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為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羞愧,對漢字文化不認可

2021-03-05 酵素佰基

漢字是中華民族先人的偉大創造,凝聚了我們祖先勞動人民的非凡和卓越的智慧,漢字的創立進一步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中華精神文明的旗幟。

漢字在東方國家中的影響十分深遠,不止是中國,日本,越南,韓國這些漢字文化圈的國家集群,甚至是對哈薩克斯坦、蒙古這些游離在漢字文化圈之外的國家也產生了長足的影響。

漢字是漢字文化圈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一個十分複雜而漫長的歷史過程,除了漢字之外,還帶有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獨有的宗教思想和政治理念、體系之類的價值標準。

然而這樣一個具有悠久的文化內涵的地域圈子,越南一個青年學者龍鳴發表了"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這樣的言論,並不希望越南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大多數越南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華族國家,和中國人同樣使用筷子,有儒家的思想,有和中國一樣的傳統文化,節日習俗,基本上和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是沒有區別的。

與此同時,他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因為地處東南亞,越南人民的面貌大都及其多樣化,且大都和中國人沒有什麼差別,大部分越南人都有中國的血統。

一、垂之久遠:漢字文化圈的歷史積澱

1.日本人定義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因而至今也積澱了上千年的歷史內涵,漢字文化圈的核心在於漢字本體,自然就是圍繞著古代中國傳統漢字和文化形成的。

這個定義最初是在20世紀中葉由日本人河野六郎提出的,之後也是日本人在不斷的完善這一概念,最終將其定義為,"在東亞位置上,由於中國的政治、文化影響,形成過去使用漢字,或者現在仍舊使用漢字的地域",這些地域的總和就是漢字文化圈。

顧名思義,漢字文化圈是以東亞地區各國共有的文化要素為標誌的地域圈,到現在仍舊存在,且是一個真實的,有著強勁的生命力的文化標誌和存在,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是漢字文化發展並在中國境內及境外傳播的結果,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古代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強盛的國力。

2.儒家思想文化和倫理凝聚了漢字文化圈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儒家學說作為一種意識文化形態,是一種流行於封建時代的學說,但其文化中蘊含的優秀的內涵,包括對自然和人生的見解,儒家思想所反映的傳統美德的遺產中,還有許許多多優秀的方面。

漢字文化圈之所以能夠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字的發揚和傳播,而漢字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力,也是伴隨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揚進行的。

如果說漢字是漢字文化圈形成的主要核心載體,那麼中華文化和文明中富含的精神就是漢字文化圈形成的載體的靈魂。

二、漢字的境外傳播:漢字文化圈的成長

古代中國是整個東亞地區最為先進和強大的國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佔據著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高位,唐太宗李世曾經寫下詩歌稱頌這一時期的中國,"指揮八方定,懷柔萬國夷"。

1.漢字文化境內受容圈

漢字文化圈並非是漢民族的獨創,而是以漢民族為主的中華民族的共同創造,漢民族雖然是漢字主要的使用群體,但漢字的發展是由以漢民族為中心的所有中華民族共同推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棲息於黃河中遊的華夏中原民族,也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漢族,在古代東亞地區率先創造出了漢字,語言、文字、文章和文化。

在一個周邊諸國都沒有文字的時代,這樣的漢民族和漢字文化就成為了文明的先驅,開始了漢字及漢字文化文明輸出的歷程,漢字也便逐漸從一個漢族的民族文字發展成為一個"眾族共享,多國採用"的文字符號。

在境內,漢字的傳播是伴隨著秦漢統一大帝國的建立進行的,"書同文"是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中的文化舉措,加速了漢字在整個中原和周邊地區的傳播,主要體現在以中原為中心,向三個方向的傳播路徑。一是黃河流域,二是長江流域,三是珠江流域。

隨著漢字文化在整個中原地區的普遍擴散,周邊偏遠地區的各個少數民族也開始接受、借用和仿效漢字,進而創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我們所說的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以及現代的苗文、彝文、壯文、布衣文,水文等等,最初都是通過模仿漢字形成的民族文字。

2.漢字文化境外受容圈

漢字文化的境外接收國,大都是古代時期中國的藩屬國,也成為附屬國,歷史上泰國、日本、韓國和越南都曾經來朝進貢,但要說漢字文化的接收者,首先韓國和日本文字如今也鮮明的存在漢字的歷史流印,但泰國似乎並沒有太強的漢字文化的歷史傳承。

