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薩埵,又稱「覺有情」

2021-02-20 心香2013

什麼是菩薩?在臺灣、中國等華人地區的佛教,絕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為主,所以在佛教徒之間,彼此以「菩薩」來互相稱呼可以說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麼是菩薩呢?有的人會說:這很簡單啊!菩薩就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翻譯成中文就是「覺有情」。那麼什麼是「菩提」呢?又要覺悟什麼東西呢?這當然就不是三言兩語講得清楚的。我們在前面四季,幾個三乘菩提系列的節目當中,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講解說明,才把三乘菩提作了大略的介紹。如果還沒有看過但有興趣的菩薩,也可以連上「佛教正覺同修會」的網站,點選「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第一季到第四季的節目觀看,就會有比較清楚的概念了。

  現在我們再來簡單的說一下,什麼是「菩提」。嚴格來說,應該是能夠讓人成就佛道的法,才能夠稱為佛法;所以本來應該就只有唯一佛乘,也就是成佛之道;而所證的菩提,應該也就只有佛菩提這一種。也就是說,佛法本來沒有分為三乘道,只是因為成佛之道十分的廣大,又要經過無量長劫久遠的修學才能夠究竟圓滿;所以佛陀為了心量不夠廣大的眾生,才方便施設二乘菩提解脫道,讓眾生能夠很快地契入、證果,因此而能對甚深微妙的佛法產生初步的信心,願意繼續安住在佛道上勤苦修學。所以說,佛法的三乘道都是從唯一佛乘裡面方便施設而來的,好讓眾生對佛法、對自己生起信心,因此,唯一佛乘才是究竟的成佛之道。佛菩提道成就的是佛菩提智,又稱為大菩提;而二乘小法所成就的解脫道的覺悟,就只能稱為二乘菩提。

  佛陀曾在《妙法蓮華經》當中,以羊車、鹿車、白牛大車作為譬喻,來說明三乘佛法的差別。世尊說:有些眾生具有出世間的智慧,跟隨佛陀聽聞解脫道法之後,能夠真實信受;他厭膩了生死輪轉的痛苦,急於想要解脫、出離三界,進入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的涅槃之中;像這樣的人就叫作「聲聞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車」,只能載他自己一個人出離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眾生,信受佛陀的教誨之後,很努力地精進;但是他想要求得自然慧,想要在無佛之世自己開悟因緣法,而成為「闢支佛」,這樣的人就屬於「緣覺乘」。闢支佛的智慧比聲聞高一些,在他入涅槃以前,也會隨緣以神通度化一些人,所以就以「鹿車」來作譬喻。另外還有一些眾生,聽佛陀說法之後能夠發起大心,願意長久地精勤修學。除了聲聞乘的一切智,緣覺闢支佛乘的自然智之外,他還想要求取佛陀的佛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十力、四無所畏……並且因為愍念無量的眾生,所以想要利益人天,度脫一切的有情,像這樣求取無上菩提的眾生,就稱為求取大乘佛法的菩薩。也就是說,菩薩除了為自己求得解脫之外,還想要求得無上的佛菩提智,並且利益無量的有情眾生,這就像是「大白牛車」一般,有大能力,能夠乘載許多的眾生共同出離三界火宅。

  其實梵文中的「薩埵」,除了有情眾生的意思之外,另外還有勇健、勇猛的意思。所以我們可以說,所謂的「菩薩」,就是能夠不畏懼在三大無量數劫當中,於三界之中難行能行,為了悲愍無量的有情眾生都能夠共同出離三界火宅,而志願堅定、勇猛地追求無上正等正覺;像這樣具有菩薩種性,勇於發大菩提心,樂於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無量數劫的久遠修行來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圓滿無上佛果的有情,我們就可以稱他為菩薩。

  所以,當我們自稱為菩薩的時候,可得要先檢查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願意為了度化無量的眾生,共同求取無上正等正覺,而願意努力在生生世世當中修學菩薩道呢?

