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哭!老底子上海人的回憶回來了!都是小囡的寶藏啊……

2020-12-22 上海婦聯

「滬西工人文化宮」

想必住在普陀的小囡都很熟悉

這裡承載了無數老上海人青春的記憶

曾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地標

對於上一代人來說

這裡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幾處娛樂場所

而對現在年輕人來說

這裡是各式各樣小商品的集合地

如今,他即將用嶄新的面貌回歸!

預計將在2021年!

快和小編一起重溫一下

這段珍貴的記憶吧!

官宣!「西宮」即將重新回歸!

提到「西宮」,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都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無論是70後、80後,還是90後,都對這個地方有著共同的回憶。

想到「西宮」傳出消息要被拆除的那年,不知道多少上海人因此而傷心難過,又一個可以回憶老時光的地方沒有了。

不過大家別灰心,現在已經官宣了!西宮就要回來啦!預計會在2021年和大家見面!經過重新規劃改造後,其中將包含1萬平方米以上的集中綠地,地上建築商業面積不小於5000平方米,保留現狀建築1000平方米。

圖片來源:ECADI (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另外,西宮所在街坊的22公頃地塊,其未來的規劃功能將以文化展示、教育培訓、休閒娛樂、商務辦公和交通換乘為主。

小編了解到,目前14號線也將於明年年底正式開通,建成後將貫通嘉定、普陀、靜安、黃浦、浦東5個區,成為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將極大的方便沿線居民出行生活。

西宮地塊規劃圖

這次的改造,還將會把原先「園林」式工人文化宮的歷史記憶繼續保留,與現狀水面形成整體綠化空間。

老西宮,一批人的童年回憶!

始建於1959年的西宮,於1961年初正式開放,曾經是上海面積最大的園林式工人文化宮,和上海工人文化宮(市宮)、滬東工人文化宮(東宮)並稱上海「三大宮」。

當時西宮門口的武寧路天橋,標誌性建築

在上世紀60、70年代,這裡是很多人學習、娛樂、休閒的好去處,老一輩的愛情也在此開始「萌芽」。

再後來,西宮也增加了不少娛樂設施,一些攝影、釣魚愛好者們都會來這裡聚一聚。整個公園的人工湖也別有一番風味,楊柳拂面,很適合情侶到這來劈劈情操。

還有一些小商品店鋪,一個花鳥市場,許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來挑挑選選,也有上了年紀的每周都愛來逛逛,面積雖然不大,但是更多的是衝著一份情懷。

在西宮,「實惠點心店」是一家營業了20多年的老店,堪稱附近居民和上班族的食堂,每天生意都非常火爆,東西也像店名一樣實惠,可惜搬走了之後就再也沒吃到過如此實惠的美食了。

新西宮,過去的時髦潮流聖地!

到了90後這一代,放學經常喜歡來西宮兜一圈。那個時候喜歡打扮,甚至逃課也要來逛逛,做指甲,接頭髮,紋身的,幾乎都會嘗試一遍!

新西宮還有很多大頭貼的地方,那個時候的數碼產品還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各式各樣的照片模板讓人選得眼花繚亂!

以前追星還會痴迷於在這裡淘一些明星周邊,還有很多飾品文具也很多,對於那時候的我們而言,這裡就是一個小天堂,小時候的樂趣也就這麼簡單!

重新改造好的西宮即將回歸!

雖然我們也懷念那個充滿市井的老西宮

但也在期待著一個煥然一新的西宮

可以成為普陀區下個新的文化地標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你對西宮有哪些珍貴的回憶呢?

歡迎留言互動哈!

