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均一家六口人,父母年邁多病,兩個小孩讀書,原本生活困窘。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和幫扶部門的幫助下,劉澤均靠著勤勞的雙手,積極進取,2017年底順利脫貧。「今年種植優質稻14.7畝,養肉雞50羽,加上瓜果蔬菜2.3畝,年收入可增加約35000元。妻子被選聘為村臨時性公益性崗位,每月有1000元收入。」劉澤均高興地說。劉澤均家中還有兩個小孩讀書,大兒子在梧州七中讀高二;二兒子在新夏中學讀初三,未來可期。2018年,在危房改造政策基礎上,劉澤均一家自籌資金舊房換新顏。劉澤均在勞動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好,不但甩了「窮帽子」,還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劉澤均逢人就道黨的恩情大、政府的惠民政策好。
劉澤均發展種植優質稻產業增加收入,圖為劉澤均種植優質稻喜獲豐收。.jpg
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劉澤均主動向村委請纓,積極衝到防疫一線,參與消毒、衛生治理、卡點值守等志願工作。在得知村裡要建基礎設施,可能會佔用自己家土地時,劉澤均毫不猶豫,主動讓出土地,並表示出工出力。在大家眼中,劉澤均是一個踏實勤勞、明理善良,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他用實際行動回饋著社會,回饋著昔日的善意和幫助。
「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給予了最大的幫助。2018年危房改造補助了25000元、拆除舊房補助了5000元;今年發展產業,不僅給了我產業獎補6000元,還給我派了駐村隊員,幫我出謀劃策;我母親今年80多歲了,身體不好,每個月都要吃藥,區武裝部也經常關心,幫忙買藥;現在每人每月還享受260元的低保;孩子們讀書也得到了國家的教育補助和好心人的資助......這些大大小小的幫扶,我一直如數家珍、銘記於心。我也一直教育我的孩子們要心存感恩、努力讀書、自強自立,將來回饋社會。」劉澤均感激地說。
近年來,像劉澤均這樣,自強奮進,脫貧不忘黨恩的貧困戶越來越多。他們與全鎮一道,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積極從脫貧退出走向鄉村振興。(通訊員 陳錦萍 黃鎮寧)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