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十七八歲的少年為了冠軍每天訓練十小時以上,在35度以上的氣溫下投球100甚至200。無數名門學校遺憾敗退,無數棒球天才敗在一顆球的輸贏。」
——網友描述夏季甲子園
日本高中棒球聯賽,人們更喜歡把它稱作「甲子園」。在有甲子園的夏天裡,全國幾乎所有的高中生都會被捲入這股充滿青春、熱血、告別的湧流裡,激蕩在日本的每一方土地。
在3874所學校中爭頂點
這個夏天最熱鬧的事
輸掉的球隊,總會挶一把甲子園的泥土當做紀念,表示他們也曾經拿下地區優勝而能進入甲子園比賽,而這個時候,也是最感人的時候,因為往往落敗的球隊隊員會跪在球場,哭著用雙手挖球場裡的泥土,而通過電視實況轉播,感動和激勵著一批批學生為進入甲子園而努力。其他,還有每年的大賽封面女郎選拔等活動。
感謝您一直那麼努力
日本的體育文化可謂是全民性的。從二次元體育動漫《灌籃高手》《網球王子》《足球小將》...再到全國青少年的體育盛事甲子園以及各類職業聯賽。
而這些只是整個日本體育產業的零星碎片——在這個秩序井然、科技先進的彈丸之國,體育產業扮演著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角色。
日本的足球聯賽J聯賽也是其中相當成熟的職業聯賽,大批優秀的日本足球運動員也通過J聯賽這個平臺去到西甲、英超等聯賽。
日本的人口只有1.27億,但其總註冊足球球員人口卻達到97萬。此外,日本還有一個高達8層的「聯賽金字塔」,塔基遍及日本列島各個角落。
訓練中的日本青少年
這個「摩天塔」有多高?日本足協最高顧問、有著日本「職業足球教父」之稱的川淵三郎,一次在接待中國客人訪問時形象地打了個比方:假如你從東京都最底層的四部聯賽打起,一路從三部、二部到一部,再到關東聯賽、全國業餘聯賽,再到J3、J2、J1,總共需要9年!
可見,日本足球的青訓體系完備而又堅實。
除了足球,日本也是旅遊和享受美食的勝地。
我們正在為世青超海外賽下一站甄選地點,或許...
像這樣青春裡關於成長最美好的故事,說不羨慕是假的。可是很遺憾,我的青春裡沒有甲子園。
那就在孩子的童年裡留下點關於足球、關於熱血、關於成長的記憶吧。
這是體育能做到的事,也是世青超能做到的事。
世青超青少年足球超級聯賽是由世青超體育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主辦的青少年足球賽事。賽事致力於為8-16歲青少年提供比賽平臺,幫助青少年球員增加比賽機會、積累比賽經驗,使其更好地成長,從而助力中國足球後備力量的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