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飛機出現開始,戰爭的形式就從二維轉到了三維。陸海空三軍的隨機組合,也豐富了參謀和指揮官的武器庫。二戰中,飛機性能迅速提升,種類也越來越多。二戰末期噴氣式飛機出現,隨著戰機速度越來越快,飛得越來越高,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制空權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現代戰爭中,掌握制空權的一方,往往可以毫不費力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加之精確打擊武器的出現,掌握制空權往往等於有了「點名」攻擊敵方目標的能力。這讓被動防禦方非常被動。
對空攻擊和對地對海不同,天空面積非常廣闊,再加上雲層的幹擾。戰機往往隱藏在雲層中就可以發起攻擊,而地面防空武器需要很費力才能打到空中目標。在二戰期間,地面防空炮需要打上千發炮彈才能擊落一架敵機。現代戰爭中,地空飛彈也需要幾十枚才能做到。所以,誰掌握了制空權,就等於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就拿三場現代戰爭來說,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三場戰爭都是通過空戰決定勝負。尤其是科索沃戰爭,美軍長達78天的轟炸,讓南聯盟無力招架最終不得不解體。在這場戰爭中,世界頭一次見證了隱身戰機+精確制導武器組合的威力。南聯盟防空飛彈和預警雷達,根本發現不了目標在哪就被摧毀。反輻射飛彈根據電磁波就能精確命中開機的雷達,這場戰爭讓許多人意識到了制空權的重要性。
而在海灣戰爭和後來的伊拉克戰爭中,掌握制空權的美軍又祭出一款大殺器,那就是戰略轟炸機+巡航飛彈。這兩種武器的組合不僅僅拯救了戰略轟炸機這個瀕危武器,更關鍵的是,豐富了空中打擊手段。
B-52H戰略轟炸機攜帶戰斧巡航飛彈,不但可以在伊拉克防空火力圈外發起攻擊。甚至可以在伊拉克領空外發起攻擊,這種來自千裡之外的飛彈攻擊根本無從攔截。伊拉克地面目標只有被動挨打一種結果。
說到這裡,聰明的讀者已經發現,現代戰爭中掌握制空權只是第一步,緊接著第二步是完成超視距打擊和防區外打擊。在三軍武器中,也只有飛機能做到真正的超視距打擊。隨著現代戰爭超視距打擊成為主流,制空權越來越重要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現代戰爭中制空權非常重要,但要想真正解決敵人,還需要地面部隊的配合。畢竟空降無法支持大兵團作戰,因此坦克和地面部隊永遠不會過時。只不過未來戰爭中,地面部隊的戲份將減少,重要性也將大大降低。
正所謂物極必反,制空權的爭奪也將走上這個道路,隨著太空軍的出現,未來天空爭奪將不僅限於大氣層之內,浩瀚的星海將成為下一片熱土。也將成為各國的下一個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