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鄧雄鷹
德國安聯集團在中國的布局有望進一步深入。
針對「中信信託掛牌轉讓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一事,中德安聯人壽大股東安聯中國控股12月25日回復券商中國記者稱,隨著中國市場不斷開放,尤其是監管對外資在壽險公司持股比例限制的鬆綁,安聯中國控股也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中德安聯股權交易的機會,從而獲得中德安聯的更多股權。
該公司表示,安聯中國控股的開業是安聯集團的重要裡程碑,進一步增強了安聯集團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堅定了安聯集團未來擴大在中國金融市場投資的決心。
目前,安聯中國控股持有中德安聯人壽51%股權,一旦其成功受讓中信信託所持的49%股權,中德安聯人壽將成為我國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中信信託擬出清中德安聯股權,安聯正評估交易機會
成立於1999年的中德安聯人壽是安聯集團在中國布下的第一子,也是歐洲壽險公司在華組建的首家合資壽險公司。目前,安聯中國控股持有51%股權,中信信託持有49%股權。
中信信託持有的中德安聯股權,是其作為受託人管理的信託項目項下的信託財產,中信信託履行受託管理職責。12月24日,中信信託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49%股權」項目,擬轉讓持有的全部中德安聯股權,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
根據規則,此次轉讓中,原股東享有優先認購權。鑑於中德安聯人壽只有兩家股東,這意味著,如果安聯願意,實現全資控股中德安聯人壽的可能性非常高。
實際上,早在今年初我國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之後,便傳出安聯有意增持中德安聯人壽股權的消息。
安聯中國控股表示,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中德安聯股權交易的機會,從而獲得中德安聯的更多股權。其進一步稱,安聯集團和中信集團具有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尊重中信信託出於自身戰略和業務發展規劃所作出的決策,會在現有合資協議、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給予相應配合。
近年來,中德安聯人壽發展非常穩健。2019年,中德安聯主營業務收入64.22億元,淨利潤6.9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德安聯主營業務收入62.56億元,淨利潤4.87億元。
安聯中國擬打造一支「航母艦隊」
作為歐洲最大保險集團,安聯集團2020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739億歐元、營業利潤49億歐元。
如果此次全資控股中德安聯人壽成功,安聯集團在中國系列布局將再邁重要一步。今年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於上海開業,成為中國首家開業的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目前安聯在中國已經涉足不少領域,包括壽險、財險、信用險、資產管理和全球救援,相關公司包括中德安聯人壽、京東安聯財險、裕利安怡、國聯安基金以及安世聯合中國。安聯中國控股的設立意味著安聯在中國集團化布局的啟動。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除了有興趣獲得中德安聯更多股權,安聯中國控股亦計劃申請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提升安聯在中國公司的投資收益。此外,安聯也會尋求發展更多業務的可能性。目前比較關注的幾個領域包括養老金、保險經紀等。
近日,安聯(中國)控股正計劃增資12億元,由安聯保險集團認繳。中國銀保監會於11月18日受理了上述變更註冊資本事項,現待銀保監會批准後生效。
中德安聯CEO、安聯控股副總經理陳良今年8月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受訪時曾表示,安聯控股致力於打造一支「航母艦隊」。這艘航母的業務群將包括壽險業務、產險業務、健康險業務、養老險業務、特殊風險業務、資管業務、救援業務等安聯集團的優勢業務。
陳良表示,安聯全球有很多好的資源、產品和服務,安聯控股將整合安聯全球資源來推動中國業務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堅持務實和產品靈活性,將服務做好。「10年之後,我們希望安聯具備與本地老牌保險公司競技的能力。」
2018年以來,金融業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繼2018年宣布15條銀行業保險業開放措施後,2019年銀保監會又陸續出臺兩輪共計19條開放措施。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
隨著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外資保險公司布局中國市場的積極性和活力正不斷被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