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福安——麻筍鹹

2021-02-17 今日福安

本文作者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安文化學者、《福安鄉音》特約編輯楊昌長老師。《福安麻筍鹹》一文為楊老師授權「今日福安」微信平臺首發。


毛竹,福安人叫麻竹,毛竹筍,福安人叫麻筍;麻筍醃製的筍鹹,自然叫做麻筍鹹了。

醃製麻筍鹹,福安畲鄉山民最擅長。山區的畲民醃製麻筍鹹,一般選擇埋在土裡的麻筍——「白埋膏」來製作。因為沒露土的麻筍,口感沒有露土的麻筍那麼麻,這樣醃製的麻筍鹹,便更能得到食客嘴巴的認可了。

醃製麻筍鹹的工序,其實很簡單。將麻筍剝去筍殼後,給切成片,然後放到鍋裡加入少許的水進行燒烤。民諺云:四斤麻筍三斤鹽——烤七烤七。三斤鹽,這是誇張的說法,其實不用那麼多,但用鹽巴用得重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鹽巴用得重,有利於麻筍鹹長期儲存不變質。

烤好的麻筍鹹,要將其儲存在甕子裡。甕子不能有水分,麻筍鹹裝入甕子後要用手將筍鹹壓緊,以排除甕中的空氣。筍鹹填裝滿後,可用幹菅葉封甕口,再用竹篾條將幹菅葉固定牢,使甕口與菅葉之間保留一定的空間;最後,將甕子口倒置放在碟盤上(碟盤上盛一公分的水,以絕緣外部空氣進入甕中),這樣甕中的麻筍鹹就可長期儲存了。

儲存一定時間的麻筍鹹,取出食用時,可見筍鹹上附著一層「白脯」,這層白脯是鹽巴鹽化筍塊的使然,跟黴變沒有絲毫的干係。

麻筍鹹配稀飯很下飯,當宴席甜點也很爽。「啖齒齙牙,糟菜塞(配)茶」,麻筍鹹與糟菜同屬「醃菜一族」,照樣可以「塞(配)茶」。然而,隨著當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搞小食「短、平、快」像「現湯燙現面,吃了滿口甜」的項目有人弄,而「長、煩、久」像「甕浸鹽橄欖,半天嘴無濫(涎)」的項目少人為。

