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中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差異

2020-12-26 好爸爸育兒日常

很多人都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不少家長表示有了孩子以後出去娛樂的時間也增多了不少。

但也有不少家長對於孩子應該多娛樂,還是宅在家裡好好學習有著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寶貝進入小學後。

難得周末晴天,我準備帶著孩子逛商場,剛出門卻看到鄰居家兒子樂樂一臉憂愁地坐在樓下。

平時兒子跟他關係不錯,於是去關心了一下。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樂樂想出去玩,可是他媽媽認為目前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因此不允許他出去玩。這讓樂樂感到很困擾,每天枯燥的學習生活讓他開始感到厭煩。

那麼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會有哪些差別?

社交能力差異

經常出去玩耍的孩子,會和小夥伴做各種遊戲,也會結交新的朋友。在此過程中,他們會進行各種交流,社交能力也因此提升。在各種場合,都能給和對方友好相處,言行舉止大方得體,深受朋友的喜歡。

而經常「宅在家中」的孩子,缺少充足的社交機會。在家中也很少和父母交談。他們會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但經常如此,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和小夥伴相處時,會顯得孤僻內向,無法融入其中。

學習能力差異

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經常外出玩耍,便是擔心他們沉迷玩耍,導致無心學習。不可否認,節假日喜歡外出「撒歡」的孩子,不會將過多時間放在學習上,成績自然也就難以提升。

在上課的時候,他們也容易「神遊四海」,或是開小差,或是打瞌睡。長期如此,他們便會陷入成績下降的「惡性循環」。

而習慣「宅在家」的孩子,心性比較穩定,不會焦躁做事。他們能夠在家中聚精會神地學習或是看書。能夠耐心學習的孩子,學習能力和成績也就比較強。

思維邏輯能力差異

思維邏輯能力強的孩子,他們大多都能演善辯,性格比較外向開朗。而這樣的孩子,他們在節假日時也比較喜歡外出玩耍。

因為他們在運動或是玩耍的時候,肢體不斷向大腦傳輸各種信息。而大腦也在給出各種回應,長此以往,他們的思維反應能力也就比同齡人較強。

而喜歡待在家中的孩子,他們缺少足夠的運動量,每天大腦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做出的反應也就比較少,邏輯思維自然較差。

心理素質差異

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在進行各種運動時,難免會遇到磕磕絆絆,或是相處中的一些挫折。

但「久經沙場」的他們,都能很好地解決其中的問題和矛盾。如此一來,他們內的抗挫折能力,也就是心理素質,都比同齡人要強。

而經常宅在家中的孩子,在缺少社交娛樂的情況下,缺少相關的社交經驗,以及解決各種挫折的能力。

可以說他們好似「溫室內的鮮花」,獨自面對各種挫折和問題時也難以獨立解決。久而久之,他們內心會產生挫敗感,使其自信心下降,抗挫折能力自然也就比同齡人較差。

其實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待在家中,主要是為了能夠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家長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聰明的學霸,但不少人用了錯誤的教學方式,導致孩子出現了叛逆以及厭學現象。

6歲左以前是培養孩子這裡的最佳時期,家長千萬不能錯過好時機。推薦家長可以給孩子買這套《兒童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

這套書有17大遊戲主題,通過對孩子觀察力、記憶力和專注力的訓練,全面提升他們的智力。

孩子可以通過各種益智小遊戲,真正體驗到一邊遊戲一邊學習的快樂。在不會有很大壓力的同時也能達到開發大腦的目的。

整套遊戲繪本原價180元,現在活動價,只要88元!不到一款玩具的錢,就可以給孩子買一套「智力提升好幫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很多家長都認為作為學生,面對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應該放下玩耍的心,將心思全部放在認真學習上。

但其實娛樂和學習應該有合適的度,玩耍也是學習的調劑品,如果完全剝奪了孩子娛樂的權利。

不止對學習沒有好處,還很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家長在平時除了在督促他們努力學習,也要合理的調整孩子們的娛樂放鬆時間。