自秦漢以降, 漢字及漢字文化也往境外傳播, 路向有三:南至越南, 北至朝鮮半島, 東至日本。

韓國和日本我們暫且按住不提,越南在歷史上是中國在南邊的鄰國,稱作為交趾國,唐朝時期最早在這個地方設立了都護府,取名為安南,此後歷朝歷代都在此設立管轄區域和劃分管轄範疇,也叫過大越、南越等的稱號。

一直到清朝光緒年間確定了越南的名字,之後就被沿襲下來,越南這個地方同其他民族一樣,本身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他們說京語,也就是越南語,秦朝時期疆土向南擴展,漢字也隨之傳入越南。

越南語言和文字大量吸收了漢字和漢字的詞彙,並將"儒字"稱作是越南的官方文字,實際上就是儒家文字,可以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甚至以漢字為原型而創造和衍生出來的文字成為了越南的正式文字,越南也毫無疑問成為了是漢字文化圈的核心組成國。

三、越南退出漢字文化圈

越南開始退出漢字文化圈的一大重要的標誌就是開始對越南文字進行改革,開始創造自己的文字是所有退出漢字文化圈的國家邁出的第一步,越南如此,朝鮮也是如此。

在大概10世紀之後,越南開始仿照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俗稱為"喃字",意思就是南方的文字。

自此,越南的文字雖然很大程度上並沒有擺脫漢字,據歷史資料統計,大約在15世紀越南獨創的文字得到了推廣,和漢字一起並行使用,但越南語文中仍舊有將近50%的文字和詞彙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漢字。

在這之後,越南雖然開始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但仍舊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員,一直到西方國家開始強盛起來之後,隨著西學東漸的進行。

在17世紀時期,西方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傳教士為了方便傳教,在越南使用拉丁文字進行標識,對在越南的漢字文化形成了不小的衝擊。

之後隨著法國侵佔了越南,越南被殖民的過程也是逐漸退出漢字文化圈的過程,法國殖民者當局在越南推行新的拉丁文字,廢除了漢字和越南的喃字。

19世紀末,越南已經很少有人在說漢語了,但到今天漢字文化的影響力仍舊十分深遠,我們能看到漢字的詞彙在已經推出漢字文化圈的越南和韓國至今仍舊佔有很大的比例,日本就更不需要說了。

四、越南人:曾經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羞愧

越南在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成員國存在的,甚至到現在從很多方面也能看出越南文化受到漢字文化的影響十分廣泛,從生活習俗、語言文字到節日慶祝等等。

漢字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發展的優秀傳統文化,其影響是伴隨著中華文化和精神文明而進行的,十分長足深遠,但為何越南青年會對自己的國家曾經屬於漢字文化圈而感到羞愧呢。

1.沒有一個民族希望自己不是獨特的

作為中國人,我們生來就是使用漢字的,我們接受中華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也在承認和改進其中的糟粕,誠然,沒有一個民族不希望自己的獨特的,希望被別人學習和借鑑,而不是成為另一個民族的附屬。

我想,對於越南這位青年學者龍鳴的觀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作為一名越南人,對於自己的國家想必是十分熱愛的,因而寄予了許多期望,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是獨特的,優秀的,強盛的,備受認可的。

但是,無論越南是否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都無法否認越南過去、現在甚至未來都在受到漢字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還會隨著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存在而生生不息。

以越南的這位青年龍鳴為代表的這一部分越南人表現出來的對於漢字文化圈的不認可,實際上也是對中國文化和漢字文化的不認可,這種不認可或許是為了彰顯自己民族的獨特性和活力而進行的去中國化,亦或者是真的不認可中華文化中的內容。

漢字文化圈並不能表徵什麼,並不代表越南曾經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如今在文化上也要依附漢字和中華文化,有許多國家雖然受到來自中華文化的影響,依舊能夠完成本土化,從而形成了自己本國獨特的民族文化。

即使是同一個文化圈,也可以綻放出許多不一樣的色彩,中華文化本身就是兼容並包,求同存異的,只能說這位學者龍鳴的看法太過於淺顯了。

2.文化自信是民族強盛的根本

文化自信是當今時代的熱點話題,我們經歷過中華文化的強盛,也見證了西方殖民者的強大,西學東漸的巨大威力甚至帶來了中華周邊文化的斷層,強者對於文化發展的力量和影響無疑是十分巨大的。

漢字文化圈本身就是一個鮮活的生動的歷史事實,無論你是否願意,是否喜歡,他已經存在了,並且已經存在了幾千年,這是無法磨滅的歷史事實。

魯迅先生有言,"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直視淋漓的鮮血",而如今真正強大的國家也應當敢於直視和正視歷史現實,在中華漢字文化圈生存和發展了將近兩千年的越南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越南幾千年的歷史積澱,無論他們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選擇接受和理解。

