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空權」有多重要?看看80號公路上百萬伊軍的慘狀,立馬明白

2020-12-22 天下將令

1991年1月17日,「沙漠風暴」行動的實行可謂是讓整個世界一個字都沒有緩過神。此前對於伊拉克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之間的角逐,有很多的聲音都是給予伊拉克肯定的。畢竟當時的伊拉克坐擁百萬正規軍、四百多萬的預備役,坦克、裝甲、火炮不在少數。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這個水平是妥妥的高姿態,甚至還有著「中東小蘇聯」的頭銜。然而就是這一戰,徹底打醒了當時還在全面發展陸軍的國家。不僅掀開了現代戰爭的新篇章,也證明了「制空權」三個字到底有多重要。

其實回顧的伊拉克,在空軍方面的力量也不弱,不乏有米格25、米格29、米18等各類戰機,數量少說也超過了700架。另外對於防空力量,飛彈、高射炮、高射機槍什麼的,伊拉克也有。4個地區的作戰防空中心可以和70多個防空指揮與報告中心、16個截擊引導中心形成有力保障。再者,當時的伊拉克已經具備了現代飛彈覆蓋伊拉克全境的能力,飛毛腿飛彈、車載飛毛腿飛彈等一應俱全。可誰曾想美軍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用戰俘飛彈打頭陣,然後就是各類戰機輪番出動。於是便有了,只要看看海灣戰爭中百萬伊軍,裝甲殘骸延綿數十公裡的慘狀,就能立馬明白制空權三個字的重要性的說法。

海灣戰爭作為「戰斧」飛彈的首次高調亮相,以高度精確的定位和亞音速超低空飛行的能力,讓伊拉克的雷達系統如同擺設,探測都是問題就更別提攔截了。在122枚「戰斧」飛彈的轟炸下,伊拉克境內大量具有價值的戰略地點體無完膚。而後就是各種先進戰機的輪番上場,在當時看來這些戰機太過於科幻,好像真的就是從科幻電影中出來的,讓世界各國都驚訝不已。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美軍所投放的飛彈。集束炸彈、空氣炸彈、制導飛彈等,在GPS的精準定位下,一打一個準。縱使伊拉克裝甲兵團、火炮力量再龐大,在失去了制空權之後只能挨打。80號公路的慘狀,就是當時本來還打算去往科威特的裝甲車隊,在撤離時遭遇了空中炮火的猛烈攻擊。上百架A-10「疣豬」攻擊機組成的戰機編隊,在輪番轟炸之後,車隊直接被瓦解,「死亡公路」由此而來。

所以,在海灣戰爭結束之後,世界各國都加強了「制空權」方面的發展,我國也不例外。遙想當時的我國,在打得越南毫無還手之力之後,是以為這樣的發展策略是正確的。可當這一場遠在千裡之外的戰爭打響之後,我們才知道和諸多國家一樣,錯的有多離譜。於是便有了大力發展科技,注重陸軍之外軍事力量的發展現象。如今看來,雖然較於美俄還有差距存在,但成績還算不錯。也相信未來的我們依然會奮起直追,因為只有自身夠強大才不會被欺負。

