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說:如何應對我行我素的寶寶?

2020-12-15 十分lucky

最近咪哆小朋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模式,吃飯手抓、喝水摔杯、花盆裡刨土、澡盆裡喝水、馬桶裡玩兒水……打她罵她都沒用,發展至今,咪哆每次犯錯都會自己懲罰自己,哇啦哇啦一堆嬰語,然後小手開始噼啪打自己。全家人頭疼不已,親生的又不能丟進垃圾桶,抱著拯救自己我的態度,我又開啟了學習模式,搜尋後我發現,其實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該針對她的特點來教育她,見招拆招才管用!

1、身體迅速發展,開始出現獨立傾向。

寶寶在2歲左右日常生活開始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用小匙進食,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但由於受動作能力發展的制約,動作仍然遲緩、笨拙,生活自理行為還需要成人幫助。

寶寶2歲左右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鑽等基本動作,並能扶著欄杆上下樓梯。手眼協調的能力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可以同時一手捧碗一手拿匙,還會進行串珠等活動。此年齡寶寶動作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期,但做事動作遲緩,身體控制力較差,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幫助。

2、自我意識開始建立,出現反抗現象、有強烈的情感依戀,情緒外露易變。

2歲寶寶由於動作、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擴大了社會交往的範圍,逐漸習慣與同齡夥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遊樂場願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為唯一的標準,如在與小朋友玩時常常會搶別人的東西,不能滿足時甚至會抓咬別人。出現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2歲寶寶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徵是易感性和易變性,他們的情緒非常外露,極易受環境的影響。如一個寶寶想媽媽哭了,便有一群寶寶跟著哭。他們一嚇就哭、一哄就笑,高興與不高興、願意與不願意都流露在臉上。

2歲寶寶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當與親人分離時,大多數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分離焦慮過程。他們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離的痛苦,這種因情感依戀而產生的分離焦慮表明該年齡兒童對依戀對象的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3、喜歡重複和模仿,對新奇事物感興趣,詞語發展迅速,思維存在於動作之中。

2歲寶寶愛模仿別人,他們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也玩什麼。在家裡模仿大人的活動,在幼兒園模仿小朋友、教師的行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體、簡單的外部動作。

2歲寶寶的注意及記憶是不隨意的、短暫的。喜歡重複此年齡段兒童顯著的特點。他們喜歡重複地擺弄物品,喜歡聽教師重複講一個故事,重複做某個動作,如反覆地餵娃娃吃飯。在往返的重複中逐漸認識物體的屬性、發展語言與動作,並由此逐漸認識事物簡單的關聯、產生簡單的想像,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性"的特點。2-3歲的孩子心智機能已基本形成,但不是"縮小的成人",具有自身的特點,他們的思維在行動中進行,而不會想好了再行動。2歲寶寶的各種心理活動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的接觸或在活動中進行的。

離開了具體的事物、具體的活動便不能進行,他們往往先做後想、邊做邊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捏什麼,而常常在捏出某種形象之後才會說"蘋果"、"大餅"等。

2-3歲是寶寶口語發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寶寶變得特別喜歡說話,詞彙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簡單的複合句來表達意願,基本理解常用的簡單句型。2歲後期會用"我"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開始把自己從客體中區分出來,言語的發展促進了自我意識的萌芽。

見招拆招的應對辦法:

2歲左右是寶寶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這是寶寶必經的成長過程,但針對寶寶的某一個逆反行為來說,還是有具體的形成原因的。爸爸媽媽首先要想一想,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種行為?在哪些事情上對寶寶有不妥當的管教方法找到了原因就注意改進。如果能經過認真分析,查明原因,就會更好地調整和糾正寶寶的逆反行為。

寶寶出現逆反行為的時候,尤其是發生讓吃飯不吃飯、讓喝水不喝水的現象時,對兩三歲的孩子講大道理也不太管用,所以,大人特別容易著急。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冷靜對待,如果硬碰硬反而容易劇寶寶的逆反心理。此時,正確的做法是可以讓他先哭一陣,等冷靜下來後,再教育引導。

寶寶畢竟還小,思維還很簡單。爸爸媽媽利用他的逆反略施小計,他可能就「上當」了。比如寶寶不吃飯,那就說好吧,寶寶不吃飯,然後佯裝叫爸爸過來把寶寶的飯吃掉。寶寶覺得你不讓他吃飯了他又反而要吃飯了。寶寶還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也可以加以利用。如:「你變小了,變得不會自己吃飯了」等話刺激他,這可以增強寶寶的自強意識,若能掌握好分寸,其效果比正面教育還好。

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由於兩三歲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差,所以,這些好奇好問大多是表現在日常行為上。大人要注意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閃光點,比如愛拆玩具可能預示他的動手能力強,亂塗亂畫可能有美術方面的潛質。不要因為他拆壞了玩具或畫髒了牆壁而責備他,一定要對孩子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鼓勵。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無奈的時候一定要反覆默念: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親愛的寶貝,我是Lucky姐,愛學習、愛思考、愛寫作、愛分享,更相信我們的每一個相遇都是Lucky的開始,關注我!育兒路上Lucky姐與你同行,就算踩雷,我們也要強大的站起來!

