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箭頭高高低低看不懂?一篇教你看懂尿常規!

2020-12-15 騰訊網

交匯點訊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就醫經歷——到醫院看病,醫生經常會開出血常規、尿常規的檢查單。很多人能理解血常規可以反應人體炎症、感染等問題,因此一定要查,但卻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查尿常規,對尿常規檢查結果中高高低低的箭頭也不甚了解。其實,尿常規作為無創傷、易於獲取及便於監測的檢查方法,對於排除和發現腎臟和泌尿道疾病、觀察病程變化以及療效的判斷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被稱為「無創腎活檢」。今天,我們就來教一下大家如何看尿常規,以及了解腎臟健康的相關知識。

尿液是如何產生的?

要搞清楚尿常規中各項指標的含義,那麼我們首先要明白尿液是如何產生的。血液經過腎臟時,其中的尿酸、尿素、水、無機鹽和葡萄糖等小分子代謝產物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後,對人體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會再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腎臟生成的尿液經過輸尿管進入膀胱儲存,最後從尿道排出。由此可見,上到血液中成分發生改變、中到腎小球濾過功能及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下到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疾病等均可引起尿液檢查的異常。

尿常規檢驗哪些項目?

通常,尿常規僅需幾毫升尿液,在短短十幾分鐘分鐘內就可獲取尿液的基本信息,包括有:尿液的一般性狀包括尿液顏色和透明度;尿化學檢查(幹化學法)包括PH值、尿比重、隱血、白細胞、膽紅素、亞硝酸鹽、維生素C、尿膽原、酮體、尿蛋白、葡萄糖;尿沉渣項目包括各種細胞、細菌、管型、粘液、結晶等有形成分檢測計數。

尿常規中需要注意哪些指標異常?

【尿液的一般性狀】主要是尿色和透明度。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可以從無色到深琥珀色不等,變化較大,其顏色主要來自於尿色素,同時與尿液的酸鹼度、尿量、天氣及飲食有關。尿色過淺、尿色過深,棕色、棕黑色、紅色、乳白色等顏色的尿液都要引起注意。

【尿酸鹼度】反映腎臟調節體液酸鹼平衡的能力,正常尿液PH值為4.5~7.9。PH降低為酸性尿,主要見於酸中毒、高熱、脫水、痛風及服用維生素C等酸性藥物者;PH增加為鹼性尿,主要見於鹼中毒、尿瀦留、泌尿系統感染、使用碳酸氫鈉等鹼性藥物者。

【尿比重】取決於尿中溶解物質的濃度,反映腎臟的濃縮功能,正常人尿比重可因飲食和飲水、出汗和排尿等情況的不同而有較大波動,參考值是1.015~1.025。尿比重增高可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心衰和失水等導致腎血流灌注不足,以及尿中含較多蛋白質、葡萄糖等情況;尿比重降低見於大量飲水、慢性腎小球腎炎、尿崩症、間質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等影響尿濃縮功能的疾病。

【尿紅細胞】健康成人24小時尿中紅細胞不超過100萬個,隨機一次尿顯微鏡下難以觀察到,離心濃縮後高倍鏡視野下偶見。因此,尿液離心沉澱後每個高倍鏡視野紅細胞大於3個,即為鏡下血尿,常見於腎小球腎炎、尿路感染、腎結核、腎結石、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血友病及泌尿系腫瘤等,通常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紅細胞來源。

【尿白細胞】正常尿中白細胞參考範圍是0~5個/高倍鏡。尿白細胞增多見於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膀胱炎或尿道炎等。但尿白細胞增多並不一定是尿路感染,標本留取時白帶汙染、泌尿生殖系統非感染性炎症、全身炎症反應狀態等均可出現尿檢白細胞增多,此時結合尿常規中亞硝酸鹽檢測可提高細菌性感染診斷的特異性。

【尿蛋白】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屏障作用及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情況尿液中蛋白含量極其微量,尿常規中定性試驗呈陰性。尿蛋白陽性時,一般+~++++蛋白含量逐漸增多。臨床上尿蛋白陽性常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繼發性損害腎小球的病症。有些就診者會出現生理性蛋白尿,如因劇烈運動、發熱、緊張等應激狀態所致的一過性蛋白尿;瘦高體型青少年自立體位時出現的體位性蛋白尿。這類就診者經全面檢查後無器質性病變。

【尿糖】尿糖是指尿中的糖類,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測不出來,所以正常人尿糖應該陰性,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顯升高,超過了腎臟重吸收的能力時,尿中就會出現大量葡萄糖,見於糖尿病、庫欣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胰腺癌、胰腺炎等。慢性腎小管腎炎、腎間質性疾病及藥物所致腎損傷等腎小管病變,可導致腎小管葡萄糖重吸收閾值下降出現尿糖陽性,而血糖正常,稱腎性糖尿。

【鱗狀上皮細胞】尿中鱗狀上皮細胞主要來自輸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陰道的表層,形狀不規則,多邊多角。正常尿中可見少量鱗狀上皮細胞,如大量增多並伴有白細胞增多,則提示有炎症。女性患者則應排除陰道分泌物混入的位於陰道表層的扁平上皮細胞。

