對抗病毒並對孩子的皮疹、皰疹等病症進行相應治療即可。
  • 手足口病冬季也「發飆」!
    近日 不少冬季節性幼兒疾病進入了高發期 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種 不少中招的家長表示 之前以為手足口病只是春夏季高發 沒想到冬季也是孩子手足口病高發期
  • 家長怎麼判斷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夏天到了,又到了手足口病高發的時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既然患病以嬰幼兒為主,那麼家長們該如何預防以及如何判斷手足口病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家長怎麼判斷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日功課」,手足口病發病率有所下降,很多家長開始大意。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張又祥介紹,根據往年的流行趨勢判斷,廣東每年有兩個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7月和9~10月。一到4月份,手足口病的患兒就會急劇增加。今年門診接診病例的確明顯降低,但家長仍需保持警惕。
  • 手足口病又將進入高發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手足口病是兒科常見病之一,常發生於夏季和秋季。說起手足口病,很多有寶寶的家長應該也和奶爸一樣,「談手足口色變」吧?手足口病這個多發在5歲以下兒童的兒科疾病,發病除了發燒手上叫上長泡各種難受之外,嚴重的還容易導致腦炎等多種併發症,傳染性非常強。手足口病高發期已經來到,那麼,我們到底怎麼樣可以儘量避免或者預防手足口病呢?如果不小心傳染上了,應該怎麼辦呢?
  • 【健康科普】手足口病,你了解嗎?看完一目了然
    【健康科普】手足口病,你了解嗎?來源:中國健康教育微信公眾號、健康山東原標題:《【健康科普】手足口病,你了解嗎?
  • 手足口病進入流行季,這些預防措施要做好
    隨著夏季的到來,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期來臨,許多家長不免擔心。提醒各位家長除了及時帶適齡兒童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外,平時還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前幾天,我聽說同事孩子就患了手足口病,這引起了他們幼兒園裡一些家長的憂慮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