相關焦點

  • 寶寶愛打人,是以暴制暴,還會不予理會?應對不當,不利寶寶成長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2歲寶寶喜歡打人怎麼辦?是以暴制暴,還會不予理會?應對不當,影響寶寶性格成長在一群小朋友中,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喜歡打人,怎麼辦?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喜歡打人,你又會如何應對呢?
  • 七田真:「20」後寶寶降世,未來育兒走向何方?
    他們大多已為人父母,而面對寶寶的未來教育,是否充滿好奇與期待?是否準備好迎接未知的挑戰?智慧未來,教育面對未知挑戰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進化,專家預測:10年後,50%的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未來社會中的重要職業大部分可能都還沒有出現。人類,需要解決更多從未面對過的問題;世界,從未如此強調獨特性、合作性、多元性、創造性,以及責任和貢獻。
  • 《小七老師育兒說》寶寶害羞如何是好?
    書到手隨便翻了一下,結果剛好翻到「家長提問,寶寶兩歲三個月很害羞,他在家還好,但一旦出門就低著頭髮呆,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別人和他說話他也一動不動從來不搭理,我應該怎麼糾正他呢?」這不說的就是我的大女兒嗎?小七老師支招:家長需要自我反省,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才使得我們的孩子有了這樣的表現?
  • 寶寶樹全新升級 重新定義「我的育兒生活」
    會上,寶寶樹創始人兼CEO王懷南發布寶寶樹全新升級的全域流量生態布局和旗艦產品寶寶樹孕育APP。王懷南表示,經歷2020年疫情衝擊,世界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後浪來襲背景下母嬰家庭的生活和消費方式正在重建新的格局和秩序,寶寶樹也正以全新升級的全域流量生態布局,應對母嬰行業新挑戰,搶抓母嬰行業新紅利。
  • 寶寶總喜歡撞頭,正常嗎?育兒專家:5大原因要知道
    我剛下樓就聽到五樓的王慧在教育自家15個月大的兒子,王慧看到我過來,趕緊跟我說,孩子不知道是怎麼了,總是喜歡自己拿頭撞,或者是地面或者是牆。每次說了都不管用,好像聽懂了,下次還是這樣,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生病了?
  • 2歲寶寶有多「恐怖」?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可怕的2歲」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2歲的寶寶到底有多「恐怖」?沒經歷過的家長肯定不信,一個2歲的小寶寶竟然能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活脫脫一個「小惡魔」!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可怕的2歲」「可怕的2歲」既然是普遍存在於孩子之間的現象,那就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應對。1、儘量耐心2歲的寶寶心理還比較幼稚、單純,思考問題也很簡單,所以經常會一臉天真地闖禍、作妖……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儘量給孩子耐心,因為發火也沒啥用,還容易嚇到孩子。
  • 寶寶便秘別亂用開塞露,傷了娃你還不知道!育兒專家這樣說
    孩子便秘別亂用開塞露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便秘,就用了開塞露,但沒想到,用上以後,孩子更不舒服了,最後還是送去醫院,醫生說不能隨便用開塞露,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隱患!這下媽媽群炸鍋了,不少媽媽說起來自己帶娃時,寶寶便秘的情況,是如何處理的?
  • 寶寶為啥總喜歡吃手?吃手有什麼好處?如何應對?一文講清
    導讀:寶寶為啥總喜歡吃手?吃手有什麼好處?如何應對?一文講清寶寶到了兩三個月,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寶寶總喜歡把手放在嘴裡津津有味的吃個不停。從開始的把整個拳頭塞到嘴裡,到後來的吸吮單根手指,吃手的動作越來越嫻熟,時間也越來越久。
  • 隔代教育如何才能雙贏?別著急,太子樂育兒專家可以幫到你
    太子樂育兒專家表示,要正確認識隔代教育,家長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更多問題,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呢?看完以下這幾點,相信家中的長輩和寶寶都會受益。現在寶寶接觸到的知識面很廣,長輩們也應該保持與時俱進的學習態度,不能過度依賴經驗,也要更新自己的育兒觀念。其次是長輩過度溺愛寶寶。「隔輩親」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長輩在照看寶寶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生出一種憐愛,甚至滿足寶寶的所有需求,如果寶寶犯了錯,也不會進行「懲罰」。長此以往,長輩的這份憐愛,慢慢地就變成了一種溺愛。
  • 育兒路上,爸爸是「戰友」還是「坑友」?寶寶出生時就發生了變化
    據了解,耶律大學的科學家在2014年研究的時候發現,新手爸爸們的大腦裡和育兒動機相關的腦區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大腦的灰質增加了,那些發呆時會激活的有關腦區灰質會減少。簡單地說,從寶寶出生那一刻開始,爸爸的大腦結構就朝著超級奶爸的方向,發生了非常神奇的變化,大腦用進廢退的同時,雖然大腦的硬體具備了,但是沒有用的機會時,還是會成為媽媽的"坑友"。
