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囡」成為上海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2020-12-22 新華網上海頻道

    ■楊浦濱江公司規劃土地部首席工程師 徐進

    我是一名濱江規劃建築師,從小生活在楊浦,長大後又親身參與楊浦濱江建設。看著黃浦江兩岸一點點在變化,能成為上海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最大的幸福。

    「楊浦小囡」的濱江夢

    小時候對楊浦濱江的最大感受就是「近江不見江」。

    高一那年暑假,我和同學到位於楊樹浦路的上海制皂廠勞動,下了公交車還要走好遠的路才到。那時楊樹浦路幾乎完全被工廠佔據,靠近黃浦江,但從來看不到江面的風景。

    高考那年我報考了同濟建築系。2003年,我上研二那年,為了迎接世博會,同濟的常青教授團隊開始對楊浦濱江展開調研,對沿江歷史建築進行梳理,提出開發構想。當時的我非常羨慕他們的工作。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最初上海只有外灘的第一代濱江,後來陸家嘴濱江慢慢開發建成。我坐在陸家嘴濱江的木質平臺上吹著溫柔的江風、看著美麗的江景,嚮往著楊浦濱江開發建設的時候,自己也能參與其中。

    沒想到10年後,曾經夢想的機會竟然來到面前。

    2013年底,楊浦濱江開發的消息傳來,當時我已在設計行業工作了9年,參與設計過數十個規劃和建築單體項目。這次,我一定要抓住和楊浦濱江的緣分。

    我毅然從原單位辭職,向楊浦濱江公司投了簡歷。競爭者並不多。因為當時的人們,包括設計行業的設計師,對楊浦濱江都沒有投入太多關注。那一年,楊樹浦路一帶的工業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隨處可見廠區高聳的圍牆、生鏽的金屬大門和「閒人莫入」的標牌,一切都亟待開發。

    守護城市的記憶

    如願進入楊浦濱江公司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沿江的現狀進行梳理。楊浦濱江有著良好的資源稟賦,每一座工業遺存背後都有故事。在有局限性但特徵明顯的區域進行開發,更容易做出特色和亮點——這是楊浦濱江最吸引我的地方。

    2015年,楊浦濱江550米示範段開始規劃設計。示範段,就相當於在建一片「森林」之前先拿出一個「盆景」。在此之前,濱江示範段曾經做過多輪方案,但沒有過多考慮工業遺存的保留。有人提出請國外知名設計師來設計,但照搬已有的案例,不是我們想要的世界一流濱水岸線。只有具有地域特色的濱江才能吸引世界的目光。

    那年夏天,我們和來自同濟的設計師團隊每天頂著烈日沿江邊反覆進行踏勘,足跡踏遍濱江每一寸土地,把能找到的歷史遺存一點一滴挖掘出來,保留下來。因為留住歷史遺存,就是守護上海的城市記憶。

    濱江的工業碼頭原來計劃全部鋪設花崗巖。但我們看到碼頭的粗骨料混凝土地面在陽光照射下升騰著粗獷的工業氣息,彰顯著碼頭文化的內涵,不禁聯想起昔日工業碼頭的繁忙景象。於是我們決定,把楊浦濱江所有的工業碼頭粗骨料地面都保留下來,這也成了楊浦濱江區別於其它濱江的一大特徵。

    為人民而建的濱江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來到楊浦濱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半年多來,楊浦濱江建設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生了許多新變化。

    今年1月27日,上海市楊浦濱江綜合開發管理指揮部正式成立。上半年,楊浦濱江推進了大橋公園、技能博物館和上海電站輔機廠東廠黨群服務站的設計優化。公共空間的改造,不再是簡單地把老房子拆掉,把樓建起來,把企業引進來,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建設以人為本的軟硬體設施,提高市民的參與度,從細節處體現人性和溫度。未來,楊浦濱江還將設立人民建議徵集點,讓市民對濱江建設提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會為我們規劃設計打開新思路。

    最近,許多曾經在楊浦濱江沿線工作和生活過的居民都回來了。每當看到有老居民坐在「共生構架」水池邊的「石籠凳」上聊起過去在這裡生活的往事,看到小朋友們在通向江邊的野趣草甸上玩耍和拍照時,我就會很高興。這裡原先是上海電站輔機廠東廠的一座單層倉庫,按照最初的方案計劃只保留外表面。但在我們把屋頂掀開那一刻,看到內牆上老廠房幾經修復的痕跡仍清晰可見,外牆的爬山虎與牆壁共存共生,再聽曾在此上班的退休工人說起每次工廠大修的故事,我就知道這些牆面和爬山虎,都是他們曾經的記憶。規劃團隊當即達成共識,不但要把內外兩個牆面保存下來,還要儘量保留牆面上的爬山虎,並給這座構築物取名為「共生構架」。「石籠凳」則是我們和工人一起用廠房裡撬出的混凝土塊堆砌的,草甸上的植物搭配,是團隊試驗種植了30多種苗木,經歷從播種到發芽2個多月漫長等待後培育出來的成果。