——菩薩正行  第 001 集 菩薩正行概說 

相關焦點

  • 元音老人:菩提薩埵
    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是梵語的音譯。菩提意譯為「覺」,薩埵意譯為「有情」,合起來就是「覺有情」。意思是,覺破世間的一切都不可得。因為我們的妄想執著,誤以為世間的一切都是實有,從而妄造苦業。我們修行,就要「覺」破這個虛妄的「有情」,恢復自己的覺體。同時,還要覺破他人的情見。
  • 菩提薩埵
    《大智度論》卷四主要圍繞《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經文「復有菩薩摩訶薩」展開論述,從不同角度對「菩薩」這一概念進行描述。菩薩乘與聲聞乘有什麼異同?菩提薩埵的定義是什麼?如何才能不退轉?菩薩道的修學內容主要有哪些?以下就本卷內容做簡單的梳理,懇請師父指正!
  •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音譯哇指拉薩特哇摩哈薩特哇,譯名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金剛手秘密主,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薩埵摩訶薩埵等。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義,總言勇猛之大士。金剛薩埵一語,象徵『堅固不壞之菩提心』與『煩惱即菩提之妙理』。
  • 金剛薩埵心咒,3種儀軌
    《金剛薩埵如意寶珠》觀修方法及傳承    儀軌一:《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 》依具德金剛薩埵淨除罪障成就二利之如意寶珠修法竅決如是祈禱後,金剛薩埵親諭:「善男子,汝失壞之一切誓言皆已清淨!」如是加持後,融入自身。
  • 【儀軌】金剛薩埵心咒,3種儀軌
    明現潔白皎月色 一面二手持鈴杵    圓滿報飾跏趺坐 放射智光遍十方    澄淨意中觀明然 嗚呼上師金薩尊    請憶往昔所立誓 吾等痛苦諸有情    哀懇大悲以攝持如是祈禱後,金剛薩埵親諭:「善男子,汝失壞之一切誓言皆已清淨!」如是加持後,融入自身。
  • 邱承彬解密天珠:菩提天珠
    魯網12月17日訊 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巖,簡稱九頁巖(是指巖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所以,珠身上面有菩提樹或菩提葉圖騰,即為菩提天珠。菩提樹被認為是佛教最早的護法神。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這種樹為常綠喬木,葉子呈卵形,莖幹黃白色,花隱於花託中。由於它是佛教聖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  中國唐朝初年,禪宗六祖慧能寫了一首關於菩提樹的詩,流傳甚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金剛薩埵心咒】與【百字明】修法儀軌(3種儀軌)
    (3遍)】我與無邊諸有情本來即是正覺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發殊勝菩提心【修誦金剛薩埵者】如是祈禱後,金剛薩埵親諭:「善男子,汝失壞之一切誓言皆已清淨!」如是加持後,融入自身。觀想自己與一切有情,皆成金剛薩埵身(並誦六字心咒):【金剛薩埵心咒】嗡班匝爾薩埵吽(儘量多念) 【最後回向者】
  • 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 講記
    四力解釋如下:依止力:就像人誤服毒物後,必須依止醫生治療,造罪者需要皈依上師金剛薩埵、發菩提心及觀想金剛薩埵來懺悔罪業。具此二力,再祈禱上師金剛薩埵、念誦心咒,懺罪就會得力,罪業很快就能清淨。總的來說,一切善業都有對治惡業現行的功能。所以,對治力就是盡力行持一切對治以往所造惡業的善業。頂禮諸佛菩薩,隨喜他人功德,一切善根回向菩提,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護持實相等等,都是對治力。
  • 丹增嘉措仁波切:金剛薩埵心咒的功德
    金剛薩埵釋迦牟尼佛曾在經典中說有三部佛、五部佛、千部佛乃至無數諸佛,而其中的主尊就是金剛薩埵,就象一個王國中有國王、大臣、平民等各式人等,但其中最尊貴的是國王一樣,因此頌詞中說金剛薩埵是「如海諸部壇城主」。
  • 金剛薩埵心咒全文
    又寫作:「唵班雜(兒)薩朵吽」。  讀音參考梵文專家蔡文瑞版本, 大寶法王視頻梵文念金剛薩埵心咒模擬出來的。  金剛薩埵(又寫作:金剛薩垛 )  雖然密教本身是由金剛薩埵本身所開創,很多人對金剛薩埵還是不十分的明白。所謂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持,金剛持其實並不止一位,有很多很多的金剛持。金剛薩埵屬於哪一位金剛持呢?我們常常講到法身普賢、第六金剛持,指的就是金剛薩埵。
