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他含著金鑰匙出生,曾祖父是威名赫赫的漢武帝,祖父是謙謹儒雅的當朝太子。按理說,他的童年應該錦衣玉食、無憂無慮才對。可是,一場巫蠱之禍,讓他命運翻轉,家人幾乎誅殺殆盡,尚在襁褓中的他便被關押在監獄裡,直到漢武帝良心發現,才列入宗籍,收養在掖庭。漢武帝去世後,他更是混跡於市井之間,還像平常百姓一樣娶妻生子。然而,命運再次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竟被權臣霍光擁立為皇帝。此人就是漢宣帝劉病已,後改名為劉洵。
如此跌宕起伏的命運波動,換誰的小心臟也都受不了。可是,歷盡人世滄桑的漢宣帝卻隱藏著極為強大而堅韌的內心,也有著與生俱來的超高的政治智慧,更有對糟糠之妻情比金堅般執著的愛意。這讓他註定不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年輕人,也不是一個薄情寡信的丈夫,更不是一個可以被權臣肆意擺弄的帝王。
公元前74年七月,霍光廢掉在位僅27天的劉賀,立劉洵為帝。劉洵的髮妻許平君及兒子劉奭隨同入宮,這個時候的漢宣帝只是霍光手中的傀儡木偶,許平君僅被封為婕妤,兒子劉奭也未被立為太子。霍光不僅把持了朝政,連後宮皇后人選霍光也有自己的安排。在劉病已登基後的第二個月,霍光把自己的女兒霍成君送入後宮,封為婕妤。很明顯,霍光安排霍成君入宮就是直奔皇后之位而去的。
可是,在劉洵的心中,皇后的位置當然要留給自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許平君,一個普通得像微末、像塵土的尋常女子,卻是劉病已心裡最親最愛的人。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因獲罪遭宮刑做了掖庭的嗇夫,和劉病已同室而居,許廣漢經常照顧著劉病已。劉病已出掖庭後,曾寄住在許平君家中。因此,劉病已和許平君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互生情愫,彼此心中都有了對方。但是,許平君幼時許給了內者令歐侯氏為兒媳,在臨近出嫁時,歐侯氏的兒子卻病死了,這真是老天都有意成全這對有情人。劉病已抓住機會,請掖庭令張賀為自己保媒,向許平君父母提親。張賀原為衛太子劉據的家臣,也曾經照顧和救濟過劉病已,為劉病已保媒拉縴自然也是盡心盡力的。就這樣,兩位有情人終於喜結良緣。
許平君是一個品貌端莊、知書達理、心地善良、溫柔賢淑的女子。儘管生活並不寬裕,但在許平君的操持下,日子卻過得有滋有味。對於劉病已來說,許平君是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親人,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和家的幸福。許平君用她的溫婉和賢惠,撫平了劉病已心靈的創傷,讓他漂泊和孤獨的身心有了停靠的港灣,也讓他成長為一個心中有愛、肩上有責的男子漢大丈夫。成親第二年,許平君為他產下一子,名劉奭。可以想像,如果他們就這樣平平淡淡過一輩子的話,他們一定會恩恩愛愛、幸福美滿、夫唱婦隨、白頭到老。
霍成君入宮後,霍光便唆使親信議立皇后。劉病已是何等地聰明,他十分清楚地知道霍光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果然,朝堂上一邊倒地提議立霍成君為後,劉病已強烈地感受到了霍光的權勢有多麼巨大和可怕。可是,劉病已不甘心,他的心裡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他想立許平君為後,另一方面他並不想和霍光翻臉。還有他心裡非常清楚,一旦立了霍成君為後,妻子許平君和兒子劉奭絕不可能平平安安的,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後果。所以,登基已滿4個月的劉病已,他要兌現一個丈夫的承諾,他決定出手了。他採用的招式極其高明,完全體現了一個男人的成熟,一個丈夫的責任、一個帝王的智慧。