如今,麻筍鹹在福安市面上露臉的機會已越來越少,倒是鄰縣的周寧、政和一帶還「花開不敗」,為我福安人所愛。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福安舌尖美食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福安
    國家中小型電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動工建設,閩東中心電機國家創新產業集群規劃通過科技部專家論證,成為科技部重點扶持的第四個產業集群;「坦洋工夫」被認定為2011中國茶葉區域最具經營力公用品牌,6家企業獲得全國百強茶企稱號……    福安在經濟上的成就可謂日新月異,但是她在人們舌尖上的誘惑卻也毫不遜色,只是少有人在外宣傳推廣而已。這裡,就一起來享受這個誘惑吧!
  • 舌尖上的福安——跳跳蝦
    > 紅的辣椒、綠的香菜、白的姜蒜……這盤菜端上桌的時候,顏色煞是好看,而最神奇的是,浸泡在這些佐料裡的一隻只蝦,竟然都是活著的,有個別身強體壯精力旺盛的,還不停地彈跳起來,讓食客們嚇上一跳
  • 舌尖上的福安——海蠣
    福安沿海港口集鎮的小碼頭旁,菜市場邊,和江邊堤岸的小道上,就接二連三地出現了一排排揭海蠣的小攤架。那攤面上的歡聲笑語,和揭海蠣的嘁嘁嚓嚓聲,要哴哴鬧鬧到來年的「清明」前後,才漸漸停下來。海蠣的名目多,不僅有人工在灘涂上扦插竹杆、和在海水中吊垂繩索養殖的「竹蠣」、「吊蠣」,還有自然繁殖在海邊巖壁下與礁石上的「岐蠣」。每種的海蠣外殼都呈花瓣狀,在水中恣意舒展。
  • 「永春麻筍」炎炎夏日,這種消暑美食少不了!
    永春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達69.5%,境內物產豐富,盛產各種優質果蔬,素有「中國蘆柑之鄉」的美稱,岵山荔枝、永春佛手、永春麻筍、金桔、甘蔗、芥菜乾等都是享譽海內外。炎炎夏日,麻筍是餐桌上少不了的消暑美食,小編最近了解到永春麻筍開始「蹭蹭」往上長,過段時間就可以上市銷售。大家可以通過關注「鄉愁到家商城」第一時間買到原產地發出的鮮筍。麻竹筍別名甜竹、大綠竹、瓦坭竹,禾本科植物。
  • 那些福安菜
    這種毒素能使人神經麻痺、嘔吐、四肢發冷,進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國內外,都有吃河豚喪命的報導。雖然,品嘗河豚要冒著生命危險,但是由於河豚的味道十分鮮美。所以,還是有眾多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飯店。廚師要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畢業考試時,廚師要吃下自己烹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術不過硬的人,就不敢參加考試逃跑了。
  • 舌尖上的閩南鹹飯
    天氣變熱了,總感覺廚房就像是蒸籠一般,不想多呆一會,畢竟一下子就滿頭大汗,渾身難受,不想下廚房,今天就帶給大家一道閩南鹹飯,一下子飯和菜都有了。鹹飯是福建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閩菜系。大部分閩南人人都會做這種飯。
  • 龍門陣 舌尖上的成都6:鹹燒白
    對於四川人來說,它是一款有著美好記憶的葷菜,每當提起這道菜時,你會不會想起兒時隨父母去坐席(婚宴喜酒)時,那一盤皮黑亮肉軟糯,用筷子夾起來還微微發顫的五花肉呢。鹹燒白是中國菜系川菜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鹹燒白的烹飪技巧以蒸為主,口味屬於鹹甜味。菜中的主要配料芽菜,素以質嫩條細,鹹鮮回甜,味道醇香而聞名於世,以之與素肉同燒,增添了特殊風味。
  • 你知道福安有多少好「牛」麼?
    】【福安市數字文創協會會員單位】今年是農曆牛年,團寶實在忍不住悄悄告訴你吧福安很「牛」氣滿滿哦嘿嘿嘿「牛」在哪裡?素有「牛城」別稱的賽岐在鎮區繁華的交通環島上聳立著一組石雕耕牛賽岐人民勤勞、奮發的精神和睦、感恩的理念在這裡得到完美詮釋因石牛傳說的神奇色彩 惹得文人墨客留下讚歌對唱:怪石巍巍似群牛,獨臥江中幾千秋;風吹項背無毛動,雨打牛身有汗流;細草攔堆難下口
  • 舌尖上的魯山
    舌尖上的魯山——魯山羊肉燴麵
  • 【微聯盟·今日福安】福安繼光餅——銅臉鐵底棉花心
    在福安,「繼光餅」這種傳統叫法在福安仍然保存著。在我市的街邊小巷裡常能見到燒餅作坊,當中也不乏世代家族式老店,所燒的繼光餅原料僅用麵粉、鹼面、鹽巴等,是名符其實的健康食品,深受當地男女老少的喜愛。奉上繼光餅製作過程(多圖)
