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冷知識:中國人過年有幾千年歷史,但過春節僅有107年歷史

2021-02-09 先行醫社

農曆庚子年到了,感謝大家對以史為鑑的厚愛和關注,在此以史為鑑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有鼠不盡的財運,鼠不盡的健康運,鼠不盡的平安運!

說起過年,中國有史以來的記載可以說非常多,過年的歷史最早也可以追溯至幾千年前了,根據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文獻的記載,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指定天幹地支,確定甲子紀年法,然後確定「歲」在那一天開始。這就是最早的「春節」了。

「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盤古王表》

到了夏商周的時候,春節的日期並沒有固定下來,而是隨著曆法的變化而不斷的變化。

夏朝的時候以一月為一年的初始,也就是所謂的正月,一月初一就是歲首;

商朝取代夏朝後,改動了曆法,一年的初始改成了十二月,十二月為正月,十二月初一就成了歲首;

到了周朝時期,又提前了一個月,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一年的歲首又變成了十一月初一;

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再次修改曆法,把一年之始又雙叒提前了一個月,規定以冬季十月為正月,十月初一成了歲首。

秦朝的統治雖然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劉邦建立的漢朝依然延續了秦朝的曆法,也延續了十月初一過歲首的曆法。直到了漢武帝元封七年,太史令司馬遷與太中大夫公孫卿、壺遂等上書漢武帝,認為沿用秦代的顓頊曆已經不合時宜了,"宜改正朔"。

漢武帝認為更改曆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徵求百官的意見,當時的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各種專業博士們都表示同意後,漢武帝才下令司馬遷等"議造漢歷"。有了聖旨,司馬遷等人召集了全國二十多位專家學者,最後制定了十餘部曆法供皇帝選擇。

漢武帝經過嚴格篩選,最後採用了治歷鄧平所制定的曆法,並且舉辦了盛大的頒歷典禮,為了表示改曆法是天地正統,漢武帝還一併修改年號為太初元年,鄧平歷也被稱為《太初曆》。

太初曆恢復了夏朝過歲首的說法,為一月一日為歲首。這一曆法在漢代使用了一百多年,王莽篡漢後再次修改為殷商時期的說法。直到唐代,才最終確定修改為夏代的說法,以一月一日為歲首。日漸完善的曆法也被稱之為夏曆。

經歷代發展,後人在早期曆法基礎上逐漸完善為當今使用的夏曆。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直至今。直到1970年以後「夏曆」才改稱為「農曆」,家裡有老人的朋友應該還可以聽到老人說農曆的時候偶爾會說夏曆如何如何,根源就在這裡了。

歲首,如今我們稱之為過年,古代則一般稱之為元日。

比如王安石著名的詩詞《元日》就描寫了宋代過年時期的盛況,又是放爆竹,又是喝屠蘇酒,還要把舊桃符換成新桃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朝的時候,也叫做元日,每年正月初一的時候,皇帝要給王公貝勒等賜宴,稱之為「元日宴」。《清史稿·志》記載:「元日宴,崇德初定製,設宴崇政殿,王、貝勒、貝子、公等各進筵食牲酒,外籍王、貝勒亦如是。「

那麼如今常用的春節二字,是什麼時候走進尋常百姓家的呢?

」春節「其實是1914年才開始作為農曆新年的稱呼正式使用,距今也不過107年的時間。辛亥革命後,清帝退位,中國封建王朝至此終結,孫中山先生決定從1911年開始採用民國紀年,全國曆法都使用西方公元紀年法,1912年1月1日稱之為」新年」,還規定老百姓只過新年,不過春節。

但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讓以夏曆計時上千年的老百姓一度無法適應,也引起了極大的逆反,一度是你規定你的新年,我過我的年。於是到了1914年,當時的政府又規定農曆正月初一稱之為「春節"。

從這一年開始,才出現了「春節」二字,中國人民才真正開始了過春節。

到了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前的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來自全國的代表們一致通過了沿用公曆紀年法,並把每年的1月1日(陽曆)稱之為元旦,每年的正月初一(農曆)稱之為春節固定下來。

這才是為啥中國人過了五千年的年節,但是只過了107個春節的原因了。

祝大家庚子年春節愉快!給您拜年啦!

新年快樂 | 祝大家平安喜樂!心想事成!

過年了,煮點消食健胃茶喝吧

身體好不好,脾胃說了算!