他的招式分為三步:第一步為故劍情深,第二步為厚賞霍家,第三步為替子慶生。在霍光以為立霍成君為後將成定局的時候,一次朝會上,他下了一道尋劍的詔書,這道詔書是千古以來最特別的詔書,更比任何情書都意味深長、情真意切。詔書的意思說:我在貧微之時曾有一把舊劍,現在我非常懷念它,眾位愛卿能否幫我把它找回來呢?朝臣們雖然懼怕霍光權勢,但個個都是人精,他們立刻就品出了這道詔書的真實含義,原來皇帝想立結髮妻子為皇后呀!這些大臣一合計:許平君是明媒正娶的,本身就是正妻,加上誕下了嫡長子,立為皇后這沒有毛病呀!再加上皇上正值春秋鼎盛,霍光已經垂垂老矣,有的大臣就開始考慮後路了。於是,第二天的朝會上,果然就有人提出立許平君為後,而且附議的人還不少。
劉洵知道這一步試探的棋肯定瞞不過霍光的眼睛,於是他又採取了第二步措施,厚賞霍成君及霍家其他子弟,讓霍光心裡平衡一點,藉此穩住霍光。當然,劉洵知道厚賞霍家,僅僅只能堵住霍光的嘴,因為霍家根本不差這些。他還得拿出最有價值的籌碼和霍光做交換,才能讓許平君順利當上皇后。當時,巧就巧在他的兒子劉奭即將滿周歲了,按照漢朝禮儀制度,皇帝的嫡長子滿周歲是要舉辦隆重的慶祝儀式的,這就等於向天下人宣示皇長子將來會成為太子。於是,劉洵在朝會上提出要給兒子劉奭辦周歲禮。大臣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霍光也找不出任何藉口反對。因此,在朝堂上,有些對霍光心存不滿的大臣開始上奏請立劉奭為太子。這一下霍光慌了,因為立劉奭為太子才是他最忌憚、最害怕的事情。他認為是時候和劉洵談談心了。
劉洵又何嘗不想和霍光談一談心呢?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和霍光扳手腕的時候,霍家勢力太大了,一點勝算都沒有,更何況劉賀被廢才殷鑑不遠,傻子都清楚27天怎麼可能幹出1000多件荒誕不經的壞事呢?所以,劉病已決定先同霍光講和,然後再用時間熬死霍光,這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他對霍光講了三點:其一他們都有衛氏血統,是血肉相連的親戚;其二許廣君一家在他微末時有恩於他,立正妻為後是他的體面,也是天下人的體面;其三他還年輕並沒有要立太子的打算,等以後兒子多了再擇賢而立。劉病已講的這三點意思合情合理,第一點用親情打動霍光,第二點用常理說服霍光,第三點用緩兵之計穩住霍光,讓霍光保持著以後立霍成君子嗣為太子的希望。霍光挑不出任何毛病,也不好再得寸進尺,於是同意立許平君為皇后。
公元前74年11月19日,一場隆重的皇后冊封儀式在未央宮舉行。那一天,許平君身著玫瑰紅蹙金雙層廣綾長尾鸞袍,鸞袍的尾擺拖曳在地上,足足有八米長。她潑墨般的長髮綰著五鳳朝陽髻,兩鬢斜插著牡丹珠花簪,發端下垂著鳳涎流蘇金步搖,腰系珍珠白玉寶石嵌滿的金絲帶,更顯得雍容華貴、美麗動人,劉洵與許平君十指相扣,緩緩步入大殿,他們每走幾步,都會相視一笑,那一笑如百花吐蕊,那一笑如細語輕吟,那一笑如春風拂面,那一笑如蜜餞怡情。許平君行六肅三跪九拜禮後,劉病已為愛妻授皇后金冊、寶璽、印綬。
至此,許平君正式成為了大漢王朝母儀天下的皇后。一年前,他倆還是一對貧賤的夫妻,和天下所有情侶一樣,他們也有花前月下和耳鬢廝磨,也有甜言蜜語和海誓山盟。可貴的是,在共患難時許下的諾言,在富貴時統統都兌現了承諾。而劉洵兌現的這個承諾,又是多麼地來之不易呀!
小的時候,我們看過很多王子和公主的童話故事。慢慢長大後,我們發現這些童話都是虛構,可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們繼續相信愛情的美好,因為這些童話在我們在心中播下了純真善良的種子。而劉病已用故劍情深為我們寫下了比童話還要美好的愛情故事,為我們樹立了大丈夫應有的榜樣形象。
苟富貴,勿相忘。正在奮鬥中的年輕夫妻們,請記住你們相互許下的承諾,無論現在有多苦,也無論今後你們有多麼成功,都不要忘記:陪著你一起奮鬥的人,陪著你一起吃苦的人,都是你一生最應該珍惜的人,最應該守候的人,最應該保護的人,最應該感恩的人。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