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可以說制空權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要是沒制空權,基本就是活靶子,沒制空權也威脅不到敵人,那麼制空權到底有什麼優勢呢?首先領土領海不受敵人空中進攻,因為敵人已無力發動進攻,接著可以使敵人領土暴露在我方空中進攻之下,能對敵人的抵抗以直接可怕的打擊,因為敵人已不能在空中活動,還有就是能保護本國陸地、海軍基地、交通線,反而威脅敵人的這些方面。
另外就是可以阻止敵人從空中支援陸、海軍,同時保證對我方的陸、海軍給予空中支援,擁有制空權的一方能阻止敵人重建其空中力量,因為它能破壞物質資源和製造場所,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不遠萬裡向伊拉克開戰,其實伊拉克是有優勢的,就算美國的軍事實力夠強大,可是對伊拉克也不夠熟悉,因此伊拉克有一定的優勢,可是最後還是輸了,那就是因為美國掌握了制空權。
同樣是美國,在阿富汗戰爭打了那麼多年,最後什麼也沒能得到,被塔利班多次偷襲,讓美國沒法及時掌握阿富汗,所以美國最後只能談和,再比如以色列和伊朗,這兩個國家也是恩怨多多,空襲打得不可開交,以色列幾波空襲癱瘓了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50多個軍事目標,可謂是佔盡了便宜,這顯然要歸功於以色列近乎一邊倒的空中優勢,以色列和伊朗的這場空襲中,也深刻體現出了制空權的重要性。
所以說現代戰場,掌握的信息量決定主導權的時代,制空權實在太重要了,怪不得以色列最優先發展空軍力量呢,而且制空權能確保己方地面部隊、後勤線的安全,在戰場可在偵查、協助攻擊、掩護等各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甚至空軍或陸航對敵方可以獨立發起攻擊。
海戰更能延伸攻擊範圍,製造單向透明事態,喪失制空權會導致全面被動。韓戰就是爭奪制空權的戰爭,海灣戰爭也是因為伊喪失制空權才被動。
在20世紀八十年代後美國發起的一些戰爭中,美國更多的是空軍制勝,在傳統的戰爭理論中空軍是不能單獨打贏戰爭的,但是現在能夠做到的基礎是現代社會的城市體系的薄弱,一個大型城市如果給城市供應的運輸被切斷,我們的現代生活在沒有自來水、電、煤氣、糧食、清潔等等的支持下,連做飯、喝水、上廁所都會有問題,根本不能生活,這在幾十年前的城市還不是這樣的情況,與古代就更加的不同,因此可以僅僅憑藉空襲就達到最終的勝利。
所以在現代條件下,制空權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雖然在韓戰時,志願軍可以冒著敵機猛烈的轟炸衝鋒,但是現在,在精確制導技術非常成熟的今天,還用那種戰術將在地方精確打擊下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