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人柳三變——柳永

2020-12-17 騰訊網

北宋詞人柳永(約987~約1053),原名三變,字景莊,出生於崇安(今屬福建)一戶官宦人家。他兄弟三人名中皆有「三」字,分別為三復、三接、三變。少年時。他與兩位兄長讀書於武夷山鵝仔峰下,均擅長詩文。在當地有「柳氏三絕」之譽。

柳永青年時隨在京做官的父親來到汴京(今河南開封),本想往仕途發展,但「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按。」柳永常與樂工歌伎一起切磋詞藝。出入曲坊伎館。引起一些偽道學家的記恨。他們誣衊柳永輕薄、放浪,「多遊狹邪」,「好為淫冶謳歌之詞」,有傷風雅,這種輿論竟傳至宮中。一次,宋仁宗趙禎竟將考中進士的柳永從金榜上勾去題名,並且憤然說道:「就讓這個柳三變去填詞吧!」

柳永謀取功名的願望頓成泡影。他怒不可遏。又無可奈何,於是索性負氣掛起「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招牌,筆墨為生。放浪江湖。他年過半百時,到景祜年間才考中進士,韌任睦州推官,他擔心自己曾為浪子詞人不得升遷,便將柳三變之名改為柳永,字耆卿。但名字的更改並沒給他帶來好運。柳永只升任到屯田員外郎小官便打住了,他是北宋著名詞人中官位最低的一個。

