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管理|向日葵花期蜂群管理

2021-02-11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

向日葵是北方秋季主要蜜源,花期較長。吉林、黑龍江7月中旬至8月中旬開花;遼寧、內蒙古8月上旬至9月上旬開花。向日葵花期蜜湧粉盛,具有繁殖蜂群和生產蜂蜜、蜂王漿的雙重條件。對定地飼養的蜂群來說,向日葵花期是當地最後一個主要蜜源,既要安排好蜂群的生產,又要抓緊繁殖越冬蜂留足越冬飼料;轉地而來的蜂群,已經歷了幾個流蜜期,時值一年繁殖的後期,應將繁殖和生產兩者兼顧起來。

一、向日葵花前期

向日葵花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有時受乾旱或陰雨氣候影響,流蜜不正常,但在一般情況下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產蜜量。從生產蜂蜜的趨勢來看,要比胡枝子花期穩;從準備安全越冬的條件來看遠不及胡枝子花期(向日葵蜜易於結晶、流蜜期有盜蜂等)。為此,前期應以生產為主,並以搖蜜造脾促進繁殖,保持蜂群的強壯基礎。

1. 準備採蜜群  定地飼養的蜂群要在流蜜期前集中蜂力組織採蜜群;轉地而來的蜂群要抓緊調整蜂巢,處理偏集群和失王群,把採蜜群調整到10框蜂以上,不低於6張子脾,繁殖群的群勢也不要低於6框蜂5張子脾,為在本花期中邊生產邊繁殖奠定較強的蜂群基礎。

2. 取向日葵蜜  向日葵花期進蜜較快,要根據進蜜情況和保證蜜的成熟度,每2~4天搖1次蜜,在天氣正常進蜜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把巢內大部分存蜜搖出去(但不得一掃光);天氣不佳,流蜜不正常時,要少搖蜜,適當保留一些飼料蜜。搖蜜時不要打亂子脾的布局,務必保持子脾集中,每次搖蜜要選擇優質巢脾加入子脾中間供蜂王產卵,擴大產卵脾,力爭在搖蜜的過程中,為蜂群繁殖創造有利條件。

3. 生產王漿  向日葵花期蜜粉豐富,群勢強壯,是本地蜂王漿生產的高峰期,在兼顧產蜜、繁殖的前提下進行蜂王漿生產,奪取蜂蜜王漿雙豐收。

4. 修造新脾  利用蜂群泌蠟的積極性,抓緊造新脾供蜂王產卵,補充被蜜壓縮了的子脾,以保證子脾數量不減少而有所增加,子脾面積不縮小而有所擴大。

5. 培育蜂王  定地飼養的蜂群和小轉地的蜂群,都要有計劃地培育一批優良的新蜂王,更換蜂群中的老劣蜂王,為繁殖越冬蜂及來年生產準備下產卵力較強的蜂王。

6. 散熱和餵水  炎熱天氣要注意給蜂群遮陰、通風、散熱,按著天氣和蜜源以及盜蜂的情況擴大或縮小通風設施和巢門,並且要堅持給蜂群餵水。特別是乾旱季節或缺乏水源的地方,更要注意給蜂群餵水。必要時,適當給蜂群加水脾,滿足蜂群飲水和降溫的需要。

7.防治蜂蟎  向日葵花前期蜂群裡的蜂兒還不是越冬蜂,要抓緊採取治蟎措施,提前壓低蜂蟎的寄生率,保證未來越冬蜂的健康發育。

8. 預防農藥中毒  此期有時因農田菜地施用農藥而發生蜜蜂農藥中毒情況,要加強調查,採取預防措施。

二、向日葵花後期

當向日葵花期逐漸進入後期階段,往往同時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流蜜強度有所減弱甚至有時停止,加上受搖蜜的影響,盜蜂明顯增加。此期管理蜂群除了繼續實行前期的有關措施之外,還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 改變取蜜措施  向日葵花後期搖蜜要根據天氣情況進行,若遇寒潮應停止搖蜜,不要動搖巢內的飼料基礎。在天氣良好流蜜正常的情況下,定地飼養的蜂群要「留取結合」,每群留4~6張封蓋蜜脾(參考胡枝子和秋季花期蜂群管理)作為越冬飼料(搖出來的蜜用于越冬飼料容易結晶,流蜜期間由蜜蜂直接釀造成熟的封蓋蜜脾結晶程度則較低),其餘蜜可以適當搖出來,最後階段要壓滿子脾上的邊角蜜,以保證繁殖越冬蜂的飼料條件;轉往蕎麥場地的蜂群要「少留多取」,除保留7成以上面積子脾的邊角蜜以外,其他蜜可以搖出,為採蕎麥蜜創造條件;轉往半山區胡枝子和雜花場地的蜂群要「多留少取」,除了保留子脾上的邊角蜜以外,還要保留1~2張蜜脾,因為此時胡枝子蜜已經結束,只有雜花輔助蜜源,所以蜂群內要貯存充足的飼料蜜,為繁殖越冬蜂的最後階段奠定飼料基礎。