各色補氣方,總有一款適合你

相關焦點

  • 剛剛發布春節的冷知識視頻, 春節只有107年歷史!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特別的。 剛剛發布春節的冷知識視頻,  春節只有107年歷史!
  • 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春節」,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幾千年來,至今能夠朗朗目上口流傳下來的描寫春節的古詩當數宋代王安石《元日》,此詩作於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王安石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 走進「年爺爺」落下閎故鄉,講講春節的來歷和過年的安逸!
    聽一聽,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年爺爺」落下閎,講講春節的來歷和過年的安逸!AV8D,小寒過了,大寒要來啦,感覺很冷,有木有?不怕不怕,二十四節氣裡,小寒大寒結束,就要過年啦!我是誰?從哪兒來?我,「年爺爺」,姓落下,名閎,乃是西漢巴郡閬中人!身為四川省十大歷史名人......沒聽過?我太難了,穿越兩千多年來跟大家過年你們卻——沒——聽——過!
  • 中國人過春節,為啥說只過了106年?以前的都不這麼稱呼!
    過年,就是過春節。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人只過了106年。為啥呢?因為以前的年,都不稱呼為春節。
  • 1928年的春節,政府為何禁止過?
    陰曆(農曆)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 【方志四川•春節特輯】李海毅 ‖ 過年歷史幾千年,春節只有106年,過年為何變成春節?
    其他國家的春節 蒙古國 蒙古曾把春節作為四舊予以取消,直到1990年以後才重新恢復。1月30日就是蒙古國的大年初一。在蒙古國春節期間,蒙古各地都會舉辦摔跤、賽馬、賽駱駝等傳統的比賽活動。因為蒙古國採用獨特的曆法,每年春節日期都與中國相差幾天甚至十幾天。不僅在日期上有差別,蒙古國春節在過法上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 春節民俗知識有獎競答來啦!!!!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 2020年1月份就過年了 今年春節為什麼來這麼早?
    再過三天就是中國人每年最重要的節日了——春節,農曆的新年比陽曆的新年要晚一段時間,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2020年的春節1月底就來了,要比前幾年更早,這是為什麼呢?來看看人民日報的解答。根據人民日報官微的解答,①傳統農曆以月亮圓缺變化周期為依據,與回歸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②為使春節在陽曆時間保持相對穩定,據二十四節氣「置閏」,在有的年份安排13個月,有兩個一樣的月份。③農曆己亥豬年是平年,故2020春節「提前」。
  • 過春節的真正含義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又俗稱「過年」,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不僅僅只是一個節日,更多的是合家團圓的日子,是億萬中國人的情感的聚合。最初,年是與農作物生長的周期性和人類生產勞動的周期性相關聯的,莊稼獲得好收成,百姓們都會慶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節日。經過千百年思想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才演變成我們現在的春節。正所謂,「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對於在外漂泊奮鬥的人來說,春節是他們一年最嚮往的日子。
  • 雜文:春節冷知識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特別的。如今春節將至,這些專屬於春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0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 中國過春節時,受中國歷史文化影響的日本在幹什麼?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盛典,不僅僅我們中國人會過春節,國際上也有很多的國家過春節這個傳統。目前在亞洲範圍內有朝鮮,韓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像中國一樣過著農曆的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著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法定的假期。中國在過春節時,受中國歷史文化影響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 過年不回家,那些在日本出遊的中國人,春節是怎麼過的?
    之所以寫這篇,是因為前幾天阿布旅行手記小編散步時,忽然想到近年開始流行的旅遊過年,除了國內的人山人海,有一部分人更是選擇了海外國家,就比如日本。一直跟蹤我們文章的讀者應該知道,同樣是大假期,但春節這會飛日本的機票,就是要比五一和十一貴不少(具體點擊:春節23天機票)。
  •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但春節這個叫法卻不過百年歷史
    春節,春節又叫陰曆年、農曆新年、農曆年、舊曆年,俗稱「過年、大年、過大年」。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具有全民性、群眾性的特點,且包涵著許多傳承幾千年的古老文化傳統,凝聚著優秀的民族精神,因而也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最生動的現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 春節的由來.
    今年的2月12日,是農曆新年的開始,中國人及亞洲一些國家將這一天稱為「春節」。作為中國的第一大節日,傳統的農曆新年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而現行的春節只有100多年歷史。農曆新年歷史悠久,在古代稱為歲首、元旦、元日、新正、新春等。傳說,它興起於虞舜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或「臘祭」。但把正月初一作為新年的開始,正式形成在漢代。
  • 2018春節是什麼時候 2018年春節年節是幾月幾日春節時間
    2018春節是什麼時候  2月15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上班,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拼假建議:2018年2月22日(周四)-2018年2月24日(周六)請假3天,可拼11天春節小長假。
  • 60年來廈門最冷春節?別傻傻囤一堆羽絨服……
    昨日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到底是寒潮這麼冷還是冬天這麼冷?最近有這樣一條內容正在瘋傳——有人預言2021年的春節將會是近60年來最冷的春節@廈門天氣在線 闢謠了不信謠不傳謠當然有圖有真相未來40天的天氣預報一起來看看——春節怎麼穿?過年新衣怎麼買?
  • 春節是從什麼時候來的?歷史上第一個過春節的朝代在什麼時候?
    春節日益臨近,這個傳統節日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隆重、最具特色的節日,中國第一個春節是哪個朝代慶祝的?跟蹤春節的來源,是讓人不太理解,因為有太多的關於春節的來源,例如,最早的時候,源希臘節日春節,也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萬聖節和巫術,但許多人仍然認為,春節在古代,當公元前二千年前,當時的舜是國家領導人,在繼承的時候與部落首領祭祀,所以他定在那一天。
  • 春節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比心~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談論中國春節的英語口語對話
    一個中國人跟外國人說新年快樂,外國人很迷糊,新年不是都過了嗎,為什麼還說「新年快樂」呢?原來他說的是春節快樂,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呢。   A: Happy New Year!   A: 新年快樂!
  • 【佳圖推薦】春節,一起過個傳統年!
    春節,是所有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關於春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訴不盡的情愫,那些關於春節的傳統習俗,我們都應該一一傳遞下去,這是對歷史的敬重,也是對未來的展望。莫使年俗空醉酒,堪將傳統總留心。本書單為您帶來一系列與傳統年俗有關的書籍,祝您過個傳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