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食物的一期一會,打卡奈良米其林三星懷石料理,我吃了三小時

2020-12-12 龍山橋邊11號

因為我實在是太愛奈良了,也非常想念在「和やまむら(和山村)」吃到的米其林三星料理,原本打算時隔5年再次去往「平城京」,沒成想時機不對,只好作罷。

可是呢,在家裡做攻略的時候翻到了舊照片,回憶泛起,帶著那時那刻的香和味,讓我忍不住想要和你說說我的心頭好。

01米其林三星,奈良只此一家

在近鐵奈良線【新大宮】站下車,往東北方向步行大約5分鐘,和山村就隱藏在這片居民區的某個街角。平平無奇的樸素的家庭小樓,只有一層用來營業。

我們去的時候有點不認路,打了電話過去,才又在路人的指引下找到它。

樸素的門頭
紅色標誌是和山村的店

和山村據說是奈良唯一的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連續好多年通過考核,成為奈良這座小小城市裡,不可多得的寶藏。

雖說是米其林餐廳,但和山村與許多家庭餐館無異,氣質親切,價格也沒有貴得離譜,在一眾米其林餐廳中顯得非常親民。

02季節限定,將四時入味

好的料理大多會順應時序,保留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山村就是這樣一家擅長把四季風物融入手作料理的精緻小館。

在日本美食網站,標註著「割烹·小料理」和「懷石·會席料理」的和山村,同時具有「割烹(傳統日式餐廳)」的開放式廚房帶來的親近感和宴席料理講究的藝術與味道。

四時節氣的各種食材,都能成為餐廳主理人山村先生對美味的設計與構想,並通過妥帖的製作,魔法般呈現在我們面前。

先付(前菜):我面前這道叫「小芋的胡麻」,是一碟用胡麻醬料浸潤的芋頭小丸子,上層橘色的是海膽,頂端撒一點點金箔,非常漂亮。芋頭丸子口感軟糯,能吃出顆粒感;海膽鮮美,入口即化,兩者糅合得恰到好處。同時,開餐還配了一杯冰鎮的梅酒。

御椀(湯):海帶湯打底,主料是鮮美的方頭魚肉配滑嫩的玉子豆腐,加入小柚子皮和秋葵碎末,鮮香濃鬱,帶一點微苦的清新。這裡必須提一嘴,盛湯的漆碗太美啦,更有一種說不出的精緻感。

お造り(刺身拼盤):有金槍魚、牙鮃、墨魚、甜蝦,食材當然都非常新鮮,尤其墨魚正當季,按照由淡到濃的賞味順序吃過去,滿足感升級!

朋友吃的另一個套餐裡的刺身拼盤,內容略有不同,都是生魚片↓

八寸:終於到了這一餐的重頭戲。所謂「八寸」,是指幾種以季節性為主題,精心搭配的小菜。一般前方擺放應時的蔬菜,後方放置海鮮類的菜品,以達到口味上的均衡完整和變幻的層次感。繽紛的配色,巧妙的裝碟,也在視覺上形成既統一又精美的設計感。

去的時候正值盛夏,我吃到的是一盤由芝麻豆腐、車海老、萬願寺唐辛子、板矢貝黃味燒等精緻小碟組成的當季時令拼盤,每一碟都點綴著夏楓。

黃色那顆就是板矢貝黃味燒,以一片紅椒託著,用色大膽明豔,像極了熱烈的夏天。入口那一瞬驚豔到無以言表,找不到形容詞描述,只記得當時那個感覺,從此念了很多年。

我不知道「八寸」到底算不算主菜,只聽說它在正統日料裡扮演前菜的角色。「八寸」衡量的是餐具的規格,後來演變為「放在盒子中的食物」,也有傳說「命名靈感來源於京都洛南八幡宮裡供奉的長寬皆為八寸的杉木方盒」,總之不一而足。

