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空權有多重要?專家:有壓著對手打,沒有被對手追著打

2020-12-22 騰訊網

作為許多人眼中的陸戰之王,坦克的剋星不少,比如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飛彈以及反坦克地雷等等,而作為坦克剋星之一的飛機,卻被無數人吐槽反坦克效果不佳,然而了解軍事歷史的人都知道,早在70多年前的二戰時期,那個時代沒有反坦克飛彈,但有兩款飛機外號叫坦克殺手,在有絕對制空權條件下,這兩款戰機對坦克,幾乎取得了碾壓的優勢。這兩款戰機,就是德國斯圖卡和蘇聯的伊爾-2。

按照一些解密資料記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斯圖卡和伊爾-2在蘇德戰場,共擊毀各型號坦克4萬輛左右。在蘇德戰場的4年中,前2年是德國斯圖卡戰機大顯神威,而後2年則輪到伊爾-2攻擊機登堂入室,兩款飛機你方唱罷我登場,靠著開掛的戰績,最終成就了飛機是坦克殺手的威名。

但是,無論斯圖卡還是伊爾-2攻擊機,它們雖然打起坦克來毫不含糊,但卻需要本方有絕對制空權才行。一旦它們面對靈活卻火力不弱的戰鬥機。這兩款戰機緩慢、沉重的缺點暴露無遺,就變成了待宰羔羊。因此某種程度上說,斯圖卡和伊爾-2兩款戰機在東線戰場的興衰更替,實際上也是德國和蘇聯在戰場制空權上的權利交接。由此可見,再好的武器裝備,也離不開制空權的保障。

事實上,無論是二戰還是現代戰爭,也無論是反坦克還是大兵團對決,制空權往往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只是用反坦克的眼光去觀察制空權的重要性,那未免將制空權看的太過簡單了,也沒有深刻領會,制空權的戰略意義。

從戰略層面來說,取得制空權好處非常多,除了反坦克得心應手外,還可以對敵方軍隊調動、軍隊駐防、火力配備甚至糧草軍械存放,都能做到東悉知曉。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制空權一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另一方看在眼裡。戰爭就和下棋一樣,每一步如果都被對手先知曉,被對手先防禦上,那自己必然會處處被動。

而在實際作戰中,有制空權的一方,會利用空中優勢,不斷去打擊敵方後方補給線、和重火力陣地。採用精確打擊方式,對敵方防禦進行定點清除。使其徹底陷入到被動挨打境地。

經過數論打擊之後,最終敵方會被打崩潰,選擇潰逃,此時再派地面部隊進攻,可以輕鬆拿到戰果,事半功倍。而這種作戰方式,正是美軍作戰方式。也是美軍最近幾十年如此強悍的主要原因。

就像一位軍事專家說的那樣:「戰場制空權的重要性,簡單用一句話就能概括。有壓著對手打,沒有被對手追著打」,所以現代戰爭中,制空權的爭奪往往非常激烈。

除了上述好處之外,關於戰場制空權,各位網友還有什麼獨到見解,或者什麼觀點需要補充嗎?可以隨時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相關焦點

