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柯爾克孜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2021-01-08 東方彩墨

傳播:人文 | 藝術 | 收藏 | 推廣

《柯爾克孜族》

中國 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我國漢文史籍很早就有關於其先民活動的記載。最早見於《 史記》的"鬲昆"或"隔昆",就是對該族先民的 稱呼。歷史上漢文 史籍對該先民的稱呼有不同的譯寫,如漢晉時期多稱"堅昆";南北朝至隋時稱"結骨"、"紇骨"、"契骨"、"護骨";唐時多稱" 黠戛斯",有時稱"堅昆" 或"紇挖斯";遼、宋、金時稱"轄戛斯"、"黠戛司"、"紇裡迄斯";蒙元時期一般稱" 吉利吉思",有時稱"乞兒吉思";清代稱"布魯特",或作"布依魯 特",布魯特原系 準噶爾蒙古人對柯爾克孜族的稱呼,後為滿、漢等族所沿用,1935年,新疆省政府正式確定該族 名稱譯寫為"柯爾克孜",一直沿用到現在。

《柯爾克孜族》136cmX68cm

主要節日有 肉孜節、 古爾邦節和 諾魯孜節、 掉羅勃左節等節日。過節時,男女均著新衣,並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

柯爾克孜族中最受重視的人生禮儀有 誕生禮、 搖籃禮、 滿月禮、 割禮、 喪葬和婚禮。

誕生禮是在嬰兒出生當天舉行的以表對新生生命的美好祝願。搖籃禮是在孩子出生第7天或第9天舉行,要宰牲設宴請客吃飯,規模不大,參加者公限婦女。在宴會期間要唱「搖籃曲」。滿月禮,同漢族的「做滿月」相近。割禮,是柯爾克孜人僅次於婚禮的重要儀式。喪葬,柯爾克孜人基本上按照伊斯蘭教教規進行的。婚禮,是柯爾克孜人的最大禮儀,一般是先在女方家中舉行,然後將新娘迎回新房,在男方舉行更為熱鬧的慶典活動。整個婚禮是貫穿於歌聲和活動中舉行的。

《柯爾克孜族》136cmX68cm

柯爾克孜族的服裝,婦女多喜紅色,穿短裝,也有穿連衣裙的。襯衫寬大直領。布料衣服縫製簡單,高級衣服縫製講究,袖口和對襟處釘銀扣。裙子用寬帶,或用綢料迭成多褶,製成圓筒狀,上端束於腰間,下端鑲制皮毛。內衣翻領套坎肩,坎肩領口甚大,內衣顯露。在短裝外面套大衣,多為黑色,翻領敞胸,冬季內加棉絮。

《柯爾克孜族》136cmX68cm

婦女戴圓形金絲絨紅色花帽,叫「塔克西」,上面蒙上頭巾。另一種帽子叫「艾力其克」,鑲有裝飾品和刺繡。戴這種帽子時,裡面要戴繡花軟帽。冬季戴「卡爾帕克」,毛氈製成,頂加帽穗,帽面用呢料或布料,帽兩側開口,頂部一般是白色。後兩種帽子比較古老,多數人不戴了。婦女的頭飾很複雜,用「繡花布條」綁紮髮辮,髮辮末梢系圓型銀質小錢數個,再用珠鏈將兩條髮辮連結在一起,臉上喜塗脂粉,手戴玉鐲、戒指。

《柯爾克孜族》98cmX90cm

「柯爾克孜」是吉爾吉斯共和國的主要民族。系本民族自稱,意為「四十個姑娘」,也有認為是「四十個部落」、「山裡遊牧人」、「赤紅色」等含義。但一般解釋為「四十個姑娘」。人種多數人屬於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少數人兼有歐羅巴特徵,大體屬於混合民族。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於新疆西部地區,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另外,在黑龍江省富裕縣也有零星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柯爾克孜族人口數為160823。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

《柯爾克孜族》180cmX98cm

柯爾克孜族是世代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之一,他們大多生活在新疆西部的帕米爾高原上。那裡是一個山的世界,孕育了柯爾克孜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對於柯爾克孜人來說,民族英雄史詩《瑪納斯》是他們最喜愛的表演項目,英雄人物瑪納斯凱旋歸來的場景,被不斷演繹出新意:被6位健壯的武士抬著的民族英雄馬納斯,接受著人們的愛戴。一位銀須飄飄的老人把象徵著吉祥如意的白粉撒向他的肩頭,史詩《瑪納斯》的歌聲響徹在人們耳畔。

