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獲「中國藏族傳統手工藝之鄉」稱號

2021-01-07 四川日報

    

  本報訊 近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德格縣為「中國藏族傳統手工藝之鄉」。這是德格縣繼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故裡、南派藏醫藥發祥地之後,獲得的又一個「金字招牌」。
  藏族民間工藝,既是生產的技藝,也是生活的藝術。德格麥宿片區素有「南派藏醫藥之鄉、傳統民族手工藝之鄉」的美譽,至今仍保存著銅鑄、噶瑪嘎孜唐卡繪畫、牛毛絨編織、木雕、土陶等20餘種最古老、最完整的藏族傳統民族手工藝。
  近年來,德格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民間工藝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工作。已在麥宿片區三鄉一鎮建設19個扶貧車間,發展編織、縫紉、木雕、鍛造、銅鑄等多種手工藝傳承,打破了原先民族手工藝產業小、散、弱等問題。目前該片區已有2000多名手工藝人,每年實現收入超1000萬元。

相關焦點

  • 花椒直播走進四川德格 直播+旅遊宣傳康巴文化
    四川省德格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雪山下的文化古城,享有「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王故裡、南派藏醫發祥地、中國傳統藏族民族手工藝之鄉」的美譽。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政策號召,在德格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花椒直播近日開展了「德格公益行」直播系列活動。
  • 甌海獲「中國龍舟文化之鄉」稱號
    「2020年中國溫州(甌海)龍舟文化大會」於本月16日至18日在甌海區舉行。大會期間還舉行授牌儀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甌海區「中國龍舟文化之鄉」榮譽稱號。前來參加會議的全國各地的龍舟協會領導與專家、龍舟文化學者、龍舟運動教練和運動員還深入開展了專題交流和調研活動。
  • 潼關縣獲「全國圍棋之鄉」榮譽稱號
    潼關縣獲「全國圍棋之鄉」榮譽稱號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1-24 08:25:33
  • 傳統手工藝如何回歸現代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分為:口頭傳統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幾個大範圍,其中傳統手工藝以技藝與美術、文化內涵兼併的特點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不管何種手工藝,從起源開始就與人類生活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 德格印經院:再現「雕版印刷術」記憶
    德格,意為「善地」,是格薩爾王的故裡。格薩爾是公元十一世紀藏族傳說中蓮花生大士的化身,他一生戎馬,揚善抑惡,成為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德格印經院,始建於公元1729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版式最獨特、雕刻最精良、字體最精美、校對最嚴密、保護最完好的藏文傳統雕版印刷館」。德格印經院始終延續著傳統的印經方式,每年開春到秋末之間,約有半年時間雕印經書。我們這次來到德格,有幸趕上了印經的季節。
  • 潼關獲「中華散曲之鄉」稱號
    授牌儀式上孩子們吟誦詩詞(陶毅博 記者 楊晶)11月29日,記者從潼關縣獲悉,今年,潼關縣已順利通過了「中華散曲之鄉」評審驗收,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散曲之鄉」稱號,同時授予該縣四知學校、萬盛園醬菜調味品有限責任公司「中華詩教先進單位」稱號,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名關再添新的文化名片
  • 1533萬援助德格衛生事業 都做了啥?圖話美麗德格
    德格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縣域面積約1.2萬平方公裡,常駐人口8萬餘人。全縣設5個縣級醫療機構,26個鄉鎮衛生院,148個村衛生室。成都高新區援藏工作隊領隊、德格縣常務副縣長洪敬濤說,「我們要大力推進對口援建重點項目,不斷提高德格基礎醫療水平,同時開展對口幫扶,不斷提升當地的衛生管理和服務水平。」
  • 義大利如何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製衣、皮具、鑄鐘、制琴……在義大利各地,人們時常能看到延續上百年的手工藝老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對傳統手工藝的存續造成挑戰。從政府到行業聯盟,從企業、學校到民間,義大利多方發力,讓傳統的「義大利製造」不斷延續發展,繼續保持了生機和活力。
  • 保山獲「全國圍棋之鄉」稱號
    8月12日,中國圍棋協會正式授予保山市「全國圍棋之鄉」稱號。中國圍棋協會的復函全文如下:保山市人民政府:貴單位寄送的「全國圍棋之鄉」申報表和申報資料已收悉。根據《全國圍棋之鄉授予和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雲南省保山市符合全國圍棋之鄉的標準,獲得「全國圍棋之鄉」稱號,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全國圍棋之鄉」是中國圍棋協會為鼓勵、激勵圍棋發展較好的地區,實現政府履行相關職責的功能性稱謂。各地政府要牢牢把握其功能性特質和先進性、群眾性、鄉土性特點,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職能作用。