而在和山村,這道「八寸」妥妥地是我心裡的C位。

燒物:應季的香魚配著青綠的夏楓,放在炭火上烤,直到楓葉泛出焦黃,香魚也就烤好了,香氣四溢。我個人不太熱衷烤魚類的食物,雖然食材新鮮,魚肉也很嫩,但並不沒有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冷物:指「用冰鎮過的食器盛放熟食」。這道小菜名叫「無花果田樂」,是由豆醬和無花果製作的,又是一道應季菜。無花果肉經由新鮮製作,還帶著大自然的氣息,口感細膩柔軟,包含清新的纖維質感。

朋友吃的這碟點綴了花瓣,更加可愛了~

焚合(燉菜):由冬瓜、南瓜、牛蒡、茄子、豆腐皮做成的燉菜,造型也很講究「節制的美」。南瓜泥揉成小球,茄子是青色的,碗中留了一些湯底,總體吃起來清新淡雅,預告這一餐接近尾聲。

御飯(米飯):懷石料理大多在結尾時才上米飯,我吃的這碗山椒魚飯,有用料很足的沙丁小魚蓋在飯上,味道香濃,非常下飯。配著一碗味噌湯,完滿。

甜品:用餐的最後,來一杯水果啫喱,以夏日的甜美收尾。

傳統懷石料理都是一道一道上菜的,主廚也會注意觀察客人用餐的進度,做出一些安排和調整。這一餐我們整整花了三個小時,實在是不可多得的體驗了。

03與食物的「一期一會」

每個來到和山村的食客,臨走時都會收到山村先生親手寫的留言。在可以帶走的紙質菜單的背面,寫著「古都奈良和山村,感謝光臨」,似乎是這家店的傳統了。

用心做好菜,也用心對待每一個來客,是和山村帶給我的對懷石料理的初體驗。儘管我對「何為傳統、何為正宗」不甚了解,但它用好吃又好看的食物,親切又溫柔地治癒了我的心和胃。

而隨時間變換創新的「季節限定」,也意味著每一年、每一季的菜品不盡相同,每一次的體驗都是「一期一會」的,充滿未知的驚喜。就像我們的人生,與人事物的相遇需要緣分,更需要珍惜。

-

關於「與食物的相遇」,你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歡迎分享給我~我是薛南,每天和你聊點兒好吃的。下回見!