相關焦點

  • 現代戰爭中火炮陣地是否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可以倖存,專家解析
    這一時期,制空權還不是特別重要,即使失去了制空權,只要兵力足夠強,也可以獲得勝利。到了二戰的時候,蘇聯提出大縱深戰略,將運動戰和陣地戰進行結合,而德軍則採用了更加兇猛的閃電戰,於是陣地戰開始逐漸失去優勢。在此期間,奪取制空權成為戰爭勝利的關鍵,德軍依靠著坦克和空軍部隊聯合的方式,一舉席捲了眾多歐洲國家。等到海灣戰爭時期,戰爭的作戰形式發生改變,制空權的真正作用開始顯現。
  • 制空權有多重要?這幾場戰爭告訴你制空權的重要性
    在現代戰爭中,可以說制空權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要是沒制空權,基本就是活靶子,沒制空權也威脅不到敵人,那麼制空權到底有什麼優勢呢?另外就是可以阻止敵人從空中支援陸、海軍,同時保證對我方的陸、海軍給予空中支援,擁有制空權的一方能阻止敵人重建其空中力量,因為它能破壞物質資源和製造場所,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不遠萬裡向伊拉克開戰,其實伊拉克是有優勢的,就算美國的軍事實力夠強大,可是對伊拉克也不夠熟悉,因此伊拉克有一定的優勢,可是最後還是輸了,那就是因為美國掌握了制空權
  • 防空飛彈技術發達制空權不重要?非也,這恰是制空權重要性的體現
    制空權是現代戰爭的重要一環在矛與盾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發展的過程中,軍工科技某方面的快速發展,核心原因就是有迫切的需求,制空權的爭奪就是促進防空飛彈技術快速發展的核心因素。,於是便有了雙方飛機員利用機槍甚至手槍相互射擊爭奪制空權的原始空戰模式。
  • 現代戰爭中若失去制空權,火炮陣地還能存活多久?
    義大利人杜黑在著作《制空權》中率先提出制空權是贏得一切戰爭勝利的前提,獨立空中作戰是未來戰爭行動的主要樣式,空中戰場將成為決定性戰場。自二戰結束以來,航空技術的發展使戰鬥機的性能越來越先進,作戰能力也越來越強,制空權的重要性也隨之越來越重要,如今一旦失去制空權,己方目標就會成為敵方的活靶子。所以說像火炮這樣的重武器,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飛機摧毀,生存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打擊。
  • 制空權有多重要?專家:有壓著對手打,沒有被對手追著打
    作為許多人眼中的陸戰之王,坦克的剋星不少,比如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飛彈以及反坦克地雷等等,而作為坦克剋星之一的飛機,卻被無數人吐槽反坦克效果不佳,然而了解軍事歷史的人都知道,早在70多年前的二戰時期,那個時代沒有反坦克飛彈,但有兩款飛機外號叫坦克殺手,在有絕對制空權條件下,這兩款戰機對坦克,幾乎取得了碾壓的優勢。
  • 制空權決定亞阿戰場走向?給中國重要啟示,我專家提出最有效方法
    於是就有人高呼在現代戰爭中掌握了制空權,任你地面裝甲部隊再強大,只能任人宰割。 可見,制空權對於決定戰場走向的重要作用。那麼制空權到底有多重要呢?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時任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雄心壯志,手上握有百萬大軍,對美國絲毫不怵。但是在首輪作戰中,伊拉克的雄心就大大受挫。
  • 《碧藍航線》制空權和制空值是什麼 制空權機制詳解
    制空值有什麼用我方艦隊將使用制空能力與敵方艦隊進行對抗,提高我方艦隊的防空值,可以壓制敵方的制空能力。敵我雙方的制空值會影響當前關卡的空域狀態,空域狀態會影響艦隊的部分屬性。空域狀態-制空權劣質:艦隊全體航空傷害降低12%,受到的航空傷害提高6%,命中、機動降低3%(點燃和進水傷害不受影響)。空域狀態-制空權喪失:艦隊全體航空傷害降低20%,受到的航空傷害提高10%,命中、機動降低8%(點燃和進水傷害不受影響)。空域狀態-無空域爭奪:無特殊效果。制空值哪裡查看出擊時,艦隊選擇界面上方新增顯示「制空值」。
  • 80多艘022飛彈艇能賣伊朗麼?缺乏有效制空權,航母活靶子
    考慮到伊朗的經濟實力和其所處於的地域環境,採購大型水面艦艇顯然並不合適,因此不少人認為,現階段最適合伊朗海軍的裝備非中國早期自主研發和生產的022型隱身飛彈快艇莫屬,因為目前這款飛彈快艇一共還有80多艘在海軍當中服役,但是考慮到現階段不斷下水的054A護衛艦和052D驅逐艦,這些飛彈快艇似乎已經不適合海軍的後續發展了,所以出售給伊朗是一個雙贏的決定。
  • 反攻歐陸,盟軍從獲得空中優勢到奪取制空權的重要意義
    理論上,空中優勢能帶來制空權,使得敵人空中力量無法進行任何有效的幹預。奪取制空權是盟軍空中力量的首要任務,也是他們的其他任務和諾曼第登陸成功的前提。奪取制空權,本質上是一種消耗戰,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來實現。局部的制空權通常是暫時的,一般是通過贏得一系列的空中遭遇戰迫使敵人放棄空中行動,皇家空軍就是這樣贏得不列顛之戰。
  • 二戰美軍艦載機不如日軍,美國航空兵如何奪取中途島制空權