【管型尿】管型是蛋白質、細胞及其崩解產物在腎小管、集合管內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凝集體,是尿沉渣中最有診斷價值的成分,可分為透明管型、細胞管型、上皮細胞管型、顆粒管型。正常人晨尿中可見;劇烈運動、發熱、心臟功能不全時可見略增多。明顯增加多見於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病症候群、腎淤血、腎澱粉樣變性、感染、急性腎小管壞死、腎移植排異反應等疾病。

【維生素C】主要受飲食中維生素C的攝入影響。尿常規中檢查維生素C的意義主要是在於藉此判斷其他一些相關結果的準確與否。因為維生素C是具有還原性的,而尿常規中有些項目是以氧化還原反應為檢測原理的項目,如果尿常規中維生素C陽性,那麼相關項目的結果可信性就應受到置疑,可控制維生素C攝入後再留取標本檢測。

如何爭取留取尿液標本?

尿常規留取方便,監測快速,但在標本留取時,還是需要注意:

1、尿常規檢查需要的尿液可隨時留取,一般以清晨首次尿為好。晨尿較濃縮、偏酸性,病理成分多且完整。

2、用清潔乾燥容器留取中段尿10~50ml,並及時送檢(最好半小時內)。

3、成年女性留尿時,應避開月經期;兒童應避免糞便汙染。

4、行尿常規檢查前,儘量避免劇烈運動、服用保健品、大量水果等,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尿液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代謝產物,不僅反映泌尿系統的問題,更可以間接反映全身各系統的代謝情況。當泌尿系統有感染、結石、結核、腫瘤、腎功能異常等情況時,尿液成分會發生變化;當某些疾病引起血液成分改變時,尿液裡也可能出現成分的相應變化,如糖尿病等。尿常規檢查作為臨床上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包含巨大的生理生化信息,應當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對腎臟病患者,建議大家定期進行尿液檢查。

