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序民 正其制度

2020-12-16 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古人說:『經國序民,正其制度。』意思說,治理國家,使人民安然有序,就要健全各項制度。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為新時代推進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設提供了重要經驗。」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語出漢代荀悅撰寫的《前漢紀·孝武皇帝紀一》,原文為「是以聖王在上,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字面意思是「所以聖明的君主在位時,治理國家,整頓百姓,嚴明有關制度。」後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也引用了這句話,強調嚴明的制度在治理國家事務中的重要性。可見,「有制」才能「有治」,「善制」方能「善治」,制度是定國安邦之根本。

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就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積澱的深厚歷史文化傳統。其中,「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形成的關於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

「九州歸一」的大一統思想。憂患興邦、追求統一的理念歷來是中華民族的深層精神追求和內在價值尺度。早在上古時代,黃帝和炎帝就以部落會盟的形式,鍛造了以團結統一為核心的治理觀念。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改分封諸侯國為設立郡縣制,進一步在政治體制上強化了國家統一。漢承秦制,乃至往後的歷朝歷代都始終追求和維護國家統一,即使出現了「三國鼎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短暫的分裂,但最終還是回歸了大一統。我們黨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和全面領導的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一國兩制」,集中力量辦大事,使得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禮記·禮運篇》寫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種大同社會理想,構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心理指向,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康有為的大同理想、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就是其在近代的發展形態。隨著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紮根中國大地,結出勝利果實,這也是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傳承和廣大人民價值觀念融會貫通的結果。基於此,我們黨創建了人民民主專政制度。毛澤東同志曾說,共產黨人就是要領導人民經過不懈奮鬥,「使階級、國家權力和政黨很自然地歸於消滅,使人類進到大同境域」。

「天下同歸」的共同體意識。《周易·繫辭下》中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在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和抵禦外敵的鬥爭中,中國人逐漸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此,我們黨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基本政治制度,中國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展現出強大的制度生命力。實踐充分證明,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和制度支撐。

「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管子·霸言篇》中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這是關於「以人為本」的最早描述。從先秦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到秦漢的「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到唐朝的舟水之論、宋代的先天仁德,到明清的「民主君客」,再到近現代的「三民主義」,可謂民本思想一脈相傳、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為中心等民本理念,密切聯繫群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修齊治平」的德治追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兩千多年來,儒家道德規範體系長期居於社會主導地位。儒家主張以「道德原則」規劃社會政治,約束政治行為,以自身修養為基點,以服務社會為目的,以忠於家國為核心,提出以仁、德為核心,「以德配天」「為政以德」等政治準則。強調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歸本於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進入新千年,我們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推進以德治國,全民素質大幅攀升,德育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正是以德治國再出發的動員令。

「以法而治」的治國思想。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重視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法家就主張「以法而治」。秦國因「法必明、令必行」,最終國力強盛、統一六國;漢律六十篇,被兩漢沿用近四百年,推動漢室王朝興盛了幾百年;《貞觀律》及後來修訂的《唐律疏議》,共同推動大唐走向盛世;《大明律》成就了「洪武之治」;等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法治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成就。