2. 調整群勢  就地越冬和轉往胡枝子、雜花場地的蜂群,要注意平衡繁殖越冬蜂的群勢和調整子脾基礎,及時地把生產群同繁殖群平衡起來,增加弱群的繁殖能力。

3. 蜂脾關係  隨著蜜源的減少逐漸由脾多於蜂轉為蜂脾相稱,停止造新脾,撤出多餘空脾,把子脾集中於巢箱,低溫天氣加強局部保溫,在現有子脾的基礎上進行繁殖。

4. 預防盜蜂  向日葵花期的流蜜特點是在晴暖無風的上午流蜜較好,下午或低溫天氣流蜜較差,易起盜蜂,一旦蔓延不易制止。為此,搖蜜時要在防盜蜂的條件下進行,不要在蜂場上露天搖蜜。要根據天氣和進蜜情況調整巢門,低溫,易起盜蜂期間不要開箱檢查,不提脾搖蜜。巢內保持充足的飼料,減少蜂群作盜機會。

精彩連結:

蜂種推介|2019蜜蜂開繁,種蜂王您預定了嗎?(附蜂種介紹-最全版)

蜂種推介|轉地蜂場如何訂購種王

飼養管理|淺談提高長白山區椴樹蜜產量的措施

飼養管理|欲奪椴樹蜂蜜高產,促成高效採集情緒

飼養管理|椴樹花期蜂群管理

蜜蜂育種|科學利用評價蜜蜂良種

飼養技術|長白山區定地養蜂增收的幾項措施

蜜蜂文化|東北地區蜂種的血統結構

蜂種推介|蜜膠一號,蜜膠就是好

養蜂技術|學會箱外觀察,養蜂運籌帷幄

長按二維碼,歡迎關注吉林蜂研微信公眾平臺

平臺功能

發布蜂業信息

傳播蜜蜂文化

介紹優良蜂種

推介科研產品 

宣傳蜂類授粉

進行研發推廣

踐行科技扶貧

建設生態產業

蜂研蜂採

文/澤華

地松江續長白,

蔥椴黃應香槐。
飛促農提質效,
發扶貧保生態。
制良種遍華夏,

銳熊蜂授粉來。
掘烏拉蜂文化,
翼啟航百花開。

責任編輯:小蜜

相關焦點

  • 陝北蕎麥蜜源及蜂群管理
    降水正常年份,蕎麥全天會泌蜜散粉,尤其蕎麥花期,雨過天晴,晨霧散去,蕎花大量開放,花香萬裡,蜜蜂踴躍出巢採集,極其興奮。蕎麥流蜜量大,蜂群採集積極, 一個採蜜強群日進蜜可達8-12公斤左右,是不足為奇的。一個花期群產可達20-50公斤。      蕎麥花粉為暗黃色,花粉粒為長球形,赤道面觀為橢圓形,極面觀為3裂圓形。
  • 崗柃花期的中蜂管理:王志忠 王巧紅
    二、崗柃對中蜂飼養的意義蜂群度秋後,群勢下降一半左右,雖然經過九尾呆、埔鹽、水稻等花期的繁殖恢復,因這時期的蜜粉源不太理想,至9月底,蜂中繁殖情況仍然只是維持在新老蜂更替,蜂群中蜂數基本仍然是秋衰的群勢,而冬季流蜜在11月中下旬開始,這45天左右的蜂群繁殖,顯然是極為重要的
  • 中蜂養殖:南方夏季對蜂群的管理
    夏季有大蜜源的地區從春季一直延續到夏季的蜜源,如雲南5月的杜鵑、石榴、桉樹,廣東、廣西的龍眼等,仍按春季流蜜期的管理進行。夏季中期有大蜜源的地區,如滇東北、黔東北、重慶市的烏桕,大流蜜期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廣東、廣西較早,為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又如廣西的窿緣桉,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廣東為5月下旬至7月上旬:川西北(如阿壩州)的山花,流蜜期為5月中、下句至6月中、下旬。
  • 蜂群儲蜜的「安基量」,掌握這個技巧,更了解飼餵管理的本質!
    飼養蜂群的過程中,蜂群內要留有充足的儲蜜,供蜂群繁殖發展消耗,同時,蜂群內儲蜜過多,養蜂人又需要進行取蜜,提高蜂群的採集積極性。問題來了,蜂群儲蜜的「安基量」,並不完全指的蜂群內儲蜜量,而是,養蜂人合理控制蜂群內儲蜜量,有效的進行取蜜工作,提高蜂群繁殖發展效率的意義。
  • 秋季蜂群人工分蜂,分蜂群秋繁的飼餵管理技巧,助力蜂群復壯
    秋季蜂群經過養蜂人的管理,隨著蜂群內新蜂羽化出房,蜂群群勢逐漸壯大,養蜂人在秋季的大流蜜期結束之後,外界還有充足的零星蜜源的情況下,養蜂人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擴大蜂群的數量,藉助蜂群內充足數量工蜂的哺育能力,原蜂群和分蜂群能夠哺育出充足數量的越冬蜂,這樣的蜂群才能在春季繁殖復壯,所以,這裡給蜂友們分享秋季的人工分蜂群繁殖管理技巧
  • 雨季如何正確管理蜂群?