  • 制空權有多重要?這幾場戰爭告訴你制空權的重要性
    在現代戰爭中,可以說制空權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要是沒制空權,基本就是活靶子,沒制空權也威脅不到敵人,那麼制空權到底有什麼優勢呢?另外就是可以阻止敵人從空中支援陸、海軍,同時保證對我方的陸、海軍給予空中支援,擁有制空權的一方能阻止敵人重建其空中力量,因為它能破壞物質資源和製造場所,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美國不遠萬裡向伊拉克開戰,其實伊拉克是有優勢的,就算美國的軍事實力夠強大,可是對伊拉克也不夠熟悉,因此伊拉克有一定的優勢,可是最後還是輸了,那就是因為美國掌握了制空權
  • 防空飛彈技術發達制空權不重要?非也,這恰是制空權重要性的體現
    隨著防空飛彈技術的不斷發展,打擊飛機、飛彈這些空中目標貌似已經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於是有些人就說現代作戰制空權的重要度沒有那麼高,其實,當前防空飛彈技術之所以如此發達,其本身就是制空權重要度的體現!制空權是現代戰爭的重要一環在矛與盾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發展的過程中,軍工科技某方面的快速發展,核心原因就是有迫切的需求,制空權的爭奪就是促進防空飛彈技術快速發展的核心因素。
  • 防空飛彈如此發達的今天,制空權還至關重要嗎?
    制空權的理念是伴隨著飛機用於作戰而出現的,在1909年義大利的朱裡奧·杜黑將軍首先系統地提出了制空權理論並表示「制空權很快就會具有至少與制海權同等的價值」。隨後的發展證明,杜黑是對的,《制空權》一書有杜黑編纂出版,對制空權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制空權」有多重要?看看80號公路上百萬伊軍的慘狀,立馬明白
    1991年1月17日,「沙漠風暴」行動的實行可謂是讓整個世界一個字都沒有緩過神。此前對於伊拉克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之間的角逐,有很多的聲音都是給予伊拉克肯定的。畢竟當時的伊拉克坐擁百萬正規軍、四百多萬的預備役,坦克、裝甲、火炮不在少數。
  • 《碧藍航線》制空權和制空值是什麼 制空權機制詳解
    制空值有什麼用我方艦隊將使用制空能力與敵方艦隊進行對抗,提高我方艦隊的防空值,可以壓制敵方的制空能力。敵我雙方的制空值會影響當前關卡的空域狀態,空域狀態會影響艦隊的部分屬性。空域狀態-制空權劣質:艦隊全體航空傷害降低12%,受到的航空傷害提高6%,命中、機動降低3%(點燃和進水傷害不受影響)。空域狀態-制空權喪失:艦隊全體航空傷害降低20%,受到的航空傷害提高10%,命中、機動降低8%(點燃和進水傷害不受影響)。空域狀態-無空域爭奪:無特殊效果。制空值哪裡查看出擊時,艦隊選擇界面上方新增顯示「制空值」。
  • 制空權決定亞阿戰場走向?給中國重要啟示,我專家提出最有效方法
    於是就有人高呼在現代戰爭中掌握了制空權,任你地面裝甲部隊再強大,只能任人宰割。 可見,制空權對於決定戰場走向的重要作用。那麼制空權到底有多重要呢?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時任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雄心壯志,手上握有百萬大軍,對美國絲毫不怵。但是在首輪作戰中,伊拉克的雄心就大大受挫。
  • 在防空飛彈發達的今天,制空權還至關重要嗎?聽聽網友怎麼說
    在防空飛彈發達的今天,制空權還至關重要嗎?其實防空飛彈越先進,越能說明制空權的重要性。防空系統防啥?防飛彈、飛機,最主要的還是飛機。正因為越來越強調製空權的重要性,所以戰機被設計得越來越先進,超機動、超音速、信息融合、隱形,無非都是為了使戰機擁有更高的突防和攻擊能力,以高效奪取戰場制空權。而作為防禦的一方,防空系統的發展總是相對滯後於飛行器的:F-22稱霸藍天,才出現了S-400;無人機花樣百出,反無人機系統才大有作為。
  • 拿到制空權:不要老想著打飛機 不要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
    自從加沃蒂少校用四顆炸彈做了一次火雞晚宴之後,制空權就一點點成了戰爭中的主導因素。陸地上一個車隊日夜兼程才能走完的路,飛機幾個小時就到飛到了。在戰爭中,所謂的路,真就是走的人多了才成的路。指望著良好的路況,一般都不太現實的。
  • 二戰德軍反戈一擊,制空權美軍勉強1打1,劣勢的德軍有多難打?
    破壞橋梁,電話線,暗殺美軍,布置地雷,散布謠言,搞得整個美軍後方人心惶惶,士兵們彼此懷疑,甚至有自己人火併的情況發生。101空降師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開始堅守巴斯託涅。但巴斯託涅是阿登森林的交通咽喉,有7條交通幹道匯聚,這座小城是德軍的重要戰略目標,志在必得。
  • 現代戰爭中火炮陣地是否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可以倖存,專家解析
