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看完《影子武士》後,就拍攝了這部古代替身故事,《影》

2020-12-23 騰訊網

愛生活,愛電影,愛暴富

張藝謀看完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後,就想拍攝一部中國古代替身的故事,電影最初的靈感來自於《三國『荊州》,而且最初的劇本跟「替身」沒有關係,在立項半年到一年後,才確定了「替身」這一主題。在最終的故事中,三國的歷史被架空。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這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關於影子的來龍去脈,真身從來忌諱莫深,不願提及而令真相撲朔迷離 。

沛國大都督子虞(鄧超飾),被敵國戰將楊蒼(胡軍飾)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鄧超飾),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鄭愷飾)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的境州在貴族的權謀遊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

2017年3月18日,該片在北京懷柔中影基地開機正式開機 ;劇組5月中旬結束在北京的拍攝工作,轉場到湖北省鹹寧拍攝外景,劇組先後到潛山森林公園竹海、赤壁隨陽竹海、湖北洪湖瞿家灣古鎮、鹹安星星竹海四地取景,5月24日前往湖北洪湖瞿家灣古鎮拍攝外景;5月26日攝製組結束在鹹寧為期11天的拍攝 。次日劇組進駐棗陽市中國漢城·漢宮景區,開始為期半個月的拍攝;6月11日,劇組在中國漢城的拍攝工作正式結束,之後轉場北京。

鄧超在劇中扮演子虞和境州兩個角色,前者消瘦陰鷙,為了權謀運籌帷幄,後者則體格健壯,為了扮演好這兩個角色,鄧超在進組之前的兩個月裡,不停的吃火鍋,吃夜宵,吃各種營養品,終於在進組之前達到了83公斤,境州的戲份殺青之後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快速減肥瘦身到60公斤,一天只吃2個雞蛋,在片場多次因為低血糖暈眩,在確定了鄧超出演電影之後,當時並沒有考慮用孫儷,但是張藝謀考慮再三之後才決定用孫儷,為了戲中三場談古琴的重頭戲,孫儷苦練古琴,有一段時間,她白天在電視劇劇組工作十幾個小時,一收工就跟著老師練琴。

為了呈現好的效果,幾秒鐘的鏡頭也不惜一遍遍的重拍推敲,在影片中死士的扮演者們有數十位,在攝製現場導演臨時決定要拍攝幾位死士的特寫鏡頭,為了幾秒鐘的特寫,他們在數小時的淋雨拍攝中,一遍遍重來,可謂是十分辛苦,力求精益求精、

片中開頭在山洞裡有一場「子虞」拿木棍打「境州」的那場戲,當時還有孫儷飾演的小艾在,這樣的一個場面導演用了一個運動長鏡頭來表示,非常考驗劇組的拍攝能力。因為這時候鄧超飾演的兩個角色需要同時出現在畫面中,這在拍攝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張藝謀說這是自己最得意的一個鏡頭。

張藝謀對戲的要求很高,如果達不到他的一圖哪怕最後創一的戲份也會被刪掉。在《影》的後期剪輯中,張藝謀剪掉了24場戲,拍攝時還有一個很精彩的長鏡頭,但是張藝謀考慮再三還是將它剪掉了。

其實這部電影並非一部全黑白的影像,而是選擇了控制色彩,導演張藝謀用物質的控制代替後期的褪色處理,所有的服裝,道具,場景儘量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像中國水墨畫的感覺,但又不是純黑白色的效果。

服裝設計師陳敏正和團隊光是為人物畫圖就用了9個月時間,最開始影片的定位是彩色的,後來導演提出加入一些中國風有國畫暈染的感覺,因為網上現成黑白灰的 圖案紋理像素都太低了,陳敏正只好自己做水拓圖,他們做了幾百張將近上千張的水拓圖用來做服裝方面一些肌理和文案的一些圖形,劇中有大量子虞和境州兩個人在一起的畫面。

拍境州的時候坐在對面跟他拍戲的是替身演員封柏,兩個月後要把當時所有的燈光攝影等工作人員都叫回來重現一次場景。這時候替身封柏來跟鄧超飾演的子虞對戲,作為替身,他與鄧超一樣同樣拍攝了4個月,但在最後的電影中,他的形象被全部抹去。不得不說替身演員是真心實意的為整部影片做貢獻的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有一次演繹的機會,不過這部《影》,我看了3遍都沒看懂其中奧妙,你看懂了嗎?