相關焦點

  • 不屑於米其林三星評級的京都懷石料理「竹茂樓」,300年如一日
    過去作為京都頂級的餐廳之一,達官顯貴經常出入於此,今天依舊在京式料理行業中創造著佳績,不是米其林卻已更勝米其林的元祖級餐廳。所以它還有別人給的另一個稱號「不屑於米其林三星評級的懷石料理」,很傲嬌了!今天我們就有幸來到這間具有傳統風味的「竹茂樓」裡品味四季的味道,那百年如一日堅持最傳統的懷石是怎樣的一道風景?我想,這款「品味懷石料理晚餐 紅」套餐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 隱世幽園中品鑑懷石料理,Mizai(未在)京都米其林3星攻略
    Mizai是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口碑綜合排名在京都位列第一。在這裡,你可以享用到如同藝術品一般的懷石料理。何謂懷石?關於懷石料理,也許很多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毋庸置疑,懷石料理是日本最頂級的料理,它價格不菲,卻是一生應嘗試一次的美食,或者說是美食境界。
  • 吃一頓3.5小時的懷石料理,是怎樣一種體驗?
    這是第1整理術微信(點擊標題下方「第1整理術」關注)第14次分享。文而茶懷石之出菜,在於一道一道精雅清素之儀式美感,終在日後影響了懷石料理的配色、陳設、出菜、季節感等等之美學,也不自禁塑捏出京料理菜色搭配之貴族化傾向。」
  • ...測評:京都300年老店,匠人精神的傳承,一生一定要吃一次的懷石料理
    「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懷石來自於禪道;為了在長久聽禪中抵制飢餓,肚子抱石一塊,稱為「懷石」;後來就有了給聽禪僧人的茶點,再後來有了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
  • 料理鐵人的和食魂與西洋心---京懷石吉泉,霓虹米其林刷星遊其十三
    1999年,在日本著名的美食節目《料理鐵人》中,谷河在鱧料理對決中一舉戰勝鐵人-紐約NOBU總料理長森本正治,名聲大噪。從2010年到2013年,吉泉連續被評為米其林2星,2014年更進一步,至今穩居米其林3星之列。(圖片來自吉泉官網,谷河吉巳演示生間流式包丁技藝。
  • 在這裡吃過一次米其林日本料理之後,我再也不相信日劇了|米其林...
    在上一期「除了新垣結衣,衝繩還有珊瑚、汽水和冰淇淋」中,我們帶大家逛吃了衝繩的美景和美食。在深夜食堂之後,日本美食在國人的記憶裡好像再也難以擺脫路邊小店和刀疤大叔這兩個形象。但事實上,除了溫暖的慰藉,日本料理的食不厭精也一直以來為人稱道。
  • 日本米其林二星大廚坐鎮,12道懷石料理竟只要自助的價格!
    在魔都真正稱得上高性價比正宗懷石料理一份懷石12道讓你吃到扶牆出私藏秘境中的舌包含了多種製法:分子料理,烤煎煮炸。大廚說了,八寸就是前菜,但是懷石前菜小夥伴們是看不到像芥末章魚那樣的成品菜,都是每天現制!每一塊都比手指還厚的刺身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分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京都被認為是懷石料理的集大成之地,有許多百年以上的名店、老店等待食客探訪。
  • 獨家驚喜 花見四月,福州最精緻的懷石料理櫻花季春宴大賞!(內含高端懷石料理定製福利)
    「壽司職人的匠心手藝豔驚四座」米其林一星,長安俱樂部懷石料理代表我想這就是懷石想要傳達給人們的料理精神。雖說料理本身不追求華麗,但卻極端講究烹飪、擺放等每個工作階段的精緻度、食材的新鮮度、季節感和盛裝食物的器皿,精心選用不同材質、器形、色澤、體量的器皿。適度燙熱或冷卻器皿,讓客人熱菜熱吃,冷菜冷吃。色彩比較素雅,反對濃重的裝飾,崇尚簡素餘情。
  • 還記得《分手合約》中彭于晏做給白百合的懷石料理嗎?人均3000+
    前幾日和大學舍友閒聊,說起當年一起窩在宿舍看《分手合約》,劇情雖然狗血但我倆還是哭得稀裡譁啦,與其說是愛情悲劇,我更願意把它歸類為美食電影,畢竟男主角彭于晏是個廚師,從西紅柿土豆鹹筍湯到各色米其林菜品,戲份都穿插在柴米油鹽中,也難怪我至今都惦念著那份讓白百合大呼「下血本了」的懷石料理。
  • 日本頂級奢華美食:四月櫻花正當季,帶你品嘗福州最精緻的懷石料理!
