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20-12-01 22:08 來源:澎湃新聞
傅抱石《大滌草堂圖》
傅抱石先生是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美術理論家與大家之一,雖然他已經離開了半個世紀之多,但帶給中國畫創作的影響仍舊存在。這一件《大滌草堂圖》是傅抱石早年第一力作,真實見證了他研究石濤的心路歷程,也生動展示了他繪畫創作的演進軌跡。所謂「元氣淋漓,真宰上訴」,既呈現了傅抱石創作的新突破,也預示著傅抱石發展的新未來。
傅抱石
畫中頂天立地的樗木氣勢撼人,一片蓊鬱,草堂掩映其中,石濤安心靜立,凝望窗外無限風光。傅抱石以潑墨法掃出前後大樹4株,順勢粗筆勾出枝葉,酣暢淋漓,間以少許花青輔色,並點厾土坡,營造出生機盎然的盛夏濃蔭,也鮮明地烘託出人物和情節。更為難得的是,畫上方還有徐悲鴻的親筆題跋。
1942年秋,南洋歸國不久的徐悲鴻看到了傅抱石即將展陳的系列新作,激賞萬分,欣然為《大滌草堂圖》題塘:「元氣淋漓,真宰上訴。八大山人《大滌草堂圖》未見於世,吾知其必難有加乎此也。悲鴻歡喜讚嘆題,壬午之秋。」徐悲鴻引用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之句,化用「倉頡作字、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形容圖畫筆墨之飽滿酣暢
傅抱石《大滌草堂圖》題塘
據嘉德工作人員介紹,《大滌草堂圖》的珍貴之處,不僅僅在於它數度參加各類「傅抱石紀念展覽」,是一件著錄累累的赫赫名跡,而且作為傅畫徐題的少數作品之一,體現了傅抱石、徐悲鴻兩位大師惺惺相惜之誼,也成就了近現代繪畫創作史上關於提攜友愛的一段佳話。
12月1日晚間,傅抱石《大滌草堂圖》在推出後,以8800萬元起拍,經過現場買家、電話委託、網絡出價的競爭,最終被電話委託以1.2億元落槌,加佣金是以1.38億元成交。據悉,這也是中國嘉德2020年度首件突破億元大關的作品。
傅抱石作畫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餘人,原名瑞麟,20世紀著名國畫家、美術史家、篆刻家、美術教育家。出身寒門,早年生活於江西南昌,1932年在徐悲鴻的舉薦下留學日本,師從金原省吾攻讀東方美學和藝術史。1935年回國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講授中國美術史。抗戰軍興後,曾協助郭沫若從事抗戰文藝宣傳工作,1939年寓居重慶西郊金剛坡下,並任教於中央大學與國立藝專。1942年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展,是他在美術史學者之上增加國畫家身份的轉捩點。1946年隨中央大學東歸南京。歷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傅抱石是近現代成就卓著的學者型藝術家之一,一生著述頗豐,存世200多萬字,代表性學術成果有《摹印學》《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石濤上人年譜》等,編有《中國繪畫理論》《中國美術年表》《大滌子題畫詩跋校補》《明末民族藝人傳》等。
傅抱石山水畫可見石濤影響
傅抱石先生是20世紀家喻戶曉的國畫大家。而作為學者的傅抱石,才應該是他的第一身份。從1932年遠赴東瀛主攻美術史,到回國後專注於畫史、畫論的研究和教學,一直到1942年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展之前,他的身份一直都是中國美術史學者,在石濤研究和早期山水畫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樹,學術成果豐碩。而其後起的「畫家」身份,則是對「學者」的補益和豐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傅抱石,嘉德,拍賣,石濤,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