  • 吃一碗油飯,告別舌尖上的年
    中國地大物博,「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從南到北,中國人的飲食差異真的很大。別的不說,就元宵節吃湯圓來說,似乎全國各地的湯圓都是以甜味為主,而在我家鄉開平臺山一帶,元宵節不吃甜湯圓,我們會吃鹹湯圓。
  • 舌尖上的壽光——棄鮮嗜鹹,鹹菜賣出海參價!
    如果這些特色美食你都吃過,你會發現,壽光人好吃鹹,鹹蟹子、老鹹菜就不用說了,其他菜口味在外地人嘗來也偏鹹,但生活在全國三大鹽產區之一的壽光,人們就好這口——不鹹,「木」滋味兒。虎頭雞為壽光標誌性地方名吃,還入選了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壽光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王京國告訴記者,關於虎頭雞的來歷,壽光流傳著好幾種說法。
  • 福安好穆陽!
    歷史,造就了一個文風繁盛閩東重鎮——穆陽。北上建寧,西進福州,南下滄海,東望白雲;溝通南北,吞吐來水,容納商賈,敢走四方;這就是人人都要讚一個的「福安好穆陽」。一直以來,穆陽,為福安創造的精神、物質的財富無法估量!
  • 福安阮氏起源,來對下!
    因此,便以所隨的二十姓將士就地肇基,闢址安居,此時為唐懿宗鹹通戊子年(868)。據阮氏譜記錄,將士中的二十姓有:楊、梅、張、鄭、邱、汪、田、馮、陸、姚、林、金、李、袁、倪、施、湯、宋、高、何。而阮晏生四男二女,卒於唐光化元年(898)八月十六日午時,今福安境內北半部阮氏皆為其後裔,現已經蕃衍四十三世。阮晏後裔境內分布人口如下:城陽鄉:阮家坑村930人。
  • 舌尖上的龍成
    那麼今天讓小編先帶你領略一下「舌尖上的龍成」吧!" 晚餐:"潮味紅燒肉、幹炸帶魚段、鮮肉炒雞腿菇、鹽水豆芽、薑汁上海青、蟲草花排骨湯、三鮮炒米粉、白米飯" 早餐:"白米粥、地瓜粥、豆漿、包子、白雞蛋、荷包蛋、黃豆燜肉菜、油條"   中餐:"梅菜扣肉、糖醋魚塊、木耳炒肉絲、油燜南瓜、花生炒小白菜、酸菜脊骨湯、潮式鹹米飯
  • 舌尖上的故事
    舌尖上的故鄉(一)故鄉蜷縮在遼西走廊上,雖是在背山面海的一小片丘陵間棲著,卻不敢用「臥」字,因為故鄉沒有臥的安穩與閒適,走廊的促狹與逼仄,畏手畏腳就成了故鄉與故鄉人的一種必然了。曾經千百次的問,為何在農民進城務工潮湧的時代,我的鄉人們卻能夠安然若太?
  • 福安:多彩畲韻,出彩畲鄉!
    明天早上9時30分起,打開「今日福安」首頁,回復「三月三」,看省第五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視頻直播。福安:多彩畲韻 出彩畲鄉福安現有少數民族人口7.6萬人,其中畲族人口7.2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1.08%,是全國畲族人口最多、最聚居的縣市,佔全國畲族人口的9.2%,佔福建省畲族人口的16.75%,佔寧德市畲族人口的37.22%。
  • 福安春節:葵菜湯的年味
    葵菜湯,是福安的一道傳統名菜,其他地方幾乎見不到,也是我最喜愛的一道家常菜。每年春節正月初一,我家跟大多數福安人一樣,線面葵菜湯必不可少,清晨一家人,圍著餐桌,手捧紅米飯碗,品茗紅棗、花生糖茶,夾著細長的穆陽線面,倍感「健康快樂、延年益壽」;喝著柔軟香噴的葵菜湯,頓覺「福如東海、甜蜜爽朗」,年味其樂融融。
  • 有朋友來福安,就請他們吃這些
    如果有朋友來福安做客,你就請他/她品嘗以下這些菜餚吧。雖然大多都是家常菜,但卻是地地道道的福安風味。幹煸四季豆白灼春筍炒上白石糊吊如果您覺得還有其它福安特色菜沒上榜,不妨拍張美食照發給我們吧。相信總有一道福安菜,能讓外地的朋友們流連忘返、還會再來……本文圖片均由新浪微博網友@請叫我呆先生 拍攝整理,特此致謝【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福安新聞網」的皆為「今日福安」原創作品,未經許可,其它公眾號/網站不得轉載
  • 福安上白石義務消防隊為民解憂剿滅馬蜂記
    福安上白石義務消防隊為民解憂滅馬蜂現場視頻 福安上白石義務消防隊,是個沒有工資的公益團隊,近年來,一直擔負著福安北部幾個鄉鎮的消防安全工作,義務為民排憂解難。福安上白石義務消防隊簡介 長期以來,由於上白石鎮距離福安城區較遠,一旦發生火情等災害,會經常延誤有效的搶險時間。為此,2011年7月,經當地熱心群眾的倡導後,在上級相關部門領導的關心下,一支由當地各業志願者17人組成的「上白石義務消防隊」宣告成立。萬事開頭難,義務消防隊已「成家」,待等經費設備來「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