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小區治理服務機制 群策群力推動基層治理

2020-12-14 華龍網

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環境、人口、產業的變化,使得城市治理的需求不斷在增加,而將基層治理與網格治理相融合,是推動組織優勢向發展優勢、治理優勢轉化的有效途徑,通過建立網格、實行居民點單、社區接單、辦結曬單,不斷推動為民辦事常態化、機制化。

在城市治理過程中,光是靠街道、社區單一力量是不夠的,網格員、志願者、居民群眾都是社區治理不可忽略的組成人員。通過共商居民訴求,對群眾提出的基建環境、生活配套、文明新風等治理,結合街道部門、社區組織、網格骨幹、小區業委會、物業企業、居民自組織各自的優勢、專業特長, 分別進行接單辦理,開展個性化、組團式服務,群策群力推動城市基層治理。

而對於小區存在的安全管理、衛生環境、居民糾紛、公益服務等居家事,需要引導小區業委會牽頭、居民骨幹參與、物業企業配套執行,對於小區內部事務多採取自治共商、內部化解的方式,設置公益崗位、監督崗位、協調崗位,發掘吸引小區志願者共同解決問題;而對於小區周邊公共區域、涉及政策限制內公共權利,則由小區黨組織、業委會協調網格員及時與社區、街道溝通,爭取行政資源支持,開展項目化共建和清單式服務,把大家的事列入辦理日程,協同抓好網格分片日常事務,解決城市基層治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而對於居民家中存在的個人事務,特別是涉及家庭矛盾糾紛、居民就醫、子女求學、孤寡老人照料、門前衛生三包等瑣碎「小事」,要依託居民小組長、樓棟長、自組織帶頭人、熱心街坊動態了解情況,開展志願服務,組織居民建立糾紛調解組、衛生監督組、安全督導組、政策諮詢組,發動更廣大的居民群眾參與都小區治理中,形成人人都是求助人、人人也是助人者的互助氛圍。

同時,要加強街道、社區、小區業委會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溝通、監督。針對居民關心的服務質量,督促企業進行優化改善,提升配套服務質量;針對物業企業關心的物業費收取率,定時開展相關政策宣傳,協調居民按照商議合同履行甲方繳款要求;針對雙方溝通死角、治理矛盾,搭建業委會、物業企業、樓棟長、居民代表線上線下溝通機制,促進服務購買方和物業配套方的熟悉熟知。引導居民和物業企業共同提升文明素質、守法意識、契約精神,及時解決居民的合理需求,鞭策物業服務企業規範管理,實現社區、小區治理的整體提升。