何雨春:清華大學書畫高研班副主任、創作課程導師(主講導師),清華紫光文創園高碑店文創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創作基地副主任、國畫藝委會秘書長,何雨春中國彩墨畫工作室導師、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東方彩墨畫院院長,雲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何雨春藝術主張:縱觀中國畫發展,是不斷的融入新元素,從西方到東方的元素結合,從傳統到當代的元素結合,逐步形成一種全新的繪畫元素,全新的繪畫模式,這種繪畫的變革,由於色彩直入中國傳統繪畫之中,打破了單一的傳統筆墨形式,打破了以色助墨的形式,形成了「色墨並舉,色墨共生」的萬紫千紅的彩墨新聲。

相關焦點

  • 對於撒拉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撒拉族》136cmX68cm撒拉族男子頭戴無簷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圓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夾夾」,腰系紅布帶或紅綢帶,短衣略為寬短,長衣較為狹窄。冬天穿光板羊皮襖或羊毛織稿子,腳著布鞋或用牛皮製成的「洛提」(撒拉語,是一種用牛皮製成的鞋,裡面裝草取暖)。
  • 對於仡佬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傳播:人文 | 藝術 | 收藏 | 推廣《仡佬族》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清末民初以來,因仡佬族人口急劇減少,居住區域迅速縮小,大部分呈點狀分布,各地仡佬族內部聯繫削弱以致消失,在漢文化廣泛影響下,大部分改從漢裝。《仡佬族》136cmX68cm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這是他們歷來用以歌唱生產、生活與感情,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藝術形式。
  • 關於哈薩克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哈薩克族》136cmX68cm哈薩克古老的民間舞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與他們長期遊牧生活密不可分,是一種抒情的肢體語言,當我們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就會體會到民間舞深層的內涵,同時會為他們感到自豪。哈薩克是一個遊牧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他們的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他們用歌舞抒發情懷及對生活的熱愛。
  • 對於塔吉克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紀分布在帕米爾高原東部的操伊朗語的諸民族。中國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體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個民族,二者在語言、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異。中國塔吉克族的民族語言分為色勒庫爾語和瓦罕語兩種,與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語(波斯語方言)不能互通。中國塔吉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
  • 天山柯爾克孜族部落分布詳細介紹
    目前,中國柯爾克孜族的人口約16萬左右(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柯爾克孜族人口數為160823)。阿克陶還有少數被劃為柯爾克孜族的土爾克人、土庫曼人.阿克蘇地區的柯爾克孜人主要分布在烏什縣、溫宿縣北部,還有少數分布在新和縣、拜城縣北部和庫車縣。烏什縣有一個亞曼蘇柯爾克孜民族鄉。溫宿縣北部也有一 個博孜墩柯爾克孜民族鄉。這兩個民族鄉的柯爾克孜族主要是奇裡克部落,烏什縣也有少量的諾伊古特部。
  • 實拍:新疆柯爾克孜族訓練金雕捕獵文化(圖)
    實拍:新疆柯爾克孜族訓練金雕捕獵文化(圖)昨天晚上在「湖光秋水交流群」裡:絲路藍天(阿依別克):馴鷹是遊牧民族古老的傳統技藝,源於古老的漁獵傳統新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桃花島:@阿依別克 柯爾克孜 新疆放歸大自然後,它還會回來不?
  • 柯爾克孜族--少數民族--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柯爾克孜族  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少數散居於新疆各地和黑龍江省富裕縣。  使用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南、北2個方言。居住在南疆的人通曉維吾爾語,居住在北疆的人通曉哈薩克語,居住在黑龍江省的人通曉漢語、蒙古語。  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柯爾克孜人多信仰伊斯蘭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或薩滿教。