相關焦點

  • 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在這三方面的差距很明顯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正如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同樣的,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出去玩,有的孩子就天性安靜,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家的孩子,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尤其這種差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主要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經常宅在家裡,和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將來長大會有很大區別
    大多數家長現在都會更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平常的時候呆在家裡面,因為外面社會上有非常多不好的現象出現,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任何傷害,但是如果經常讓孩子一直宅在家裡面的話,對孩子的健康發育好像也有著非常多的壞處。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
    「出去浪」和「宅在家」看似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但在社會競爭中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眾多成長案例顯示:「出去浪」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立足方面更具有競爭優勢。小姜家的孩子東東是典型的「出去浪」的孩子,他從小就喜歡出去交朋友,和小區裡的小朋友「打得火熱」,小區裡的孩子都願意和東東在一起玩。東東每逢周末也都嚷嚷著讓父母帶著去博物館、水族館、動物園,甚至還獨立地去參加夏令營。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小李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跑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很少在家裡,為此小李媽媽經常要在飯點,去把孩子「抓」回來吃飯;而寶媽小陸的孩子則是天天宅在家裡,寧願自己一個人在家玩玩具和看電視,也不想出去跟別的小朋友玩,甚至連門都不願意出,媽媽怎麼說都沒有用。
  • 長時間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在這3個方面有明顯差別
    加上孩子正好放暑假,就給孩子買一個手機。這樣可以方便小天還有同事溝通,小天還能用手機查閱資料等。但是同事想像的是美好的,但是結果卻是殘酷的,現在小天迷上了手機遊戲,也經常出現和同事有矛盾。遠離暑假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是成群結伴的一起玩耍,比如一起打球之類的,有了手機,孩子喜歡待在家裡,不願出去和夥伴們玩耍。這樣長時間待在家裡,孩子與社會相隔時間太長,慢慢的對社會也產生隔閡。還有孩子和朋友的相處也會出現問題,長時間不和朋友玩,孩子出現不合群的現象,這樣開學到學校也會出現孤僻的症狀。
  • 「天天喝牛奶」的孩子,和「從不喝牛奶」的孩子,有4個明顯差異
    牛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對人體的吸收來說是很有好處的。因為它有著很高的營養成分,自然讓身體更加健康。孩子喝牛奶和不喝牛奶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小李家的孩子平時特別喜歡喝牛奶,從出生到後來念書,每一天都要喝上一杯牛奶。
  • 玩具多的孩子和玩具少的孩子,能力有明顯差異,多數媽媽做錯了
    表弟夫妻倆也表示很無奈,想著兩個人小時候什麼玩具都沒有,很羨慕別的小朋友有玩具,不想給自己的孩子留下遺憾,就越買越多,無形中助長了娃的「玩具癮」,每次出去也直奔玩具店,不買就哭,想著孩子喜歡就買吧,於是家裡就變成了這樣。
  • 不停上「培訓班」和「出去玩」的孩子,長大後的人生會有啥差別?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在育兒路上,到底讓孩子「玩」還是讓孩子「學」,是每一個寶爸寶媽都會思考的問題。讓孩子上補習班,父母心疼,但是總讓孩子玩,父母焦慮,對於家長們而言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抉擇。不停上「培訓班」和「出去玩」的孩子,長大後的人生會有啥差別?小薇是家裡的獨生女,為了培養女兒良好的氣質,小薇的父母從小就讓女兒學舞蹈和書法。
  •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的很明顯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1、智力上的差距通常每個學校都禁止孩子上學帶手機的,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玩手機時很容易陷入其中,從而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和學習成績。大多數的孩子智力水平差不多,之所以出現差別,就是因為環境因素與家長教育的方法,而手機就很容易限制孩子智力發展,你會發現愛玩手機的孩子,沒有幾個是學習好的,尤其是十年後的智力差別明顯,等到了上高中之後都可能會倒數,而不玩手機的孩子,高中成績都很靠前。