    原標題:看著黃浦江兩岸一點點在變化,「上海小囡」成為上海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這裡有上海城市記憶和砥礪前行脈動

 

相關焦點

  • 【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
    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繆迅你家的小囡會說上海話嗎?原因嘛,很簡單,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長都來自南匯地區,平日裡和家裡的老人和鄰居們說話交流,很自然地受到生於斯長於斯的長輩影響。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孩子說的明顯帶有南匯方言口的話,是不是上海話呢?或者不算上海話,而是人們通常說的「上海本地話」,即上海郊區居民的方言,和上海城市中心地區居民說的上海話不一樣的地方顯而易見。
  • 「上海小囡」重走絲路,古今魔都跨越千年的時空對話
    ——WJX婉珺璽2020春夏高級定製發布會10月的上海天氣舒爽宜人,上海時裝周作為滬上最具影響力的時尚盛事,聚集了眾多精彩的服裝品牌與時尚達人,WJX婉珺璽在靜安國際中心,上海時裝周SIFS社交禮服專場,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名為《上海小囡重走絲路》的摩登高定大秀。正值祖國70周年華誕,上海小囡一帶一路,亦中亦西,為祖國獻上最美好的祝願。
  • 上海70年的城市變遷都濃縮在這兒了……
    70年風風雨雨,70年城市變遷。即日起,70幅精選自上海市各區檔案館的珍藏照片,正在仙霞路328號城市憶空間內展出。新舊光影對比的呈現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各區在交通、經濟、商圈、生活等方面的變化。在「老裕泰」馬房上擴建的虹橋杓球俱樂部1914年改建為虹橋高爾夫俱樂部現為一家老小都喜歡的上海動物園舊區改造後的周家橋面貌煥然一新市民的生活便利了,也舒適了從天山百貨商店到百盛優客廣場天山路一條街承載了多少長寧人的回憶舊時西新街搖身一變成了上海多媒體生活廣場
  • 【富陽鄉賢】爭做富陽改革奮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與家鄉人民共建...
    【富陽鄉賢】爭做富陽改革奮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與家鄉人民共建共享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2020-11-04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望角之精彩追擊:望德幼兒園喜迎開學之「上海小囡鬧新春」
    金豬賀新年歌舞美翩翩盛世耀豬年春風暖心田幸福繞豬年2019年2月20日,望德幼兒園全體幼兒和老師們相聚在一起,舉行了隆重又熱鬧的開學典禮,以此拉開了「上海小囡鬧新春」七天大活動的序幕,讓我們一起見證了新學期的到來。
  • ...這個8歲上海小囡入選首屆桌球國少隊|新民早報「2020.11.27」
    ■2019年以來,住建部每季度對全國46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終保持第一。■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百億級項目——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昨天正式啟動,落戶浦東張江智能園區。■永隆食品、美美百貨,老上海人都熟悉的淮海大樓換裝啦。
  • 知道什麼是「加侖」的上海小囡舉手~
    是以前上海小囡夏天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在持續高溫中,101君來和你一起些清涼的。在那個沒有空調,冰箱也算稀奇貨的年代,上海人依然能自得其樂,那時都有哪些消暑方式呢?沒有冰箱,就用井水泡西瓜,還真能清涼不少。
  • 從世外到範德堡,這位典型「上海小囡」是如何做到的?
    楊雨田,典型的「上海小囡」,自信、開朗、獨立。她是同學們眼中的「女神」,她也是學校裡公認的「學霸」。 今天,WoW校園風雲錄(ID:wowcampus)為大家介紹的這位牛娃,畢業於世外,升學季中拿到範德堡大學offer的楊雨田。
  • 老底子上海人的回憶回來了!都是小囡的寶藏啊……
    「滬西工人文化宮」想必住在普陀的小囡都很熟悉這裡承載了無數老上海人青春的記憶曾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地標想到「西宮」傳出消息要被拆除的那年,不知道多少上海人因此而傷心難過,又一個可以回憶老時光的地方沒有了。不過大家別灰心,現在已經官宣了!西宮就要回來啦!預計會在2021年和大家見面!經過重新規劃改造後,其中將包含1萬平方米以上的集中綠地,地上建築商業面積不小於5000平方米,保留現狀建築1000平方米。
  • 追憶布拉吉潮流、講述「造星星」故事,上海職工直播課堂開講
