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把鴉片帶來清朝,並且發動侵略,導致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

2020-12-26 歷史大匯

對於鴉片,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在清朝的時候,西方的國家把鴉片當作了對付清朝政府的武器。很多百姓在那個時候深受其害,一碰就上癮了,最後輕的妻離子散,嚴重的就是家破人亡。

鴉片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毒品,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國內已有鴉片的出現,只不過在當時人們把它當作花用來觀賞,這種花叫做罌粟花。在當時只是作來當藥物來使用,每次也只是使用的分量相當的少,也沒人知道這罌粟花還能吸食。

在清朝,有著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也曾吸食過鴉片,而且她吸完且說的第一句話也很讓人無語。清皇朝裡,歷代的皇帝也有對鴉片作出過抵抗,因都沒有好的效果,後來也就放棄了。雖然不能把國內的鴉片都禁了,但在皇宮內實行禁止吸食鴉片,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這名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她也認識到這鴉片毒品的害處,也對鴉片非常的抵制。但在她60多歲後,得了一種叫做痢疾的病,這種病是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根治痢疾,一個是用藥物把身體素質提高,第二種是要經長期的鍛鍊身體,把素質提高。

這痢疾的病可讓慈禧太后頭疼了,說到吃藥的話,當時就是因她身體不佳,而吃藥過多了,便得了這個痢疾病。都說是藥帶了三分毒,這如果再吃藥過多的話,恐怕病情一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

再有就是鍛鍊身體,慈禧太后已有60多歲,年紀都那麼大了,老年人的骨頭脆,這鍛鍊身體的方法更是不可能的了。她也沒信宮裡的御醫,開始自己找起秘方來。

不久後,慈禧太后在一本醫書裡找到一處方,說是罌粟花能治療痢疾。慈禧便對身邊的李蓮英說:「罌粟花能治療痢疾,這是不是真的?」李蓮英聽到後嚇了一跳,這罌粟花不就是鴉片嗎?如果慈禧太后在嘗試的話,這萬一上癮的話問題就大了。

李蓮英她的擔心沒有錯,之後慈禧太后便吩咐他去搞塊鴉片來試試。李蓮英自然是不敢不聽從慈禧太后的命令,李蓮英想到,如果把純度不高的鴉片給慈禧太后,讓她嘗試過後沒有效果,便不會再想這個方法了,李蓮英自認為是這樣的。

可是這個李蓮英的想法是錯誤的,對慈禧太后這種新手,純度不高的剛剛合適她。在慈禧太后吸食過後,卻是開心的說:「這東西真是不錯,能強身,還能把我的病治好了。」

李蓮英聽後真是抓狂了,連忙對慈禧太后說,因有先皇的遺訓,宮內禁止吸食鴉片的。慈禧太后不僅不聽,並且說道:「不吸食鴉片是為那些為國效力的青年著想,像我60多歲的老人吸食後身體變強健了,這沒害處啊。」李蓮英聽後那只能是無語了。

小編在這聲明一下,鴉片是當不了藥物治病的,根本沒有鴉片治病這一說,我們要遠離毒品。慈禧太后看到的方法,那只是壞人留下所謂的偏方,不可相信。

鴉片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存活了多個皇朝,最為嚴重的便是清朝的中後期。在當時我們的國土東南沿海的地區,基本每個城鎮都隨處看到蹲坐,或者躺床上吸食鴉片。對於清朝的滅亡,與這鴉片有著離不開的關係。

在明朝已經流傳了,甚至當時的皇室,也有在吸食鴉片。這名萬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後來在挖掘定陵中,專家對萬曆皇帝的遺骸做了檢測,結果顯示有嗎啡的成分。

就連當時的皇帝都有吸食鴉片,可以想像到鴉片對一個人的控制有多大。既然鴉片在明朝已出現有,連皇宮的人都在吸食,為什麼沒有在明朝蔓延毒害百姓?而在清朝的時候到處可見,成了滅清的一部分。

到了清朝後,不管是皇宮還是百姓,很多人都吸食鴉片。一但上癮後,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傷害,把人瘦成了皮包骨的樣子。如果你看看那些骨瘦如柴的人,基本他都是在吸食鴉片的了。

在明朝的當時因為鴉片價格比較貴,吸食的人都是有錢人,所以百姓是吸不起的。到了清朝,價格已經是很低了。當時西方的國家為了錢財,把大量的鴉片運到了中國,其他國家又沒人吸食鴉片。數量多了後,自然也不是很值錢,然後普通的老百姓就有能力吸食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關於清政府的,剛剛開始時沒有做到徹底的禁止鴉片,導致了大量的人上癮了。後來也不知是哪個奸臣出看到了鴉片買賣的利潤,竟然在中國自己種植鴉片,而且還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

後來鴉片的數量再次增多,價格也再次的下降了。清政府無能和腐敗,沒有把鴉片根治,反而越來越嚴重。

在清政府1840到1842年,爆發了第一次的鴉片戰爭,把中國從封建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狀。在十八世紀的七十年代,英國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了中國,之後慢慢增多,1839年已達到了40000箱鴉片輸入中國。