  • 適合小學生和父母玩的遊戲有哪些?這幾種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父母都知道孩子需要玩,需要多種形式多樣的遊戲來陪伴,那麼,家長們可以立即行動起來,關掉那些冗長無營養的電視劇,讓孩子在家也要動起來,玩起來,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那麼適合小學生和父母一起玩的遊戲有哪些呢?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心得,給大家介紹以下這幾種親子遊戲。
  • 那些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性格上會有哪些明顯差別封閉自我作為父母的你,可能沒有發現家裡的孩子開始玩手機之後變得越來越獨來獨往,如果孩子在心目當中把手機拍在第1位,自然不會有其他時間來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耍,長此以往孩子變得不愛交流,不喜歡社交。
  • 「天天待在家」和「每天出去玩」的孩子,6歲之後,這3方面差距大
    有的孩子會在周末的時間待在家裡學習,而有的孩子每天都會溜出去玩,待在家裡學習的孩子成績特別好,而每天出去玩的孩子並沒有把學習放心上。,成績很難提高,那麼六歲之後有哪些方面差距很明顯呢?學習天天待在家學習的孩子,他的定力往往會比每天溜去玩的孩子要高很多,而且他的學習能力也會比溜去玩的孩子要強,待在家學習的孩子,他可以忍受孤獨,克服學習的枯燥與乏味,這就使他有很強的耐心與擁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 分享5個室內親子遊戲,宅快樂的同時,讓孩子在玩中成長!
    想必很多人,無論是回老家,還是出去旅遊,都因為這次疫情改變了計劃,安安穩穩地陪著孩子宅在家裡了。昨天和朋友們聊微信的時候,她們說孩子在家快憋瘋了,很無聊。是的,兩個孩子尚且有伴兒玩,時間長了都會有些煩躁呢!
  • 宅家期間和父母和諧相處是門大「學問」
    如今這特殊時期,誰都只能宅在家裡,父母和孩子的生活變成了兩個相鄰的齒輪,「抬頭不見低頭見」。如何在這齒輪間塗上潤滑油,讓父母和孩子由摩擦起火,變成良性互動,是生活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寓言故事裡,古希臘先哲泰勒斯曾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是認識自己,而最簡單的是給別人提建議。
  • 孩子喜歡宅在家裡?不愛運動,2個小妙招讓孩子動起來
    文丨趙彩霞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喜歡宅在家裡而感到苦惱?前不久,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有父母抱怨"孩子就是不喜歡到外面運動,天天都喜歡宅在家裡,長時間不運動對身體肯定也是不好的。"現在"宅在家裡"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不僅僅孩子喜歡宅在家裡,大人們也喜歡宅在家裡。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做保障,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有消極作用的。
  • 培養孩子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多見世面對孩子又有哪些好處?
    培養孩子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多見世面對孩子又有哪些好處?孩子B是也是農村長大的,爸媽喜歡經常帶著B出去玩,先是參觀完了省內,接著去省外,之後在出國。03多見世面的孩子有哪些好處?經常接觸不同環境的人,世界觀跟認知必然是不一樣的。善於交際經常出去旅遊的孩子個性都比較活潑開朗、善於交際,因為在陌生的環境中,很多的問題會破勢他們需要去學會交際,並且建立自己的交際圈。
  • 【夠科普】宅在家中,成年人和老年人該如何鍛鍊?
    【夠科普】宅在家中,成年人和老年人該如何鍛鍊? 2020-03-02 11:57:31   來源:健康中國央視網     【摘要】 【夠科普】宅在家中
  • 「神獸」在家憋不住了 要帶孩子出去玩嗎?
    掐指一算,許多小朋友在家宅了兩個多月了,精力無處發洩,體重日漸增長,脾氣也越來越大,讓復工上班的寶爸寶媽們發愁不已,一旦孩子哭著鬧著要出去玩,畫風可能是這樣: (小男孩: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
  • 暑假讓孩子宅在家?3個戶外遊戲讓孩子愛上大自然
    而且,暑假的天氣比較炎熱,家長也不太願意讓孩子在大太陽下出去玩,以防曬傷。原本我自己並沒有太在意孩子的戶外活動,不過,最近我發現孩子似乎也太宅了,叫他出去也不願意,其實說得好聽點是宅,說的通俗一些就是懶。
  • 鄧文迪真會玩,戴口罩和富豪男友家中打網球,運動裝遮不住好身材
    一樣都是宅在家中,雖然已經和前夫默多克離婚多年,但是一點都不差錢的鄧文迪,可是在豪宅中隔離,所以能夠採取的運動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先是曬出了在房間裡跳繩的視頻,一身黑色的運動裝頭髮,簡單的紮成馬尾,跳繩的動作非常的矯健,靈活,可一點都不像年過半百的樣子,難怪還驕傲的配文稱,絕對不會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