  • 中國溫州龍舟文化大會舉行 甌海獲「中國龍舟文化之鄉」稱號
    點擊左上角《文明溫州》關注精神文明創建「2020年中國溫州(甌海)龍舟文化大會」於本月16日至18日在甌海區在舉行。大會期間還舉行授牌儀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甌海區「中國龍舟文化之鄉」榮譽稱號。甌海龍舟文化底蘊深厚,自唐宋之時起,甌海就有會昌龍舟競渡的傳統,龍舟已成為甌海參與廣泛的群眾性活動和傳承文化習俗、保存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
  • 佛教:德格印經院,全面地保存了藏族文化,所印行書籍行銷全世界
    德格印經院是薩迦派在長江流域最重要的一個建築,是一座印刷出版機構,就是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的德格印經院。據記載,德格印經院是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卻吉·丹巴澤仁創建於自己的家廟貢欽寺,始建於清雍正七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工程持續了九年,直到丹巴澤仁士司六十一歲去世時都還沒建完。
  • 吳忠市喜獲「全國圍棋之鄉」稱號
    8月16日,記者從市文化旅遊體育廣電局獲悉,我市喜獲「全國圍棋之鄉」稱號。 「全國圍棋之鄉」是中國圍棋協會為鼓勵、激勵圍棋發展較好的地區,實現政府履行相關職責的功能性稱謂。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吳忠市文明城市創建,推動我市圍棋事業的發展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市文化旅遊體育廣電局向中國圍棋協會申請授予吳忠市為全國
  • 文化瑰寶:中國十大傳統手工藝
    中國是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手工藝可謂是門類繁多,並且個個都是光彩奪目。
  • 開平榮獲中國首個「世界名廚之鄉」稱號
    開平榮獲中國首個「世界名廚之鄉」稱號 2019-11-24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藏族醫藥大師簡介
    主任醫師,中國共產黨黨員。為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政協委員。現任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院長、西藏藏醫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卷編輯委員會顧問、《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分卷》副總編、《中國醫學通史》編審委員、《中醫年鑑》編委、《西藏曆算學總匯》主編、西藏天文歷算學會會長等職務。
  • 中國傳統手工藝:糖人的故事
    中國傳統手工藝關於「糖」的文化多種多樣,今天的故事主題是關於中華傳統手工藝-「糖人」的起源故事。據說糖人技藝盛於明末清初,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糖人」技藝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吹糖人製作過程「吹糖人」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據說宋代時就有,時稱「戲劇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藝人自己熬製的飴糖(也稱轉化糖),糖體為咖啡色。
  • 藏族藝人為何自費出專輯?這部電影中的故事不輸「丁真」
    當時,這位老鄉覺得德格才讓幫了這麼多忙,但自己沒有錢答謝他,便掏出20張專輯送給他,「聽不完,就拿去賣掉。」這個故事同樣打動了賈樟柯,在那一屆的「青蔥計劃」(CFDG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中,賈樟柯最終選擇了這個劇本作為監製和出品,讓德格才讓有些受寵若驚。在阿旺比賽的段落裡,臺下評委中坐著一位胖胖的男性,他是阿旺的原型。
  • 藏族手工藝:時光抹不去的精緻
    但中原造紙所使用的原料不盛產於西藏,勤勞的藏族人民最終依靠造紙術的原理,自己發明了「藏紙」。1300多年來,藏紙默默記載和見證了西藏發展的步伐。2006年,藏紙生產工藝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四川德格:與西藏拉薩、甘肅夏河齊名,是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
    說到西藏一定會想到拉薩,說到甘肅可能會想到蘭州,說到四川,會想到成都,說不定還會想起那裡的美食,但說起德格,大部分人或許鮮少聽說。德格縣,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於自治州的西北部,是與拉薩、甘肅夏河齊名的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是川藏北路四川境內的最後一個縣城。
  • 大田被授予「中國洛神花之鄉」稱號 涉茶產值7.2億
    大田被授予「中國洛神花之鄉」稱號 涉茶產值7.2億 28日,金秋十月,陽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