    「總書記詢問我的年紀,誇我身體好,說我是國家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奉獻者』。」10月30日,在上海職工直播課堂上,黃寶妹回憶起那天的場景。據新華社報導,11月2日,在楊浦濱江人人屋黨群服務站,習近平總書記向服務站工作人員和居民詳細詢問這裡開展基層黨建和公共服務情況。其中就包括一位叫黃寶妹的老人。
  • 「上海小囡的童年」將閉園改建……
    「上海小囡的童年」將閉園改建……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盟中央對口甘肅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側記:是見證者、參與者、探索者
    (助力脫貧·一路同行)臺盟中央對口甘肅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側記:是見證者、參與者、探索者中新網蘭州9月13日電 (記者 丁思)從平原到高原的步履艱辛、從短板到優勢的獨到創新、從富口袋到「富腦袋」的啟智聚力……回望在甘肅近5年的「訪貧記」,臺盟中央社會服務部扶貧工作處幹部陳美龍坦言「累並快樂著」,他形容自己「是見證者和學習者,亦是參與者
  • 2020年「上海國企開放日」啟動儀式在上海紡織博物館舉行
    本次系列活動自10月啟動,之後將一直持續開展,市國資委系統各企業集團將設立並常態運行50個開放點位,讓市民走進展館和論壇、走進工程和車間、走進科研園區、走進服務窗口,與國有企業親密接觸。「上海國企開放日」系列活動的開展,旨在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打開國企大門,讓民眾走進國企、了解國企,共同匯聚建設人民城市的力量,將城市建設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
  • 見證者王彥:與城市「合影」36年,見證時代變遷|致敬城市耕耘者
    【一張照片凝固著一段時光,承載著一份記憶,而一組「編年」照片,則承載著對時代的記錄,見證著人們生活的變遷。有一對父子,從1985年開始至今,每年國慶節期間,都要到瀋陽中山廣場去拍一張紀念照,36年過去,鏡頭留下了這對父子作為普通市民的生活印記,也串聯著時代的更迭,他們的變化,折射著城市的拓展和更新。
  • 又到「上海小囡」表演時間|2020五子棋世界青少年杯開幕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旅行和人群聚集受到限制,因此國際連珠聯盟取消了大部分國際賽事。世青賽成為了今年唯一保留的大型國際賽事,改為線上舉行,更名世界青少年杯(World Renju&Gomoku Youth Cup)。線上賽事在vint.ee網站舉行,通過zoom進行視頻連接,選手全程視頻參賽。
  • 上海小囡跳繩奪世界冠軍!因為跳太快差點沒能進決賽……
    作者 |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跳繩,誰都會可你見過這樣跳繩的嗎?繩子和人融為一體在空中上下翻躍這簡直就不是在跳繩而是一段天秀的雙人舞這兩天,中國跳繩隊揚威2019年挪威跳繩世界盃的新聞在網絡上刷屏,尤其是8名上海隊員短短5日三破賽會紀錄,讓人刮目相看!
  • 進博會上被「秒空」的英文版上海年鑑,藏著怎樣的城市密碼
    《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以文、表、圖、照的形式系統扼要反映2019年上海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軌跡,設申城速覽、上海概貌、上海歷史、城市建設與管理、友好往來等17個欄目,總計5萬餘字及百餘幅圖、表,特色鮮明。
  • 200張古舊地圖見證上海500年來城市變遷!(附「會動的老地圖」)
    現在有這麼一本地圖集,它一函三冊,擁有217幅上海古舊地圖,時間跨度從1504年(明代弘治)到1949年!是有史以來上海城市地圖的最大全集!讓你一睹500年來上海城市變遷.地圖劃分成棋盤狀,沒有標註任何路名,標誌性的母親河——黃浦江成了這張地圖最重要的參照,建築和地塊已經依稀能夠分辨出來,有些稱謂甚至沿用至今。不過,製圖者在地理方位上的排列顯得較粗糙。在這張地圖上,黃浦江(當時稱為黃浦)將上海分為浦西和浦東兩塊。浦西的正中心是上海縣,周圍有儒學、督察院等官辦機構,上海縣的北面是城隍館驛。
  • ...見證者、參與者、探索者——專訪報告策劃及研究團隊負責人曾子軒
    曾子軒:2018年我留學歸國來到深圳,正如那句話說的,「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個值得為之奮鬥的城市,沒有想過離開。我們從金融的觀察視角,以學者的身份、智庫的角色,來看深圳經濟特區40年裡一個特殊群體——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它們是深圳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探索者。
  • 這個上海小囡記憶力驚人!曾與李雲迪、郎朗同臺,然鵝卻直接打斷...
    《忘不了餐廳》餐廳裡就來了這樣一位客人——「星星寶貝」周博涵一進餐廳就只知道自顧自地點菜當宋祖兒反覆讓她問問媽媽吃什麼他也是不在服務區的狀態就算和店長黃渤交流,也是用視線迴避甚至黃渤和其媽媽在交流時也是無釐頭地讓媽媽不斷清喉舌來打斷對方說話看似不太有禮貌的模樣,其實卻另有目的原來憑著聲音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