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若想超越自我,先搞明白「我是誰」

2020-12-23 臥龍心術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

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人性之中「陰暗面」的特點,幫助你認知人性的醜陋,認知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開發自身的潛能,超越當下的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實現自我人生的跨越。

專欄內容會不斷更新,而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現在以及後期不斷更新的全部課程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現實生活之中,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對某個人進行評價的過程之中,你只要講一些普遍性的行為特徵,被評價的人就會認為你說得很對。而在心理學上,這種習慣用別人眼光審視自己,忽視最真實自我的現象被稱之為「巴納姆效應」。

舉一個對水瓶座性格描述的例子:水瓶座的人很聰明,最大的特點是創新,喜歡追求獨一無二的生活,個人色彩很濃重,對待自己的朋友友善注重隱私,喜歡結交朋友,又很難跟人交心。

看到這一個水瓶座性格描述的例子,你把「水瓶座」這3個字去掉,換成自己的星座,你會有什麼感想呢?你會不會認為這跟我的性格特別像呢?

大多數人都喜歡獨一無二的生活,大多數都喜歡創新,因為創新能帶給自己新鮮感,同時,大多數人也都喜歡結交朋友,個人色彩同樣都很濃鬱。所以當星座性格分析採用普遍性的詞彙時,你會認為自己的性格就非常符合自己的星座。

步入社會,我們的夢想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追求更好的生活核心關鍵是「超越自我」,若你被「巴納姆效應」影響,連自己都搞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誰,「超越自我的極限,成為人上人」的夢想就是個笑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

認知不到自己的能力,工作、事業的選擇就會產生認知偏差

選擇大於努力並非是一句空話,而選擇之所以大於努力,是因為結合自身擅長的能力做出來的選擇,能夠更好的開發自我的潛力,能讓自己的天賦充分得到發揮。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託·瓦拉赫在讀書的時候,選擇的是文學的道路,但是他沒有這方面的天賦,走的一點都不順利。無奈之下奧託·瓦拉赫改學油畫,在油畫這條道路上也沒有太大的成績,直到後來奧託·瓦拉赫在化學上的優勢被化學老師認可,他才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你善於營銷,非要做技術型的工作,你認為你能在技術領域有多大成就呢?你善於文學創作,非要搞營銷,你覺得你的能力與你的工作能匹配嗎?