五、珍視和熱愛是唯一選擇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先人們創造出來的,是勞動人民偉大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是無法拋棄漢字和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和精神文明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的民族文化,熱愛自己的民族精神,珍惜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積澱,只有文明自信、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強者和勝利者。

而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並不單一的體現在境外的民族和國家是否承認和繼續傳承,而僅僅源於先民們創造的華夏文明,這些文化所承載的傳播的智慧是無窮的。

我們看到了西學東漸的強大,也承受了文化斷層和缺失的後果,珍視和熱愛民族文化才是對於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最好的尊重,不幹涉別國的選擇,堅定不移的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振興華夏文明。

相關焦點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漢字是漢字文化圈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一個十分複雜而漫長的歷史過程,除了漢字之外,還帶有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獨有的宗教思想和政治理念、體系之類的價值標準。然而這樣一個具有悠久的文化內涵的地域圈子,越南一個青年學者龍鳴發表了"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這樣的言論,並不希望越南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漢字在誕生之初,便作為融合華夏華夏各民族智慧的結晶,承載著超越其他國家的包容特性。在這種包容的觀念影響下,我國也在朝代更替、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運用文字這種傳播媒介,承託起周邊附屬國的發展夢想。然而,近期越南一青年竟然公開發表曾因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的荒謬言論,這究竟是為何呢?
  • 越南青年:我因為越南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最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對於很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逐步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漢字誕生地中原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中原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其中,越南是受漢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然而,近日卻有一位越南青年公開發表言論稱,我因為越南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此言論一出,可謂是激起了千層浪。
  • 越南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為何越南大學生卻聲稱:感到慚愧
    ——〔古希臘〕米南德文字的出現,使得人與人之間有了更加方便的交流方式,同時在解決諸多爭端問題之時,也能夠通過語言來更好的解決,地域不同以及文化起源的不同,導致其語言也就有所不同,語言是伴隨著一個區域的發展而形成的,同時語言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一個區域的歷史,我國5000年的文化使得諸多周邊國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漢字便是影響最為深刻的一個
  • 越南一直使用漢字,突然廢掉漢字後又強推拉丁文,現今效果如何?
    1976年,越南南北宣布統一,國號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然而中國還是那個對越友好的中國,但越南卻開始膨脹,不聽我國警告在我國邊境挑釁犯事,因此我國在1979年進行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才深刻地明白「中國並不是好惹的」,但越南的所做作為卻寒了許多中國人的心。
  • 同樣位於東南亞,古越南使用漢字,為何泰國卻不用中國漢字
    作為東亞文明的引領者,中華文明深度影響東亞各國,其中最大的一個表現是古代多個國家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最終逐漸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成員為中國、越南、朝鮮、韓國、日本。然而,作為東南亞一直「親中」的古泰國,為何不使用漢語,而一直使用泰語呢?原來,古代中南半島並非一片蠻荒,而是隱藏了三個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帝國!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活動有聲有色,我國國內的評選更是如火如荼,並且隨著活動以比較固定的形式向不同行業、地區擴散,漢字評選也逐漸演化為一種文化新民俗,帶有濃重的總結過去、展望來年、自我激勵的象徵意義。年度漢字評選有比較固定的舉辦時間,大體在每年11月啟動,12月中下旬揭曉,同時覆蓋漢字文化圈的多個國家、地區、行業,參與人數眾多,是一種全民性文化現象,社會認同度非常高。2019年國內「漢語盤點」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總關注量超過3.5億。傳統深厚,多年傳承。這種傳承性既表現為活動自身多年來的延續,更表現為對傳統漢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 視界 | 為什麼日本沒有像韓國一樣廢除漢字?日本人那樣說——