  • 【完整版】金剛薩埵修法
    但金剛薩埵修法中的現行對治力,是指觀想金剛薩埵並念誦百字明。也就是在金剛薩埵座前發露自己的罪業,毫無保留、無有隱藏地將自己能夠想起來的罪過。比如去年十月我殺了一條魚等等,一一進行懺悔。如果時間地點記得不是很清楚,也可以將自己從無始以來到今天為止所做的一切罪業,在金剛薩埵座前發露懺悔。
  • 【金剛薩埵心咒】與【百字明】修法儀軌(3種儀軌、帶視頻)
    如是祈禱後,金剛薩埵親諭:「善男子,汝失壞之一切誓言皆已清淨!」如是加持後,融入自身。觀想自己與一切有情,皆成金剛薩埵身(並誦六字心咒):【金剛薩埵心咒】嗡班匝爾薩埵吽(儘量多念) 失壞誓言皆令淨從今乃至菩提間三昧耶戒願清淨【金剛薩埵心咒】儀軌3:(以下法會儀軌,需灌頂後方可查看、觀修)
  • 於曉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中國民間說有個佛叫「如來佛」,其實這種稱呼是很不規範的,「如來」與「佛」兩個詞是不好疊用的,佛教裡也沒有一位佛叫「如來佛」,「如來」是對佛的另一種稱呼。當然,在這裡「如來」可以指釋迦牟尼,也可以理解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覺有情後邊還有個詞叫「菩薩」,梵語是bodhisattva,由兩個詞組成:「bodhi」和「sattva」。
  • 金剛薩埵心咒功德
    緣起咒:嗡 耶達日 瑪黑 德抓巴瓦 黑 敦得堪 達塔嘎多 哈雅巴達 得堪匝友
  • 金剛薩埵3D觀修動畫(能破一切煩惱的修行瑰寶)
    金剛薩埵懺罪法,為密乘行者四加行之一,人人必修,以一、倚仗力;二、決除力;三、對治編行力;四、拔業力等四力具足,消滅眾生之諸惡業罪障得令清淨。此一切惡念,令不增長。能破一切煩惱,增長無量無邊的福智。偶有過失錯誤遺漏之處,諸尊護法不將為咎。
  • 金剛薩埵心咒感應及好處
    金剛薩埵心咒:嗡(ōng)班(bān)札(zhā)爾(er)薩(sa)垛(duǒ)吽(hōng)。  金剛薩埵為消業滅罪之唯一主尊,行者為懺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為成就無上菩提必經階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煩惱,止諸惡念,生諸功德。凡修法誦經持咒,課將畢時,加誦百字明三遍或七遍,然後回向,則一切功德圓滿,偶有錯漏,金剛護法,不將為咎。
  • 藏品|密宗佛 ·金剛薩埵像
    藏品 | 密宗佛 ·金剛薩埵像「銅藝世家」金剛薩埵(梵文Vajrasattva )漢傳佛教稱之金剛藏王菩薩,為佛教大乘與金剛乘的菩薩;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義,總言勇猛之大士。在藏傳佛教,金剛薩埵是普賢王如來的化身佛,化現種種本尊以教化眾生。
  • 【真實感應|念修金剛薩埵心咒的殊勝感應】
    下面這篇是一位根桑踏雪居士講述,她自從修持金剛薩埵三個月以來的感應。她的敘述如下:大約兩個來月我經常打咯,胃到喉之間總感覺有氣,下不去,剛開始以為是肝胃不調所治,吃了一些藥也不見好,後來一直修持金剛薩埵,每天懺悔,也許是懺悔的力量不夠吧,等到前幾天早上,就更嚴重了,就向氣泡一樣一層層堵著,滿滿的,上不來氣了,然後一直打咯,從低往上翻,吐了兩次,還不行,我就打坐念上師祈禱文,祈禱上師加持,邊念邊懺悔,又念金剛薩埵,一直在懺悔,不停的念著,然後我聽見眾生它們在說話
  • 佛教:愛染明王,乃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救度六道眾生
    ,是「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意為「一切眾生本有障」、「無始無覺中來」、「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佛經有云:「此障者於此大會忽然現身,作金剛薩埵形,放光照耀與會大眾!」此即說明愛染明王雖是一切眾生的本有自生障,卻也是不折不扣的金剛薩埵,即是五佛法王子、普賢菩薩、密教始祖、第六金剛持、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就是「明白空性的有情菩薩」,「煩惱即菩提」佛法之勝義諦不言可喻,愛染明王法是在染愛情慾的基礎上去修習淨菩提心,希望眾生能由愛欲中覺悟,而最後開悟成道。
  • 念誦金剛薩埵心咒的功德及利益
    如果不想要有人際關係的苦惱,或事業失敗、癌症、愛滋病、惡名聲、他人的指責批評等等,金剛薩埵的修法都非常重要。    至於精神的成長,金剛薩埵的淨化禪修就更重要了。就如文殊菩薩告訴宗喀巴的:「迅速實證菩提道的方法,就是要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修持淨化,積聚功德  其次,向上師祈請  第三,修心以邁入菩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