那時,中國的白銀就是這樣大量外流到了外國,清朝也明白這樣下去的後果不堪設想,之後清政府開始決定禁止鴉片進國內。

1839年清政府派林則徐前往廣州,到了後馬上通知外國的商人限三天內全部繳出鴉片,林則徐不怕對方的阻攔,總繳獲200多萬斤,之後在虎門銷毀。

那些英國的鴉片利益集團和資產階級看到清朝政府的措施,就出兵開始了對清朝的侵略戰爭。1840年的6月英國軍隊4000多人,共40多艘艦,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了第一炮。

不久英國佔領浙江、天津各地,這時道光皇帝坐不住,開始擔心害怕。然後把林則徐的職務罷免了,又派另一位大臣琦善去跟英國談判。

後來最終的結果,清朝賠償英國600萬元為煙款,並把香港割給了英國。接下來清朝又被逼籤下了《廣州和約》和《南京條約》,第一鴉片戰爭得到了結束。

而誰也沒有想到,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次的鴉片戰爭。就在1856年,英國和法國在俄國和美國的支持下,再次向清政府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在1857年,英法聯軍攻下了廣州。

第二次鴉片戰爭致使中國失了100多萬平方公裡領土,俄國趁著英法聯軍在攻打廣州的時候,開始跟清政府談判關於邊界的事情。在1858的5月,俄國用武力強逼清朝駐黑龍江的將軍奕山籤訂關於中俄的《瑗琿條約》。之後和中英、中法各籤訂《北京條約》後,才結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相關焦點

