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0-12-16 卓越國旅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

春節的由來

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春節的習俗

1、拜年 春節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各地都有拜年的習慣,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人們會打扮得乾淨漂亮,走訪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2、壓歲錢 熬年守歲是一種活動,在守歲的時候也有小孩壓歲錢的習俗,過年的時候給小孩子壓歲錢寓意著大吉大利。

3、接財神 春節期間既有驅鬼活動,那必然就少不了祭祀神靈,迎接神靈的活動,春節期間各種各樣的祭神活動都是一種心靈上的撫慰。比如每年的正月除五都是接財神的日子,在這一天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放爆竹,點菸花,像財神表示歡迎,依禮祭拜,願新的一年能財源滾滾。

4、燃放爆竹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會通過燃放爆竹來創造節日的喜悅氣氛,是一種很常見迎新娛樂活動,不過現在由於燃放鞭炮會對空氣帶來一定的影響,這鞭炮還是要少放。

相關焦點

  • 圖解八大春節習俗的由來:年三十為什麼要守歲?
    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圖解八大春節習俗的由來  中國各地在過年期間還有一些不同的習俗和禁忌,也是非常有趣又有意義的,這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傳統的一部份,值得世代流傳。    圖說:遊戲中的「年獸」形象  春節習俗1 春節拜年的由來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 春節的習俗由來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       5、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春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
    春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有哪些?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歡迎查閱!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 春節的習俗和由來,這些你都知道嗎?
    四、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 紅包習俗的由來
    如果有人問你,紅包習俗的由來,最標準的答案應該是:國家規定的。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那麼你了解春節嗎,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它有什麼傳說故事,春節的起源又是怎麼來的,這些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跟你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春節吧。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 春節習俗都和妖魔鬼怪有關?這四大習俗背後隱藏著四種妖怪
    眾所周知,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歷史十分悠久。中國人講究傳統,不管怎麼樣,都要好好過年。過年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放鞭炮、貼春聯、給孩子壓歲錢等等,全國地區大同小異,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麼過的。
  • 春節的來歷、傳說和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文化支柱。明天就是春節了,我們來聊一聊春節的起源、春節的傳說和春節的習俗。一、春節的起源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具有代表性的說法是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春節源於鬼節等,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即公元前2000多年的某一天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日|冬至的由來習俗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日|冬至的由來習俗: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日|冬至的由來習俗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 元宵節的由來、習俗和禁忌
    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
  • 閩南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由來和門神的來歷
    據說,除夕貼春聯的習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據史書記載,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曾令「公卿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並令春聯所用的紙箋必須以硃砂染色,名為「萬年紅」。「紅」、「朱」同意,這暗示著朱家子孫可永坐江山。據說,這就是漢地大年貼春聯風俗的開始。朱元璋當然希望,朱家掌管天下的能是「萬年紅」(萬年姓朱)。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包括閩南一帶,依然是延續著貼春聯的習慣。
  • 藏曆新年的由來和習俗
    今天是農曆臘月十四,還有不到半月就是春節。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不管是從心態還是從時間而言,我們都已經進入了春節檔。而如果您有藏地的親朋好友,可能已經知曉,今年的藏曆新年,由於閏月的關係,要比我們的春節晚一個月。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英文版:關於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 中國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信仰、祭祀與家庭倫理是春節歷久彌新的精神核心。
  • 寧博講堂——春節的來歷及習俗
    春節來歷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 端午節吃粽子,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導語:端午節吃粽子,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說到中國的傳統節日,相信很多人知道的估計就只有端午節、春節、國慶節、清明節等這些法定節假日吧。畢竟在這些法定節假日裡面我們都可以休息,也算是對自己長久辛苦工作的一個「賞賜」。
  • 日本的新年及相關習俗的由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農曆的春節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年,而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來說,公曆的元旦就是新一年的開始。從飛鳥時代至明治初期的一千多年間,日本一直是效仿中國唐朝,在農曆的正月慶祝新年。最早日本的新年是祭祖以及向歲神祈求豐收的節日,後來在宮廷和民間發展,今天所見的日本新年習俗很多保留了江戶時代後期的形式。
  • 春節習俗:二十五磨豆腐
    中華民國(1912年)改用公曆,把年改稱「春節」,這一天仍是人們生活中最隆重的節。 「年」不止這一天。有「進入臘月就是年」、「過了臘八就是年」說法。人們更習慣「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正式進入「年」——「春節」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