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謙虛是一種處世哲學,是對他人的一種禮貌,是對自己的一種克制。為什麼俗語 「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能夠經久不衰?這是因為其中蘊含的道理是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的。看看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即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也很少因為自己的成功而驕狂自大,反而更加的謙虛。而那些不謙虛全都已經劃入谷底,再也爬不上來了。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教育孩子要謙虛做人,不要驕傲自大。
孩子懂得「滿招損,謙受益」,敢於承認錯誤,邁向成功道路
其實孩子是最容易驕傲的群體,他們往往因為自己的特長或取得的一些成就,就覺自己很了不起,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有一種盲目的優越感。這是因為孩子還不能很好的克制自己的內心,不能正確地認識到成績和為人的關係,也不能正確地認知自己的能力上限。可馨育兒說,所以就會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心態膨脹,導致成績下降,表現也不再那麼優秀了。因此,父母對於這樣的孩子,一定要讓他正確的認識自己,認知自己的能力,改變他的心態,讓他學會謙虛。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謙虛呢?
1、 父母要給孩子做謙虛的表率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般父母要求孩子做到某種事或某種品德,那麼首先父母要先做到,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受到父母的激勵,學會謙虛做人。如果父母都不能夠做到謙虛做人,整體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樣子,又怎麼要求孩子做到謙虛呢?就比如居裡夫人能夠將諾貝爾獎牌當成孩子們的玩具,讓孩子懂得謙虛,不要把榮譽看得太過重要,否則只會囚禁在榮譽中,導致一事無成。
2、 引導孩子怎麼謙虛做人
當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後,肯定都會有驕傲的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引導孩子的心態,讓孩子懂得而謙虛做人。尤其是孩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時,就非常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父母就要找準時期,通過一些方法讓孩子知道驕傲自滿只會讓他停滯不前,甚至會帶來退步。比如,可以在孩子因為驕傲自滿受到了挫折或學習成績退步了之後,趁機引導孩子學會謙虛,懂得謙虛。
3、 讓孩子正確面對別人的建議和批評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美,而不喜歡聽到別人的批評,孩子同樣也是如此。比如,當你指出他作業中的一些錯誤時,他就會顯得不高興。但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別人的批評和建議是為了讓他變得更好,而不是指責他。要讓他知道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批評他,只有那些為他好,為他的將來著想的人才會批評他。要讓孩子懂得這些道理,敢於承認錯誤,正確對待別人的建議和批評,並努力改正,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進步,才會邁向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