工作、事業選擇的領域與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人自身天賦潛力就難以開發,只有充分認知到自己擅長什麼能力,才能夠選擇對自己要做的行業,從而使得自己更容易突破自身的局限,獲得更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什麼是超越自我?如何完成自我的超越?
    你知道什麼是超越自我嗎?你是否嘗試過超越自我呢?用最通俗的說法,所謂超越自我就是讓自己更加強大,更加聰明,更富有智慧,擁有更多可支配的財富,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心理學中對於超越的解釋是:當你選擇這樣一種生活時,你必須用盡全部的決心和精力去為自己爭取這樣的生活。你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無論你面臨怎樣的阻礙,都能夠憑藉百折不回的意志力,克服所有的困難完成最後的目標。超越,既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結果。超越是打破自我的局限性超越的本質是打破一種規則、一種局限、一種固有的東西。
  • 心理學:「背叛」了愛人,若想獲得真正的原諒,「跪下」是沒用的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兩性情感、婚姻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婚外」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人性的醜陋面,認知道德品質對個人的影響力,以便於男性、女性朋友能夠不被欺騙、套路、壓榨、剝削
  • 用心理學解答一個快被問爛,但又始終無解的問題:「我」是誰?
    一個關於「自我」的思考小夥伴們,你覺得下面這7項中,哪些屬於「真正的自我」,哪些不屬於?「自我」的心理學背景「自我」最早是一個哲學話題。從古希臘的哲學家,到「吃飽了沒事幹」(褒義)的思考者都在研究「我是誰?」這一千古難題。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的精專細分,心理學誕生了。正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心理學就是一個對「自我」的研究時,現實卻有點「慘不忍睹」——「現代心理學史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情是自我研究變得次要,甚至消失殆盡。」
  • 心理學:讀了《自卑與超越》,才知道他們為什麼貶低別人彰顯自己
    02他們是誰?來自哪裡?可誰曾想你的紀念形式在朋友的眼中卻成為了「曬」的含義。儘管他們三三兩兩的還是在你朋友圈的右下角點了一個大大的「贊」,可是內心卻思索著把兒子剛剛練琴的視頻也發出來,當做心理上的另一種回應。
  • 心理學:自我實現與放棄自我
    自我實現是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類需求理論中的最高層的需求。指的是個體向上發展和充分運用自身才能、品質、能力的需求。在我們的經驗中,覺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區別於周圍其他的物及其他的人,這就是自我。自我實現其實就是不斷的放棄自我的過程。
  • 《自卑與超越》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走向輝煌人生,你需要有點自卑
    自此,自卑成為了阿德勒一生不斷超越自我的力量,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了成功,最終成為心理學之父。在我的慣性思維裡,認為自卑是一種負能量,直到阿德勒先生出版了《自卑與超越》,阿德勒在書中說到:「誰都不能替代你過你的人生,誰都不能幫你真正的解決問題,但是擁有了勇氣,我們就有了克服困難的活力,超越自卑的強大內心,任何時刻都能成為你人生的新開始。」
  • 心理學:鏡像自我,你是怎麼認識你自己的
    面對評價,有些人很在意,這時就有人說,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那不重要,我們就是我,不是別人的一句評價就可以概括的。這句確實在理,我們的自我是很複雜的,當然不是簡單的一句話。 可是有時我們就是很在乎別人評價,就算知道上面的那些道理,一部分人甚至會因此自責、難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別人評價為什麼會讓人這麼在意。
  • 心理學測試:主動讓路或等別人給自己讓路,暴露一個人怎樣的性格
    心理學之問:你會給別人讓路嗎,讓路這個細節暴露了你的什麼心理大家好,我是實踐派心理學—平易。我的心理學信條是:只有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才是好的心理學!可提出問題的那位學員卻乾脆的說:我不會讓!聽他這麼一說,所有人都被弄蒙了。接下來,許多人都表達了幾乎相同的看法: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自己根本不會多想,一般會下意識的讓一下路。然後,有學員反問這位提出奇葩問題的學員:讓個路有什麼的,誰方便誰讓不就完了,這是個事兒嗎?其他學員也都紛紛表示自己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 「普通人想自我提升,還能做什麼?」丨《成功心理學》
    究其原因,我們由最初的信任,到後來的懷疑,再到極端的自我懷疑,甚至徹底的否定,如此一直逃避著,這不僅是「自我設限」,更使得我們永遠難以正視自己的缺陷,也更加使我們距離真正的成功越加遙遠啊。但是話又說回來,誰又真的會甘心失敗呢?誰又真的不希望自己成功呢?