  •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脫皮?應對寶寶脫皮,只需這4個小妙招!
    很多寶媽發現,在給新生寶寶洗澡或換衣服的時候,會看到寶寶身上有薄而軟的白色小片皮屑脫落,千萬不要認為是寶寶得了皮膚病,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脫皮?而且,寶寶出生前是在羊水中,出生後受寒冷和乾燥空氣的刺激,皮膚收縮,也容易脫皮。應對寶寶脫皮的4個小妙招當你發現寶寶有脫皮現象時,千萬不要慌亂,著急忙慌地帶寶寶去醫院,只要認真做好護理,寶寶的皮膚很快會光滑柔嫩起來。
  • 寶寶喜歡被抱著走動,停下來就哭鬧,育兒專家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
    好在她有個表姐是育兒專家,有一次姐妹倆聊天,聊到這個話題,表姐就給了她一些解釋和建議。小李照做之後,情況果然大為改善,雖然帶娃還是不輕鬆,情緒崩潰的情況卻不再有了。抱著走不能停,停下就哭鬧,育兒專家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1、寶寶不是神人,能感受到是因為他還沒有睡熟很多寶媽會奇怪,為什麼看著寶寶睡著了,卻還能感覺到媽媽停了下來,難道是內置了感應器?事實上,這一點也不奇怪,寶寶的身體構造也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
  • 親寶寶打造自有品牌 定位數字時代育兒品牌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勃潺】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親寶寶最新一輪的融資終於敲定。1月6日,親寶寶宣布完成由達晨財智和深創投共同投資的D輪2.5億元融資,同時透露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品牌商品設計、供應鏈升級,APP產品升級以及市場推廣。值得關注的是,親寶寶再次明確了自身的定位:數字時代育兒品牌。
  • 父母懂得4個育兒法則,就能輕鬆應對
    今日問題:面對兩歲娃的恐怖,究竟該如何應對?孩子在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2歲多的孩子,基本上就屬於貓狗都嫌的階段,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同感,孩子不聽話,很愛作怪,而且總是不把嘴掛在嘴上,很多父母都很頭疼,2歲娃到底有多「可怕」呢?
  • 睡覺要抱、放手就醒,應對寶寶「落地醒」,三個方面寶媽要掌握好
    文|小豆芽育兒記對於新手寶媽,育兒路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也沒有想像中的困難,關於寶寶的很多小問題,其實都是有緣由的,只要我們能了解原因,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寶寶不抱不睡覺,新手寶媽太難了!驚擾寶寶睡眠很多寶媽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剛發現寶寶睡著了,就趕忙將寶寶放下,這就很容易驚擾寶寶是睡眠,尤其是正處於淺睡眠的寶寶,如果突然被放下,就很容易被驚醒。3. 有關生理反射有些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寶寶睡覺的時候一驚一乍,其實這是驚跳反射,這種反射是一種正常神經反射,而且月齡越小的寶寶越明顯。
  •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如何用英文告訴寶寶,鞋要合腳才行?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如何用英文告訴寶寶,鞋要合腳才行?Shoes need to be the same size as your feet. If your shoes are too small, they will squish your feet.
  • 來自西歐國家的育兒智慧:如何養出幸福感爆棚的孩子?
    除此之外,甚至有科學家曾經對荷蘭和美國的寶寶們,做過一個大規模的對比,他們驚訝地發現,荷蘭的小朋友在嬰兒期的笑容比美國的寶寶更多,哭鬧時也容易被父母安撫情緒,被外人抱抱時,對他人更多的親近感;相比之下,美國的嬰兒更容易有害怕、悲傷或暴躁的情緒。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幾個必經的階段,而處在這些階段的孩子往往會令家長們尤為頭疼。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同事家的女兒過幾天就滿2周歲,而2周歲的孩子在多數寶媽的眼中,是最難纏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育兒| 0-6個月寶寶的發育指標
    2個月寶寶身高體重標準:男寶寶身長52.2-65.7cm,體重3.94-7.97kg;女寶寶身長51.1-64.1cm,體重3.72-7.46kg。 3個月寶寶身高體重標準:男寶寶身長55.3-69.0cm,體重4.69-9.37kg;女寶寶身長54.2-67.5cm,體重4.40-8.71kg。
  • 育兒知識:讓寶寶呼吸道變強的食物
    來源:新浪財經【讓寶寶呼吸道變強的食物】有醫學研究顯示,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大約70% 血清中的維生素A水平低於正常數值。所以,寶寶可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的食物;還可以給寶寶吃一些蓮子、梨、藕、白蘿蔔、荸薺、山藥、牛奶、蜂蜜、銀耳、百合等具有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比如梨汁、藕汁、百合銀耳蓮子羹、蜂蜜蘿蔔湯、蜂蜜雪梨湯、胡蘿蔔炒西芹百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