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1200億,寶馬也帶不動了,危機中的華晨還能翻身嗎?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經歷了受用戶嫌棄頻頻「被摳標」,以及在資本市場接連遭到拋售,曾經憑藉寶馬「躺贏」的華晨汽車逐漸陷入千億債務泥潭。

7月下旬以來,華晨汽車集團的多隻存續債券連續腰斬,遭遇市場恐慌性拋售。評級機構東方金誠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華晨汽車的負債總額高達1226.75億元,其中有息債務達到677億元,超過總負債的一半以上,且短期有息債務達到484億元,償債壓力巨大。

面對高達千億的債務,債權銀行已經組建債務委員會,開始各家債權行的上報債權階段。

「成立債委會主要是協調相關債權方不要抽貸、壓貸、斷貸,繼續給予公司金融財務上面的支持,並非企業自身進行破產重整。」對此,華晨集團相內部人員表示,「公司作為遼寧省的國企,不會讓它出事,不用太過擔心,目前財務狀況一切正常。」

然而市場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回應。一直以來,華晨中國嚴重依賴華晨寶馬輸血,但僅靠利潤奶牛卻無法助其擺脫債務困擾。尤其在放開合資股比後,寶馬在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將從50%提升至75%,這也意味著華晨汽車的利潤核心將受到巨大影響。

「抱大腿」的日子進入倒計時,曾經風光過的華晨汽車還能翻身嗎?

財產凍結,股債雙跌

從集團子公司股權凍結,到深陷訴訟漩渦,華晨集團的債務危機早有端倪。

8月12日,華晨汽車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大跌,一度觸發盤中臨時停牌。其中「19華汽01「和「18華汽01」的跌幅均超過20%,盤中一度臨時停牌,其他債券也跌去逾15%。次日,華晨汽車子公司華晨中國的股價也開始暴跌,盤中最大下跌逾14%,創下近一年來的最大跌幅。

股權和債券暴跌後,華晨汽車隨即暫停名下多隻債券在上交所的公開競價交易,僅採取報價、詢價和協議交易方式進行。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債券價格下跌,「19華汽債01」一度跌至42元新低。

截至目前,華晨汽車集團負債總額(含華晨寶馬)為1226.75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15.27%,主要為償還一年內到期的債券及長期借款所致。截至一季度末,華晨汽車集團獲銀行授信額度325.65億元,未使用額度為23.6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67%和48.22%。

授信額度下降的背後,是公司業務經營和資金周轉出現的雙重問題。

對於資金用途,按照官方說法,千億資金主要用來投資新項目,包括寶馬大東擴建項目、發動機廠項目、鐵西工廠擴建項目等都在集中建設。

只是高額的投資並沒有收到相應的回報。根據華晨中國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同比下降23.85%至14.5億元。其中合資公司華晨寶馬仍貢獻了主要利潤,淨利潤從2019年上半年的35.524億大漲至今年上半年的43.83億,漲幅高達23.4%。

華晨寶馬「一枝獨秀」,華晨汽車自主陣營的其他品牌則表現堪憂。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銷量僅為3186輛,金杯汽車上半年總銷量為7661輛,和華晨寶馬銷售26.2萬輛相比,可謂慘澹。

對於華晨汽車存在的風險,東方金誠表示,華晨汽車的利潤主要來源於華晨寶馬,同時疫情期間自主品牌乘用車產銷量、業務收入繼續下降,獲利能力仍較弱。評級機構認為,華晨汽車有息債務規模較大且逐年增長,債務主要集中於公司本部,且債務結構以短期為主。

很長一段時間,華晨汽車都陷入資產被凍結,出售股權以及員工休假的輿論中。

8月13日,多份裁判文書發布,其中四家企業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的資產或者銀行存款。朝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瀋陽分行作為申請人,也申請凍結華晨集團6億財產。今年4月和5月,華晨控股十餘次登上被執行人榜單,涉及金額七千多萬元。