  • 鴉片這麼貴,為何晚清窮人個個都抽得起鴉片?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眾所周知,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而第一次鴉片戰爭則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正是從那一刻開始,中國逐漸開始喪失了主權,淪為了一塊供列強分食的肥肉。鴉片戰爭的起因,是因為當時中國人大量的吸食鴉片,這些鴉片又幾乎是從英國流出來的,造成了清政府大量的白銀外流。
  • 英國為逆轉對化貿易逆差,不惜突破道德底線,向中國走私鴉片
    導讀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最後英軍獲勝,中方被迫與英方籤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也揭開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
  • 「虎門銷煙」讓林則徐名留青史,晚年為何卻提倡種植鴉片?
    其實經過工業革命的英國在工業以及商業上面都有長足的發展,但是當時的大清王朝還是一個十分封建的國家,閉關鎖國導致統治者沒有長足的眼光,並不願意與其他國家接觸。無論是乾隆還是嘉慶,都一口拒絕了英國的通商請求,但是英國依舊想很多辦法打開中國市場。其實鴉片就是英國打開中國市場的商品。販賣鴉片是不道德的行為,當時英國每年都向中國出口大量鴉片,嚴重損害了國民健康。
  • 為什麼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再對清朝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
    清朝的閉關鎖國是導致近代史落後的主要原因之一,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國門,中國開始了屈辱的近代史。但為什麼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再和清朝發生大規模戰爭?其實,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工業革命後,英國由殖民擴張轉向經濟擴張。
  • 清朝的鴉片全來自印度,為何印度很少有人吸食鴉片?
    在印度,英國人是這樣做的,成立東印度公司作為東亞殖民的總基地,壓迫印度人民大量種植鴉片,之後取代印度政權成了印度國家的實際主宰者,壟斷了整個東亞地區所有的鴉片貿易。
  • 這種飲料產自中國,曾引發戰爭,如今最大產量國卻不是中國
    不過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英國政府,那就是一直從中國進口大量茶葉,而自己卻賣不出幾件商品給中國,因為中國幾乎什麼都不缺,是自給自足的。買東西得付錢,於是英國人白花花的銀子一直流入中國,自己卻賺不到對方一毛錢,長此以往,自己口袋的錢都會掏空的。還好,當時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的白銀,他們得以繼續從中國購進大量茶葉。
  • 第一次鴉片「戰爭」: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籤訂
    在北京共出現了三種傾向:某些朝臣支持徹底禁菸的措施;某些人則主張使進口鴉片合法化;還有人認為合法限制會導致災難,並認為倘無章程條例就會使鴉片地下交易,從而失去其主要利潤。▲清朝商人和英國人領事權和首批「租界」的建立,打開了第一批缺口,從而使西方列強依靠其軍事和經濟勢力的發展,而對中國實施越來越強大的控制,並且始終都越來越嚴重地限制其獨立和主權。
  • 18世紀的清朝當時也算是世界強國,英國又為什麼敢向清朝宣戰呢?
    之所以英國敢向清朝宣戰,最主要的還是經濟方面的利益,因為之前有過幾次派遣使者想要通過和平手段來和清政府談判,但毫無例外都沒有結果。而清政府在虎門硝煙,正好侵害了英國商人的利益,這些人回國後就以此為藉口鼓動政府發動對華戰爭,最終導致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 清朝幾百萬的軍隊為何敗給八國聯軍?總結如下
    清朝幾十萬的軍隊為什麼打不贏八國聯軍: 第一、當時的清朝,鴉片泛濫,很多軍人和農民都在抽鴉片,一旦吸成癮,就很難戒掉,鴉片不但能夠摧殘人的身體,還能摧殘人的意志,導致戰鬥力下降,沒有心思戰鬥,當時甚至有的軍人連刀都拿不起來,怎麼可能會打贏,八國聯軍侵略清朝,早就是蓄謀已久的,從鴉片流入國內就可以看出
  • 乾隆在位的那年使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家賊難防,誰又做了最大幫兇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英國佔領孟加拉,也就是印度的鴉片產地,開始數十倍的擴大鴉片的種植和提煉,並假以海貿,把鴉片大量輸向中國。1773年,印度的實際主宰者、擁有艦隊和軍隊的東印度公司看上了鴉片貿易這塊「香餑餑」,便把鴉片製造權收到了自己的手裡,開動機器、加足馬力,更大量的提煉鴉片,輸向中國。
  • 英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再與清朝發動戰爭,真實原因是啥呢?
    在公元1856年到公元1860年,準確地說4年多不到5年的時間裡面發生了第2次鴉片戰爭,而這一次鴉片戰爭講起來的話非常複雜,我們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就是:英國、法國在俄國和美國的支持下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此次戰爭帶來的後果是非常惡劣的,英法聯軍在攻入北京城之後,皇帝再一次逃跑了,逃跑的地方是承德。
  • 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抄出8億兩白銀,為何大清國庫還是沒留住銀子
    外部原因 全球白銀減產,導致白銀流入量大幅減少 在清朝,白銀是主要的流通貨幣。但中國本土的銀礦稀少,白銀更多是依賴進口,乾隆時期的經濟繁榮就跟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有關。但是在1790年之後,整個嘉慶在位的25年間,白銀流入中國的數量明顯下降。
  • 同樣經歷閉關鎖國,為何清朝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卻成功?
    兩國相差一百年左右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並且都在19世紀中期遭受了西方列強侵略後籤訂種種不平等條約。 18世紀廣州十三行 圖片:wikipedia 1894年日本對清朝發動侵略戰爭,最終清朝戰敗。
  • 同樣經歷閉關鎖國,為何清朝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卻成功
    於是19世紀中後期清朝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在亞洲展開轟轟烈烈的國家自救運動。19世紀日本長崎圖片:wikipedia1894年日本對清朝發動侵略戰爭,最終清朝戰敗。雙方背景英國為了滿足國內資本主義發展,需要開拓新的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原料,以及改變與清朝貿易逆差的劣勢。因此,英國在19世紀初把印度的鴉片輸入清朝,再把清朝的絲綢、茶葉等輸往英國。
  • 2020丨公元1820年代: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
    然而,當歷史走入近代,古老中國遇到空前嚴重的挑戰。西方列強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自此,獨立的中國一步步被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淵。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虎門銷煙浮雕  鴉片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 大清國禁菸真相,並非為了痛恨鴉片而禁止,而是另有小算盤
    鴉片,這種被稱為福壽膏的東西,讓大清朝的子民們著著實實吸上了癮,上至王公大臣、下旨販夫走卒,噴雲吐霧、好不愜意,這正是這玩意兒,讓大清朝先後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道光年間,朝廷看出鴉片對清朝的腐蝕,於是下令禁止鴉片種植、進口以及吸收,但是這些指令頒布下去,不但讓損失高額利益的洋人受不了,連大清國的百姓也跟著受不了,沒了這口煙,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於是乎,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將道光皇帝這條指令撕的碎碎的。
  • 清朝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本影響深遠,卻有一決策史書都不願寫
    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名人林則徐在中國近代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主導的虎門銷煙更是影響深遠,但若是全面地看待這位民族英雄,發現他也難免會有一些瑕疵,這是後世的史學家都不願提及,而史書也不願記載的。
  • 從清朝到民國:鴉片是如何毒害中國百餘年的?
    鴉片是什麼時候流入中國的?這一點已經不好考究。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漢朝便已經有了。但無論是哪一個朝代,他們都不曾像清朝與民國這般,被小小的鴉片改變了自己的國運。從罌粟說起罌粟最初由印度傳入我國雲南,後來又傳入到川、貴、甘,最後再到陝、晉。
  • 清朝人吸食鴉片的場景:男人吸食後瘦成骨頭,女人媚態百出
    【眼神空洞的老者,吸食鴉片的後遺症】晚清時期鴉片大量輸入中國,並引起了鴉片戰爭。起初,走私的鴉片價格高昂,而吸食鴉片僅流行於權貴階層。到了後期,清廷為增加稅收,開始大範圍種植鴉片,致使鴉片價格一降再降,導致發生了萬民吸食鴉片的墮落場景!