來源:周末做啥 ID:zhoumozuosha

相關焦點

  • 【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
    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繆迅你家的小囡會說上海話嗎?所謂「上海本地人」,就是通常說的居住在上海郊區的「原住民」,包括崇明、寶山、嘉定、金山、奉賢、青浦以及現已分別併入閔行區、浦東新區的原上海縣、川沙縣等離市中心不太遠或比較遠的郊區)那些地方的人。而上海市區的人口,一般是不叫「上海本地人」的,就是正宗的「上海人」了。
  • 老底子上海人的必備單品都在這!開在市區的寶藏雜貨鋪
    雖然看著不起眼,但它藏著自己的故事,完完全全是一家寶藏小店!只賣上海的「寶藏單品」~小到紐扣,大到瓷碗,都能在這裡找到!湯婆子,假領子,縫紉機皮帶,百雀羚等等,這些國產優質老貨,阿拉記憶裡屋裡廂的老物件,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 老底子的上海話哪能講?常用新、老滬語了解一下→
    老底子的上海話哪能講?點擊聽過去的上海人怎麼說話▲1現代漢語原來老派上海話:本底子新派上海話:老底子/老早子2現代漢語什麼地方老派上海話:啥戶蕩想勿到9現代漢語回來老派上海話:轉來新派上海話:回來10現代漢語現在老派上海話:迭歇/搿歇新派上海話:現在
  • 「上海小囡」成為上海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看著黃浦江兩岸一點點在變化,能成為上海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最大的幸福。    「楊浦小囡」的濱江夢    小時候對楊浦濱江的最大感受就是「近江不見江」。    高一那年暑假,我和同學到位於楊樹浦路的上海制皂廠勞動,下了公交車還要走好遠的路才到。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 92歲的「凱司令」,讓老上海人無法抗拒!
    很多上海小囡一定都吃過凱司令蛋糕吧!在小編的童年記憶裡,能吃到一塊凱司令蛋糕,那真是一件幸福奢侈的事!送人蛋糕只要是凱司令,都會覺得倍兒有面!而且,凱司令的西點種類真的有很多:白脫小慄子、哈鬥、摜奶油、拿破崙、奶油蛋筒……全都是老底子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啊!不知道這些珍貴的味道,大家還記得多少?
  • 回憶滿滿!老上海們是怎麼過冬的?
    如今的熱水袋也還是冬天裡大家人手必備的存在,雖然現在也有了電熱水袋,但是很多人會覺得不安全,「永」字牌熱水袋絕對是老上海人的回憶。上海人的冬日穿著中,還有一款現在絕跡的「節約領」,也叫假領頭,假領頭證明了上海人會做人家。據說老上海人青睞開司米保暖假領頭,開司米cashmere是山羊絨的俗稱。
  • 「上海小囡」重走絲路,古今魔都跨越千年的時空對話
    2020SSWJX婉珺璽摩登絲路大秀,看上海小囡演繹東西方時尚美學。Part1 一千年前的魔都敦煌,歷久彌新的風華當悠遠的駝鈴穿越歷史的星空,昔日的落雁孤煙幻化成一條條蜿蜒的道路,模特們身穿WJX婉珺璽2020春夏禮服緩緩走出,仿佛腳下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那古老的絲綢之路,展現給大家一種神秘的異域風情。
  • 老底子的上海話哪能講?常用新、老滬語了解一下
    現代漢語原來 老派上海話:本底子 新派上海話:老底子/老早子 現代漢語什麼地方 老派上海話:啥戶蕩 新派上海話:啥地方
  • 老上海的生活
    下面這些照片記載了改革開放前,阿拉上海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滿載著老上海人兒時的回憶。相信你看了這些照片後,和我有一樣的感慨,時代的變遷,抹不去的記憶。上海人的住房「老底子」上海人開門幾件事生爐子
  • 加拿大的上海小囡▸上海獨白◂