    「壽司職人的匠心手藝豔驚四座」米其林一星,長安俱樂部懷石料理代表我想這就是懷石想要傳達給人們的料理精神。雖說料理本身不追求華麗,但卻極端講究烹飪、擺放等每個工作階段的精緻度、食材的新鮮度、季節感和盛裝食物的器皿,精心選用不同材質、器形、色澤、體量的器皿。適度燙熱或冷卻器皿,讓客人熱菜熱吃,冷菜冷吃。色彩比較素雅,反對濃重的裝飾,崇尚簡素餘情。
  • 日本懷石大廚料理中國食材 優酷《大地私宴》邀您來嘗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日本的高檔菜色,其菜式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所以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懷石料理的理念沿襲禪宗思想發展而成,也因此得來「淨心料理」之美謂。而當這樣的懷石料理與中國食材相遇時,將會發生怎樣的火花呢?
  • 對不起我飄了,都敢看瀋陽人均兩千的日本料理店了
    在日本的傳統料理中,最頂級的料理當屬已有400 多年歷史的懷石料理,以其極端講求精緻,耗費不菲和高要求的餐具食物擺放而著名。本是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的起源:相傳在古代日本禪院清規很嚴,要求禪僧「過午不食」。然而缺少飲食在夜裡體溫下降的僧人實在支持不住,就把石頭烤熱,揣入懷中,以抗饑寒。
  • 北京的日式京都懷石料理,人均1000+的日料到底體驗的是什麼
    【京善京都懷石料理】位置:東四北大街東四六條85號。發小從香港來找我玩,小精神秘地給我推薦了這家懷石料理,用戶體驗真心不錯,一進門就被驚豔到了,日式的裝飾風格和餐具都很有感覺,菜品顏值超高,味道也真的不錯,感覺店家真的有在創新菜式,和以往吃的不太一樣。
  • 懷石料理大魚大肉,其實大錯特錯?日本四大菜系怎麼吃才內行?
    現在的日本料理,主要可以分成本膳料理、會席料理、懷石料理、精進料理(素齋)四大類。最正式的日本料理就是本膳料理。本膳料理源自於室町時代,招待貴族大名等上流階級的料理。用餐方式,就是把每一人份的料理放在足付託盤上,端出來置於客人面前。基本的三膳料理形態,依序是本膳、二之膳(第二膳)、三之膳(第三膳)。
  • 為何他成為摘取法國米其林三星桂冠的亞洲第一人?|百家故事
    近日,2020年度法國米其林三星餐館揭曉,日本廚師Kei Kobayashi喜獲「米其林三星主廚」稱號,成為了在法廚師獲此殊榮的亞洲第一人。佔據頭條和C位的日本三星廚師2020年,法國僅僅三位廚師摘取米其林三星稱號:日本廚師Kei Kobayashi(中),兩位法國本土廚師Christopher Coutanceau(左)和Glenn Viel(右)。法文媒體照片中,這位染著金黃頭髮,個子嬌小的42歲日本廚師妥妥地佔據著C位,足可見米其林官方給他多高榮譽!
  • 《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頤宮成為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期盼已久的《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昨日發布,這是臺灣 史上首次 被米其林納入評鑑,共有 20家餐廳 榮獲米其林餐廳殊譽,包含日本菜、粵菜、時尚歐洲菜等 13種菜系,頤宮 成為 臺北第一家 米其林三星餐廳!
  • 星級品牌|弁慶,予身心愉悅的懷石料理
    人世間越是珍貴記憶,越不忍心回憶。沉溺於頂級美食,如人相遇,有些可以再遇,有些可以陪伴,更多只能記憶…. 席間,第一道前菜中的黑豆(產自丹羽,也叫甜豆),味道中最深刻的一種思念,幸好,這是在廣州,可以在未來所有,關於弁慶,可以牽念的味道。
  • 藏在巷子裡的懷石料理,意外驚喜茶泡飯……
    京都晴4天大阪,遇上雨季 啟程京都,晴空萬裡 春暖花開的日子,格外溫暖 在美食的道路上,依舊積極熱愛 ① 藏在巷子裡的懷石料理01藏在巷子裡的懷石料理前往清水寺熙熙攘攘的街道,藏在巷子裡的寶藏,展開覓食行動。
  • 全場5折請全福州吃日本時令料理!(內含福利)
    如今:荀將品牌正式升級為《荀·食令料理》堅持懷石精神,更融入時令料理文化荀味有時,不時不食荀全新打造極具日本料理文化精髓的時令料理喜迎周年慶即日起《荀·懷石料理》升級為《荀·食令料理元暖心鍋物券以此類推,使用規則按照券上標註為準傳承技藝  匠心品質食材考究  價格平易極致賞味  精髓呈現不時不食  一期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