    這一時期,制空權還不是特別重要,即使失去了制空權,只要兵力足夠強,也可以獲得勝利。到了二戰的時候,蘇聯提出大縱深戰略,將運動戰和陣地戰進行結合,而德軍則採用了更加兇猛的閃電戰,於是陣地戰開始逐漸失去優勢。在此期間,奪取制空權成為戰爭勝利的關鍵,德軍依靠著坦克和空軍部隊聯合的方式,一舉席捲了眾多歐洲國家。等到海灣戰爭時期,戰爭的作戰形式發生改變,制空權的真正作用開始顯現。
  • 反攻歐陸,盟軍從獲得空中優勢到奪取制空權的重要意義
    理論上,空中優勢能帶來制空權,使得敵人空中力量無法進行任何有效的幹預。奪取制空權是盟軍空中力量的首要任務,也是他們的其他任務和諾曼第登陸成功的前提。奪取制空權,本質上是一種消耗戰,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來實現。局部的制空權通常是暫時的,一般是通過贏得一系列的空中遭遇戰迫使敵人放棄空中行動,皇家空軍就是這樣贏得不列顛之戰。
  • 二戰中德國為何失去了制空權?
    有人說德國在二戰失去制空權,是由於飛機產量太低,總共才生產了兩萬架。 兩萬架?這還是德國麼?是不是對二戰的消耗有什麼誤解?就連作為窮逼列強之稱的日本都生產了六萬五千多架。43年就投降的義大利也有一萬多架。德國從39年到45年。六年時間共計生產了53728架戰鬥機,12359架戰鬥轟炸機。
  • 為何說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尤為重要呢?一旦失去會有什麼後果?
    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戰時期制空權對於戰爭的影響還比較小,只要陸軍實力足夠強大,即使沒有制空權,軍隊也能打贏戰爭。二戰時期失去制空權陸軍就會處處挨打,德國在戰爭前期依靠著坦克部隊和空軍聯合作戰,使用「閃電戰」打下了大半個歐洲。
  • 米格走廊形成後,中國掌握韓戰制空權了嗎?
    這兩位處在正負兩極的對手,誰都想要佔領上風位置。於是,於1950年,韓戰爆發,一場老虎與狼的爭奪戰就此拉開序幕。為了支援朝鮮,維護國家的利益,我國最終決定派出志願軍支援韓戰,因此在招募足量的志願軍成員以後,這一支代表正義的隊伍就此跨過鴨綠江,去到朝鮮戰場和美軍作戰。米格走廊就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一個名詞。
  • 專家:中國泰森應多打重拳壓制對手
    不過,孟繁龍此役挑戰的貝特比耶夫絕非泛泛之輩,而是目前175磅最令人生畏的拳手,當前保持著15戰全勝15場KO對手的恐怖戰績,因此孟繁龍此戰所面臨的風險不言而喻。對於這場舉世矚目的較量,中國資深拳迷蔣文杰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今天看了一下史蒂文森2013年底左右打貝盧的比賽。孟繁龍的打法跟老史蒂文森非常的接近,老史蒂文森也是靠一手後直打天下。
  • 二戰美軍艦載機不如日軍,美國航空兵如何奪取中途島制空權
    戰鬥機對比:零式VS野貓戰鬥機 艦載戰鬥機的任務主要是奪取海戰空域的制空權,為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攻擊敵軍航母做好鋪墊。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的野貓戰鬥機碰到了一個極其強悍的對手:日軍的零式戰鬥機。 兩款戰鬥機的設計風格有著明顯的區別:零式戰鬥機外形更加纖細,機翼採用了下單翼設計。
  • 信息化戰爭掌握制空權之關鍵
    信息化戰爭掌握制空權之關鍵 2020年08月06日 08:3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潘金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贏在制空權》
    《贏在制空權》內容提要:《贏在制空權》以宏觀的視野梳理了飛機自誕生到成為戰爭利器的發展脈絡,從戰爭的高度概述了飛機在百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書集理論、實戰於大成,融故事專業於一體
  • 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是怎樣與日寇爭奪制空權的?
    抗戰初期,中國陸軍還沒有專門的戰術航空兵,對陸軍進行戰術支援的任務就落在了中國空軍身上。從1937年8月開始,中國的空軍在華東戰場與陸軍協同作戰,竭盡所能的與日軍爭奪制空權,對陸軍進行支援。雖然我空軍並不是日軍的對手,但他們的努力及功績是不可忽略的。
  • 現代戰爭中若失去制空權,火炮陣地還能存活多久?
    義大利人杜黑在著作《制空權》中率先提出制空權是贏得一切戰爭勝利的前提,獨立空中作戰是未來戰爭行動的主要樣式,空中戰場將成為決定性戰場。自二戰結束以來,航空技術的發展使戰鬥機的性能越來越先進,作戰能力也越來越強,制空權的重要性也隨之越來越重要,如今一旦失去制空權,己方目標就會成為敵方的活靶子。所以說像火炮這樣的重武器,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飛機摧毀,生存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