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樂府?漢樂府民歌有些什麼特點?

2021-01-09 最關係自己的是自己

談及漢樂府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長歌行》馬上浮現眼中,其實《長歌行》只是選自漢樂府中的一首詩。今天小編查閱資料為大家簡單介紹下漢樂府。

樂府,本意就是音樂機關。這種機關,大概建立在秦朝,漢朝繼承了下來。到了漢朝,它的任務主要是訓練樂工、譜曲、組織歌舞表演。漢武帝時候,還大量收集民歌,編寫歌辭。樂府機關所收集、譜曲的民歌、譜曲演唱的文人歌詩,都叫做樂府詩,也簡稱樂府。

漢代樂府詩的精華,大都在樂府民歌。這些民歌在我國詩歌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特點有:現實主義傳統的發揚光大:我們翻開詩史,可以看到國風以後,春秋末到漢武帝四百年間,沒有幾篇象樣的現實主義作品。就是屈宋之後,六七十年間,詩壇也是異常寂寞的。屈原創造了騷體詩,已被漢代的文人發展為騷體賦,繼而又變為漢朝大賦,不論從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走進了死胡同,幾乎與現實主義絕緣了。但詩歌的現實主義的傳統並沒有斷了線,而還是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在發展,但不是在文人詩壇上,而是在民間,在樂府民歌中。

漢樂府民歌雖然僅存四十多首,但農民、城市貧民、遊民、士兵、病婦、孤兒的生活,社會的主要矛盾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婦病行》描繪了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一家;《東門行》通過對勞動者走投無路、鋌而走險、拿起武器為生存而奮鬥的敘述,揭示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真理;《戰城南》、《十五從軍徵》反映了戰爭的負擔者、犧牲者的災難;還有表現婦女被人遺棄的《有所思》、《上山採蘼蕪》,表現反抗權貴侮辱的《陌上桑》、控訴吃人的封建禮教的《孔雀東南飛》等等。這些「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作品,就是國風「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精神的發揚。所以餘冠英先生說:「《詩經》本是漢以前的樂府,樂府就是周以後的《詩經》。」對現實反映的廣度與深度上,漢樂府民歌都有超過了《詩經》國風的地方。

敘事詩的飛躍發展:在漢以前,抒情詩比較多,而敘事詩是比較少的,寫得好的就更少了。但到了漢樂府(民歌)敘事詩猛增,在詩壇上佔了主要位置。不僅數量多,而且思想性、藝術性都比較強。漢樂府民歌中的名篇,幾乎都是敘事詩。這和敘事的形式能夠更好地表現現實主義的精神、能更具體地反映現實是有密切關係的。在敘事手法上,漢民歌也比較多樣,如在剪裁方面,有些選取一個場面,有些選取一個情節,有些甚至寫了一個完整曲折的故事,都是經過作者精心付度的。又如安排詩中人物對話,從對話中去展現情節的發展,表現主題,也是這時期民歌的普遍形式。長詩固然如此,就是短短幾句的《東門行》等也不例外。這是在敘事中刻畫人物的個性的一種重要的手法。至於比興、烘託、誇張、擬人等修辭法的運用就更常見了。《孔雀東南飛》可說是這時敘事詩中的一篇登峰造極的傑作。

此外,句式靈活多樣,語言平易質樸,但含意深遠,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也是漢樂府民歌不可忽視的一大特點。