揮別當年風光

不少寶馬車主在購車之後,甚至選擇將「華晨寶馬」的尾標摳掉,是華晨汽車品牌羸弱的真實寫照。然而對於華晨汽車來說,也曾有過輝煌時刻。

1992年,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第一股」,華晨汽車實現了赴美上市,獲得超額認購85倍、為國家賺回來7400萬美元。事後,中國第一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還特地表揚華晨,認為華晨上市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華晨汽車的前身,是瀋陽金杯客車廠,這個成立於1987年的汽車製造商,是由5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拼湊成的國有獨資企業。主要生產的海獅客車每年只能賣出2000輛,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從日本進口,彼時的回籠資金還不夠買零件。

為了盤活工廠,時任廠長趙希友在1988年想到了出讓股權公開募集資金的辦法,計劃發布1億元股票。但這個在當時令人倍感新鮮的操作,卻響應者寥寥。1年多的時間,募集到的資金不到3萬元。

1991年,當金杯客車站在資金鍊斷裂的邊緣,真正改變華晨命運的人出現了。原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仰融用1200萬美元買了瀋陽金杯40%的股份,隨後又將股比提高到了51%,成為大股東。在仰融的策劃下,華晨系公司在美國、香港、上海全都實現上市。

上市後的華晨汽車也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從研發到擴產,都有了資金支持。

自1996年起,金杯客車每年的銷售以50%速率增長,從1995年的不足萬輛,猛增到2000年的6萬輛,連續5年佔據全國輕型客車銷量第一。2000年,金杯客車銷售額達70億元人民幣,佔據汽車行業半壁江山,其利潤僅次於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

彼時,風光無兩的華晨也將目光瞄向了海外。2003年,寶馬集團與華晨汽車聯手成立中國華晨寶馬合資公司。華晨負責市場渠道,寶馬負責技術品牌,兩者的聯手迅速打開了銷量,華晨寶馬也成為集團的利潤奶牛。

不過對於華晨集團來說,過度依賴華晨寶馬也為日後的沒落埋下伏筆。自2011年以來,華晨集團超過9成的收入都依靠華晨寶馬,而自主陣營中的中華和金杯品牌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華晨中國公布的財報,2015年至2019年間,華晨寶馬為華晨集團貢獻的淨利潤分別為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5億元和76.26億元。5年的時間裡,華晨寶馬向華晨中國貢獻的利潤規模不斷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華晨集團的利潤全靠華晨寶馬在苦苦支撐。2019年,華晨汽車集團全年營收為40.27億元,稅前利潤卻有62.92億元,而稅前利潤高於營收的秘密正在於華晨寶馬的貢獻上。如果沒有華晨寶馬所貢獻的76.26億元,華晨汽車在2019年的稅前利潤虧損將會超過13億。

雪上加霜的是,寶馬的便車也不再好搭。2018年10月,華晨汽車與寶馬集團宣布,寶馬汽車將以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部分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2022年將完成股權調整的變更工作。

對於華晨汽車來說,「躺著賺錢」的日子也開始進入倒計時。

能否翻身?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翻身。如今身處汽車行業新四化浪潮,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車,而華晨汽車卻罕有動作。

2018年11月,工信部發布27家企業被暫停受理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的公告,華晨汽車就在其中。按照工信部說法,華晨汽車將不再被受理任何新能源汽車的申報,再次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則需要重新經過工信部的準入條件核查。這也讓華晨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再慢了一拍。

「華晨就是過度依賴寶馬了,始終缺乏自主研發能力。」某自主品牌內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在目前的競爭格局下,華晨汽車已經明顯處於劣勢。

作為地方國企,遼寧也在舉全省之力扶持華晨汽車。今年5月份和7月份,遼寧交投拿出真金白銀先後兩次入手華晨中國股本的3.96%和7.93%。此外,遼寧國資委也針對華晨成立了專項處理小組,並開始制定華晨的改革方案。

寶馬集團也開始行動。今年7月,為了推動供應鏈轉型升級,寶馬集團將首批37家本土化供應商作為與華晨合資合作的意向企業推薦給華晨。8月份,寶馬集團又一次性派駐20名德國寶馬專家進入華晨汽車,幫助華晨汽車提升業務水平。

與此同時,華晨汽車則展開自救。8月14日,在2020中國汽車論壇上,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齊凱則表示,按照原管理體系,華晨集團有九層管理關係,比較複雜,「現在我們搭建了三級管理體系,按照產權、股權關係,進行了業務調整。」二級企業將對品牌建設、產品研發、資源標配進行統一管理,對競爭目標負責。

此外,在業務層面,華晨將商用車、乘用車、零部件、新能源、出行和服務作為新的方向。齊凱表示,華晨集團集團選擇聚焦戰略,聚焦到整車和零部件。其他的具體業務,包括智能駕駛、節能新能源、輕量化等具體業務,也將在子戰略中體現。

如今在多方馳援,積極自救的情況下,起了大早趕了晚集的華晨汽車如何振興自主業務,華晨汽車能實現觸底反彈嗎?