相關焦點

  • 張藝謀的《影》與黑澤明的《影子武士》
    張藝謀的《影》與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張藝謀導演的《影》正在火熱上映中,以張藝謀特有的攝影美學加以東方傳統水墨打造世界級唯美畫面的電影,確實很震撼,但中國的公眾並沒有多少人看得懂。《影》這部是講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
  • 張藝謀影結局解析分析 張藝謀影最後結尾是什麼意思
    張藝謀繼《長城》之後再推新作《影》,這部作品在豆瓣以及購票網站上評分很高,不少人都感慨國師回到了以前的水準上,本片的結尾十分有意思,孫儷扮演的小艾一臉慌張,不知道看到了什麼。  這個結局意味境州也就是替身是本片的唯一主人公!張藝謀曾這樣說:  「我想拍替身故事很久,從看了黑澤明的《影子武士》開始。中國古裝題材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而我特別想拍一個老百姓的古裝劇,但古裝劇中老百姓從頭到尾當主角是不太可能的,後來看到《三國·荊州》這個故事,講了周瑜、孫權、關羽的關係,我就借殼上市。」  張藝謀或許要表達的是自己的逆襲夢?
  • 張藝謀的《影》原型是日本故事?遊戲中也有很多獨特的影武者劇情
    去年張藝謀導演拍攝了一部名為《影》的電影,收穫了不少好評,張藝謀坦言這部作品最初的啟發來自於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對於這一部經典的巨作很多中國觀眾也十分熟知,而影子武士這個傳說在日本可以說家喻戶曉。
  • 黑澤明這部《影子武士》,低賤的人變得高貴,首先得成為影子
    01《影子武士》的故事相信觀眾都不會陌生,張藝謀電影《影》中的角色設定就是對他的設定,但是劇情的走向、文化內核是完全不同的。電影把視角聚焦在日本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以武田信玄的故事開始展開。武田信玄這個武田家頭號人物,坐鎮家族的首領去世了。
  • 《影》沒有真身,哪來影子?沒有真身,也有影子!
    張藝謀的的電影《影》也是獲得了很多獎,這部電影也是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很多電影我們看完之後都會明白這部電影講的什麼,但是這部電影還是很讓人費解的,其實這些所謂的謎,多看幾遍都是會明白的。《影》這部電影大致的故事就是子虞一心想收復失地,可是沛王整日裡不務正業,只知道一味的求和。
  • 張藝謀終究不是黑澤明,40年前的這部電影還是無法被超越
    一個被迫作為替身的竊賊,不得不暫時屈服在強權的威懾下,可隨著裝腔作勢後的得意忘形,居然對權力產生了迷戀,甚至想要從替身搖身一變成正主,可惜,光有正主的形卻並沒有正主的神,最終,隨著武田家族的衰敗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 備受爭議的《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說:長恨自己才華不夠
    張藝謀與姜文創作背景關於這部電影的來源,張藝謀在採訪中曾說,是看完黑澤明的《影子武士》之後,想要拍一部關於替身的故事,恰好遇到了朱進的《三國﹒荊州》,於是在架空歷史後,為觀眾呈現了一部關於影子的故事。張藝謀的《影》講述的是沛國大都督子虞,在與炎國戰將楊蒼一戰之後受傷,於是啟用自己的影子替身境州為自己行走朝堂和江湖,與各方權謀勢力斡旋,最終卻被影子逆襲,殺死正身的故事。與以往電影中,影子無名無份落魄收場的結局不同,張藝謀講述了一個「沒有真身,也有影子」的故事。
  • 《影子武士》:日本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的電影
    在今年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獲得坎城最高大獎金棕櫚,而我們今天要聊的是日本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此項殊榮的影片——《影子武士》。《影子武士》拍攝於1980年,由日本導演黑澤明執導拍攝。該片上映後,獲得了藝術電影的最高獎項——第33屆坎城金棕櫚獎。
  • 《影》——誰是替身?
    文∣坎城星編劇圖片∣網絡張藝謀作為國際知名導演,知名作品一部接一部,近期新作《影》,口碑炸裂……豆瓣評分7.4分,口碑遠超同檔期其他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沛國大都督子虞(鄧超飾),被敵國戰將楊蒼(胡軍飾)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鄧飾),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鄭愷飾)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境州在貴族的權謀遊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
  • 張藝謀的新片《影》有什麼玄機?
    這幾天有一條極不起眼的消息,讓張藝謀重現江湖,儘管,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2018年最受期待的20部電影,張藝謀《影》上榜》,一個乾巴巴的電影名字,和盡於主觀的「最受期待」,和「張藝謀」這個名字放在一起幾乎沒有什麼電光火石的雷霆猛擊感,美人遲暮和英雄末路的衰敗氣息腐糜而來,這條資訊幾乎成了最不受期待的一條娛樂新聞。遙想藝謀當年,緇衣素顏,談笑間聲名鵲起,一時多少豪傑。