  • 心理學:自卑的出路在哪?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來告訴你答案
    在之後阿德勒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對自卑情結給出了如下定義:「當一個問題發生時,人們對此問題無法適應或者無法解決,此時在自我的意識中也承認無能為力,那麼這時表現出的就是自卑情結。」通過歸納與總結,心理學將自卑的根源因素匯總成了以下4種:自我生理缺陷自我定位上的缺失自我挫敗的經歷社會環境因素對自我的消極影響2、補償機制
  • 自我發展心理學的43個常見問題解答
    1 什麼是自我發展心理學?自我發展是一條不斷延伸的路,從如何改變行為,轉變思維,如何改善關係,走過轉折期,到如何完成人生各個階段,為了回答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發展?陳海賢老師提出了 自我發展心理學這個概念,他是浙江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博士,前浙大老師,10多年的專業心理諮詢師,接待了6000多位來訪者。
  • 《國王的演講》:從自我發展心理學看一個人如何從自卑走向自信
    影片中的患有嚴重口吃的喬治六世,從一開始抗拒治療,到接納語言矯正師羅格,一步步戰勝自卑和恐懼,最終走向自信的故事,是非常經典的從自卑到自信的教科書,今天我就從自我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和你一起解讀國王的心路歷程。
  • 分手心理學:走出分手的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五個步驟重建自我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心理學著作《分手心理學》,就是教大家如何理性思考、重建自我的。這本書的作者將引領讀者分五個步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讓讀者在自我認知和親密關係方面不斷重建自我,進而走出傷痛,真正明白:有自我,才能有愛情;能獨立,才能有親密。
  • 超越自我作文700字(精選三篇)
    然而她上去了,並且成功了,在她舉起槓鈴的一剎那,我明白了什麼叫奇蹟。  我看到她眼角邊似乎滲出了淚水,那是一個人看到自己超越了自我時的感動。身邊所有的人都在歡呼著,而我卻一動不動我被深深打動了。每一塊金牌不都是超越了別人也超越了自我而獲得的嗎?奧運會的宗旨不就是「更快、更高、更強」嗎?一個「更」字表達了人類追求了幾千年而且將永遠追求下去的精神超越自我,超越極限。
  • 書單|100本心理學書籍,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創傷!
    所以,綜合考量,我決定將我心目中認為比較好的,有實際閱讀價值的,涉及原生家庭的心理學書籍整理出來,讓大家自行去閱讀,感悟,吸收,治癒。事實上,心理學中很少有關於原生家庭的基本理論,關於原生家庭比較系統性的研究,最早是由莫雷·鮑恩博士提出,只是很多精神分析學和個體發展心理學涉及了這方面,所以這100本書,是我從心理學書籍中單單挑出,涉及原生家庭方面的部分,以方便你閱讀。
  • 你要先搞明白成功的定義是什麼?逆向思維
    你只有把這兩個概念深入思考,想明白思考清楚了,許多一直困擾你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每一個人都夢想成功,愛因斯坦說過,大部分人一輩子追求的目標和想要實現的願望,都是毫無價值的。百度說,實現或者獲得某種價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從而得到預期的結果就叫做成功。
  • 超越自我作文(精選六篇)
    太陽漸漸西下,運動會也結束了,這一天讓我難忘,因為雖然沒有拿到名次,但我堅持了下來,超越了自我。  超越自我作文2  在我的書架上,靜靜地排列著許多本書。有《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揮手別舊我》。它們都是我知識的源泉。喧囂的白天,寂靜的夜晚,捧一本好書細細品味,與古人對話,與今人交流,是多麼愜意的事情。
  • 《輻射4》合成人發瘋心理學分析,人的意識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
    實際我按照心理學來分析。人的意識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作為生物本能的行為。包括吃喝玩樂,生老病死。在學院你能看到鑽石城的市長給學院寫信說自己還有用,希望回收後繼續為學院工作當追捕者。人類的本我意識和合成人的本我意識是有較大差異的。合成人基本素質強於人類,並且腦內有停止密令。這種本我和輸入人類自我記憶之間強烈的對抗,很容易導致性格分裂而發瘋。對於沒有意思到自己是合成人的人。由於他們的身體結構有異於人類,實際上遲早也會發現自己是合成人。然而如果真的發現了,估計也是發瘋的悲劇。而這些人大都是希望被洗腦的合成人。
  • 心理學丨做心理輔導6年,我發現,人們是這樣自我毀滅的
    基本上每個人想要的都是變好,但實際生活中,他們基本都在做著能帶來自我毀滅的事情。而說真的,你身上也有這樣的模式。不如一起來看看吧?"我看朋友你提到自己最近總是感覺不到生活的意義,那請問,朋友你平時每天會做些什麼呢?"
  • 《分手心理學》:走出分手的傷痛,「重建自我」五步法可以幫到你
    復旦大學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曹雪敏認為,經曆本身其實並不能讓人獲得經驗和成長,對經歷的思考和理解才是最有用的東西。《分手心理學》這本書就是她藉由"分手"帶給我們更好的思考,讓我們在讀完以後對親密關係有了更新、更完整的理解,也讓我們的自我更加完整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