來源:中新經緯

相關焦點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來源:中國基金報寶馬也帶不動!剛剛,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中國基金報泰勒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據華晨集團今年半年報,集團層面負債總額523.76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110%,失去融資能力。為解決債務問題,有關方面成立了華晨集團銀行債委會,力求債務和解,但未果。根據法律規定,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指定華晨集團管理人,全權負責企業破產重整期間各項工作,包括受理並認定債權人債權申報,編制重整計劃草案並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等。
  • 負債1226億元,破產再被查,寶馬都救不活華晨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句話應在華晨身上再合適不過。前腳因負債1226億被申請破產重組,後腳(11月20日)又因債券違約被查,招商證券跟著一起倒黴!曾經盛名一時,靠寶馬發家的華晨為何會淪落至此?在2003年,華晨再次聯繫寶馬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佔股50%。德國寶馬是非常願意的。那個時候,寶馬在中國的認知度還遠沒有達到今天的層級,藉助華晨寶馬可以在巨大的消費國度分一杯羹。對於華晨而言,有了寶馬加持,錢也越賺越輕鬆。正是從此刻開始,壓力越來越小,躺賺的華晨走上衰敗之路。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不涉及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等合資公司
    華晨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同時華晨寶馬仍然是其未來穩定的利潤來源,而且還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規模。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
    據華晨集團今年半年報,集團層面負債總額523.76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110%,失去融資能力。為解決債務問題,有關方面成立了華晨集團銀行債委會,力求債務和解,但未果。根據法律規定,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指定華晨集團管理人,全權負責企業破產重整期間各項工作,包括受理並認定債權人債權申報,編制重整計劃草案並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等。
  • 債務危機決定通縮還是通脹,從華晨債務暴雷說起
    如果債務危機不解決,對金融體系的衝擊,對金融市場的鏈式影響,照樣會波及各個領域,即使是被控制住的房地產行業也是一樣。人們之所以更關注房地產,是因為牽涉其中的普通人群體更廣泛,像企業等機構債務風險很多人直觀的感受不明顯,然而在一個體系內這並沒有什麼差別。
  • 千億華晨破產重整,華晨如何成也寶馬敗也寶馬?
    二、坐擁寶馬為啥還是會破產?相信所有人如果說起華晨,第一個反應就是華晨寶馬,誠然作為中國寶馬的生產企業,華晨寶馬已經讓絕大多數中國人記憶深刻了,但是為什麼擁有寶馬的華晨還是會破產呢?要知道這次華晨破產的導火索其實僅僅是格致汽車的區區三億多的負債,而這不過是壓倒華晨的最後一根稻草,說起華晨寶馬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從前開始說起。
  • 華晨汽車晨光不再:負債千億、股權凍結、銷量歸零
    題記:華晨,中華之晨光。從成立時被給予眾望,到此時千億元債務壓頂,華晨汽車再難見晨光。隨著轉讓華晨寶馬股份的時間越來越近,華晨中國在資本市場的壓力越來遠大,近日,華晨汽車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大跌,引發了上千億元的債務危機。如今,債臺高築、股權凍結、銷量歸零、自主品牌衰落等問題不斷出現,「活下去」將是華晨汽車的唯一目標。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華晨汽車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 江瀚:千億華晨破產重整 坐擁寶馬卻破產 華晨如何成也寶馬敗也寶馬?
    要知道這次華晨破產的導火索其實僅僅是格致汽車的區區三億多的負債,而這不過是壓倒華晨的最後一根稻草,說起華晨寶馬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從前開始說起。首先,價格戰救了華晨,卻傷了根本。相信所有熟悉華晨的人,都會熟悉華晨的前任掌門人祁玉民,2005年年底祁玉民執掌華晨,那個時候的華晨已經不是當年第一家登陸港股的中概股的勢頭,已經顯示出了頹勢,在這樣的情況下,祁玉民當機立斷選擇了開啟價格戰的大門,華晨率先宣布產品價格下調,祁玉民將在售的中華尊馳售價最高下調4萬元;促使原定當年九月上市新車型駿捷,提前到2月下線,定價為10萬元以下。
  • 華晨汽車債務危機壓頂 專家稱:破產重組或為大概率事件
