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結構主義,新古典主義。問答:亞當斯密的經濟發展思想

2020-12-17 陳瑞要讀書

結構主義:結構主義目前在發展理論文獻中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用法。狹義結構主義把世界經濟分為中心和外圍兩部分,發達國家屬於中心國家,而發展中國家屬於外圍國家,二者的生產結構有很大差別。國際貿易的收益更多的由中心國家獲得。外圍發展中國家會陷入失業,外部不均衡和貿易條件的惡化的惡性循環。廣義的結構主義認為這個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論所描述的那樣是可以靈活調整的,價格機制的作用是有限的,變遷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國家幹預是有必要的。

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是與結構主義相對的一種世界觀,它認為世界是靈活的,市場總是趨於均衡,價格機制可以良好地發揮作用。市場機制是經濟發展的最好機制。

簡要評析亞當·斯密的經濟發展思想。

答:亞當·斯密的增長理論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經濟增長表現為國民財富的增長。按照亞當·斯密的定義,國民財富是「構成益國全部勞動年產物的一切商品。」,這一定與具有現代經濟學通用的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涵義。

第二,國民財富的增長決定於兩個條件,即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和從事生產性勞動人數的多寡。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是分工,從事生產性勞動人數的多寡則和人口的增減有關,更取決於資本的豐歉。這樣,亞當·斯密就把經濟增長和分工、人口數量以及資本積累聯繫了起來。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原因有三:①勞動者的技藝因業專而日進;②由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通常須損失不少時間,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這種損失;③許多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的發明,是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人口數量的增加會引起勞動數量的增長,從而引起經濟增長。同時,人口數量對分工也有影響,勞動分工的好處依賴於需求集中的程度,需求集中的程度受人口數量的制約。亞當·斯密還注意到人口質量以及與此相關的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亞當·斯密認為資本主要通過節儉來增加。資本的用途對國民財富的增長速度有很大影響。因此,應當首先把資本傾注到最有利的部門,一直到注滿為止,然後資本溢出,注入到其次有利的部門,又一直到注滿為止,如此次第配置下去。

第三,亞當·斯密海論證了國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在他看來,國際分工通過自由貿易能促進各國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對外貿易可使一國的剩餘產品實現其價值,從而鼓勵人們去改進勞動生產力,努力增加其產量,使國民財富和收入都有所增加,同時,國外貿易還增進消費者的利益,從而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基於這些觀點,亞當·斯密成為自由貿易的熱心鼓吹者和貿易限制的堅定反對者。

