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生活中我們總能見到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嘴裡總是說老天不公平,對他們不夠好,把所有的苦難都扔給了他們。這樣的人充滿了負能量,對待事物的態度往往也十分消極,不能正確地去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層次高的人反而不會這樣做,相反他們對待什麼事都很樂觀,能用積極的態度去應對。
《荀子》中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這句話的意思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會去抱怨別人,能夠掌握命運的人都不會去埋怨老天爺,抱怨別人的人大多都貧窮,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去向上拼搏。這就告訴我們,拉開人和人差距的,是對待事物的態度。
層次低的人遇到困難挫折,只會抱怨,不能正確地將困難視作一種人生的考驗,反而是充滿了負能量,不能積極地去面對。層次高的人遇到困難,反而會正確地認識到挫折也是一種讓人進取的能量,能夠讓人每天都充滿力量,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因為他們知道風雨過後一定是美麗的彩虹。
世界上沒有一直能下的雨,也沒有一直會刮的大風,當然也不會有人的一生一直都是朝下的挫折之事,只要我們鼓起勇氣,勇敢的去面對生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漢朝初期,劉邦打下天下,登上皇位,成為開國皇帝。手下一眾大臣都被封王封侯,韓信被劉邦所忌憚,封為楚王,後又到他的封地,將韓信貶為淮陰侯。韓信被貶之後也明白劉邦的心思,知道自己被忌憚了,非常不開心,時常稱病不上朝,劉邦出去遊玩也稱病不跟著。
韓信為人十分自大,在家中待的久了,憤恨日益增加,覺得自己才能這麼高,在與項羽作戰的時候出了那麼大力氣,幫助劉邦奪下了天下,結果最終卻被封為淮陰侯,跟周勃,灌嬰這樣的人是同一個級別的,非常恥辱。
一次韓信去拜會樊噲,樊噲行跪拜之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居然願意來我家,臣下真是十分榮幸了。」韓信反而笑著說:「我這輩子居然會和殺豬的屠夫,樊噲同吃同列。」可以說是十分看不起樊噲了,最終韓信向陳豨抱怨,商議舉兵謀反,但最終被人告發,被殺死在皇宮之中。
這個故事中韓信就十分的自大,認為自己的功勞非常大,不屑於周勃樊噲等人為伍,整天抱怨,最終心存惡念,起兵謀反,被人揭發,最終身死。抱怨沒能解決問題,反而害的韓信忘記了自我,看不清楚自己的才能,沒有自知之明,粗淺的認為劉邦的成功,只是因為有了自己,而沒看到劉邦用人方面的才幹,這才給自己帶來禍患。
如果我們整日沉迷於抱怨之中,只能是給自己的頭上增加痛苦,無法讓自己從痛苦中走出來,正確的去面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結語
羅曼羅蘭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生活雖然殘酷,但並非沒有美好,相反是殘酷承託出了美好,讓美好能夠更顯珍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地認識到生活中的挫折與苦難,而不是充滿抱怨的去看它。抱怨不能解決於問題,反而會加重我們的心理負擔,給我們自我暗示說是生活太苦了,其實生活中更苦的人比比皆是,大千世界平凡的我們其實應該要好好珍惜幸福的生活。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