相關焦點

  • 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方文山和專業填詞人柳永,你更喜歡誰?
    方文山無論是填詞還是寫詩,其創作語法和思維角度都自成一派,自稱為「方道·文山流」說到作詞,在中國古代也有非常優秀的專業作詞人,他就是北宋著名詞人劉永,他的詞,我想大家都讀過,在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就有他的詞,比如他寫的《雨霖鈴》我就非常喜歡。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奉旨填詞柳三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兩大派別,都有十分傑出的人才代表,豪放派代表詞人主要就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代表詞人,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李清照外,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詞人,他就是:柳永。柳永,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後改名為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他是北宋一位著名的詞人,而且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同時還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 才子詞人白衣卿相,奉旨填詞柳三變
    ——《碧雞漫志》卷二(北宋 王灼)(《離騷》屈原;《戚氏·晚秋天》柳永)人世間處處失意,且把那功名,換了淺斟低唱,從此煙花巷陌多了一位才子詞人、白衣卿相,自號「奉旨填詞柳三變」。柳永家中進士滿門,自是書香門第,再加之其父柳宣晚年舉家定居汴京,讓年紀尚小的柳永度過了一段美好快樂的時光。少年時,見證了汴京的繁華風光,又有嬌妻在懷[注1],可謂風光無限。然柳永好往勾欄廝混,夫妻感情日漸生隙,於是乎,柳永便離家出遊,一去不復還。
  • 奉旨填詞柳三變: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如果將宋詞比作浩瀚的星河,那麼宋朝詞人柳永之詞稱得上是這浩瀚星河中閃耀著別樣光芒的一顆星辰。也許它並不耀眼,但也為這浩瀚的星河中增加了許多璀璨的光芒。柳三變,福建崇安人,字耆卿。因在家中排行老七,又名柳七。在屢考進士不中後改名柳永。後來官至屯田員外郎又有別名柳屯田。
  • 奉旨填詞柳三變,輾轉紅塵三十年,半生悽涼流落卻是詞家大幸!
    北宋詞人黃裳在《書後》中評價柳永道:「予觀柳氏《樂章》,喜其能道嘉祐中太平氣象,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黃裳將柳永與杜甫相比,認為兩者文風相似,而無獨有偶,南宋項安世也評價柳詞道,「學詩當學杜(甫)詩,學詞當學柳(永)詞,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杜甫的詩被後世稱之為」詩史「,杜詩中反映了大量的民間疾苦,是唐朝歷史的一個縮影。
  • 《知否》中顧廷燁葬送仕途,原來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大詞人柳永
    這裡的楊無端,原型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北宋著名大詞人柳永。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小才華橫溢,19歲就憑一首《望海潮·東南形勝》,名噪一時。24歲時,柳小哥躊躇滿志地去參加科考,沒想到落了榜。小哥輕輕一笑,填詞道:「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沒事,下回我肯定能考中。
  • 柳永是詞壇上卓越的開拓者和革新家,拓展了宋詞的表現領域
    可以說,柳永的誕生是歷史的選擇,是市民文藝需要的選擇。當貴族文人還在邁著蹣跚的步履時,柳永帶著民間文學的熱情和奔放來到市民中間,贏得了歡聲與笑語,他的歌聲代表的是另一種聲音,代表的是另一種審美意識。詞這種年輕的藝術,在柳永的手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它需要有熱情、有開拓精神的詞人,因此,詞體也選擇了柳永。就是在這種歷史文化背景下,北宋詞壇第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詞人——柳永應時而生了。
  •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得罪全天下,還有一句得罪皇帝
    比如柳永,他是個有能力的人,當時卻因為參加科舉落榜後,寫下一首狂詞,其中一千古名句得罪全天下,另一千古名句得罪皇帝,貽害終生。柳永(987年-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改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籍貫山西永濟,出生於山東費縣,因為排行第七,所以當時的人很多稱他為「柳七」,而不是直稱其名。
  • 讀柳永《鶴沖天》,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鶴沖天·黃金榜上》北宋 柳永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柳永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後改名為永,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詞大量描寫市井男女之間的感情,詞中的女主人公,多數是淪入煙花之地的不幸女子。
  • 不羈才子柳永,人至中年一事無成,皆因得罪皇帝
    這首《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是柳永人生的寫照。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但從勾勒的景色中能夠感受到詞人的飄零落寞和心灰意冷。騎著馬在長安古道上緩緩行走,路旁茂盛的柳樹中不斷傳來凌亂的嘶鳴,其中一個「亂」字能感受到乘騎之人的心情。長安是前朝的政治中心,是爭名逐利之地,人人都想快馬加鞭,唯獨乘騎之人緩慢前行。是乘騎之人不想快行嗎?
  • 柳永|八聲甘州
    賞析:        這首是傳頌千古的望鄉詞,通篇貫串一個「望」字,作者的羈旅之愁,飄泊之恨,盡從「望」中透出。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語淺而情深。是柳永同類作品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首。
  • 抱歉,北宋詞的「正宗圈」,柳永蘇軾都沒資格進
    現在我們提起柳永、蘇軾,多半會認為他們都屬於一流的詞人。但是在北宋,他們卻是毀譽參半的,甚至是遭到極大的鄙視與惡意的。從王國維對李煜詞的一句評價說起,王氏說(後主詞)「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言歸正傳,柳永就是屬於那種被所謂「正宗圈」瞧不起的詞作者。當然,「正宗圈」也的確很小、很排斥。許多以「士大夫」自居的文人,鄙視柳永這種從身份到創作都不入流的詞人。柳永半生不得功名,所謂「白衣卿相」;而他後來因為要生存便去創作歌兒舞女需要的詞,即便是為官方娛樂機構「教坊」作詞,還是遭到了許多鄙視。
  • 50歲的柳永終於考上了進士,興高採烈地寫了一部得意之作,相當水平
    而要說歷史上「最著名」的落第詩詞,當屬北宋詞人柳永的《鶴沖天》。25歲時,已然文名遠播的柳永第一次參加進士考試,當時的他躊躇滿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結果天不遂人願,信心滿滿的他落榜了。這要擱在其他文人身上,可能自怨自艾一番也就過去了。但是柳永不一樣,他實在是不甘心,內心的憤懣讓他難以自持。於是他提筆寫了一首《鶴沖天》來排解自己的情緒。
  • 柳永: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 【賞 析】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是北宋詞人柳永的一首詞作。這是一首回憶往昔歡聚和抒寫相思的詞。作者詞中塑造了一個獨居索寞、傷春懷人的思婦形象。詞中以長調的形式,縱橫馳騁,鋪敘展衍,層層遞進,把女主人公細膩深婉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曲折往復,使讀者清晰地感覺到了她的個性與生命的真實存在。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杭州城的富庶和山水景象,反映了北宋太平盛世的城市繁榮以及中下層市民的生活面貌。北宋的其他幾座有名的城市,比如汴京、揚州、長安等,也都入過柳永的筆,這不僅是柳詞「俗」的一面,也是柳永在詞的題材上的開拓。另外就是歌妓詞了,在柳詞中,寫與歌妓交往的詞共一百四十餘首,佔現存柳詞的大半數。
  • 宋代柳永《佳人醉·暮景蕭蕭雨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柳永成年後離開家鄉福建崇安縣,雖寓居京都汴梁,但生活一直比較動蕩。 柳永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 讀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北宋 柳永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柳永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後改名為永,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詞大量描寫市井男女之間的感情,詞中的女主人公,多數是淪入煙花之地的不幸女子。
  • 宋朝的雨,帶來柳永悽美的情!(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代:柳永)
    圖片來自網絡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 ,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郎中。他是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由於仕途上遭遇坎坷,失意無聊,往返於秦樓楚館,流連坊曲,在樂工和歌妓們的支持下,這位精通音律的詞人,創作了大量合於歌唱的新樂府(慢詞)。柳永開創了婉約詞派,對北宋詞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和影響。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 王維《使至塞上》與柳永《八聲甘州》
    每日詞曲分享 《八聲甘州》 宋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要討論柳永的文學水平,是肯定要自動屏蔽掉為他帶來名聲的花街柳巷低俗作品的。我們從小讀書學到柳永的詞,都是精挑細選之後的作品。實際上柳永的詞有很大一部分相當豔俗,畢竟紅粉堆裡出狀元,你就算有這水平寫,別人沒這水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