相關焦點

  • 品讀《國富論》-亞當斯密
    該著作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經濟學體系,它適應了時代的需求,對經濟實踐和經濟學的發展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用。其實西方經濟學的研究由來已久,封建主義解體後的16-17世紀,西歐進入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的商業紀元,這個時期產生了重商主義的經濟學說。重商主義是資產階級最初的經濟學說,主張國家幹預經濟生活,認為一國積累的財富越多,就越強大。
  • 柯爾貝爾的重商主義經濟思想及其實踐
    柯爾貝爾的重商主義經濟思想及其實踐 2017年09月15日 13:47 來源:文匯報 作者:陳旭東 字號 內容摘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柯爾貝爾的重商主義經濟思想及其實踐,亦是經濟學前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篇章,它從正反兩方面均為隨後法國重農學派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淵源
  • 西方美術史裡的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到底有什麼區別?
    此時的法國正處於路易13和路易14執政時期,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蒸蒸日上,君主專政進入了全盛時期,形成了以國王為首的新貴族群體和大資產階級。然而,代表封建勢力的舊貴族,不滿足自己的既得利益被瓜分,就跟新貴族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鬥爭。因為新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取得勝利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簡述新古典主義繪畫的特點——兼論啟蒙運動對美術的影響
    而自由的思想也傳播到了美國,幫助它贏得了獨立戰爭。與此同時,工業革命使得社會逐步工業化,人們的世界觀得到極大解放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在這樣風起雲湧的社會背景下,藝術也發生了多次革新,藝術與社會、政治、自然、個體的關係發生著巧妙的化學變化,誕生如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等流派。
  • 是一場革命還是傳承與延續——評說古典主義繪畫與新古典主義繪畫
    「古典主義」繪畫和「新古典主義」繪畫 ,從字面上也不難理解,新古典主義繪畫就是在古典主義繪畫基礎上的傳承、革新與發揚。,必然要明白什麼是古典主義。《西斯廷教堂》新古典主義繪畫代表人物安格爾作品在法國大革命中產生的新古典主義繪畫
  • 新古典主義藝術:播種榮譽的種子,革命時期的榮耀殿堂
    18世紀興起的環遊歐洲,讓很多人迷戀上義大利並且掀起了藝術上的新古典主義風潮,它將高貴的古典情趣與精巧嚴謹的藝術手法融為一體。在形式上,它不僅是繪畫、雕塑和建築,還發展了時尚和家裝領域。拿破崙的加冕 Coronation of Napolen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David)是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時期的新古典主義畫家和思想家。
  • 介仁藝術門窗新古典主義風格門窗 完美詮釋精緻的奢華
    新古典主義,英文為Neoclassicism,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歐美地區擴展的藝術運動。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承繼歐洲古典的優雅韻味,於奢華中更趨低調。
  • 楊凱麟 | 思想的極簡主義
    先驗經驗論是鋪展德勒茲哲學的一條思想導線,建構主義則是另一條,兩者涉及的都是各種感性界限與越界的究極運動及思想實驗。對德勒茲而言,界限是關於域外的問題,越界則涉及折曲的各種可能,這是只能由生成所表現的鮮活空間,特屬於德勒茲的空間性,但卻也只有伴隨著特異的時間性才有可能。
  • 新古典主義大師——路易·大衛作品欣賞
    說起大衛,可能大家會聯想到米開朗基羅的英雄雕像《大衛》,但這裡我們即將講述的大衛,原名雅克·路易·大衛,是十八世紀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點領導者,在法國的美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自己成為了美術大師,他的學生安格爾也成為世界公認的美術大師。
  • 「由繁入簡」——論極簡主義下的創意包裝結構設計
    與此同時,包裝結構設計也慢慢的擺脫傳統的只考慮產品本身思想,逐漸走向簡潔、人性和創意。再次基礎上,本課題主要探索極簡主義包裝理念產生的歷史和發展背景,通過對極簡化包裝設計風格等以及如何實現包裝結構創意的深入研究,總結出極簡化包裝結構設計的特點以及何如實現創意的方法。
  • 三分鐘帶你走進人類學,什麼叫結構主義?
    老師安排本次的讀書任務,是有關列維史特勞斯的結構主義方面的書,起初看到這次讀書任務,以為一定和以前一樣很是艱澀難懂,卻沒想到這是在艱澀難懂中,又增添了幾縷詩意,《嫉妒的制陶女》、《憂鬱的熱帶》,天哪,多麼美好詩意的名字,看到憂鬱的熱帶幾個字就迫不得已的想去多了解下這本書裡面埋藏的精華,多麼美好的詩意的詩人才能取出這麼詩意的書名,光看書名就有一股熱浪伴隨著鳥語和圓舞曲環繞在你的身邊
  • 新古典主義高清作品集
    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以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為旗號的古典主義藝術,早在17世紀的法國就已出現。在法國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會改革之前,有一場純粹的藝術革命,這就是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
  • 《致命女人》中反映出的女權主義浪潮發展過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地位的不同,或者說女權主義浪潮發展的過程。而他們面對婚姻中的困境,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選擇,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確切的說,與他們當時的女權主義浪潮有關。美國的女權主義浪潮共有三次,極大的影響了美國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對美國憲法中提出的自由,平等理念做出了更好擴展。
  •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油畫作品欣賞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又譯:雅克-路易·達維德,畫風嚴謹,技法精工。1775年前往義大利研究藝術,受古羅馬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影響,對古典主義發生興趣。1780年回國,1784年成為皇家美術院院士,當年又去羅馬,創作了《荷拉斯兄弟的誓言》,使他一舉成名,這幅作品的古典英雄主義主題、莊重的色彩和嚴謹的構圖使其成為古典主義畫派的代表作。
  • 法國畫家夏塞裡奧,既擁有新古典主義畫風,也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
    #油畫藝術推介#法國畫家泰奧多爾·夏塞裡奧(Théodore Chassériau,1819—1856),從小就顯示出繪畫的天賦,年僅11歲時就被新古典主義畫派的代表畫家安格爾收為學生 泰奧多爾·夏塞裡奧肖像當時的畫壇,新古典主義藝術和新興的浪漫主義畫派並行發展,也形成了尖銳的學派鬥爭,互不相讓。
  • 消費主義與小布爾喬亞
    在八十年代西方資本主義時代,鮑曼在《工作、消費與新窮人》提到一個新的社會群體概念,即「新窮人」是指有缺陷的消費者(flawed consumer)、失敗的消費者。"消費社會裡的窮人,其社會定義或者說是自我界定,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有缺陷、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換言之,就是準備不夠充分的——消費者。"
  • 英國畫家喬治·鄧祿普·萊斯利古典主義油畫作品欣賞
    基本描繪了女子各個階段時的樣子.色彩也很是輕柔美麗.古典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思潮,它的美學原則是用古代的藝術理想與規範來表現現實的道德觀念,以典型的歷史事件表現當代的思想主題,也就是借古喻今。古典主義繪畫以此精神為內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題材,莊重單純的形式,強調理性而輕視情感,強調素描與嚴謹的外表、貶低色彩與筆觸的表現,追求構圖的均衡與完整,努力使作品產生一種古代的靜穆而嚴峻的美。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在我看來,女權主義與中國傳統社會的衝突是雙重的:一重是虛構的衝突;另一重是真實的衝突。虛構的衝突指的是人們假想了女權主義的形象:它是仇恨男人的,與男人為敵的;女權主義者都是醜女,都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個個都被孤獨的生活逼得變了態。這就解釋了那些女作家都要拼命撇清自己的原因。
  • 無睡意哲學 | 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人類學 - EP88
    - EP88克勞德.利瓦伊—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被認為是結構主義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雖然在他之前已經有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與其後人提出過有關「結構」的研究觀點,不過真正把結構主義視為一個完整體系和方法論的人,當屬利瓦伊史陀。二次大戰期間,利瓦伊史陀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羅曼.雅各布布布森(Roman Jakobson),令他有機會接觸結構語言學方面的研究,亦促成利瓦伊史陀創立了結構主義。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