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由於作者水平有限,若有不足,敬請諒解
近日,一則新聞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在河北省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裡,水滴籌員工毆打輕鬆籌員工,並伴有現場視頻,曝光後,引得眾人一片唏噓。
事件發生後,兩個公司都發表了嚴厲聲明,相互譴責對方的行為,水滴籌以對方先辱罵、視頻不完整為辯解,輕鬆籌則直指水滴籌員工進行了「傷殘式」的攻擊,使倒地者身心受到了嚴重傷害。
處理結果也很快出來了,打人者被拘留12日,罰款500元。
今天似乎又有新聞報導稱,打人者並非水滴籌員工,隨行者才是。但這已經不是所要關注的重點,我只是感到好奇:什麼樣的競爭與矛盾,能讓同行彼此間實實在在的大打出手?
人們對水滴籌們的質疑已經不是頭一次產生了,早些時候就有相關報導:輕鬆籌員工毆打水滴籌員工,輕鬆籌員工破壞水滴籌宣傳材料等。對於這些熱心公益、理想崇高、為困難群眾服務的公司,人們也漸漸走出了認知誤區,有多少人後知後覺才知道,儘管這些公司為有需要的人眾籌資金、雪中送炭,但本質上還是為了盈利。公司不是事業單位,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即使是這些公益性較強的XX籌們。
雖然水滴籌們的本質是為了盈利,但主客觀上確實為困難群眾提供了幫助,那些突然經歷家庭變故的、無錢治病的人,可能並不都是一些政策的照顧者,所以需要社會的幫助來渡過難關。同時,XX籌們沒有收取手續費,但也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來吸納社會的愛心。
人們產生不良印象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於水滴籌們對於「公益」事業過於熱情,如去醫院進行「掃樓式」幫助,「搶單」,「拼業績」等,這些行為使得其宣傳中的美好理念被現實的銅臭味拉低了不止一個檔次。對於曾經通過他們來完成愛心捐贈的人來說,難免有了種不值得的感受。
人們有一種難以描述的不悅,或者說,我們似乎不是很願意接受動機不純的公益。我們當然希望,水滴籌們是全心全意地為困難群眾服務,不謀私利,因為這樣才叫公益,如果這能實現,大眾也一定會高度評價他們,不可能有什麼不滿。但這顯然無法存在,因為現實的走訪、App的運營維護等,都是需要人力物力與成本的,這是一個需要盈利的公司,像上述那樣要求,未免太高了。
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這種純粹的公益也是存在的。比如政府旗下中國社會扶貧網主辦的社會扶貧APP,其就是完全公益性的,裡面尋求幫助的人都是經過審核的國家建檔立卡戶,他們需要幫助的身份不容質疑,軟體運營的公益性也不容置疑,裡面也有詳細的資金流向動態。
但是,這樣的公益似乎並沒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原因之一可能是受眾人群比較小,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建檔立卡戶,很多急需社會愛心幫助的人,往往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造成的,而不是已經設計好的。
所以總的來說,對XX籌們,大體上還是持欣賞態度,即使他們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作為「中間商」,也確實幫助了那些處於困難中的人。只不過,人們不希望其過於「熱衷」公益,理想也不要拔得太高,實事求是才能贏得大眾的認可。
希望水滴籌們「為業務跑斷腿」不是為了生意,而是為了生命;彼此大打出手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公益。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