    在這場海戰中,美國海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擊沉日軍4艘航母,扭轉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不利局面,給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沉重打擊。 當時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整體實力不如日軍。那麼在艦載機整體實力不如日軍的前提下,美軍航空兵依靠什麼樣的戰術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制空權,進而贏得中途島戰役的最後勝利呢?
  • 防空飛彈如此發達的今天,制空權還至關重要嗎?
    制空權的理念是伴隨著飛機用於作戰而出現的,在1909年義大利的朱裡奧·杜黑將軍首先系統地提出了制空權理論並表示「制空權很快就會具有至少與制海權同等的價值」。隨後的發展證明,杜黑是對的,《制空權》一書有杜黑編纂出版,對制空權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贏在制空權》
    《贏在制空權》內容提要:《贏在制空權》以宏觀的視野梳理了飛機自誕生到成為戰爭利器的發展脈絡,從戰爭的高度概述了飛機在百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書集理論、實戰於大成,融故事專業於一體作者不僅對世界空軍及大小空戰進行點評,更是對未來戰爭做出了暗示,對各國在發展國防力量、武器研製上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對軍事官員在未來戰爭部署上也有相當的指導意義。無論是對普通讀者還是軍事官員,本書都有著較高的賞讀價值。
  • 信息化戰爭掌握制空權之關鍵
    信息化戰爭掌握制空權之關鍵 2020年08月06日 08:3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潘金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作戰飛機誕生一個世紀,制空權對現代戰爭有多大影響?
    自飛機誕生並投入戰爭以來,制空權的爭奪便成為了軍事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 空軍誕生後,人們對空中武力關注程度與熱情是極高的。今天我來們來談談制空權。此時最好的防空方式就是在己方飛機上加裝武器,通過不斷的空中巡邏形成空中走廊,在敵方空中火力向己方地面單位傾瀉之前將其擊落,使敵方無法使用空中單位或敵方空中單位一起飛就被擊落,而我方則可以使用空中單位對戰場任意施加影響,這就是義大利人杜黑制空權理論的核心。在此基礎上我們以二戰為例談談掌握制空權重要性。
  • 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手裡有百萬軍隊,為什麼不是美軍的對手?
    海灣戰爭薩達姆手裡有百萬軍隊,結果被美軍一舉擊敗。伊拉克的最大困難是地形和指揮系統,海吉夫戰鬥還是很經典的,但最大的失誤還是沒有依託超大城市組織殊死防禦。說到底老薩的遜尼派統治根基不穩,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的美軍對超大城市的攻堅,除了拆樓都並沒有太好的戰法,雲爆彈也不行。
  • 我國空軍這一缺陷,在未來的戰爭中可能會讓我們喪失制空權
    我國空軍方面有這麼一個缺陷,在未來的戰爭中,有可能會讓我們喪失制空權,這就是一個國家空軍最根本的力量:飛行員。這麼說可能很多人不太懂,那麼這麼說吧!就算我們造了幾千架殲20,但是,這麼多戰機,誰去開這些戰鬥機呢?開戰鬥機的飛行員可是堪比黃金的資產啊,今天我國空軍有多少飛行員,根據資料記載,大概只有不到1萬多人,而民航方面加起來也就才2萬多人。
  • 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是怎樣與日寇爭奪制空權的?
    在抗戰初期,日本用於侵華的航空部隊總體數量並不是很多,加上當時很多機場都在中國人手上,所以日機大多只能靠航母或者臺灣的基地起飛作戰,飛機數量並不多,優勢很難體現。這就為中國飛行員戰勝日本空軍奠定了基礎。抗戰全面爆發後,日本空軍的主要目的是摧毀我國空軍制空權並協助其陸軍作戰,破壞我軍運輸線路,破壞我國軍事政治經濟及工業中心,利用轟炸動搖我國國民鬥志。
  • 二戰中德國為何失去了制空權?
    有人說德國在二戰失去制空權,是由於飛機產量太低,總共才生產了兩萬架。 兩萬架?這還是德國麼?是不是對二戰的消耗有什麼誤解?就連作為窮逼列強之稱的日本都生產了六萬五千多架。43年就投降的義大利也有一萬多架。德國從39年到45年。六年時間共計生產了53728架戰鬥機,12359架戰鬥轟炸機。
  • 劉亞洲新作《贏在制空權》出版 語言被贊鏗鏘有力
    劉亞洲新作《贏在制空權》出版 語言被贊鏗鏘有力 2014-06-09 16:09:03來源:南寧晚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空軍上將劉亞洲的第一本非文學軍事著作《贏在制空權》於本月高調出版。
  • 在防空飛彈發達的今天,制空權還至關重要嗎?聽聽網友怎麼說
    在防空飛彈發達的今天,制空權還至關重要嗎?其實防空飛彈越先進,越能說明制空權的重要性。防空系統防啥?防飛彈、飛機,最主要的還是飛機。正因為越來越強調製空權的重要性,所以戰機被設計得越來越先進,超機動、超音速、信息融合、隱形,無非都是為了使戰機擁有更高的突防和攻擊能力,以高效奪取戰場制空權。而作為防禦的一方,防空系統的發展總是相對滯後於飛行器的:F-22稱霸藍天,才出現了S-400;無人機花樣百出,反無人機系統才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