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咪哆小朋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模式,吃飯手抓、喝水摔杯、花盆裡刨土、澡盆裡喝水、馬桶裡玩兒水……打她罵她都沒用,發展至今,咪哆每次犯錯都會自己懲罰自己,哇啦哇啦一堆嬰語,然後小手開始噼啪打自己。全家人頭疼不已,親生的又不能丟進垃圾桶,抱著拯救自己我的態度,我又開啟了學習模式,搜尋後我發現,其實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該針對她的特點來教育她,見招拆招才管用!
1、身體迅速發展,開始出現獨立傾向。
寶寶在2歲左右日常生活開始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用小匙進食,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但由於受動作能力發展的制約,動作仍然遲緩、笨拙,生活自理行為還需要成人幫助。
寶寶2歲左右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鑽等基本動作,並能扶著欄杆上下樓梯。手眼協調的能力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可以同時一手捧碗一手拿匙,還會進行串珠等活動。此年齡寶寶動作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期,但做事動作遲緩,身體控制力較差,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幫助。
2、自我意識開始建立,出現反抗現象、有強烈的情感依戀,情緒外露易變。
2歲寶寶由於動作、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擴大了社會交往的範圍,逐漸習慣與同齡夥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遊樂場願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為唯一的標準,如在與小朋友玩時常常會搶別人的東西,不能滿足時甚至會抓咬別人。出現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2歲寶寶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徵是易感性和易變性,他們的情緒非常外露,極易受環境的影響。如一個寶寶想媽媽哭了,便有一群寶寶跟著哭。他們一嚇就哭、一哄就笑,高興與不高興、願意與不願意都流露在臉上。
2歲寶寶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當與親人分離時,大多數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分離焦慮過程。他們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離的痛苦,這種因情感依戀而產生的分離焦慮表明該年齡兒童對依戀對象的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3、喜歡重複和模仿,對新奇事物感興趣,詞語發展迅速,思維存在於動作之中。
2歲寶寶愛模仿別人,他們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也玩什麼。在家裡模仿大人的活動,在幼兒園模仿小朋友、教師的行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體、簡單的外部動作。
2歲寶寶的注意及記憶是不隨意的、短暫的。喜歡重複此年齡段兒童顯著的特點。他們喜歡重複地擺弄物品,喜歡聽教師重複講一個故事,重複做某個動作,如反覆地餵娃娃吃飯。在往返的重複中逐漸認識物體的屬性、發展語言與動作,並由此逐漸認識事物簡單的關聯、產生簡單的想像,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性"的特點。2-3歲的孩子心智機能已基本形成,但不是"縮小的成人",具有自身的特點,他們的思維在行動中進行,而不會想好了再行動。2歲寶寶的各種心理活動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的接觸或在活動中進行的。
離開了具體的事物、具體的活動便不能進行,他們往往先做後想、邊做邊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捏什麼,而常常在捏出某種形象之後才會說"蘋果"、"大餅"等。
2-3歲是寶寶口語發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寶寶變得特別喜歡說話,詞彙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簡單的複合句來表達意願,基本理解常用的簡單句型。2歲後期會用"我"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開始把自己從客體中區分出來,言語的發展促進了自我意識的萌芽。
見招拆招的應對辦法:
2歲左右是寶寶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這是寶寶必經的成長過程,但針對寶寶的某一個逆反行為來說,還是有具體的形成原因的。爸爸媽媽首先要想一想,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種行為?在哪些事情上對寶寶有不妥當的管教方法找到了原因就注意改進。如果能經過認真分析,查明原因,就會更好地調整和糾正寶寶的逆反行為。
寶寶出現逆反行為的時候,尤其是發生讓吃飯不吃飯、讓喝水不喝水的現象時,對兩三歲的孩子講大道理也不太管用,所以,大人特別容易著急。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冷靜對待,如果硬碰硬反而容易劇寶寶的逆反心理。此時,正確的做法是可以讓他先哭一陣,等冷靜下來後,再教育引導。
寶寶畢竟還小,思維還很簡單。爸爸媽媽利用他的逆反略施小計,他可能就「上當」了。比如寶寶不吃飯,那就說好吧,寶寶不吃飯,然後佯裝叫爸爸過來把寶寶的飯吃掉。寶寶覺得你不讓他吃飯了他又反而要吃飯了。寶寶還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也可以加以利用。如:「你變小了,變得不會自己吃飯了」等話刺激他,這可以增強寶寶的自強意識,若能掌握好分寸,其效果比正面教育還好。
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由於兩三歲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差,所以,這些好奇好問大多是表現在日常行為上。大人要注意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閃光點,比如愛拆玩具可能預示他的動手能力強,亂塗亂畫可能有美術方面的潛質。不要因為他拆壞了玩具或畫髒了牆壁而責備他,一定要對孩子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鼓勵。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無奈的時候一定要反覆默念: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親愛的寶貝,我是Lucky姐,愛學習、愛思考、愛寫作、愛分享,更相信我們的每一個相遇都是Lucky的開始,關注我!育兒路上Lucky姐與你同行,就算踩雷,我們也要強大的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