    漢字文化圈,顧名思義,即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影響,使用漢字作為傳意媒介,並且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國家。
  • 漢字—中國文化符號的明信片
    在漫長的歲月中,漢字伴隨著燦爛的中國文化傳向四方,並逐漸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漢字文化圈是指從日本、朝鮮半島、衝繩、臺灣省、中國大陸、印度支那、南洋群島直到新加坡的廣袤地帶,包括幾十個獨立國家和地區。
  • 新春特輯丨盤點漢字文化圈的元宵節
    漢字文化圈地圖提到元宵節,不得不提一下「漢字文化圈」。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韓國、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國家和地區, 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我們的元宵節過得豐富多彩,與我國相鄰的一些漢字文化圈的亞洲國家,元宵節過得絲毫不遜色。
  • 越南廢漢字75年,不準用漢字書寫,日常用語卻是「抄襲」粵語?
    所以越南在歷史上,受中華文明影響深遠,在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中,越南也在其中,越南的風俗習慣,直到現在也依舊有中華文明的影子,而在文字上,越南使用漢字的歷史也超過了2000年,直到近代才被廢除。越南廢除漢字75年,改用阿拉伯文,不準用漢字書寫近代,東亞,東南亞很多國家都遭到西方列強的入侵,越南也不例外,19世紀中葉後,法國開始逐漸將越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因此爆發了中法戰爭,中國清政府與法國籤訂《
  • 今年日本年度漢字為「密」,漢字文化圈今年都有什麼字?
    話說儀式感滿滿的日本每年都會評選年度漢字2020年是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自1995年以來公開徵集並公布「今年の漢字」的第26年"密"被選為代表2020年的漢字按照慣例,還是由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京都市東山區
  • 越南廢除漢字多年,會寫漢字的越南人很少,但有一字越南人都認識
    喜歡去東南亞旅行的中國人應該不太了解越南,是與我國陸路相通的鄰國,越南的物價比我國便宜得多,這幾年成為了中國遊客的人氣旅遊地,法國曾經是殖民地,但我知道越南和中國有著更深的關係。去越南旅行的時候,中國人導遊介紹越南的時候,越南以前是中國的附屬國,每年都向中國進貢,而且說同樣的中文,寫漢字,一直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並且中國文化也傳承著,但是,到了1945年,越南人很有氣勢地開始了漢化運動,現在的越南人很少會寫漢字,但是有一個字,大部分的越南人都知道。
  • 越南使用漢字長達兩千多年,至今有人以寫漢字書法為生,延續傳統
    漢字曾經是越南通用的文字,影響越南兩千年,直到近代法國人殖民下漢字才一步步失去官方地位。但是在今天漢字依然影響越南社會,在重大節日還是會寫漢字對聯和福字。而專門書寫漢字書法的人員,越南還是一種職業,被稱為叫做圖翁。
  • 2ch:羅馬字文化圈和漢字文化圈,為什麼產生差距了呢……?
    @ [言語學板] 羅馬字文化圈和漢字文化圈,為什麼產生差距了呢……?1: 名無し象は鼻がウナギだ! 慢心 自高自大※2ch中文網譯文不授權任何形式的WEB/APP轉載。禁止轉載到各類網站以及自媒體平臺。
  • 越南廢止漢字75年,當地春節寫春聯該怎麼寫?看到成品國人都笑了
    越南曾經屬於漢字文化圈,漢文化影響嚴重人們總喜歡將一個地方相似文化作為一個「文化圈」標註,而在亞洲就有一個「東亞文化圈」,裡頭包括了朝鮮半島的兩個國家,越南,日本都是如此。而這些國家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當中。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我們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上古流傳至今都未斷絕,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激蕩,仍然在世界展現著最閃耀的光芒。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不管是韓國還是日本,或者是東南亞國家,都能找到中華文化的影子。
  • 越南為何要恢復漢字教育?70歲以下的人看不懂家譜,歷史嚴重斷層
    在古代亞洲,有著中華文明圈的說法,日本、越南、琉球等國都是其中的一員。這些國家認同中華文化,採用中國漢字,並向中原王朝納貢。    但是二戰過後,很多國家為了顯示自己民族的獨立性,開始廢除漢字,並推行新型文字,比如韓文、朝鮮文以及越南文。  今天就給大家重點講講越南,在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
  • 漢字為何比英文強?淺析漢字發展
    毫無疑問,漢字比英文更先進!理由如下: 漢字其實分為很多種,包括但不限於廣義上的漢字和狹義上的漢字,廣義上的漢字包括但不限於以甲骨文、隸書、草書、楷書等各種引領時代潮流的文字,而狹義上的漢字則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衍生出來的漢字包括,但不限於咱們現階段使用的簡體漢字。
  • 胡志明曾寫過133首漢詩,為何上臺後立馬廢除漢字?原因讓人深思
    而在秦漢時期越南曾作為藩屬國長達2000年,越南地區一直使用漢字,古代越南人所有的文字全部都是使用漢字記錄的。  古代漢字的流傳是因為它的適用、方便,更是因為漢字的傳播,促進了文化的進步,以及更多的文明歷史被較之完整準確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