  • 對於高山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何雨春:清華大學書畫高研班副主任、創作課程導師(主講導師),清華紫光文創園高碑店文創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創作基地副主任、國畫藝委會秘書長,何雨春中國彩墨畫工作室導師、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東方彩墨畫院院長,雲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柯爾克孜族: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尤其是8代瑪納斯的英雄史詩
    柯爾克孜族,作為我國56個民族之一的少數民族,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前,北方匈奴控制的眾族,有一個叫「鬲昆」的民族,又稱「隔昆」、「堅昆」,這些人就是柯爾克孜族的先祖,他們遍布在現在蒙古以北的吉爾吉斯湖一帶,繁衍生息。
  • 柯爾克孜族姑娘阿依布拉克的「心佑工程」夢
    柯爾克孜族姑娘阿依布拉克的「心佑工程」夢 2015-09-15 18:26: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民族歷史研究:哈卡斯族部落與黑龍江柯爾克孜族姓氏的來源
    他們主要居住在哈卡斯共和國境內,有67000多人,佔全共和國總人口60萬的11%多。哈卡斯族有本民族的母語——哈卡斯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與阿爾泰語及圖瓦語比較接近,與我國黑龍江省富裕縣柯爾克孜族初遷移來時曾使用過的語言也有不少共同的語言特點。 哈卡斯族是在古代葉尼塞柯爾克孜人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 新疆一「獵鷹」巡邏隊成網紅:柯爾克孜族馴鷹已有幾千年歷史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支「獵鷹」巡邏隊就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哈拉奇邊防派出所,巡邏隊由派出所組織所轄的3個護邊員分隊組成,每個分隊有三到四隻護邊員個人飼養的獵鷹。據哈拉奇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胡東亮介紹,柯爾克孜族有傳統的訓練鷹的習俗,每隻獵鷹都有「戶口」,其主人也有馴鷹許可證。
  • 對於傣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何雨春:清華大學書畫高研班副主任、創作課程導師(主講導師),清華紫光文創園高碑店文創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創作基地副主任、國畫藝委會秘書長,何雨春中國彩墨畫工作室導師、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東方彩墨畫院院長,雲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民間工藝美術創意設計人才培養》 項目日誌(十五)上
    ,一進風情園大家被都展示出來的柯爾克孜族傳統工藝美術品深深的吸引了。      柯爾克孜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之一,我國漢文史籍就有關於其先民活動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的「隔昆」,是對該族先民的稱呼,屬於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和高加索人種的混合類型。
  • 中國柯爾克孜文學巨匠們
    》(三卷),《哈薩克民俗研究》(第十一章約65000千字);《柯爾克孜族烏麥聖母崇拜》、《柯爾克孜族訣謠》等文學、民俗、藝術等方面學術論文十餘篇;中、短片小說《熊皮》、《灰狼後裔》、《一棵柳》、《彷徨等待》等二十餘篇,詩歌上百首,情歌800多首。
  • 柯爾克孜老人和鷹"兒子"
    柯爾克孜族人養鷹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他們居住的不少地方被稱為「獵鷹之鄉」。
  • 柯爾克孜賽馬人的傳奇人生
    賽馬,柯爾克孜族最傳統悠久的文體賽事,它傳承著柯爾克孜族淳樸、熱情的文化氣息,也是柯爾克孜族人終生熱愛的活動。
  • 帶你全方面了解吉爾吉斯族
    中國柯爾克孜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我國漢文史籍很早就有關於其先民活動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的"鬲昆"或"隔昆",就是對該族先民的稱呼。民國24年(1935),新疆省政府正式確定該族 名稱譯寫為"柯爾克孜",一直沿用到現在。一般解釋為「山裡遊牧人。中國柯爾克孜族,絕大部分使用柯爾克孜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柯爾克孜族屬於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和高加索人種的混合類型。其中父系基因以高加索人種為主,母系基因以蒙古人種為主,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
  • B族維生素能消除疲勞嗎?關於B族維生素的4大誤區,儘量避開
    但是生活當中很多人對B族維生素有誤區,今天不妨來了解一下。B族維生素能消除疲勞嗎?關於B族維生素的4大誤區,儘量避開1、用B族維生素能消除疲勞感B族維生素可以協助體內的酵素進行代謝,但是讓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的話,應該注意適當的補充,這樣才可以促進營養素的代謝,為身體產生一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