    養蜂就靠天,下雨肯定對蜂群的健康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那麼在雨季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管理蜂群呢?聽蜂之語總結了以下六點供大家參考:一、預防爬蜂病,減少花粉飼喂。雨水較多的季節非常容易出現爬蜂病,主要原因就是蜜蜂進食以後不能及時排洩造成。
  • 中蜂活框飼養的2個注意事項,中蜂比意蜂更好養,養蜂管理技巧
    養蜂人在飼養中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中蜂土養能夠減少人工管理的精力,同時,土養蜂群有利於中蜂群勢發展,中蜂弱群採用土養的過程中,工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較強,只要外界有充足的蜜源和粉源,弱群在經過流蜜期後的一段時間內,蜂群內哺育出2代新蜂,隨著蜂群群勢壯大,土養蜂箱內空間縮小,蜂群容易出現自然分蜂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新群與原群由不同的蜜蜂組成,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和行為趨向,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應對。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產生分蜂熱的蜂群,近距離人工分蜂的技巧,減少蜂群回蜂的影響!
    隨著蜂群的繁殖發展,養蜂人給蜂群進行加脾擴巢的管理工作,隨著蜂群內蜂巢脾數量增加,蜂群內的繁殖空間和空餘空間縮小,蜂群內散熱性減弱,這也是強群容易產生「內熱」的原因,誘發蜂群內產生分蜂熱的原因之一
  • 火龍果花期科學管理技術
    火龍果的花期長,且花多朵大,因此,火龍果在花期對養分的消耗比較大,對營養成分的需求比較高,因此花期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火龍果的產量和品質。那麼火龍果花期如何管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以上就是火龍果花期的管理要點,希望對你在管理過程中有所幫助,敬請關注。
  • 鴿場的飼養管理:技術、鴿場生產、財務管理
    一,技術管理1.明確分工建立以專業人員為主體的技術管理核心班子,分工明確,各負其責。2.技術培訓採取各種形式培訓飼養人員,從飼養管理、飼料配合、防病治病等多方面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飼養技能。規範飼養管理要求做到建築設計科學規範, 鶴髮機的美作規範。清潔衛生管理規範、飼餵方法操作規範。其他管理除上述所說的各項管理外,還要建立全場的現場管理,實行崗位責任制。要建立包括勞動、生產制度在內的全局性系統性的規章制度,特別是要抓好財務物資管理,實行成本核算,日清月結。
  • 談分蜂后期的蜂群管理,有繁蜂擴群需求的蜂友,都來看一看吧
    今天的主題——蜂群繁蜂擴群後期管理的技術要點。當然,這個後期是指分蜂后到蜂群恢復到正常群勢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處女王交尾期和分蜂群復壯期。這個話題,主要是說給養蜂新人和需要繁蜂擴群的蜂友說的。事實上,比分蜂育王更重要的,是繁蜂擴群後的蜂群管理。分蜂后期如果管理不當,會造成蜂群衰敗,甚至蜂群飛逃的不良後果。很多蜂友,尤其是新養蜂的蜂友,對於繁蜂擴群,比蜂群自己還急,巴不得一群分十群,對技術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蜂群和大自然不夠敬畏,貪多冒進又不得要領,往往收穫寥寥,甚至損失慘重。如果你是一個養蜂人,或者你身邊有剛入行的養蜂新人,你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 蓖麻蠶的飼養管理
