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管理
1.明確分工建立以專業人員為主體的技術管理核心班子,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2.技術培訓採取各種形式培訓飼養人員,從飼養管理、飼料配合、防病治病等多方面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飼養技能。3.確定指標獎勵各項具體的技術指標:
年均產蛋量(枚) =年總產蛋量+種鴿數(對)
受精率= (受精蛋數+人工孵蛋數) x100%
孵化率= (出雛數+人工孵蛋數) x100%
乳鴿成活率= 28日齡乳鴿數+1日齡乳鴿數
成鴿死亡率= (2 ~6月齡鴿子死亡數+2 ~6月齡鴿子數) x100%飼料消耗:月總消耗量=每日每隻鴿消耗量x30天
二、鴿場生產管理
1,生產定額管理這項工作主要是為了抓好生產定額。具體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①確定產鴿量。每對生產鴿應年產乳鴿6~8對。
②確定出籠率。出籠乳鴿佔生產種鴿的50% -60%,乳鴿等級合格率應達到90%以上。
③明確飼料定額。飼料定額,包括餵乳鴿的飼料在內,每隻生產種鴿年耗料36千克,每對青年種的有成期內耗料14千。
④勞動定額。每個國養人員採用說料何吸時,何養生產科館為300對:採用顆粒全價料時,鋼養生產種鴿為450-500對;名質地面群養青年種的時,每個鋼養人員何養定額為800 ~1000對。
規範飼養管理要求做到建築設計科學規範, 鶴髮機的美作規範。清潔衛生管理規範、飼餵方法操作規範。其他管理除上述所說的各項管理外,還要建立全場的現場管理,實行崗位責任制。要建立包括勞動、生產制度在內的全局性系統性的規章制度,特別是要抓好財務物資管理,實行成本核算,日清月結。
經濟核算是生產經營過程中對消耗、經濟效益與支付進行分款計算、對比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辦法,為今後養鴿規模的確定飼養技術的評估等方面提供決策和依據。經濟核算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本建設中的經濟核算,另一是生產鍋動中的核算。基本建設使用的資金成為各廠的固定資產,可以從每年的收益中逐漸扣除。
經濟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成本項目。工資及附加費、檢疫及醫藥費用、材料費、固定資產的折舊費和維修費、低值易耗品低值工具,用具及勞保用品和其他費用。根據各種費用應算出中鴿、青年鴿,生產鴿及休產鴿的飼養成本,飼料費一般佔總飼養費的0%左右。所以,總飼養費和飼料費(70%) +其他費用(30%),核算必須做好記錄。
鴿場地收人包括出售乳鴿的收人,出售種鴿的收人,淘汰乳鴿、青年鴿、老年鴿的收入,副產品(如鴿糞等)的收人和其他不列人以上各項的收人。成本核算包括生產鴿成本,即從2~6月齡總飼養費中減去副產品值;生產成本,即每隻乳鴿成本= ( 全部飼養費-副產品值) +總產乳鴿數(只),每隻休產鴿成本= ( 全部休產鴿飼養費-副產品值) +總體產鴿數(只),盈利的計算方法是首先算出每對生產鴿的盈利額,然後算出一年盈利額,再算出每個飼養人員創造的產值。總利潤(或虧損) =銷售收入-生產成本-銷售費用,成本利潤=銷售利潤+銷售產品成本,資金利潤率= (總利潤額+總佔有資金額) 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