文/舒舒

相關焦點

  • 優化政府治理機制 提升為民服務效能
    行動開展以來,全市政府系統86家部門(區、市、縣、開發區)全面完成關於政務服務、改善體制機制問題提升工作,實現效能更加優化、職責更加清晰。在「雙重」服務優化升級行動中,全市政府系統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實施主體、一張推進圖表」工作機制,確保全市「雙重」工作有序高效運行。
  • 【基層治理黨旗紅87】資陽市聚焦「四力」提升 破解小區治理困境
    【基層治理黨旗紅87】資陽市聚焦「四力」提升 破解小區治理困境 2020-12-03 18:3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陝西漢中:積極構建「1+4」城市基層治理新體系
    陝西省漢中市堅持民生無小事,將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任務,積極推廣黨建引領下的一個平臺承載、一張網絡連接、一支隊伍落實、一套機制保障的「1+4」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 僰王山鎮:聚焦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 推動城鄉基層治理
    僰王山鎮:聚焦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 推動城鄉基層治理 2020-09-04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泰山區做好暢通基層治理最後一米的「加減法」
    今年以來,泰山區以當地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創建為契機,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特別是以點帶面,全區各街道在轉職能上做「減法」,在強化黨建引領、優化為民服務上做「加法」,一加一減,暢通了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米」。「釐清職責、構建完善的配套政策是職能轉變的基礎。」泰山區委編辦副主任宋洪星說。泰山區在探索轉變職能的過程中,聚焦主責主業,形成了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推動基層治理向一體化、協同化轉變。、結果公開,創新基層協商參與機制,暢通政務公開平臺渠道,擴展基層政務公開範圍,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搭建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真正讓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中,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 同博物業融入基層治理,做好諸暨28個小區、寫字樓的「管家」
    在黨建牆上,還有來自鳳凰社區等的感謝信,對物業公司在疫情防控、改善小區環境、助力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出色表現表示感謝。「目前,我們的物業服務已進駐諸暨28個小區、寫字樓等,這些感謝信是業主對我們的肯定,也是我們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成果。」公司總經理張曉桐表示。
  • 青島市北區創新基層治理「市北樣板」 跑出基層治理「加速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王昆 楊珂今年以來,市北區著力下好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一盤棋,建立健全民生痛點難點問題收集處置全周期管理機制,構築起資源耦合、人員齊備、部門聯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用活「黨群e家」小程序,狠下「繡花」功夫,提升全域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營造基層治理的良好生態。
  • 牢記囑託,落實部署④丨提升能力增強「智慧」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
    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過40年高速發展,深圳經濟特區城市空間結構、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和運行機制發生深刻變革,面臨城市治理承壓明顯、發展空間不足等諸多挑戰。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
  • 扎蘭屯市網格黨建賦能基層治理推動民生服務「重心下移」
    扎蘭屯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與創新社會治理相結合,將黨的建設聯成網,將服務群眾、化解矛盾、抗擊疫情落到格,構建起各領域黨組織「同頻共振、融合共進」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扎蘭屯市興華街道黨工委按照「一張網格繪到底、一支隊伍管到底、一套機制用到底」的思路,強化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把黨的建設、意識形態、綜合治理、應急管理、民族宗教、社會保障等工作融入一張網,做實網格化促進治理精細化,推動社區網格化治理落地生根。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
    大武口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中心區,該區以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為契機,針對基層治理中條塊分割、職能不清等問題,按照「建機制、轉職能、定標準、造流程,建平臺、強保障」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街道屬地責任事項清單,釐清街道與職能部門權責歸屬,調整再造政務流程,以公開促服務,探索政務全過程公開,建立立體聯動的政務公開體系,推動基層治理向一體化、協同化轉變。
  • 直擊治理痛點,激活治理基礎單元……縣域城市基層黨建的「鶴山經驗...
    鶴山還積極探索「黨建+N,全科網格」城市綜合治理模式,努力實現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一網融合」。據統計,鶴山城區主陣地已構建28個大網格、160個中網格、1677個小網格,建立了鎮(街)、村(社區)、小組(小區)三級網格,「三級黨組織」對應「三級網格」,實現「有網格的地方就有基層黨組織」,不斷暢通問題調處機制,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街道社區」。對網格員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小區黨支部與三級網格長在權限範圍內協同處理。
  • 洪再林到亞坤帝景豪庭小區調研指導小區治理工作
    12月22日上午,市政協主席洪再林一行到龍王山社區亞坤帝景豪庭小區調研指點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一行人首先現場查看亞坤帝景豪庭小區環境及小區好鄰居工作站的陣地建設,並查看了垃圾分類的站點。查看過後洪再林在亞坤帝景豪庭小區黨員先鋒站陣地召開了專題會議,龍王山社區相關人員參加會議。
  • 小區事居民自己議!海鹽武原「小區客廳」引領社區治理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如何優化整合資源,以更高的辦事效率、更強的服務功能、更低的管理成本開展小區「微治理」?今年,海鹽縣武原街道在完善原有社區睦鄰客廳功能的基礎上,布點小區級睦鄰客廳。通過整合小區資源,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作用打通家門口的「服務末梢神經」。近日,記者來到武原街道天寧寺社區建新小區,這裡正在開展小區睦鄰客廳建成後的第一場活動。居民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小區事項。「小區西北處,有人在綠地種菜,這個問題要解決。」「有居民習慣半夜起來撿拾垃圾,聲音很吵。」
  • 中站區:「215」工作法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組合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 通訊員 李曉霄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治理的主戰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
  • 書記領航|山西長治:延伸組織根系 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近年來,我們以創建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為契機,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家園和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出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十四條」,著力健全組織體系,發揮黨員作用,提升服務能力,創新工作機制,基層治理活力有效激發,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 基層治理怎樣破解"最後一公裡"難題 看看他們的做法!
    推行五社聯動機制,有效發揮社區工作者協調作用、社會工作者人才支撐作用、社區志願者輔助作用、社區社會組織載體作用、社區資源補充作用,聯動共建,深入基層,服務居民。推進「211」社團治理運行模式,即2個基地(社會工作人才培養基地、兒童主任實訓基地),1個驛站(市民驛站),1個平臺(社會組織孵化平臺),鼓勵社團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基層治理,提供公共服務,助力興慶區高質量發展。
  • 基層治理怎樣破解「最後一公裡」難題 看看他們的做法!
    一、突出「一核」引領、強化「三聯」聚力,增強治理組織力。明晰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責任體系,優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機制,激活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內生動力。探索「基層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聯管居民小區,將業主滿意度、小區黨支部評價作為物業服務質量考核的重要依據。
  • 網格員「當家」 服務群眾「零盲區」 廈門湖裡街道優化基層治理模式
    在湖裡街道的指導推動下,近年來,社區推動「社區治理單元下沉小區」的工作,建立了「黨建領航、三方聯動、四位一體、同商共建」的工作機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期間要努力實現「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
  • 大亞灣推進城市基層黨建與社區社會治理同頻共振
    大亞灣西區街道新惠社區日前舉行金溪灣紅色小區揭牌暨社區服務黨建聯盟啟動儀式,這是西區街道探索社區黨支部、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三方聯動機制的一個樣本。為此,西區街道探索實施「一核引領,一網覆蓋」紅色樓宇網格項目,即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群團組織、「兩新」組織和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將黨的領導、居民自治和現代物業服務有機融合,實現城市基層黨建與社區社會治理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