    飼養蓖麻蠶,有許多優點:一是可以把飼養蓖麻蠶與種植蓖麻籽結合起來,促進蓖麻籽的生產;二是蓖麻蠶除食蓖麻葉外,也可食木薯、臭椿等樹葉,飼料豐富;三是蓖麻蠶的飼養時間短, 從孵化到結繭,只要18天左右,1年可連續飼養多次;四是蓖麻蠶一生需飼料很少, 每條蠶一生只吃不足5克的蓖麻葉;五是蓖麻蠶的生活力強,不易染病,管理也比較簡單。因此,可因地制宜飼養蓖麻蠶。
  • 反季節牡丹花期如何管理
    牡丹的花期一般在4、5月份,那麼反季節的盆栽牡丹花期如何管理,才能開出如此高貴美豔的花朵呢?很多花友滿懷欣喜地把牡丹買回來放於室內,可是花開得卻不盡人意。很難孕蕾,花蕾即使開出,卻出現花小、色淡、花無力,葉子細長,葉邊焦枯。這並不是因為牡丹不好養,而是因為我們在花期沒有做好該有的護理工作。尤其是反季節的牡丹想要開花美豔,我們更要謹慎細心。
  • 麝鼠的飼養管理方法
    一、飼養管理。1.籠舍。籠含可因地制宜,城市可用2~3層疊架式的鐵絲籠,農村可在地而用磚土圈養。籠舍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窩箱,二是活動場,三是活動場內的水池。籠舍長80釐米,高40釐米,寬50釐米,內分兩室,外室作過道,裡室作產房。活動場長80釐米,寬80釐米,高40釐米,在活動場前端設長3釐米,寬80釐米,深30釐米的水池。籠頂須用鐵絲網,頂上開小門,以利採光和餵料打掃。
  • 黃蜂管理重點是餵養方式,不同階段的黃蜂,採取不同的方式來餵養
    同時,胡峰在進入到不同的季節當中,它的管理方式也完全不同,不合理的管理,可能會導致黃蜂死亡,也會給養殖戶帶來極大的利益損失。那麼黃蜂養殖當中有哪些技術要點呢?每年在選擇蜂群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穩定的蜂群,多在每年的4月份進行,這個時期的蜂群相對比較穩定,特別是對於新手養殖戶來說,也更容易上手,黃蜂們也能夠很好的養活。選擇蜜蜂的時候,則可以在蜂巢的門口進行觀察,看看工蜂們是不是足夠勤勞,以及在採食花蜜的時候,是不是比例相對比較高。
  • 茸鹿生茸期飼養管理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魏海軍 研究員首先,我們必須記住,到公鹿脫角帽之後再開始加強茸鹿的飼養管理那就太晚了。事實上毛桃茸和上鋸茸在生茸期鹿茸長得怎麼樣和它們之前的飼養管理有很大關係。必須了解鹿茸生長的幾個特點,以避免飼養管理做不到位的影響,主要包括:一、產茸公鹿的飼養和營養問題1、圍產期營養: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懷孕和哺乳期母鹿的良好營養,是為其後代未來的鹿茸生產「準備」的必要條件。
  • 秋季分蜂與換王,蜜源期有效利用與管理,一些注意事項與個人建議
    立秋以後,當蜂群正常的開始繁殖發展以後,在蜂群的第二批子,開始出房的時候,度夏時的蜂群,得到了快速的復壯。而且,大自然外界的蜜源植物,陸陸續續的開始流蜜,開始進入大流蜜期,早春時期分蜂的強群,會有一部分的蜂群,開始起分蜂熱。
  • 火龍果種植花期管理,火龍果花期施什麼肥?
    火龍果種植花期如何管理?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 1、人工輔助授粉 火龍果在生產中可以採取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提高坐果率和產量品質。
  • 蜂群內出現「爛子」的情況,第一步操作就是「囚王」,再做這些!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會發現蜂群在繁殖發展的過程中,當蜂群內出現「白頭蛹」的時候,蜂巢房內的蜂蛹呈現尖頭,封蓋的子脾出現塌陷的情況,工蜂開始將蜂群內子脾上的患病蜂蛹清理掉,蜂巢門口有蜂蛹的屍體,為了避免蜂群從「白頭蛹」發展成為「蜂蛹病」的情況,所以,養蜂人可以做好這些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