  • 《影》開放式結局?可能沛王並沒有死,死去的也僅僅是影子
    最近張藝謀又一力作上映,這一次的電影風格是黑白,很多人看不懂張藝謀的電影,確實張藝謀的電影偏重於文藝範,所以電影的內涵有時候比較晦澀,所以很多人不是特別看好這部片子,但是說真的正式因為這樣,張藝謀菜有了自己拍攝風格。
  • 張藝謀《影》中這3處刻意留白,有誰真正看懂其深意?細思極恐!
    不過其中最讓筆者「著迷」的,還是要數張藝謀的最新水墨大片——《影》這部以架空三國故事為背景的古裝權謀片,主要講述了「影子」(替身)境州,在各種因緣際會下,一步步取代真身的暗黑故事。鄧超在電影中一人分飾了兩角,分別扮演了削瘦病態的真身都督子虞和他的「影子」境州。
  • 張藝謀新片《影》預售票房一千多萬,被開心麻花電影預售票房壓制
    截止發稿時,張藝謀新片《影》的預售票房僅僅一千六百萬,這個數字有點寒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開心麻花的喜劇片《李茶的姑媽》,預售票房已經高達三千四百多萬。從目前開始《影》的預售票房已經被《李茶的姑媽》壓制,我有種不好的預感,可能從頭到尾《影》都會被開心麻花碾壓。
  • 張藝謀的《影》,視覺效果美得像潑墨畫,但故事講下來卻平平無奇
    張藝謀《影》剛開始有新聞的時候就極大地引起了我的興趣,不單單是因為大導演,還因為看到道服化,以及色調。確實太漂亮了,像中國的水墨畫以真人的樣子活過來了,翩翩起舞。看了片子,總結:《影》好「看」,但不耐「看」。跟《活著》不能同日而語。
  • 黑澤明的《影武者》,的確比張藝謀的《影》水平高,主要因為劇情
    黑澤明的《影武者》,的確比張藝謀的《影》水平高,主要因為劇情張藝謀的《影》作為一部和之前風格迥異的影片,一經上映就引得粉絲沸騰,從口碑上說還算差強人意,沒有辜負國內知名導演的名頭。然而當我們將《影》和黑澤明的《影武者》進行比較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兩部作品在人物設定上十分類似,雖然在劇情上迥然相反,但是類似的人設讓我們明顯感覺到張藝謀和黑澤明的差距。《影武者》同樣講述的是一個替身的故事,本來是市井無賴的小偷,因為和武田信玄這位大將軍外貌相似,而被選為「影武者」,在武田信玄死後,他以後者的身份出場,幫助整個家族掩蓋了死訊整整3年。
  • 《影》水墨風格驚豔四座,這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令人驚豔的電影
    張藝謀新片蹤跡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鬼魅難測,充滿了神秘的期待。事實上《影》似乎可以說是張藝謀的一部回歸之作,一是從好萊塢團隊回歸華語班底;二是重回本世紀初《英雄》式古裝武俠巨製。而從《英雄》到《影》這漫長十六年,張藝謀的變與不變,似乎也就要在此交出一個階段性答卷。
  • 從《影子武士》中,看見黑澤明的攝影功力,被電影耽誤的攝影大師
    《影子武士》就是黑澤明這位電影攝影視覺美學大家為我們呈現的經典作品,我們今天就從這部影片的攝影畫面中分析攝影藝術表達的具體方法和攝影創作可以借鑑的藝術元素。在攝影技術的支持下,長時間的一個鏡頭的運動拍攝就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視覺疲勞感,也就是至少看起來不感覺乏味無聊。同樣的,黑澤明在《影子武士》這部電影的開篇,使用了長鏡頭拍攝,時長達到了6分鐘。但是,這個長鏡頭的拍攝特徵在於,這是一個鏡頭運動為零的長鏡頭,是靜止的,其中只有少量的演員正在表演過程中的位置移動,大部分時間,只有臺詞的聲音是在時間中「流淌」運動的。
  • 褪去色彩後的《影》,We are family 背後的三面鄧超,無身也有影
    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影片《影》,最開始吸引人的絕非片子內容,而是劇中的幾位實力派大咖演員。宣傳初期鄧超夫婦的合力上陣,國民閨女曉彤和三石弟弟的加盟,無疑成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觀影動力,但是最讓人驚嘆的卻是張藝謀導演的鏡頭營造。
  • 「躺」在功績薄上的國師——張藝謀
    《影》選取最為簡單的敘事邏輯線,但卻清晰明了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夠抓住故事的主線邏輯線。替身的故事,能夠很快讓觀眾帶入到政治和權謀構造的影像世界。不過畫面能夠承載氣氛,但是如何將觀眾快速帶入影像世界的殿堂,《影》中的拍攝技法確實呈現出大師的功底。古典弦樂隨著字幕介紹展現出影像世界觀的基礎,隨之即來的便是小艾驚慌失措的人聲。按照原本的國產片拍攝思路,應當是盪氣迴腸的君王形象描繪、應當是權謀鬥爭的高潮帷幕拉開。
  • 張藝謀的《影》,這幾個細節的真相是怎樣
    張藝謀的《影》雖然上映一段時間了,仔細的看一看,這部片還是比較不錯的,雖然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說沒水準。但是影片以水墨風格為基調,水墨丹青、山水煙雨、琴箏奏鳴。再加上「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影子故事,讓影片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