通訊員 倪傑 顏英傑

交匯點記者 葉真

相關焦點

  • 箭頭高高低低看不懂?不懵圈,一篇教你看懂尿常規!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就醫經歷:到醫院看病,醫生經常會開出血常規、尿常規的檢查單。很多人能理解血常規可以反映人體炎症、感染等問題,因此一定要查,但卻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查尿常規,對尿常規檢查結果中高高低低的箭頭也不甚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請教一下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主任何偉明,談一談如何看尿常規以及了解腎臟健康的相關知識。
  • 科普| 體檢報告看不懂?教你看懂30個常見指標!
    體檢報告你不看體檢報告的原因,是怕查出病還是因為根本看不懂?——這屆年輕人有點「南」沒錯,這屆年輕人太難了,熬夜加班不運動,外賣宵夜不規律,面對體檢那張紙,除了能看出自己又胖了、視力又下降了……對於化驗項目中高高低低的箭頭和各種醫學術語,你又能看懂其中的潛臺詞嗎?
  • 【郵醫∙體檢須知(九)】看懂體檢報告,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體檢報告怎麼看?一分鐘知識帶你普及(一)體檢報告查收期,健康問題冒上頭。報告在手看不懂,箭頭上下啥意思?莫慌莫慌跟我來,輕鬆帶你讀懂它!敲黑板:體檢報告看不懂,給你一份實用閱讀指南(一)
  • 如何看懂體檢報告,箭頭越少問題越小?
    這些年體檢工作逐步也提到了日常生活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好一點的企事業單位和社區街道都爭相開展起來,但體檢真的就真的那麼靠得住嗎?在筆者看來答案是否定的,雖然體檢報告是根據身體反應的數據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檔,但一次體檢,對比正常範圍參考值數據或高或低時,並沒有太大的確診價值,最多時候可能只是一個警訊,當你的醫生或者你自己忽視了這個警訊,覺得偶爾一個倆個「箭頭」太平常不過,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的時候,「雷」已經在你身體埋下。
  • 體檢報告的箭頭代表啥?偏高偏低要緊嗎?這7種不算病,不用治!
    體檢報告拿到手你都能看懂嗎?年末很多單位都會組織體檢,也有很多人給自己、給家人安排一個體檢,好健康安心迎新年。但是體檢完拿到報告後,很多人卻一頭霧水:- 報告上面的箭頭、加減號,完全看不懂怎麼辦?- 甘油三酯、中性粒細胞比率…這些指標都是什麼意思?- 指標的升高或降低,是否代表著生病?需要治療嗎?
  • 健康周刊 | 聽懂體檢報告的話外音
    ■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又到年末,不少單位都向員工派發了「福利」——那便是一年一度的體格檢查(以下簡稱體檢)。通過體檢,可以讓身體的各項指標浮出水面,給人們提供了解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  保持身體健康,定期體檢很重要。然而體檢時該做哪些項目?體檢報告應該怎麼看?
  • 健康周刊|聽懂體檢報告的話外音
    ■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又到年末,不少單位都向員工派發了「福利」——那便是一年一度的體格檢查(以下簡稱體檢)。通過體檢,可以讓身體的各項指標浮出水面,給人們提供了解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保持身體健康,定期體檢很重要。然而體檢時該做哪些項目?體檢報告應該怎麼看?部分指標出現升高或降低又提示怎樣的身體信號?
  • 體檢報告上「血脂」項目,出現的向上向下箭頭,有幾個人能明白?
    所以很多人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想時刻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於是就會定期上醫院做體檢。可是,雖然很多人都有定期做體檢的意識,但有卻總是看不懂體檢報告上那些向上和向下的箭頭是怎麼回事,然後只能排好長的隊伍去找醫生解惑。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也浪費精力。
  •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科普教你3分鐘看懂基礎檢驗報告單
    但是當你去醫院就醫時,面對醫生根據病情開具的檢驗申請單,是不是一臉「蒙圈」的感覺呢?當你拿到檢驗結果的報告單時,面對那麼多的專業名詞,你又能看懂嗎?「大夫,給我開的這個是查啥的?」「醫生,我做的是什麼檢查呀?」……諸如此類的問題,每位檢驗科人員都曾經歷過。
  • 體檢報告看不懂?一文教你讀懂
    體檢報告看不懂? 每次看到體檢報告的結果大家是不是都很蒙圈今天,小科來跟大家掰扯掰扯體檢結果怎麼看~
  • 體檢報告怎麼看?看懂報告前兩頁最關鍵
    看懂體檢報告 前兩頁最關鍵中醫講預防有三種情形: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現代醫學在預防疾病方面也提倡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還有注射疫苗等。二者理念一致,都是在強調預防疾病要趁早,定期體檢、有序就醫。
  • 體檢報告中的箭頭代表什麼?各項指標啥意思?
    年底快到來了,各單位又將迎來一波體檢熱潮,面對體檢報告紛繁複雜的專業術語、醫學符號,大家可能一臉蒙圈。在很多人眼中,體檢就是空腹、抽血、檢查、拿報告就完事了,但其實體檢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體檢報告,拿到體檢報告應該注意什麼,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具體什麼意思,今天就來給大伙兒科普科普~來源丨百度1體檢報告中的常用醫學術語都是啥意思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是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在醫院內的各種檢查中,血常規是最常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無論健康體檢還是生病就醫,都有必要完成此項檢查。那麼,當我們拿到一張血常規報告,看到上面高高低低的箭頭,肯定會一臉問號,如何才能看懂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 長點心吧,體檢不知道這些等於白做!
    體檢可以讓身體的各項指標浮出水面,給大眾提供了解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那麼,體檢時該做哪些項目?拿著體檢報告不知道怎麼看?部分指標出現升高或降低又提示怎樣的身體信號?金紅介紹,在體檢中,常規體檢不可少。常規體檢項目主要包括:內科、外科、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隨著年紀的增大,身體機能越來越退化。除了常規檢查之外,專家還建議,不同年齡段,也需要補充相應的體檢項目。
  • 一看化驗單就「蒙圈」?|醫生教你3分鐘看懂基礎檢驗報告單
    而當拿到檢驗報告後,看著滿篇的專業名詞,又覺得一頭霧水。為了幫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檢驗科為大家詳細講解了臨床常見的檢驗報告。哈市一院檢驗科主任高春波介紹,臨床檢驗涉及的項目細數起來有成百上千種,但常做的、為人熟知的項目就5種: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血脂、肝功。
  • 看懂血脂化驗結果上的箭頭
    只要體檢,就會檢查血脂的指標,體檢報告上面的高低箭頭,往往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高低箭頭都代表的是血脂異常嗎?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和類脂的總稱。它廣泛存在於人體中,是生命細胞基礎代謝的必需物質。體檢中的血脂檢查主要包括四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 誰說我不敢看體檢報告 我壓根兒不敢去體檢
    當你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時,心情是怎樣的? 看體檢報告的心情 和查詢高考成績的心情差不多 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在上海工作的「90後」公務員陸可(化名)沒有立刻打開。下班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喝幾口水,深吸幾口氣,她才一點一點撕開體檢報告的保密封條。
  • 愛健康的你:嘉興體檢大數據來了 這三類病最普遍
    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年一度的單位體檢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嘉興各單位的體檢普遍推遲到了下半年。你所在的單位組織體檢了嗎?拿到體檢報告,首先應該關注哪些?你的體檢報告上箭頭多了還是少了?隨訪究竟是要積極參與還是保持吃瓜態度?今年嘉興人的健康隱患是什麼?
  • 講一個鬼故事:你的體檢報告出來了
    研二某天半夜寫報告,突然眼冒金星、胸口發悶,直接癱在了桌子上。當時意識還算清醒,想慢慢爬起來,但只要一動就連帶著手腕-肩膀-脖子鑽心的疼。不知道過了多少分鐘,總算能動了,趕緊打了120。本以為是心臟或者腦袋的問題,可最後查出來的病因是——頸椎生理性曲度變直+後縱韌帶鈣化。醫生說這病輕則脖子難受,重則行走困難、四肢癱瘓。
  • 肝功能檢查不會看?醫生手把手教你看懂化驗單
    醫生手把手教你看懂化驗單 2020-10-15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