古人說:「縱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我們要牢固樹立制度意識,紮實推進「制度設計」「制度建設」「制度安排」「制度完善」「制度保障」,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發展更有質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獲得感,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更加彭勃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王傑,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經國序民 正其制度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中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世界發展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 爭做尊崇制度執行制度維護制度的模範
    ,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也指出,要進一步強化制度執行力運用力落實力,堅持在制度軌道上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面對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繁重任務和風險挑戰,各級領導幹部更要著力在尊崇制度、運用制度、落實制度方面提升能力、增強本領,為實現「兩手抓」「雙勝利」的奮鬥目標保駕護航。    強化尊崇制度的內驅力。「經國序民,正其制度。」
  • 【儒雅璧山 理論微課堂】《中國制度面對面》7.0:經世濟民正其制...
    【儒雅璧山 理論微課堂】《中國制度面對面》7.0:經世濟民正其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何重大發… 2020-11-1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疫情作文:江山不負英雄淚,國之薪火永相傳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民族精神,騰躍千裡。在洶洶病毒瀰漫之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像黑暗裡遠洋航行中的燈塔,指引正確方向。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一盤棋。正如歌德所說「人人心中有盞燈,強者經風不息,弱者隨風即滅」。越是千鈞一髮,存亡絕續之時越能研讀人性的光輝與偉大。無論是衝鋒陷陣,捐款捐物,還是理性分析,以音傳力。他們都是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如螢火一般在黑暗裡發光,不必等候炬火。因為再謙卑的骨頭裡也流淌著為民族謀希望的江河。可反觀西方,高揚民主自由大旗,將一切病毒根源歸咎於中國,民眾視政府的勸告與警示於不顧。
  • 凝聚應對挑戰的制度力量(新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強調,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位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取得這樣的戰疫成果,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制度是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
  • 經濟日報:以制度優勢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經濟日報:以制度優勢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這一規律性認識,既是理論層面的概括提煉,也是生動實踐的深刻總結,更是億萬人民的切身感受。
  • 必須完善和發展黨內製度形成長效機制——六論學習貫徹習主席在...
    原標題:必須完善和發展黨內製度形成長效機制——六論學習貫徹習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解放軍報評論員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習主席在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完善和發展黨內製度,形成長效機制」。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安國定國之本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偉大創造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
  • 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中央統戰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幹部職工表示,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要繼續沿著黨和人民開闢的正確道路前進,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國序民,正其制度。
  • 夯基固本,制度優勢聚磅礴偉力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經國序民,正其制度。」治理國家,使人民安然有序,就要健全各項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共同的事業,共同的奮鬥。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
  • 草原雄鷹回紇汗國:其國內實行何種制度?這種制度又有何特點?
    前言 回紇是繼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之後稱雄大漠草原的遊牧民族,其在部落聯盟時期和汗國時期,中原地區是強大的唐朝。汗國建立後,也沿襲了這種統治方式,導致回紇的官制複雜,從突厥繼承而來的兩翼制度也具有自己的特點。汗國崩潰後,遷至西域的餘部在統治上仍然繼續實行兩翼制度,但發生了變異。
  • 利用許可馨言論,抨擊教育制度,其心不正
    歸納就三種言論,第一:存粹愛國,就其言論批評。第二:疑惑其父母會不會是老虎。第三:利用許可馨不當言論抨擊教育制度。持續打卡的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條。許可馨事情有許多天了,其父母真有問題,會沒有結果嗎?質疑許可馨父母沒有官方新聞報導的,是想讓廣大網友疑惑這老虎比以查處的中央委員還厲害嗎?沒有其父母報導證明其父母是經的起查的。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 2020-01-14 07:43:00來源:央廣網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中國之治:從「總目標」到「總體目標」的...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
  •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經法·君正》44法度者,正之至也
    《黃帝四經》對儒墨思想也有所吸收《經法》篇《君正》章,君之正政【原文】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譯文】法令、制度,必須至公至正的存在。依法治國,不能任意妄為。創立制度、頒布法律,不能隨意而作。秉公辦事,公正無私,賞罰分明,便能取信於民,這便是盛治之道。省去樊苛之政,節減賦斂,不要在農忙時徵調徭役,國家就能安定、穩固。
  •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國之大者在為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黨員幹部要「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黨中央圍繞應對世情國情黨情而提出的思想主張、確立的重大戰略、完善的重大制度、推進的重大工作,都是國之大者。國之大者,經邦濟世,但歸根結底都是為民。
  •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經法·亡論》81守國而恃其地險者削
    贏極而不靜,是胃(謂)失[天];動舉而不正,是胃(謂)後命。大殺服民,僇(戮)降人,刑無罪,過(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罪,其禍五之;所伐不當,其禍什(十)之。【譯文】防守一方如果僅憑地勢險要固守,其國防力量將遭受嚴重削弱。進攻一方倘若僅憑國力強盛而強攻猛打,國力也必然遭到損失。
  • 經濟日報評論員:以制度優勢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礡力量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礡力量的根本保障,隻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這一規律性認識,既是理論層面的概括提煉,也是生動實踐的深刻總結,更是億萬人民的切身感受。
  • 理論解讀|怎樣理解習總書記所強調的「國之大者」?
    黨員幹部要「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黨中央圍繞應對世情國情黨情而提出的思想主張、確立的重大戰略、完善的重大制度、推進的重大工作,都是國之大者。國之大者,經邦濟世,但歸根結底都是為民。有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變局中有新機,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世界力量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