希望通過小編的整理能讓朋友們更深入的了解漢樂府,小編歡迎您留言提出寶貴意見。

相關焦點

  • 南朝和北朝的樂府民歌有什麼不同?
    南朝樂府民歌與北朝樂府民歌雖然是同一時期的民間創作,但由於地區不同,所產生的環境不同,所以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南朝樂府民歌共四百多首,多屬清商曲中的吳聲歌曲和西曲歌。吳聲歌曲產生於南京一帶;西曲歌產生於長江中遊與漢水兩岸的商業城市。
  • 漢樂府(1)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於《詩經》的是,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
  • 風過樂府
    漢樂府掌管的詩歌按作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供執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採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採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採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
  • 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少見的長篇。全文感情十分細膩,「充滿了曼麗宛曲的情調,清辭俊語,連翩不絕,令人『情靈搖蕩』。」《西洲曲》可謂這一時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緻的代表作之一。《西洲曲》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樂府民歌名,最早著錄於徐陵所編《玉臺新詠》。《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歷來被視為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 漢樂府《上邪》
    二、用韻    漢樂府詩韻式多樣,有逐句韻、隔句韻、三句韻等,五言以隔句韻為多。以當時口語韻母相同或相近者相押,平仄可通押,也可轉韻(陸萼庭、趙昌平2018:123)。本詩即在中間出現一次轉韻。    知、衰押韻。知ti̯e,漢代支部開三、中古支韻;衰tshi̯ue,漢代支部合三、中古支韻(王力1985:85)。
  • 魏晉文人樂府與南北朝民歌
    兩晉時期的樂府詩作者主要集中在西晉,最為突出的有傅玄、張華、石崇、左思、陸機等人物,他們雖難以與曹魏相比,但也繼承了曹魏在漢樂府與五言詩歌之間創造出的一種文人擬樂府的新詩體,即文人仿辭。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昔君與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昔君與我,兩心相結。何意今日,忽然兩絕。成語「掌上明珠」出於此。
  • 樂府詩是什麼,與詞之間有什麼關係,將詞稱為「近體樂府」合適嗎
    樂府是什麼在先秦時期,詩都是配合樂曲吟唱的歌辭,所以說詩就是歌,也就是詩和歌是互通的,比如我國最早的詩總集《詩經》,就可以叫作詩歌總集。這種現象到了漢代有所改變,漢武帝時期,朝廷專門建置樂府以後,官方從民間收集音樂素材,在進行整理、分類、編篡,然後再配合音樂吟唱。
  • 《語文提高》樂府雙璧指的是什麼
    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
  • 一天一首古詩詞 漢樂府《江南》
    今天我們來講漢樂府中的一首著名的詩歌,《江南》,這首詩字面非常簡單,但是背後卻存在一種美感,裡面孕育的內容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一、 採蓮,也見於南朝樂府《西洲曲》南北朝時期的南朝,也流傳這一首關於採蓮的曲子《西洲曲》,樂府民歌,裡面有這麼四句話「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南塘是一個水域,在這個小河灣裡面採蓮,蓮花很高,都超過人頭,低著頭去擺弄,去採摘這個蓮子。蓮子什麼樣子的呢?蓮子清如水。
  • 《樂府詩集》解讀
    肆/北朝樂府        北朝樂府是指南北朝時期流傳在中國北部的民歌。作者也有漢族,但更多的是鮮卑、羌等少族民族。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中收錄的北朝樂府現存七十多首,但有的也並未收入《樂府詩集》中,如據說是北魏胡太后創作的《李波小妹歌》和北齊斛律金演唱的《敕勒歌》。收入《樂府詩集》中的北朝樂府以《鼓角橫吹曲》為主,共六十六首。其它散見於《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
  • 漢樂府《長歌行》英漢對照翻譯四種版本
    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 【如何讀懂一首詩】漢代的樂府與古詩
    餘冠英先生在《漢魏六朝詩選》的前言中提到,「漢詩」的重點在於樂府歌辭中的民歌和無名氏的五言詩(包括《古詩》和「別詩」)。今天,在這裡就呈現一份以同學們(鄧超、董馨憶、馮羽墨三位)整理的關於這兩部分內容的知識為基礎,再加以歸納整合出的「漢詩」文化常識梳理大全。
  • 宋刻本《樂府詩集》
    宋代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是一部收集最為完備的樂府詩總集。
  • 樂府詩集《長歌行》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此詩是漢樂府詩的一首。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此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
  • 樂府詩詞的千年情殤: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漢族民歌音樂,樂府最初始於秦代,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漢魏六朝以樂府民歌聞名。「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採集歌詞,其中採集了大量民歌,後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 王昌齡的《出塞》,是樂府詩還是七絕?
    有朋友問:王昌齡的《出塞》是七絕還是樂府詩。能不能解釋詳細點?什麼是樂府詩?樂府是古代音樂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為什麼朝廷會專門設置一個音樂機關來管理詩歌和音樂?是不是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廣電總局?
  • 漢樂府詩中10篇精選:為我們展現了整個漢朝民間的生活風情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正式設置樂府,其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機構的設置,延續了先秦時期採詩的傳統,而出現的樂府詩,又很好地繼承了《詩經》現實主義的傳統,對後世形成了很大的影響。漢樂府的詩歌收錄在了《樂府詩集》的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和雜曲歌辭中。本文就選擇其中最有水平的和大家分享。
  • (學古詩)長歌行·漢樂府——郭茂倩
    無數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夠重新返回西方?青少年時代不努力,到老就只能悲傷嘆息了。⑴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⑵葵:「葵」作為蔬菜名,指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
  • 「樂府雙璧」指的是中國古代哪兩部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
    關注春語國學公眾號chunyuguoxue-2014,每天進步一點點。 《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創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全詩340多句,1700多字,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內容簡介:東漢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間,廬江太守衙門裡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被焦仲卿的母親趕回娘家,她回娘家後發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而死。
  • 曹操作樂府詩:一朝薤露,漢末春秋
    樂府詩,因為詩體自由,不似格律詩那般刻板,故而頗得文人青睞。後世的三曹父子、李白、杜甫、白樂天等都有不少擬樂府的作品。不過,今天我要說的是這首曹操的《薤露》。最初,《薤露》是由西漢一位無名氏創作的雜詩。同時,這也是一首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