    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華晨集團存續債券共15隻,存續規模175.73億元,兌付期主要集中在2022年,並且多隻債券都被列入中證評級高隱含違約率名單。對於華晨汽車未來存在的風險,東方金誠在評級報告中指出,華晨汽車的利潤主要來源於華晨寶馬,同時疫情下自主品牌乘用車產銷量、業務收入繼續下降,獲利能力仍較弱。
  • 欠債1328億!華晨已死,寶馬何辜?
    從金杯中華到華晨寶馬 到底是誰成全了誰? ,」 如今人人都說,華晨汽車能活著全靠寶馬「撐腰」,單看2019年,華晨寶馬盈利高達76.2億,而作為母公司的華晨汽車財報盈利卻只有66億。
  • 寶馬也救不了它!華晨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重組
    收歸國有前,華晨通過一系列前無古人的運作成功赴美上市,曾經被稱為"社會主義第一股"。《華爾街日報》一度評價稱此舉是"中國真正融入到了資本主義的遊戲中的象徵性事件。"但是,近年來華晨集團的負債率始終在上升,半年報當中的該項數字達到了71.4%。一年內,華晨面臨68個億的債務,就算是拿出全部現金和資產等價物來償還,也只能抵掉一半而已。
  • 剛剛,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同時華晨寶馬仍然是其未來穩定的利潤來源,而且還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規模。
  • 華晨總負債1226.75億元!正在走向破產!還有機會站起來嗎?
    所花費的錢是這樣的:根據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今年的第一季度末,華晨汽車集團的總負債1226.75億元,其中當前債務佔78%,資產負債率為69.93%,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早在10天前,就有傳言稱華晨汽車已開始欠光大銀行的利息。近日,光大銀行作為主要牽頭銀行,成立了華晨汽車債權銀行債務委員會。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危機或可能的破產重組的消息正在拖累華晨資本。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江陰人:我的華晨寶馬受影響嗎?
    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
  • 1933億華晨集團被破產重整!帳上513億資金去哪了?
    從首次債券違約到被破產重整,華晨集團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家28年前就已在紐交所上市的1933億車企先行者,正在走向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圖片來源:法院公告對此,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對外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不涉及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合資公司
    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同時華晨寶馬仍然是其未來穩定的利潤來源,而且還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規模。澎湃新聞此前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華晨集團一切正常。
  •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同時華晨寶馬仍然是其未來穩定的利潤來源,而且還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規模。
  • 曾是國內第一車企,如今負債1328億
    巔峰時華晨集團資產1933億資料中對於仰融的記載很少,所以,他何方神聖,詳情也無從知曉。但是這個人,確實幫助華晨完成了質的飛躍。1995年,作為大股東的仰融,掌握了瀋陽汽車的管理權。上任後,他對瀋陽汽車從裡到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1996年,金杯客車以年銷售50%的速度增長,一度佔據輕客市場銷量第一。
  • 華晨集團合資工廠生產經營正常 寶馬回應增持股份合同不受影響
    但沒有人會想到,深度捆綁豪車巨頭盈利頗豐的華晨寶馬,其母公司竟會一夜之間跌進破產程序。  11月13日,汽車衝壓模具研產公司格致汽車一紙訴狀,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了對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儘管公告對於重整的原因和進展未披露更多信息,卻成為壓倒華晨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將早已負債高企的華晨集團置於鎂光燈下。
  • 華晨破產重整警示中國汽車業「打鐵還需自身硬」
    華晨集團旗下擁有華晨中國、申華控股、金杯汽車和新晨動力4家上市公司,其中華晨中國更是承載了華晨中華、金杯、華頌三大自主品牌及雷諾、寶馬兩大外資品牌的整車生產、研發業務。目前,華晨集團現有員工4.7萬人,資產總額超過1900億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華晨集團自主品牌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長期積累的債務危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