    國旅格人還是只會得橫點頭(搖頭)。一急之下皮埃爾終於想出來了:「蘭心大戲院、國泰電影院、十三層樓、跑狗場、回力球場!」伊是一塌刮子肚腸裡翻出來,拿小辰光屋裡周圍格地標物挖空心思儕想出來了。作孽啊!國旅朋友對格些用上海閒話講出來格老地名,賽過又勒拉考第二門外語哉,真是搖頭加搖手也來勿及。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真如區」,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62年前上海老底子有一個真如區儂曉得伐?講起真如,交關人都曉得真如寺、真如鎮、真如火車站,但對真如區就不大清爽了。1966年改名為上海味精廠。1980年恢復原名。上海火柴廠大門(攝於2004年7月5日)舊時房舍以磚木結構瓦平房為主,僅有少數樓房。在1924年齊魯戰爭、1932年「一·二八」戰爭和1937年「八·一三」戰爭中,許多房舍及暨南大學等建築都毀於戰火。建國後,大批多層住宅樓房在真如鎮一帶建造了起來。
  • 修補老物件讓它重放光彩!老底子記憶又能留下來了
    請客辦宴席才會用的飯桶、女孩出嫁的「三件套」,還有老底子的木質大衣櫃、大箱子等,在新灣街道新北橋社區民俗文化館旁的二樓房間,堆滿了各式各樣「缺胳膊少腿」的老物件。 「扔掉多可惜啊!」老物件收集人徐瑞金粗略數了數,現場大概有5、60件,都是前不久三新村部分村民拆遷時,不少人主動捐贈的。
  • 最經典70款上海美食,開吃了
    父輩們總說,以前如果每天早上都是一副大餅油條,再加一碗淡漿或甜漿,那就「小資」的一塌糊塗啦!12.粢飯糰粢飯糰的米飯有白米飯和血糯米,包熱油條捏緊,會吃的上海人,鹹蛋黃和肉鬆是一定會加的!又軟又韌又脆!13.米飯餅米飯餅是很多上海人讀書時的回憶,阿拉現在父母那一輩,早餐是離不開米飯餅的。
  • 老字號泰康食品(優選店)入駐南京路東拓段,老底子味道全都有!
    泰康食品創立於1914年,作為上海知名老字號,杏仁排、蝴蝶酥、沙琪瑪、萬年青餅乾等系列糕點餅乾,以及醃臘製品已成為老上海味道的經典代表,是不少人心中的兒時味道。這次在南京路上新開的泰康食品(優選店),將各類網紅大牌名品強勢聚合,整整四層樓,既復古又現代,形象全都煥然一新!不過,泰康食品的經典糕點和鮮肉月餅依舊保留著。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新成區」,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60年前上海老底子有一個新成區儂曉得伐?歲月如飛,往事如煙。當阿拉將時光倒轉60年,會發現那時上海曾經還有一個新成區。圖中可見跑馬廳的馬房以及一塊規模頗大的墓地,該墓地是上海最早的猶太教墓地。20世紀30年代靜安寺路最東段。當時已呈現車水馬龍之勢。華安大樓(後稱金門大酒店、華僑飯店大樓)以及西僑青年會大樓(現今為體育大廈)都已經建成。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嵩山區」,​儂曉得伐?
    老底子君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有一個嵩山區儂曉得伐?如今講到嵩山區,可能除了上了年紀的老人,絕大多數的上海人都已經勿曉得了。他在1926年回國前,把在上海所開設的恩派亞等幾家電影院,一起出租給張石川等人經營的中央影戲公司,1931年售絕。1948年,又由多人合股經營,但戲院名稱未改。1951年改名為嵩山大戲院。1953年由政府接管。1956年改名為嵩山電影院。1965年5月改名為嵩山新聞科教電影院,1967年又改名為紅光新聞科教電影院,1976年恢復使用嵩山電影院原名。
  • 老底子看的幾場球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王俊敏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初出茅廬的吳承瑛老底子還有一場比賽,就是1997年11月21日(星期日)舉行的甲A聯賽第22輪,上海申花4∶2勝大連萬達。
  • 吳敏霞為上海產品帶貨,李佳琦都饞哭了
    「吃貨小囡」。在被李佳琦問及「心目中的上海老字號」是什麼時,她第一反應就是「梅林午餐肉」。「光是聞到那個味道,心情就會非常雀躍」。吳敏霞的走心帶貨,引發共鳴無數,更有網友評論「李佳琦都要饞哭了」。 吳敏霞的真情流露,讓李佳琦感慨萬分:「我發現其實老字號不僅僅只是一個品牌,它還包裹著我們的童年回憶,當你長大了看到這些老字號依然還在原來的地方,真的會很安心。」
  •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懷舊! 泰康、沙利文、茂昌、光明…… 這些我們從小耳熟能詳 現在卻鮮少看到的老牌子 在這裡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